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31 12:34:4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天津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里)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禁(jīn) 单调(diào) 拨弄(bō)
B.娱乐(yú) 吞没(mò) 何曾(zēng)
C.剥削(xuē) 凌乱(lín) 追悼(diào)
D.正月(zhēng) 忧虑(lù) 僻静(pì)
【答案】A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词语,A项中加点字读音正确;
B项中“何曾(zēng)”应读céng;
C项中“凌乱(lín)”应读líng;
D项“忧虑(lù)”应读lǜ;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2.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凄凉 沸腾 肃静 书藉 B.目标 毕免 摇篮 贡献
C.搅和 洪亮 艰硬 暴发 D.尖锐 丑恶 热情 陶醉
【答案】D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项“书藉”应写作“书籍”;
B项“毕免”应写作“避免”;
C项“艰硬”应写作“坚硬”;
D项中词语书写全部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是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3.下列四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心平气合 声泪具下 B.重见天日 五湖四海
C.排山到海 居高临下 D.别出新裁 翻箱倒柜
【答案】B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项“心平气合”应写作“心平气和”;
B项中词语书写全部正确;
C项“排山到海”应写作“排山倒海”;
D项“别出新裁”应写作“别出心裁”;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是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4.下列文言文与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兔走触株——走马观花 B.及日中则如盘盂——过犹不及
C.日中如探汤——赴汤蹈火 D.问其故——温故知新
【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项“兔走触株——走马观花”中的“走”都是“跑”的意思;
B项“及日中则如盘盂——过犹不及”中“及”都是“到”的意思;
C项中“日中如探汤——赴汤蹈火”中的“汤”指的都是“热水”;
D项中“问其故”的“故”意思是“原因”;“温故知新”的“故”是指过去的、旧的;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5.下面外国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救下野人“星期五”
B.汤姆.索亚——迷失山洞获救
C.尼尔斯——骑上天鹅追赶雁群
D.爱丽丝——掉进兔子洞
【答案】C
【知识点】《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
【解析】【分析】结合外国文学名著的相关内容,ABD三项中对外国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正确;
C项中《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骑上的是家里养的会飞的鹅——莫顿,不是天鹅。这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外国文学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相关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获得冠军”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学校运动会上,张方同学奋力拼搏,在800米比赛中拔得头筹。
B.李玲参加了校园艺术节,在绘画比赛中过关斩将最终进入决赛。
C.北京冬奥会,任子威在男子短道速滑1000 米比赛中摘得金牌。
D.在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由曲春雨、范可新、张雨婷、武大靖、任子威组成的中国队夺冠。
【答案】B
【知识点】近义词;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ACD三项句子中“拔得头筹”“摘得金牌”“夺冠”都是获得第一的意思,与题目中“获得冠军”意思一致;
B项中“进入决赛”意思是获得了参加决赛的资格,但不是第一名。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课文时对词语的理解,体会词语的含义。作答时要注意词语的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别,做出正确选择。
7.下列诗句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明月别枝惊鹊,清凤半夜鸣蝉。
D.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A项“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写早春的雨中景色;
B项“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是西湖夏天的景象;
C项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夏天的乡村景象;
D项“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出自王建《十五夜望月》,描写了秋天中秋节的景象;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对文学作品中名句描写的季节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名句中描写的景物判断诗句描写的季节,进行准确作答,做出正确选择。
8.下列诗句表达思念之情的一项是(  )
A.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A项“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韩翃《寒食》,描写了寒食节的景象;
B项“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意思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C项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句出自王建《十五夜望月》,表达了中秋节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这句符合题目要求。
D项“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意思是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结合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准确作答。
9.下面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他们那时候”指的是2155年。
B.《表里的生物》“生物”指的是父亲怀表里藏着的小蝎子。
C.《北京的春节》描写了老舍一家欢欢乐乐过春节的情景。
D.《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星华怀念父亲李大钊的文章。
【答案】D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A项《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他们那时候”指的是现在,不是2155年;
B项《表里的生物》“生物”指的是文中“我”以为的父亲的怀表中藏着的小蝎子;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小蝎子。
