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密卷(B卷)电
一、填空题。
1.闪电是一种 现象,避雷针一般采用的材料是 (选填 “导体”或“绝缘体”)。
2.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灯丝中没有 通过。
3.电路连接一般有 和 两种方式。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的连接方式是 。用多节电池的手电筒中,电池的连接方式是 。
4.我们只有将灯泡的 个连接点分别与电池的 个电极相互连接时,灯泡才会发光。
5.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V的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二、选择题。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电路中,只能有一个灯泡
B.一个电路中,可以有多个灯泡
C.一个电路中,只能有一节电池
7.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除了开关、导线、灯泡,还需要( )。
A.电池 B.电表 C.电笔 D.电路检测器
8.一节干电池上标有“1.5 V”字样,它表示( )。
A.电池的重量 B.电池的长度
C.电池的电压 D.电池工作的时间
9.通常情况下,物体不显示带电的原因是( )。
A.物体本身不带电 B.物体本身只带正电
C.物体本身只带负电 D.物体所带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时,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
A.灯泡甲亮、乙不亮 B.灯泡甲不亮、乙亮 C.灯泡甲和乙都亮
1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
A.高大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 B.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
C.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 D.电视机屏幕会吸附灰尘
12.要使电荷移动形成电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有电源与动力
B.有电源、电路连通
C.电路连通,有用电器
13.下列材料能用来制作小开关的是( )。
A.塑料和铁片 B.塑料和竹片 C.铝片和铁片
14.下列电器中没有触电危险的是( )。
A.剃须刀 B.电热水器 C.电熨斗
15.如图,两个气球悬挂在一起时相互排斥,可能是( )。
A.两个都带负电
B.两个都不带电
C.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16.在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时,下列做法不妥当的是( )。
A.先检查电池、导线、灯泡等元件是否连接上,再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B.检测前,先把故障电路中的干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
C.将电路中的灯泡、干电池、导线等元件逐个拆除检测
17.用一个电路检测器推断电路板下的连接情况,观察到如下结果:
根据上图,电路板下的电线不可能的连接是( )。
A. B. C. D.
三、判断题。
18.因为水可以导电,所以用湿手触摸开关是很危险的。
19.当电路短路时灯泡会比平时更亮。
20.所有的物体都可以作电路中的导线。
21.教室里和家中的电路都是并联的。
22.静电现象在生活中有害无利。
23.电线外面的塑料皮使用时间久了会老化,可能发生漏电现象。
24.两节1.5 V的电池并联以后,两端的电压还是1.5
V。
25.塑料和玻璃都属于导体。
26.导线能连接用电器,因为导线本身就是导体。
27.电路中的某个电器元件出了故障,小灯泡就不亮了。
四、连线题。
28.连线
静电会使纸页黏合在一起
静电喷涂
静电的利用 静电除尘
混纺衣服上常见而又不易拍掉的灰尘
静电植绒
静电的危害 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静电复印
静电火花易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
五、图形题。
29.用导线把下图中的电池和灯泡连接起来,并使左图中的灯泡比右图中的灯泡亮。
六、实验题。
30.下面是小红利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是否导电的实验记录表。(18分)
物体名称 预测 检测一 检测二 检测表明
亮 不亮 亮 不亮 亮 不亮 容易导电 不容易导电
橡皮
√
√
√
√
小刀 √
√
√
√
纸板
√
√
√
√
回形针 √
√
√
√
铜钥匙 √
√
√
√
塑料尺
√
√
√
√
仔细观察实验记录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红共检测了 种材料,其中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有 种,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有 种。
(2)小红预测和实验结果相同的有 项,不同的有 项。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以上所检测物品中,导体有 ;绝缘体有 。
(4)你觉得小红实验不成功的原因应该是 。
(5)你会建议小红以后使用电路检测器前要 。
31.如图所示电路中,各连接点及开关接触完好,按下开关。
(1)根据连接是否正确,可判断( )应该会亮。
A.A灯泡 B.B灯泡 C.两个灯泡都
(2)观察分析:线路连接有无错误 若有错误,请把错误的线段用“×”去掉,用线段重新连接。
(3)若两个灯泡都不会亮,可能是哪些原因 (写两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大气放电;导体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解答】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避雷针一般采用的材料是导体。
【分析】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接闪杆,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
2.【答案】电流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
【解析】【解答】小灯泡在完整的电路中不会发光的原因是灯丝中没有电流通过。
【分析】要使用电器可以正常工作,必须要有完整的回路,还要有电流经过。
3.【答案】串联;并联;并联;串联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解答】电路的连接方式一般有串联和并联。家庭用电通常采用并联,在多节电池手电筒中,电池的连接方式是串联。
【分析】几个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互相连接,每个节点最多只连接两个元件,此种连接方式称为串联。以串联方式连接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并联是元件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特点是将2个同类或不同类的元件、器件等首首相接,同时尾尾亦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通常是用来指电路中电子元件的连接方式,即并联电路。
