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5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57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31 11:0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1.通过地层观测,辨别动植物化石。(地理实践力)
2.理解地层的进化规律,掌握地球的演化历程,辨别地质年代表的分布规律。(综合思维)
预习导学
01
一、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
1.地球自形成到现在,大约经历了 亿年的时间。
2.(1)地球诞生之初不断受到陨石撞击,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断增加,地球上大部分的岩石处于熔融状态。随着陨石撞击的不断减少,地球逐渐冷却。地球表层冷却形成了原始的 ,地球内部的气体逸出形成了原始的 。
46
地壳
大气圈
(2)火山喷发时释放出大量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氢等气体,形成厚厚的 。
(3)云层凝结致雨向地表倾泻,地球表面的温度逐步降低。降落到地表的雨水汇聚到低洼地带, 开始形成。
云层
原始海洋
二、地质年代表
1.地层是指 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含义的成层的岩石和堆积物。 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2.地质年代表按时代早晚顺序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 、新生代。
地壳
化石
中生代
[思考1] 人们为什么把地层比作“书页” 研究地层有何
意义
提示:“书页”是一页一页的。地层从形态来看是一层一层的,它的层序和形态可以反映地壳的运动变化过程,一般情况下地层是按顺序排列的,新在上,老在下,呈水平状态。但是,在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地层往往发生很大的变化。书页中应有文字、图表等内容,从中可以读出一些信息。地层中的“文字、图表”主要是指地层中的化石及地层的厚度。
三、地球的演化史
1.太古代
(1)时间:距今 亿年以前。
(2)演化特点
①大气演化:火山活动强烈,大气中 的含量较高,地球表面的原始海洋和大气处于 状态。
②地质矿产:水体中普遍沉积了 矿,是地质历史上形成铁矿的重要时期。
25
二氧化碳
缺氧

③生物演化:早期,地球上没有生命现象。大约经过十几亿年,地球上才出现原始的生命,主要是 。大约31亿年前, 类已开始繁殖。太古代地层中化石极为贫乏。
2.元古代
(1)时间:距今25亿—5.41亿年。
原始细菌
蓝绿藻
(2)演化特点
①陆地演化:地壳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在元古代末期,已经形成许多稳定的 。
②地质矿产:含有比较丰富的矿产,主要是 矿。
③大气演化:由原始大气的缺氧状态发展到存在较多
的状态。
古陆地

游离氧
3.古生代
(1)时间:距今5.41亿—2.521 7亿年,可分为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由于构造运动,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
②生物演化
无脊椎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动物 海洋 动物 动物(鱼类→
两栖类→爬行类)
植物 陆上低等植物 植物繁茂
脊椎
蕨类
③地质矿产:晚古生代是地质史上一个重要的 时代。
4.中生代
(1)时间:距今2.521 7亿—0.66亿年。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 ,形成中国的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基础。
成煤
燕山运动
②地质矿产:含有多种矿产,其中价值较大的有 、石油、天然气、石膏、岩盐等非金属矿产和铁、钨、 等金属矿产。
③生物演化:植物—— 植物时代,动物—— 动物时代。