C项中《北京的春节》描写了北京人过春节的习俗,并不是从老舍先生一家的视角来写的;
D项中对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的表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课文的结构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10.现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乱扔垃圾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B.小组讨论会上,同学们的发言特别激烈。
C.鲁滨逊虽然流落荒岛,但并没有放弃生存的希望。
D.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答案】C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项中句子把“乱扔垃圾的人”说成是“习惯”,这句词语先后搭配不当;
B项这句中“激烈”的应该是“同学们”,这句句子有问题;
C项中句子表述正确,没有语病;
D项中句子语序有问题,应该把“解决并发现”应改成“发现并解决”;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的句子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找出句子的语病所在,然后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修改,以便正确作答。
11.下列诗句、题目、作者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江上渔者》——欧阳修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
C.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清平乐》——苏轼
D.才使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浣溪沙》——王观
【答案】B
【知识点】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A项“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出自范仲淹《江上渔者》;
B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春夜喜雨》,这项表述正确;
C项“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出自苏轼《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
D项中“才使送春归,又送君归去”出自王观《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中名句的出处和作者,进行准确作答,做出正确选择。
12.下列文章的题目、人物、情节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伟大的友谊》——毛泽东——讨论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
B.《狱中联欢》——罗汉——歌舞表演
C.《飞夺泸定桥》——红军战士——跟对岸的敌人赛跑
D.《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玛琪——机器人老师在学校给学生上课
【答案】C
【知识点】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结合相关课文内容,ACD三项中对课文中人物以及情节的表述都是正确的;
B项中“罗汉”不是《狱中联欢》中的人物,这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课文内容背诵和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课文的学习掌握进行正确作答,做出正确选择。
二、解答题
13.为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焉知非福 (  )
A.语气词 B.哪里,怎么
(2)司空见惯(  )
A.习惯 B.纵容;迁就
(3)万象更新(  )
A.更加 B.改变
(4)不以为然(  )
A.对,不错 B.这样
【答案】(1)B
(2)A
(3)B
(4)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1)“焉知非福”意思是怎么知道不是福气呢?“焉”是哪里的意思;
(2)“司空见惯”意思是指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惯”是习惯的意思;
(3)“万象更新”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更”是改变的意思;
(4)“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然”指对的‘不错的’。
故答案为:(1)B;(2)A;(3)B;(4)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词语表达的意思,根据词义体会这个字在词语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词语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14.根据课文原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    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    人民和    人民的人去死,就比    还轻。
A.剥削
B.压迫
C.鸿毛
D.泰山
【答案】D;A;B;C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句是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解释,说明了“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故答案为:D;A;B;C
【点评】28.题目考查对课文内容背诵和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课文的学习掌握进行正确作答,做出正确选择。
15.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腊八粥》详细描写八儿一家喝粥的情景,展现了一幅民俗画卷。(  )
(2)《那个星期天》作者史铁生把焦急兴奋的情感融入到“跳房子”“看着云彩走”等具体事件和景物之中。(  )
(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诗人通过对荷花的赞颂,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阳光的两种用法》两篇文章的主人公都具有科学探索精神。(  )
【答案】(1)错误
(2)正确
(3)错误
(4)错误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1)结合课文,《腊八粥》主要描写了八儿等粥的过程,这一部分写的比较详细,对于喝粥的过程,写的比较简单;
(2)结合课文《那个星期天》,结合对“跳房子”“看着云彩走”等具体事件和景物的描写中,表达了自己等待的焦急和百无聊赖,这项表述正确;
(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出自苏轼《赠刘景文》,主要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这项表述错误。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主要通过科学研究的具体事例,说明了科学研究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重要性;这项表述错误,不符合课文原意。
故答案为:(1)错误;(2)正确;(3)错误;(4)错误;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和古诗诗句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对古诗的理解,结合课文的结构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16.看拼音,写词语。