4.【答案】两;两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解答】只有将电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互连接时,灯泡才会发光。
【分析】只有完整的电路并且有电流经过时,小灯泡才会亮起来。
5.【答案】220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解答】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分析】人体能承受的安全用电范围是小于36V的,所以不能用家庭用电的插座用作科学实验。
6.【答案】B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解答】在一个电路中,是可以有多个灯泡的。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一个完整电路中,可以有多个用电器,它们的连接方法可以是串联也可以并联。
7.【答案】A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解答】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除了开关、导线、灯泡,还需要的是电池。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完整电路所需要的电路元件。
8.【答案】C
【知识点】电池
【解析】【解答】电池上“1.5V"的字样代表的是电池的电压。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压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简称伏),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
9.【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解答】物体在一般条件下不显电的原因是物体上的正负电荷的数量相等。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正负电荷数目相等时,就会出现正负电荷相抵消的现象,导致物体不带电。
10.【答案】C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解答】电路是串联的连接方式,并且是完整的电路,所以当闭合开关时,会出现灯泡甲和乙都亮的情况。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几个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互相连接,每个节点最多只连接两个元件,此种连接方式称为串联。以串联方式连接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
11.【答案】C
【知识点】静电
【解析】【解答】A.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可以用静电知识解释,不符合题意;
B.油罐车尾部拖一条铁链可以用静电知识解释,不符合题意;
C.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的目的是防止触电,不可以用静电知识解释,符合题意;
D.电视机屏幕吸附灰尘是静电现象,可以用静电知识解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
12.【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解答】要使电荷变成电流,应该具备的条件是有电流,并且电路是要连通的。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电流形成的条件。
13.【答案】A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在制作开关时,应该使用绝缘体和导体的组合。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开关中导体作为连接器,绝缘体作为保护器。
14.【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解答】A剃须刀电压小,在安全电压范围内,故没有触电危险。符合题意。
B电热水器使用的是220V电压,超过人体的安全电压去。不符合题意。
C电熨斗也是使用的家庭电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安全电压36 V以下。
15.【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解答】图中两个小球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所以二者带着相同的电荷。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电荷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点。
16.【答案】B
【知识点】电路故障检测
【解析】【解答】在使用电路检测器时,不能将故障电路中的干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电路检测器的使用方法。
17.【答案】B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解答】如果电路是通路,灯泡会亮,如果是断路,小灯泡就不会亮。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电路的连通情况对小灯泡使用的影响。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解答】水属于导体,所以不能用湿手去触摸开关。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
【解析】【解答】当小灯泡在短路电路中时就不会发亮了。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短路是指电路或电路中的一部分被短接。如负载与电源两端被导线连接在一起,就称为短路,短路时电源提供的电流将比通路时提供的电流大得多,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短路,如果短路,严重时会烧坏电源或设备。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解答】只有导体才能做电路的导线。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能够使电流通过的材料叫做导体。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解答】教室里和家里的电路都是并联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是互不影响的,单独受开关的控制。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静电
【解析】【解答】静电现象在生活中也是有利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解答】电线外面的塑料是绝缘体,不善于导电,但是如果塑料皮老化了导线就会露在外面,容易发生漏电现象。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电线外面的绝缘体坏了,就会使导线露在外面,从而发生漏电现象。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电池
