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抗日理由!
你是中国人吗?
你爱中国吗?
你愿意中国好吗?
八十多年前
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
提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
你是中国人吗?
你爱中国吗?
你愿意中国好吗?
“这既是历史之问,
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
我们就要把这个事情做好。”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专事总要有人去做,有些事总要有人担当。
没有人,生而伟大,只是有人做出伟木牺牲。
本册书概况--中国近代史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夏朝
秦朝
清朝
1840年
民国元年
1949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的殖民地而言,是指形式上独立,但实际受到外国列强的控制,丧失部分主权。
所谓半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体地位,但社会内部,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因素在逐步壮大。
专题一:
晚清时期
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专题二:
辛亥革命与
中华民国建立
专题三:
近代社会生活变化
专题四:
中共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专题五:抗日战争
专题六:解放战争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标 志
列强扩大 在华权益
战争失败,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专题一:晚清时期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国内农民起义(洪秀全)
外患
内忧
--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
进入中考范围,打好历史基础:
勤动笔——
勤动脑——
认真做笔记,完成好课堂练习
课堂积极思考,在理解中记忆
第一课 鸦片战争
场
(1840-1842年)
课标要求: 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主要史事;
了解《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19世纪上半叶,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战争?
19世纪上半叶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
英国礼单:天体运行仪和望远镜;座钟一架;天体仪;地球仪;奇巧椅子一对(能随意转动);毛瑟枪、连珠枪;铜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以及英国的土特产若干。
——摘编自《1793 乾隆英使觐见记》
中国“礼单”: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摘编自《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1793年乾隆帝在热河避暑山庄接见英国马噶尔尼使团,接受英国国书和礼品清单。
18世纪下半叶,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中国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第一,请中国允许英国商船在珠山(今舟山)、宁波、天津等处登岸,经营商业……第三,请与珠山附近划一未经设防之小岛归英商使用,以便英国商船到彼即行收藏,存放一切货物且可居住商人。
——1793年英王乔治三世致乾隆的国书
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乾隆致英王乔治三世敕谕
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
茶叶、丝绸,药材
棉纺织品
工业产品
鸦片
鸦片战争前,英国向
中国走私鸦片的数量
广州十三行
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情况
(严重滞销 )
(很畅销)
扭转贸易逆差
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shuo果(成熟后自行裂开),属初级毒品,但希腊人发现有安神、安眠、镇痛、止泻、止咳、忘忧的功效。张骞出使西域时,鸦片作为药材从印度等地传入中国。在唐就有鸦片进口的记录,被称为”阿芙蓉“;明万历皇帝给鸦片起名叫“福寿膏”。
因产地不同,或呈黑色,或呈褐色。一般经烧煮和发酵,便成了可供人吸食的熟鸦片,并被制成了条块状或饼状,此时它呈棕色或金黄色,吸时会有香甜气味。近代大量传入中国的鸦片来自印度。
鸦片为何物?
(鸦片)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 ——《林则徐集·奏稿中》
“东亚病夫”
自读3页小子部分“人物扫描”,初步了解林则徐。
民族英雄;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虎门销烟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4月至5月,收缴英国、印度和美国商人的鸦片2万多箱。从6月3日至25日,在林则徐亲自主持下,将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
广州的海滩名称
销毁
大烟,即鸦片
林则徐
为什么销烟
怎么销烟
销烟的意义
=鸦片泛滥的危害
火烧?深埋?
×
为什么去广州?
大清朝唯一一处对外贸易城市,鸦片走私的重灾区
伟大胜利;坚强意志
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
(1)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根本原因)
(3)虎门销烟(直接原因/导火线)
一、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第一阶段(1840.6-1841.1):
路线:广东珠江口 → 厦门 → 浙江定海 → 天津白河口 → 和谈
清廷:支持抵抗--林则徐革职查办--琦善和谈--和谈分歧,英国占领香港岛,道光下诏对英宣战
第二阶段(1841.1-1842.8):
路线:广州--东南沿海城市(厦门、台湾、定海、吴淞、镇江、南京 )
清廷:列强扩大侵华,中国军民顽强抵抗,清政府战败求和
二、鸦片战争过程
虎门战役
战争是政治(经济等)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是迫使队房服从我方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双方谁有先进的武器,巧妙的布阵……谁就可以取得战争的胜利。——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关天培
关天培血战虎门
抗英名将,民族英雄
“我们的炮弹够不到他们啊!!”
不为强暴,勇于斗争,血战到底的爱国主义精神
军队:约7000人
(最多时2万余人)
舰船:19艘
广东福建水师:195艘水师船
人口:约4亿
军队:80万
人口:约1700万人
大清以逸待劳,英国长途奔袭,为何却以失败告终?
中国(鸟枪)
枪长:2.01米
射程:100米
射速:1-2发/分钟
英国(伯克式滑膛燧发枪或布伦式滑膛击发枪)
枪长:1.16,1.42米
射程:200、300米
射速: 1-4发/分钟
主要原因:
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武器装备落后,战争领导者战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
三、结果
根本原因:
落后的封建制度抵不过
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主要原因:
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武器装备落后,战争领导者战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
“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
三、《南京条约》等系列条约的签订
三、《南京条约》等系列条约的签订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1843年,中英签订《虎门条约》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南京条约》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其分布有何特点?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条 约 内 容 对中国的影响
《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协定
《五口通商章程》 领事裁判权(特权)
《虎门条约》 片面最惠国待遇(特权)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增加人民负担,加重财政危机
便于外国的商品输出
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南京条约》等系列条约的签订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之后:
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
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倭仁
开眼看世界 VS 拒绝接受西方先进技术制度文化
鸦片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关于鸦片贸易的战争,更是两种不同文明的撞击,甚至是中国开始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契机。
——朱维铮《重读鸦片战争》
……然而最终反映的还是文化的冲突……鸦片是放在驼背上带到了中国,而它最终折断了这个民族的脊梁。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
(战争或者条约)影响:(3分钟熟读背诵)
改变了;遭到破坏;遭到破坏; 开始沦为;成为--开端。
强调:近代史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研读: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鸦片战争
原因
时间
过程
结果
影响
名词解释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以中国禁烟运动(虎门销烟)为借口,在1840年6月对中国发动了战争,战争历时两年,中国战败并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次鸦片战争
发动者:
虎门战役(关天培)
(1840—1842年)
原因:
经过:
西方列强企图打开中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根本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直接原因)
影响:
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英国
条约:
1842年《南京条约》等系列条约
1、割占香港岛
2、赔款
3、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4、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广、福、厦、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