biān pào     jì mò     fáng yù     kǒng bù     zhàn jù    
chè dǐ     yán jùn     yī wēi     kuān wèi     pāo qì    
【答案】鞭炮;寂寞;防御;恐怖;占据;彻底;严峻;依偎;宽慰;抛弃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鞭炮”的“鞭”是革字旁,右边是“便”;“寂寞”都是宝盖头,上下结构;“防御”的“御”是双人旁,右边是“卸”;“恐怖”的“怖”是竖心旁,右边是“布”;“占据”的“据”是提手旁,右边是“居”;“彻底”的“彻”是双人旁,右边是“切”;“严峻”的“峻”是山字旁,左右结构;“依偎”都是单人旁,左右结构;“宽慰”的“慰”是心字底,上下结构;“抛弃”的“抛”是提手旁,左右结构。
故答案为:鞭炮;寂寞;防御;恐怖;占据;彻底;严峻;依偎;宽慰;抛弃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17.诗词积累与运用。
(1)中华自古多义士,“   ,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郑燮的坚韧;“   ,快走踏清秋”,这是李贺的抱负:“粉骨碎身浑不怕,   ”,这是于谦的傲骨。
(2)朋友即将远行,分别之际不免悲从中来。此情此景,我们会想起王维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   ”。
【答案】(1)千磨万击还坚劲;何当金络脑;要留清白在人间
(2)西出阳关无故人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郑燮《竹石》,意思是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和打击后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李贺《马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石灰吟》,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故答案为:(1)千磨万击还坚劲;何当金络脑;要留清白在人间;(2)西出阳关无故人;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18.口语交际。
参加爷爷的寿宴,宴席上向爷爷说几句祝福的话。
这个情境,你将如何即兴发言呢?(把你想说的话简要写下来)
【答案】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知识点】祝贺感谢
【解析】【分析】结合题目中表述,“参加爷爷的寿宴,宴席上向爷爷说几句祝福的话”要结合当时的场景,表达出对爷爷的祝福。表达语言要贴切,感情要真挚。结合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阅读与理解
文言文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9.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
A.见/两小儿/辩斗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日/初出/沧沧凉凉
2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见两小儿辩斗:   
②孰为汝多知乎:   
2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两小儿辩斗的内容。
22.“孔子不能决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9.B
20.辩论;知识
21.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22.说明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大学问家也有所不知。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文言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9.阅读各项中句子,结合对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AC两项的表述是正确的;B项中“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意思是“我认为太阳刚出生时距离人近一些”,这句朗读节奏应该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这项节奏划分错误。
故答案为:B
20.①“见两小儿辩斗”这句意思是“看见两个小孩正在争辩”,“辩斗”是争辩的意思;②“孰为汝多知乎”意思是谁认为你学识渊博呢?“知”是知识、学识的意思;结合句子意思理解词语的含义,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辩论;知识
21.结合文中句子,两个小孩结合自己对生活中现象的观察,围绕一天中太阳距离人的远近的变化,进行争论,各自说明了自己的理由。结合对原文的理解,进行总结作答。
故答案为: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22.结合文中表述,两个小孩的观点都非常明确,列举的事例也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因此“孔子不能决也”,赞扬了孔子对待学问实事求是的态度。
故答案为:说明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大学问家也有所不知。
现代文阅读
詹天佑(节选)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 细密 精密 严密) ____计算。詹天佑经常对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周密 细密 精密 严密) ____,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制图。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23.画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4.摘录文中词语概括这段话的小标题:   
25.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环境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作用分析:   
26.这段话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至少写出两种)
27.文中画线句子表现了詹天佑怎样的精神品质?
【答案】23.周密;精密
24.詹天佑勘测线路
25.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26.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27.表现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国争光的坚定决心。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23.“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 细密 精密 严密) ____计算”这句中应该用“周密”,意思是周到细密;“我们的工作首先要(周密 细密 精密 严密) ____,不能有一点儿马虎。”这句中应选“精密”意思是要精确严密;结合对词语的理解进行选择。
故答案为:周密;精密
24.结合课文和短文的内容,主要描写了詹天佑为了修建京张铁路而尽心勘探路线的经过。结合短文进行总结作答,拟定小标题。
故答案为:詹天佑勘测线路
25.结合文中句子,“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这句描写了詹天佑勘测线路时遇到的恶劣的气候和存在的危险,从侧面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又不怕困难,努力要把京张铁路修建成功的精神。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26.结合文中句子,詹天佑经常对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周密 细密 精密 严密) ____,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这句是对詹天佑的语言描写;“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这句是对詹天佑的心理描写,表现了詹天佑为了祖国一心要把铁路修建成功的决心。