【解析】【解答】两节电池并联后,电路总电压还是等于一节电池的电压。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25.【答案】错误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解答】塑料和玻璃都是绝缘体。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26.【答案】正确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解答】只有导体才能使电流通过,所以导线必须是导体。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导体的特点。
27.【答案】错误
【知识点】电路故障检测
【解析】【解答】如果是并联电路,不是和小灯泡位于一个支路的电器元件出故障,小灯泡就不会受影响。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互不影响的。
28.【答案】
【知识点】静电
【解析】【解答】生活中,静电的应用包括:静电喷涂、静电除尘、静电植绒、静电复印等;静电的危害包括: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混纺衣服上常见而不易排掉的灰尘、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静电火花易点燃某些依然物体而发生爆炸。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静电现象的优点和缺点。
29.【答案】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
【解析】【解答】如果要使左图的灯泡比右图的亮,应该使左图为并联,而右图为串联。
【分析】几个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互相连接,每个节点最多只连接两个元件,此种连接方式称为串联。以串联方式连接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并联是元件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特点是将2个同类或不同类的元件、器件等首首相接,同时尾尾亦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通常是用来指电路中电子元件的连接方式,即并联电路。
30.【答案】(1)6;0;6
(2)3;3
(3)小刀、回形针、铜钥匙;橡皮、纸板、塑料尺
(4)电路检测器本身出了故障
(5)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会发光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解答】能够使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做导体,不能使物体通过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分析】本题是对物体导电性的探究实验。
31.【答案】(1)A
(2)有
(3)①A灯泡坏了;②电池没电了(或导线断了,开关坏了等)
【知识点】电路故障检测
【解析】【解答】只有将灯泡的两个连接点都接入电路,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如果小灯泡不亮可能出现的原因有:A灯泡坏掉了,电池没电了或者是导线有断开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故障电路的分析方法。
1 / 1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密卷(B卷)电
一、填空题。
1.闪电是一种 现象,避雷针一般采用的材料是 (选填 “导体”或“绝缘体”)。
【答案】大气放电;导体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解答】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避雷针一般采用的材料是导体。
【分析】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接闪杆,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
2.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灯丝中没有 通过。
【答案】电流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
【解析】【解答】小灯泡在完整的电路中不会发光的原因是灯丝中没有电流通过。
【分析】要使用电器可以正常工作,必须要有完整的回路,还要有电流经过。
3.电路连接一般有 和 两种方式。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的连接方式是 。用多节电池的手电筒中,电池的连接方式是 。
【答案】串联;并联;并联;串联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解答】电路的连接方式一般有串联和并联。家庭用电通常采用并联,在多节电池手电筒中,电池的连接方式是串联。
【分析】几个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互相连接,每个节点最多只连接两个元件,此种连接方式称为串联。以串联方式连接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并联是元件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特点是将2个同类或不同类的元件、器件等首首相接,同时尾尾亦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通常是用来指电路中电子元件的连接方式,即并联电路。
4.我们只有将灯泡的 个连接点分别与电池的 个电极相互连接时,灯泡才会发光。
【答案】两;两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解答】只有将电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互连接时,灯泡才会发光。
【分析】只有完整的电路并且有电流经过时,小灯泡才会亮起来。
5.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V的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答案】220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解答】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分析】人体能承受的安全用电范围是小于36V的,所以不能用家庭用电的插座用作科学实验。
二、选择题。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电路中,只能有一个灯泡
B.一个电路中,可以有多个灯泡
C.一个电路中,只能有一节电池
【答案】B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解答】在一个电路中,是可以有多个灯泡的。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一个完整电路中,可以有多个用电器,它们的连接方法可以是串联也可以并联。