裸子
爬行

5.新生代
(1)时间:距今0.66亿年至现在。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 运动,形成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②地质矿产:含有煤、油页岩、 、石膏和岩盐等矿产。
喜马拉雅
石油
[思考2] 地质历史上有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它们分别是什么时期
提示: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被子
哺乳
人类
导学探究
02
探究点 地球的演化过程
2019年12月科学家在美国纽约州发现了最古老的森林化石,距今约3.85亿年,这些树木属古羊齿属,是一种蕨类植物。科学家认为自从森林出现后,地球的生态环境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思考]
(1)(区域认知)推测材料中的森林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请说明依据。
提示:古生代。古生代晚期,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
(2)(综合思维)推测该森林系统中是否有大量陆生动物,请说明依据。
提示:没有。古生代晚期地球上的动物以水生或半水生的鱼类和两栖类为主,适应陆地环境的爬行动物刚刚出现。
(3)(地理实践力)分析科学家所说的“自从森林出现后,地球的生态环境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指的是什么
提示: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变了大气成分;森林的出现,为之后大量出现的陆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地球环境的演化历史
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法可知,地球形成约有46亿年的历史了。从其形成到现在,地球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地层的研究认识其环境的演变过程。
时间 海陆的演变
太古代 原始地壳形成,水体分布广泛,陆地面积不大
元古代 地壳经过多次构造运动,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到了末期,已经形成许多稳定的古陆地
古生代 构造运动使一些地区发生褶皱隆起,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北方形成劳亚古陆,南方形成冈瓦纳古陆
中生代 发生燕山运动,形成中国的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基础。劳亚古陆面积扩大,冈瓦纳古陆解体并分离,出现古大西洋和古印度洋
新生代 发生喜马拉雅运动,形成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与现在渐趋一致
1.海陆的演变
2.大气层的演变
(1)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
(2)现代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3)演变原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演化与大气中氧气的增多密不可分。
3.生物的演化
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
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生物的演化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特征。如下为部分地质年代表:
分析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背景——两确定
(1)确定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
由于地质时期经历过几次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因此某些生物只生存于某个特定的地质时期,如古生代的三叶虫、中生代的恐龙;还有某些生物是在进化到某个地质时期才出现,而且生物的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可以确定含有某种生物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
(2)确定地层形成时间的地理环境
不同生物生存的地理环境不同,因此保存有某种生物化石的地层沉积环境就是该种生物的生存环境。如煤炭反映了茂密的森林环境特征、存在鱼类化石的地层反映水生环境特征等。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A.爬行类 B.鸟类
C.两栖类 D.鱼类

思路点拨:第(1)题,图中显示,爬行类出现在古生代后期,鸟类出现在中生代中后期,鱼类出现在古生代早期,两栖类出现在古生代中后期,因此出现最早的是鱼类,D正确。
(2)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
A.爬行动物时代 B.哺乳动物时代
C.海生藻类时代 D.裸子植物时代

思路点拨:第(2)题,图示中新生代时表示哺乳类的条带宽度在各类生物中增长最为迅速,说明哺乳类动物物种丰富且增长迅速,因此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哺乳动物时代,B正确;爬行动物在新生代物种较少,海生藻类时代处于古生代早期,裸子植物时代处于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前期,A、C、D错误。
(3)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元古代 D.新生代

思路点拨:第(3)题,生物演化进程图中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图中显示,爬行类动物宽度最宽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B正确;古生代爬行动物开始出现,种类较少,A错误;元古宙爬行动物还没有出现,新生代爬行动物的种类较少,C、D错误。
地理视野
03
活化石——银杏
银杏在地球上的出现远远早于人类,可追溯到3亿年前的石炭纪。在距今2亿年的中生代,由包括银杏类在内的裸子植物组成浩瀚的森林。银杏类在三叠纪到侏罗纪达到了全盛时期,那时至少有15个属,几乎遍及全球。从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古近纪,北半球许多地区发生山脉隆起和海底上升为陆地的地质运动,气候也发生变化,银杏类大多数属种相继消失,只剩下银杏属和似银杏属。新生代第四纪初,地球气候剧变,进入冰川期和间冰川期,北半球产生了巨大的冰川,地球上的动植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恐龙和鹦鹉螺在地球上消失,银杏类植物在欧洲和北美洲各地荡然无存,在亚洲大陆银杏也濒于灭绝。由于我国山脉大多为东西走向,局部山岭阻挡了浩浩荡荡的冰川,因而我国成为银杏的“避难所”,数量有限的银杏得以生存下来,并繁衍至今。现在的银杏只剩下1科1属1种,即银杏科、银杏属、银杏种,其他银杏属均已作古,深埋地下成为“化石”,而我国的银杏仍活着,因而称之为“活化石”。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
材料二 燕子石,又叫多福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在其形成进程中,三叶虫的一部分形成化石,这一部分化石头鞍弯曲如弓,两弓刺大于身一倍,两弓如翼而融为一体,身小如雨燕而得名,石玩者又称它为“飞上天石”。
解题思路:第(1)题,该煤层发现的苏铁是现存于地球上最原始的裸子植物,距今约有2亿多年,在中生代侏罗纪达到鼎盛;类群非常丰富,是部分恐龙及其他动物的主要食物之一;苏铁喜光,稍耐半阴,喜温暖,不甚耐寒,由此可知当时的地理环境是湿热的森林。
(1)陕西某矿区的煤层最可能形成于哪个地质年代 推测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
答案:(1)中生代。湿热的森林环境。
(2)在燕子石形成的过程中,地球表层主要经历了哪些过程 三叶虫是何时在地球上灭绝的
解题思路:第(2)题,燕子石是三叶虫化石,而化石一般位于沉积岩中,所以在燕子石形成的过程中,地球表层经历了地层的沉降和沉积过程。三叶虫在地球上灭亡的时间是古生代末期。
答案:(2)地球表层经历了地层的沉降和沉积过程。三叶虫灭绝于古生代末期。
课堂小结
04
随堂练习
05
一、选择题
不同地质年代的沉积岩含有不同生命现象的信息。下图示意不同地质年代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据此回答1—3题:
1.根据地层及其化石的有关知识,可知(  )
①任何地层都含有生物化石 ②化石的特点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③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 ④生物总是从复杂向简单演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
2
3
4
5
6
7