故答案为: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27.“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这句是对詹天佑的心理描写,表现了詹天佑为了祖国一心要把铁路修建成功的决心。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表现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国争光的坚定决心。
现代文阅读
外卖骑手生活报告
[材料一]截止2021年6月,中国外卖骑手总量已达到579万人,同比去年增长12.4%。
其中90%为男性,女性只占10%。上半年新增骑手中,女性增长明显,占比达19.5%。此外,由于工作需要长时间在外奔波,所以外卖骑手主要是精力旺盛的“80后”“90后”。
[材料二]77%的外卖骑手来自农村,仅有23%是城市户口。其中河南、安徽、四川、广东、江苏是外卖骑手的重要来源地,一共贡献了全国40%的外卖骑手,尤其是河南省,贡献比例超过10%。
[材料三]85%的外卖骑手为高中及以下学历,15%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凭,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这说明全国至少有7万名硕士毕业生在送外卖。
此外,超过40%的外卖骑手表示他们非常注重自我学习和提升。在工作之余,会通过读书、在线学习和线下培训等方式来获得自我提升。
[材料四]每个骑手的日接单量在21~30单,如果按照每天20单、平均里程数3公里计算,那么这些外卖小哥一天要跑60公里。
[材料五]29%的外卖骑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只有1%的骑手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以上,所以外卖骑手的薪资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不过值得欣慰的是,35%的骑手拥有其他收入来源,他们同时可能是工厂的工人、企事业单位职工或者为自己打工的小老板。
28.材料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外卖骑手?把下面结构图补充完整。
    人员的组成
   
       
29.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外卖骑手男性多于女性,主要是“80后”“90后”。    
②大部分外卖骑手都来自河北省。    
③超过40%外卖骑手表示非常注重自我学习和提升。    
④29%的骑手拥有其他收入来源。    
30.有人说“外卖骑手都是低学历高收入的人”,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答案】28.来源地;学历;日接单量;收入情况
29.正确;错误;正确;错误
30.不同意,结合材料三“全国至少有7万名硕士毕业生在送外卖”可知这种说法不准确。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28.结合材料内容,主要从外卖骑手的人员组成、人员来源地、人员学历状况、每天要跑的里程数以及起手的月收入等方面,介绍外卖骑手的情况。
故答案为:来源地、学历、日接单量、收入情况等
29.①结合材料一中“其中90%为男性,女性只占10%。上半年新增骑手中,女性增长明显,占比达19.5%。”“所以外卖骑手主要是精力旺盛的“80后”“90后”这项表述正确;②结合材料二,这项表述错误;③结合“超过40%的外卖骑手表示他们非常注重自我学习和提升。在工作之余,会通过读书、在线学习和线下培训等方式来获得自我提升。”这项表述正确;④结合“不过值得欣慰的是,35%的骑手拥有其他收入来源”这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正确;错误;正确;错误;
30.结合材料三,15%以上的骑手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凭,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这说明全国至少有7万名硕士毕业生在送外卖,此外,超过40%的外卖骑手表示他们非常注重自我学习和提升,因此外卖骑手并不是低学历人群;结合材料五,“29%的外卖骑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只有1%的骑手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以上,所以外卖骑手的薪资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不过值得欣慰的是,35%的骑手拥有其他收入来源”,外卖骑手并不都是低收入人群。结合文中句子,进行表达。
故答案为:不同意,结合材料三“全国至少有7万名硕士毕业生在送外卖”可知这种说法不准确。
四、习作
31.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我们将带着依依不舍的深情,跨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临近毕业之际,我们围绕“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主题,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向师友、向母校告别。请以“难忘小学生活”为主题,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⑴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不少于500字。⑵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答案】难忘的小学生活
岁月像湍湍激流,不断冲刷我的记忆,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许多事情已经模糊,但在我心灵深处,有一件事,一直令我难忘。
记得那是去年的秋天,老师为了让我们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我们的观察力,组织了一场拔河比赛。老师把我们分为两个队,一个是“猛虎队”,另一个是“雄鹰队”。我被分到了“雄鹰队”。两队实力相当,互不相让,同学们一个个英姿飒爽、昂首挺胸,一场针锋相对的比赛即将展开了。随着老师的哨声,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握紧绳子,他们一个个脚蹬着地,身体向后倾,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绳子。绳中间的红绸带一会儿移向“猛虎队”,一会儿又移向“雄鹰队”,互不相让。双方啦啦队的队员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红了,可绳子还是不动一下,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此时,我方的队员们一个个都红了眼,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龇着牙、咧着嘴在较劲,还有的人双手紧握绳子铆足了劲向自己方向拉。最后,我们队使出了全力,随着啦啦队的喊声,红绸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们“雄鹰队”胜了。后来两局我们队乘胜前进,连续获胜,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
这次拔河比赛,使我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更激励我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拔河比赛。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结合“难忘小学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活动体验,根据自己对小学学校生活的感受进行表达。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难忘的小学生活”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小学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天津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里)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禁(jīn) 单调(diào) 拨弄(bō)