7.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除了开关、导线、灯泡,还需要( )。
A.电池 B.电表 C.电笔 D.电路检测器
【答案】A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解答】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除了开关、导线、灯泡,还需要的是电池。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完整电路所需要的电路元件。
8.一节干电池上标有“1.5 V”字样,它表示( )。
A.电池的重量 B.电池的长度
C.电池的电压 D.电池工作的时间
【答案】C
【知识点】电池
【解析】【解答】电池上“1.5V"的字样代表的是电池的电压。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压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简称伏),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
9.通常情况下,物体不显示带电的原因是( )。
A.物体本身不带电 B.物体本身只带正电
C.物体本身只带负电 D.物体所带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
【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解答】物体在一般条件下不显电的原因是物体上的正负电荷的数量相等。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正负电荷数目相等时,就会出现正负电荷相抵消的现象,导致物体不带电。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时,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
A.灯泡甲亮、乙不亮 B.灯泡甲不亮、乙亮 C.灯泡甲和乙都亮
【答案】C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解答】电路是串联的连接方式,并且是完整的电路,所以当闭合开关时,会出现灯泡甲和乙都亮的情况。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几个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互相连接,每个节点最多只连接两个元件,此种连接方式称为串联。以串联方式连接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
1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
A.高大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 B.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
C.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 D.电视机屏幕会吸附灰尘
【答案】C
【知识点】静电
【解析】【解答】A.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可以用静电知识解释,不符合题意;
B.油罐车尾部拖一条铁链可以用静电知识解释,不符合题意;
C.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的目的是防止触电,不可以用静电知识解释,符合题意;
D.电视机屏幕吸附灰尘是静电现象,可以用静电知识解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
12.要使电荷移动形成电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有电源与动力
B.有电源、电路连通
C.电路连通,有用电器
【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解答】要使电荷变成电流,应该具备的条件是有电流,并且电路是要连通的。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电流形成的条件。
13.下列材料能用来制作小开关的是( )。
A.塑料和铁片 B.塑料和竹片 C.铝片和铁片
【答案】A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在制作开关时,应该使用绝缘体和导体的组合。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开关中导体作为连接器,绝缘体作为保护器。
14.下列电器中没有触电危险的是( )。
A.剃须刀 B.电热水器 C.电熨斗
【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解答】A剃须刀电压小,在安全电压范围内,故没有触电危险。符合题意。
B电热水器使用的是220V电压,超过人体的安全电压去。不符合题意。
C电熨斗也是使用的家庭电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安全电压36 V以下。
15.如图,两个气球悬挂在一起时相互排斥,可能是( )。
A.两个都带负电
B.两个都不带电
C.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解答】图中两个小球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所以二者带着相同的电荷。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电荷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点。
16.在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时,下列做法不妥当的是( )。
A.先检查电池、导线、灯泡等元件是否连接上,再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B.检测前,先把故障电路中的干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
C.将电路中的灯泡、干电池、导线等元件逐个拆除检测
【答案】B
【知识点】电路故障检测
【解析】【解答】在使用电路检测器时,不能将故障电路中的干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电路检测器的使用方法。
17.用一个电路检测器推断电路板下的连接情况,观察到如下结果:
根据上图,电路板下的电线不可能的连接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解答】如果电路是通路,灯泡会亮,如果是断路,小灯泡就不会亮。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电路的连通情况对小灯泡使用的影响。
三、判断题。
18.因为水可以导电,所以用湿手触摸开关是很危险的。
【答案】正确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解答】水属于导体,所以不能用湿手去触摸开关。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19.当电路短路时灯泡会比平时更亮。
【答案】错误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
