量一量,比一比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8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事物的长度
2.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用比较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在比较、修正测量结果的过中,体会测量的本质,培养估测能力,建立初步的长度观念。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教学准备:米尺、软尺、卷尺、测量记录单。
教学重点: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教学难点: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制造认知冲突,明确活动意义
1.激活经验,制造认知冲突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堂数学实践课,如果把数学比作一顶皇冠,那数学实践课就是皇冠上的明珠,大家想得到这颗明珠吗?
教师:想得到这颗明珠需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个爱思考的头脑和一双巧手,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教师:那首先要考考大家的想象力。(课件出示“尺”的古体字)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字?经过年代的变迁,我们依稀还可以看出一点端倪来。
2.作好测量前的准备
教师:那你们知道“尺”有哪些用途吗?
教师:看来尺子的主要用途是测量。你知道有哪些尺子吗?(介绍各种尺子,实物展示)
教师:测量不同的物体需要选择不同的尺子,你会选择尺子吗?(课件展示不同的尺子和测量场景,请学生选择)
教师:那你们会测量吗?请同学们先猜一猜一下黑板的长大约是多少?现在我们验证一下,现在请3位学生上台测量黑板的长度(给学生一条软尺)。请3组学生测量,得到3个数据,取中间的数据作为黑板的长度,黑板大约是XX。
板书:黑板长 大约4米
随后采访学生你是怎样测量的?注意些什么?(教师总结测量注意事项:尺子的“0”刻度通常与物体测量的起点重合;尺子不能斜放,软尺要拉直,记录数据的估计值。)
教师:看来,测量的时候还要仔细规范呢,你们想测量身边哪些常见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自己身上哪些部位的长度呢?(学生回答时比划,课件展示一拃一步肩宽身高一庹图片)
师: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测量工具来量一量我们身边的物体吧!(课件展示任务单)
(二)实际测量,认识身边物体的长度
3.分组实践,积累直观经验
学生分组分配任务,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物体测量。要求: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每个小组测量3次以上,并把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再选择一个合适的数据作为这个物体的长度或高度。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确定测量的对象后分别展开测量,在学生交流反馈的基础上,形成如下板书。
汇报要求:我们组选择测量XX,测量结果为XX、XX、XX,物体的长度大约是XX(同学们测量的结果有大有小,我们选择中间的数据作为它的参考值。)
肩宽 大约30厘米
一步的长度 大约40厘米
两臂展开的长度 大约1米30厘米
讲桌长 大约1米
教室长 大约10米
身高 大约1米35厘米
课桌高 大约70厘米
4.利用所学知识,积累更为丰富的直观经验
教师: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测量过一拃的长度、手掌的宽度,你们还记得吗 现在我们可以再量一量。
补充板书:一拃长 大约15厘米
手掌宽 大约7厘米
5.用多种方式建立所测物体长度成高度的表象
(1)闭眼想一一教师读板书中物体的长度成高度,学生闭眼想象实际物体有多长。
(2)用手比一一学生读板书中物体的长度或高度,边读边用手比画长短。
(3)说关系一一课桌要比肩宽长一些,两臂展开的长度比讲桌长一些,教室的长要比两臂展开的长度长得多等。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自已身体的某些部位和身边一些物体的长度成高度,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到底有多长或多高我们很难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有时直接测量也不是很方便,你们能不能试若用我们身边的这些事物来描述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测量身边的事物,认识身边事物的长度,在头脑中形成所测量事物长短高矮的表象。)
(三)借助身边的事物,描述其他物品的长度或高度,发展长度观念用合适的方式描述“鳄鱼身长6米”这个长度
(1)直观感知“6米”的长短。
教师:看!小精灵也来参加我们的实践活动了,让我们来听一听小精灵带来了什么信息
教师用课件播放小精灵的话,具体如下。
有一条鳄鱼身长6米
教师:听了小精灵的话,你对这条鱼的身长有什么感觉 教师:如果将它与我们家里养的小金鱼比,怎么样
(2)借助熟悉的标准描述“6米”这个长度,理解“6米”的实际意义
教师:同学们都认为这条鱼很长,到底有多长呢 谁能到前面来用手势比一比,表示出鳄鱼的长度
教师:他表示的是不是6米 为什么
教师:这位同学已经完全展开双臂了,怎么还不是6米呢
教师:估计一下,几名同学手拉手,就和鳄鱼的长度差不多了
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让5名学生手拉手试试,另外两名学生测量,看看是否大约是6米。
(3)直观感知“6米”的长度,体会用不同方式描述的价值。
教师:看看5名学生手拉手的总长度,你对这条鳄鱼的长度有什么感觉 你能告诉大家这条蚂鱼到底有多长吗
学生回答,突出两点:以什么作为标准,量得的结果大约是6米。
教师:看来用我们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作标准,去表示新的事物的长度,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知道新事物到底有多长。
(4)用不同的方式描述“6米”的长度。
教师:如果请同学们并肩站立,大约需要多少名同学才能有6米长呢
组织学生站队,一次不成功可以通过测量进行调整。(教师那卷尺测量)
教师:看来20个同学并肩站着的长度和鳄鱼的长度差不多,大约是6米。也就是说你的肩宽大约是30厘米,20个同学并肩站着的长度大约是6米。
教师:你还能用其他的方式来描述鱼的长度吗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并实际一比学生可以采取走步、摆课桌等方式描述鳄鱼的长度。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鳄鱼长度的直观感觉到多角度描述,将抽象的“6米”与自己悉的事物的长度联系起来,既在应用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所选物体长度的认识,又达到了对米”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也积了测量、描述等多方面的经验,为后面的实践活动积累了经验。)
2.自主选择研究素材描述物品的长度(发放任务单)
教师利用我们刚才描述事物长度的方法,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描述下表中一种物的身高或身长。可以先估一估,再实际比一比、量一量。
长颈鹿的身高 6米
蛇鸟身高 2米50厘米
壁虎身长 12厘米
足球门的长 7米30厘米
游泳池的宽 25米
汽车的长 4米
(设计意图:在多种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测量本质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的佔测能初步建立长度观念。
(四)回顾与反思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了一些有趣的测量活动,学会了用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度或高度来描述新鲜事物的长度或高度。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预设:我知道了怎样测量身高,鳄鱼有6米长等。
教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啊,同学们在测量中锻炼了自己的双手,在思考中锻炼自己的大脑,而且也提高了观察和想象力,看来数学皇冠上的这颗明珠已经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