B.娱乐(yú) 吞没(mò) 何曾(zēng)
C.剥削(xuē) 凌乱(lín) 追悼(diào)
D.正月(zhēng) 忧虑(lù) 僻静(pì)
2.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凄凉 沸腾 肃静 书藉 B.目标 毕免 摇篮 贡献
C.搅和 洪亮 艰硬 暴发 D.尖锐 丑恶 热情 陶醉
3.下列四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心平气合 声泪具下 B.重见天日 五湖四海
C.排山到海 居高临下 D.别出新裁 翻箱倒柜
4.下列文言文与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兔走触株——走马观花 B.及日中则如盘盂——过犹不及
C.日中如探汤——赴汤蹈火 D.问其故——温故知新
5.下面外国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救下野人“星期五”
B.汤姆.索亚——迷失山洞获救
C.尼尔斯——骑上天鹅追赶雁群
D.爱丽丝——掉进兔子洞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获得冠军”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学校运动会上,张方同学奋力拼搏,在800米比赛中拔得头筹。
B.李玲参加了校园艺术节,在绘画比赛中过关斩将最终进入决赛。
C.北京冬奥会,任子威在男子短道速滑1000 米比赛中摘得金牌。
D.在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由曲春雨、范可新、张雨婷、武大靖、任子威组成的中国队夺冠。
7.下列诗句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明月别枝惊鹊,清凤半夜鸣蝉。
D.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8.下列诗句表达思念之情的一项是(  )
A.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9.下面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他们那时候”指的是2155年。
B.《表里的生物》“生物”指的是父亲怀表里藏着的小蝎子。
C.《北京的春节》描写了老舍一家欢欢乐乐过春节的情景。
D.《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星华怀念父亲李大钊的文章。
10.现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乱扔垃圾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B.小组讨论会上,同学们的发言特别激烈。
C.鲁滨逊虽然流落荒岛,但并没有放弃生存的希望。
D.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下列诗句、题目、作者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江上渔者》——欧阳修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
C.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清平乐》——苏轼
D.才使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浣溪沙》——王观
12.下列文章的题目、人物、情节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伟大的友谊》——毛泽东——讨论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
B.《狱中联欢》——罗汉——歌舞表演
C.《飞夺泸定桥》——红军战士——跟对岸的敌人赛跑
D.《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玛琪——机器人老师在学校给学生上课
二、解答题
13.为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焉知非福 (  )
A.语气词 B.哪里,怎么
(2)司空见惯(  )
A.习惯 B.纵容;迁就
(3)万象更新(  )
A.更加 B.改变
(4)不以为然(  )
A.对,不错 B.这样
14.根据课文原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    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    人民和    人民的人去死,就比    还轻。
A.剥削
B.压迫
C.鸿毛
D.泰山
15.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腊八粥》详细描写八儿一家喝粥的情景,展现了一幅民俗画卷。(  )
(2)《那个星期天》作者史铁生把焦急兴奋的情感融入到“跳房子”“看着云彩走”等具体事件和景物之中。(  )
(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诗人通过对荷花的赞颂,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阳光的两种用法》两篇文章的主人公都具有科学探索精神。(  )
16.看拼音,写词语。
biān pào     jì mò     fáng yù     kǒng bù     zhàn jù    
chè dǐ     yán jùn     yī wēi     kuān wèi     pāo qì    
17.诗词积累与运用。
(1)中华自古多义士,“   ,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郑燮的坚韧;“   ,快走踏清秋”,这是李贺的抱负:“粉骨碎身浑不怕,   ”,这是于谦的傲骨。
(2)朋友即将远行,分别之际不免悲从中来。此情此景,我们会想起王维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   ”。
18.口语交际。
参加爷爷的寿宴,宴席上向爷爷说几句祝福的话。
这个情境,你将如何即兴发言呢?(把你想说的话简要写下来)
三、阅读与理解
文言文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9.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
A.见/两小儿/辩斗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日/初出/沧沧凉凉
2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见两小儿辩斗:   
②孰为汝多知乎:   
2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两小儿辩斗的内容。
22.“孔子不能决也”的原因是什么?
现代文阅读
詹天佑(节选)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 细密 精密 严密) ____计算。詹天佑经常对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周密 细密 精密 严密) ____,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制图。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23.画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4.摘录文中词语概括这段话的小标题:   
25.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环境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作用分析:   
26.这段话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至少写出两种)
27.文中画线句子表现了詹天佑怎样的精神品质?