【解析】【解答】当小灯泡在短路电路中时就不会发亮了。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短路是指电路或电路中的一部分被短接。如负载与电源两端被导线连接在一起,就称为短路,短路时电源提供的电流将比通路时提供的电流大得多,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短路,如果短路,严重时会烧坏电源或设备。
20.所有的物体都可以作电路中的导线。
【答案】错误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解答】只有导体才能做电路的导线。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能够使电流通过的材料叫做导体。
21.教室里和家中的电路都是并联的。
【答案】正确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解答】教室里和家里的电路都是并联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是互不影响的,单独受开关的控制。
22.静电现象在生活中有害无利。
【答案】错误
【知识点】静电
【解析】【解答】静电现象在生活中也是有利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
23.电线外面的塑料皮使用时间久了会老化,可能发生漏电现象。
【答案】正确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解答】电线外面的塑料是绝缘体,不善于导电,但是如果塑料皮老化了导线就会露在外面,容易发生漏电现象。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电线外面的绝缘体坏了,就会使导线露在外面,从而发生漏电现象。
24.两节1.5 V的电池并联以后,两端的电压还是1.5
V。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电池
【解析】【解答】两节电池并联后,电路总电压还是等于一节电池的电压。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25.塑料和玻璃都属于导体。
【答案】错误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解答】塑料和玻璃都是绝缘体。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26.导线能连接用电器,因为导线本身就是导体。
【答案】正确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解答】只有导体才能使电流通过,所以导线必须是导体。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导体的特点。
27.电路中的某个电器元件出了故障,小灯泡就不亮了。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电路故障检测
【解析】【解答】如果是并联电路,不是和小灯泡位于一个支路的电器元件出故障,小灯泡就不会受影响。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互不影响的。
四、连线题。
28.连线
静电会使纸页黏合在一起
静电喷涂
静电的利用 静电除尘
混纺衣服上常见而又不易拍掉的灰尘
静电植绒
静电的危害 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静电复印
静电火花易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
【答案】
【知识点】静电
【解析】【解答】生活中,静电的应用包括:静电喷涂、静电除尘、静电植绒、静电复印等;静电的危害包括: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混纺衣服上常见而不易排掉的灰尘、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静电火花易点燃某些依然物体而发生爆炸。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静电现象的优点和缺点。
五、图形题。
29.用导线把下图中的电池和灯泡连接起来,并使左图中的灯泡比右图中的灯泡亮。
【答案】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
【解析】【解答】如果要使左图的灯泡比右图的亮,应该使左图为并联,而右图为串联。
【分析】几个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互相连接,每个节点最多只连接两个元件,此种连接方式称为串联。以串联方式连接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并联是元件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特点是将2个同类或不同类的元件、器件等首首相接,同时尾尾亦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通常是用来指电路中电子元件的连接方式,即并联电路。
六、实验题。
30.下面是小红利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是否导电的实验记录表。(18分)
物体名称 预测 检测一 检测二 检测表明
亮 不亮 亮 不亮 亮 不亮 容易导电 不容易导电
橡皮
√
√
√
√
小刀 √
√
√
√
纸板
√
√
√
√
回形针 √
√
√
√
铜钥匙 √
√
√
√
塑料尺
√
√
√
√
仔细观察实验记录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红共检测了 种材料,其中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有 种,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有 种。
(2)小红预测和实验结果相同的有 项,不同的有 项。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以上所检测物品中,导体有 ;绝缘体有 。
(4)你觉得小红实验不成功的原因应该是 。
(5)你会建议小红以后使用电路检测器前要 。
【答案】(1)6;0;6
(2)3;3
(3)小刀、回形针、铜钥匙;橡皮、纸板、塑料尺
(4)电路检测器本身出了故障
(5)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会发光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解答】能够使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做导体,不能使物体通过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分析】本题是对物体导电性的探究实验。
31.如图所示电路中,各连接点及开关接触完好,按下开关。
(1)根据连接是否正确,可判断( )应该会亮。
A.A灯泡 B.B灯泡 C.两个灯泡都
(2)观察分析:线路连接有无错误 若有错误,请把错误的线段用“×”去掉,用线段重新连接。
(3)若两个灯泡都不会亮,可能是哪些原因 (写两种)
【答案】(1)A
(2)有
(3)①A灯泡坏了;②电池没电了(或导线断了,开关坏了等)
【知识点】电路故障检测
【解析】【解答】只有将灯泡的两个连接点都接入电路,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如果小灯泡不亮可能出现的原因有:A灯泡坏掉了,电池没电了或者是导线有断开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故障电路的分析方法。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