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2.古代两河流域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2022版新课标要求
通过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以及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大单元整合、纵横联系
识读地图、时空观念
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古巴比
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有人说,《汉谟拉
比法典》是两河流域文明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为什么这样
说呢?
新课导入
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观察教材《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约公元前 3500-前 539)》,“两河”指的是哪两条河流?请指出两河流域的位置。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 两河流域文明发展历程
兴起:约从公元前 3500 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
统一:大约在公元前 24 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动脑筋
你知道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有哪些吗?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通常用削成尖
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
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
苏美尔人还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 354 天,
并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
两河流域人发明了计数法中的 60 进位。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 18 世
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
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
制国家。
二、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范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
国版图内。公元前 19 世纪中期,阿摩利人灭掉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
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即位后,
基本上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汉谟拉比死后,古巴比伦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加喜特人的入侵,在内外
交困中日益衰落,直到公元前 16 世纪被赫梯王国吞并。
历史解释
二、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
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
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 282
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
古巴比伦社会。
《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三、《汉谟拉比法典》
观察图片,图中蕴含了哪些历史信息?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
太阳神
汉谟拉比
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
象征国王权力的权标
三、《汉谟拉比法典》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拐带奴
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
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
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
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
三、《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二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
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
发师应断指。
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
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
三、《汉谟拉比法典》
奴隶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
被压迫的地位,没有任何自由。
你认为《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奴隶主阶级。
1
2
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
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
当发达。
三、《汉谟拉比法典》
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
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看,它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
益,强化奴隶主阶级的专政。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
志的体现,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
三、《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两河
流域文明
实质
内容
君主专制制度
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
古巴比伦
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
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社会等级森严
家庭奴隶制
商品经济方面的规定
课堂总结
古代两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