现代文阅读
外卖骑手生活报告
[材料一]截止2021年6月,中国外卖骑手总量已达到579万人,同比去年增长12.4%。
其中90%为男性,女性只占10%。上半年新增骑手中,女性增长明显,占比达19.5%。此外,由于工作需要长时间在外奔波,所以外卖骑手主要是精力旺盛的“80后”“90后”。
[材料二]77%的外卖骑手来自农村,仅有23%是城市户口。其中河南、安徽、四川、广东、江苏是外卖骑手的重要来源地,一共贡献了全国40%的外卖骑手,尤其是河南省,贡献比例超过10%。
[材料三]85%的外卖骑手为高中及以下学历,15%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凭,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这说明全国至少有7万名硕士毕业生在送外卖。
此外,超过40%的外卖骑手表示他们非常注重自我学习和提升。在工作之余,会通过读书、在线学习和线下培训等方式来获得自我提升。
[材料四]每个骑手的日接单量在21~30单,如果按照每天20单、平均里程数3公里计算,那么这些外卖小哥一天要跑60公里。
[材料五]29%的外卖骑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只有1%的骑手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以上,所以外卖骑手的薪资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不过值得欣慰的是,35%的骑手拥有其他收入来源,他们同时可能是工厂的工人、企事业单位职工或者为自己打工的小老板。
28.材料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外卖骑手?把下面结构图补充完整。
    人员的组成
   
       
29.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外卖骑手男性多于女性,主要是“80后”“90后”。    
②大部分外卖骑手都来自河北省。    
③超过40%外卖骑手表示非常注重自我学习和提升。    
④29%的骑手拥有其他收入来源。    
30.有人说“外卖骑手都是低学历高收入的人”,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四、习作
31.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我们将带着依依不舍的深情,跨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临近毕业之际,我们围绕“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主题,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向师友、向母校告别。请以“难忘小学生活”为主题,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⑴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不少于500字。⑵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词语,A项中加点字读音正确;
B项中“何曾(zēng)”应读céng;
C项中“凌乱(lín)”应读líng;
D项“忧虑(lù)”应读lǜ;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2.【答案】D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项“书藉”应写作“书籍”;
B项“毕免”应写作“避免”;
C项“艰硬”应写作“坚硬”;
D项中词语书写全部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是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3.【答案】B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项“心平气合”应写作“心平气和”;
B项中词语书写全部正确;
C项“排山到海”应写作“排山倒海”;
D项“别出新裁”应写作“别出心裁”;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是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4.【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项“兔走触株——走马观花”中的“走”都是“跑”的意思;
B项“及日中则如盘盂——过犹不及”中“及”都是“到”的意思;
C项中“日中如探汤——赴汤蹈火”中的“汤”指的都是“热水”;
D项中“问其故”的“故”意思是“原因”;“温故知新”的“故”是指过去的、旧的;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5.【答案】C
【知识点】《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
【解析】【分析】结合外国文学名著的相关内容,ABD三项中对外国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正确;
C项中《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骑上的是家里养的会飞的鹅——莫顿,不是天鹅。这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外国文学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相关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6.【答案】B
【知识点】近义词;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ACD三项句子中“拔得头筹”“摘得金牌”“夺冠”都是获得第一的意思,与题目中“获得冠军”意思一致;
B项中“进入决赛”意思是获得了参加决赛的资格,但不是第一名。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课文时对词语的理解,体会词语的含义。作答时要注意词语的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别,做出正确选择。
7.【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A项“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写早春的雨中景色;
B项“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是西湖夏天的景象;
C项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夏天的乡村景象;
D项“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出自王建《十五夜望月》,描写了秋天中秋节的景象;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对文学作品中名句描写的季节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名句中描写的景物判断诗句描写的季节,进行准确作答,做出正确选择。
8.【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A项“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韩翃《寒食》,描写了寒食节的景象;
B项“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意思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C项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句出自王建《十五夜望月》,表达了中秋节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这句符合题目要求。
D项“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意思是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结合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准确作答。
9.【答案】D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A项《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他们那时候”指的是现在,不是2155年;