解析:1.B  第1题,生物化石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非任何地层都含有生物化石,①错误;古生物化石的种类和特点打上了当时地理环境的烙印,所以化石的特点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②正确;生物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演化,③正确,④错误,故选B。
1
2
3
4
5
6
7
2.人类出现在(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
2
3
4
5
6
7
解析:2.D  第2题,人类出现在新生代,D正确。
3.下列关于各地质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B.古生代,喜马拉雅运动使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与现在趋于一致
C.中生代蕨类植物繁盛
D.古生代末期,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繁盛

1
2
3
4
5
6
7
解析:3.A  第3题,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故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是重要的造煤时期,A正确,C错误;新生代时,在古地中海和环太平洋地带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构造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形成了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与现在渐趋一致,B错误;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了大繁盛,D错误。
1
2
3
4
5
6
7
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4—5题:
4.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
A.总体比较寒冷 B.总体比较湿润
C.冷暖干湿交替 D.温暖干旱明显

1
2
3
4
5
6
7
解析:4.D  第4题,读图可知,中生代全球气温较高,降水较少,温暖干旱明显,D正确。
1
2
3
4
5
6
7
5.在图示甲时期(  )
A.被子植物繁盛
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
D.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形成

1
2
3
4
5
6
7
解析:5.B  第5题,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被子植物繁盛的时代是新生代,A错误;甲时期气温较低,降水较多,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B正确;太古代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C错误;新生代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形成,D错误。
1
2
3
4
5
6
7
二、非选择题
6.读某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1)图中地层序号表示古生代的是       。
①地层和②地层
1
2
3
4
5
6
7
解析:第(1)题,根据地层中的化石可以推断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三叶虫和鱼类出现在古生代,可知①地层和②地层属于古生代;中生代是裸子植物和恐龙繁盛的时代,可知③地层和④地层属于中生代。
(2)根据图中化石排列顺序,说出动物经历的演化过程。
1
2
3
4
5
6
7
答案:(2)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地层埋藏的深度可知,该区域动物的演化过程依次是:海洋无脊椎动物(三叶虫)→脊椎动物(鱼类)→爬行动物(恐龙)。
(3)指出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并分析当时的地理环境特点。
1
2
3
4
5
6
7
答案:(3)成煤期:古生代和中生代。地理环境特点: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1
2
3
4
5
6
7
解析:第(3)题,地质历史上有两个重要的成煤期,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的时代和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当时的地理环境特点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盛。
三、优选题
7.读地球6亿年以来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设工业革命前大气CO2浓度倍数为1),回答(1)—(2)题:
(1)地质时期,地球上CO2的主要来源最有可能是(  )
A.生物的呼吸作用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生物遗体的分解 D.矿物燃料的燃烧
1
2
3
4
5
6
7

解析:(1)B 第(1)题,读图可知,植物登陆前,CO2浓度倍数较高,植物登陆后,CO2浓度倍数迅速下降,说明植物登陆、出现森林与CO2浓度变化密切相关。故地质时期,地球上CO2主要来自频繁的火山爆发,B正确,A、C错误;矿物燃料最早形成于古生代,且矿物燃料被广泛利用是在工业革命后,D错误。
1
2
3
4
5
6
7
(2)导致海洋无脊椎动物种类等灭绝的第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出现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
2
3
4
5
6
7
解析:(2)C  第(2)题,海洋无脊椎动物在早古生代空前繁盛,读图分析可知,该物种灭绝的生物事件是在古生代末期,即图中的③,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