B项《表里的生物》“生物”指的是文中“我”以为的父亲的怀表中藏着的小蝎子;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小蝎子。
C项中《北京的春节》描写了北京人过春节的习俗,并不是从老舍先生一家的视角来写的;
D项中对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的表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课文的结构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10.【答案】C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项中句子把“乱扔垃圾的人”说成是“习惯”,这句词语先后搭配不当;
B项这句中“激烈”的应该是“同学们”,这句句子有问题;
C项中句子表述正确,没有语病;
D项中句子语序有问题,应该把“解决并发现”应改成“发现并解决”;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的句子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找出句子的语病所在,然后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修改,以便正确作答。
11.【答案】B
【知识点】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A项“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出自范仲淹《江上渔者》;
B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春夜喜雨》,这项表述正确;
C项“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出自苏轼《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
D项中“才使送春归,又送君归去”出自王观《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中名句的出处和作者,进行准确作答,做出正确选择。
12.【答案】C
【知识点】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结合相关课文内容,ACD三项中对课文中人物以及情节的表述都是正确的;
B项中“罗汉”不是《狱中联欢》中的人物,这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课文内容背诵和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课文的学习掌握进行正确作答,做出正确选择。
13.【答案】(1)B
(2)A
(3)B
(4)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1)“焉知非福”意思是怎么知道不是福气呢?“焉”是哪里的意思;
(2)“司空见惯”意思是指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惯”是习惯的意思;
(3)“万象更新”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更”是改变的意思;
(4)“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然”指对的‘不错的’。
故答案为:(1)B;(2)A;(3)B;(4)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词语表达的意思,根据词义体会这个字在词语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词语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14.【答案】D;A;B;C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句是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解释,说明了“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故答案为:D;A;B;C
【点评】28.题目考查对课文内容背诵和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课文的学习掌握进行正确作答,做出正确选择。
15.【答案】(1)错误
(2)正确
(3)错误
(4)错误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1)结合课文,《腊八粥》主要描写了八儿等粥的过程,这一部分写的比较详细,对于喝粥的过程,写的比较简单;
(2)结合课文《那个星期天》,结合对“跳房子”“看着云彩走”等具体事件和景物的描写中,表达了自己等待的焦急和百无聊赖,这项表述正确;
(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出自苏轼《赠刘景文》,主要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这项表述错误。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主要通过科学研究的具体事例,说明了科学研究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重要性;这项表述错误,不符合课文原意。
故答案为:(1)错误;(2)正确;(3)错误;(4)错误;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和古诗诗句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对古诗的理解,结合课文的结构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16.【答案】鞭炮;寂寞;防御;恐怖;占据;彻底;严峻;依偎;宽慰;抛弃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鞭炮”的“鞭”是革字旁,右边是“便”;“寂寞”都是宝盖头,上下结构;“防御”的“御”是双人旁,右边是“卸”;“恐怖”的“怖”是竖心旁,右边是“布”;“占据”的“据”是提手旁,右边是“居”;“彻底”的“彻”是双人旁,右边是“切”;“严峻”的“峻”是山字旁,左右结构;“依偎”都是单人旁,左右结构;“宽慰”的“慰”是心字底,上下结构;“抛弃”的“抛”是提手旁,左右结构。
故答案为:鞭炮;寂寞;防御;恐怖;占据;彻底;严峻;依偎;宽慰;抛弃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17.【答案】(1)千磨万击还坚劲;何当金络脑;要留清白在人间
(2)西出阳关无故人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郑燮《竹石》,意思是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和打击后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李贺《马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石灰吟》,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故答案为:(1)千磨万击还坚劲;何当金络脑;要留清白在人间;(2)西出阳关无故人;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18.【答案】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知识点】祝贺感谢
【解析】【分析】结合题目中表述,“参加爷爷的寿宴,宴席上向爷爷说几句祝福的话”要结合当时的场景,表达出对爷爷的祝福。表达语言要贴切,感情要真挚。结合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答案】19.B
20.辩论;知识
21.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22.说明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大学问家也有所不知。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文言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9.阅读各项中句子,结合对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AC两项的表述是正确的;B项中“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意思是“我认为太阳刚出生时距离人近一些”,这句朗读节奏应该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这项节奏划分错误。
故答案为:B
20.①“见两小儿辩斗”这句意思是“看见两个小孩正在争辩”,“辩斗”是争辩的意思;②“孰为汝多知乎”意思是谁认为你学识渊博呢?“知”是知识、学识的意思;结合句子意思理解词语的含义,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辩论;知识
21.结合文中句子,两个小孩结合自己对生活中现象的观察,围绕一天中太阳距离人的远近的变化,进行争论,各自说明了自己的理由。结合对原文的理解,进行总结作答。
故答案为: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22.结合文中表述,两个小孩的观点都非常明确,列举的事例也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因此“孔子不能决也”,赞扬了孔子对待学问实事求是的态度。
故答案为:说明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大学问家也有所不知。
【答案】23.周密;精密
24.詹天佑勘测线路
25.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26.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27.表现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国争光的坚定决心。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23.“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 细密 精密 严密) ____计算”这句中应该用“周密”,意思是周到细密;“我们的工作首先要(周密 细密 精密 严密) ____,不能有一点儿马虎。”这句中应选“精密”意思是要精确严密;结合对词语的理解进行选择。
故答案为:周密;精密
24.结合课文和短文的内容,主要描写了詹天佑为了修建京张铁路而尽心勘探路线的经过。结合短文进行总结作答,拟定小标题。
故答案为:詹天佑勘测线路
25.结合文中句子,“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这句描写了詹天佑勘测线路时遇到的恶劣的气候和存在的危险,从侧面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又不怕困难,努力要把京张铁路修建成功的精神。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26.结合文中句子,詹天佑经常对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周密 细密 精密 严密) ____,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这句是对詹天佑的语言描写;“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这句是对詹天佑的心理描写,表现了詹天佑为了祖国一心要把铁路修建成功的决心。
故答案为: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27.“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这句是对詹天佑的心理描写,表现了詹天佑为了祖国一心要把铁路修建成功的决心。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表现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国争光的坚定决心。
【答案】28.来源地;学历;日接单量;收入情况
29.正确;错误;正确;错误
30.不同意,结合材料三“全国至少有7万名硕士毕业生在送外卖”可知这种说法不准确。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28.结合材料内容,主要从外卖骑手的人员组成、人员来源地、人员学历状况、每天要跑的里程数以及起手的月收入等方面,介绍外卖骑手的情况。
故答案为:来源地、学历、日接单量、收入情况等
29.①结合材料一中“其中90%为男性,女性只占10%。上半年新增骑手中,女性增长明显,占比达19.5%。”“所以外卖骑手主要是精力旺盛的“80后”“90后”这项表述正确;②结合材料二,这项表述错误;③结合“超过40%的外卖骑手表示他们非常注重自我学习和提升。在工作之余,会通过读书、在线学习和线下培训等方式来获得自我提升。”这项表述正确;④结合“不过值得欣慰的是,35%的骑手拥有其他收入来源”这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正确;错误;正确;错误;
30.结合材料三,15%以上的骑手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凭,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这说明全国至少有7万名硕士毕业生在送外卖,此外,超过40%的外卖骑手表示他们非常注重自我学习和提升,因此外卖骑手并不是低学历人群;结合材料五,“29%的外卖骑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只有1%的骑手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以上,所以外卖骑手的薪资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不过值得欣慰的是,35%的骑手拥有其他收入来源”,外卖骑手并不都是低收入人群。结合文中句子,进行表达。
故答案为:不同意,结合材料三“全国至少有7万名硕士毕业生在送外卖”可知这种说法不准确。
31.【答案】难忘的小学生活
岁月像湍湍激流,不断冲刷我的记忆,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许多事情已经模糊,但在我心灵深处,有一件事,一直令我难忘。
记得那是去年的秋天,老师为了让我们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我们的观察力,组织了一场拔河比赛。老师把我们分为两个队,一个是“猛虎队”,另一个是“雄鹰队”。我被分到了“雄鹰队”。两队实力相当,互不相让,同学们一个个英姿飒爽、昂首挺胸,一场针锋相对的比赛即将展开了。随着老师的哨声,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握紧绳子,他们一个个脚蹬着地,身体向后倾,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绳子。绳中间的红绸带一会儿移向“猛虎队”,一会儿又移向“雄鹰队”,互不相让。双方啦啦队的队员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红了,可绳子还是不动一下,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此时,我方的队员们一个个都红了眼,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龇着牙、咧着嘴在较劲,还有的人双手紧握绳子铆足了劲向自己方向拉。最后,我们队使出了全力,随着啦啦队的喊声,红绸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们“雄鹰队”胜了。后来两局我们队乘胜前进,连续获胜,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
这次拔河比赛,使我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更激励我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拔河比赛。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结合“难忘小学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活动体验,根据自己对小学学校生活的感受进行表达。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难忘的小学生活”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小学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