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3.1 机械运动(第2课时)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科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 )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
2.小英家准备买新房,她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您步行只需5分钟。”据此你认为小英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
A.50米 B.300米 C.2000米 D.10000米
3.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 -t图像,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某天早晨9点整,甲、乙两辆车从A地同时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于当天中午12点整到达B地,而乙车直到当天下午2点才到达B地。则甲、乙两辆车从A地到B地行驶过程中的速度之比是( )
A.3∶5 B.1∶6 C.5∶3 D.1∶1
5.陈老师喜爱环绕白云湖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四十分钟行走6000步,路程约4千米,据此估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速度和一步长度,最接近的是( )
A.6千米/时,65厘米 B.1.5千米/时,1.2米
C.6千米/时,20厘米 D.1.5千米/时,0.6米
6.如图所示物体在高速运动时,它们的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二、填空题
7.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自左向右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拍摄时每隔2秒曝光一次,汽车车身总长为6米。
(1)甲、乙两辆车中,可近似看做是做匀速运动的是 车。
(2)该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约为 米/秒。
8.“森林运动会”中龟兔进行赛跑。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跑得快。由于兔子麻痹大意,中途睡觉,“裁判员”通过比较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跑得快。科学中用 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9.如图是一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秒,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厘米,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速度是 米/秒,该水滴下落过程是 (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10.我国自行研制的第四代战斗机“歼-20”性能优越,其载弹量为11吨,最大飞行速度为2.5马赫(马赫是速度单位,1马赫=1倍音速=340米/秒),最大航程为5500千米,试计算:
(1)2.5马赫= 千米/时。
(2)若某空军基地距离某岛为1020千米,“歼-20”以最大速度从该空军基地飞到该岛执行保卫任务,只需多少时间?
11.一次,张先生外出办事,他乘坐的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车上电脑自动计价器打印出的车费发票。
乘车日期:2017 8 18
上车时间:10:00
下车时间:10:05
单 价:2.00元/千米
里 程:6.0千米
金 额:16.00元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 。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是 。
(3)若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10元,单价按超过起步价内路程后开始计算,则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坐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用速度描述运动的快慢;速度是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解答】与科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一日千里”,“一日”是单位时间,“千里”是通过的路程。
故答案为:A。
2.【答案】B
【知识点】估测;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5min=300s,一般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所以根据s=vt可以求出。
【解答】s=vt=300s×1m/s=300m。
故答案为B。
3.【答案】B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物体沿直线并且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不变,它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只有乙过程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C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同,分别计算出甲乙行驶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速度之比。
【解答】甲辆车从A地到B地行驶的时间为t甲=3h,乙辆车从A地到B地行驶的时间为t乙=5h,甲、乙两辆车从A地到B地行驶过程中的速度之比为v甲:v乙=:=t乙:t甲=5:3.
故答案为:C。
5.【答案】A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已知步行时间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出步行速度;已知步行路程和步数可求出一步的长度。
【解答】步行时间t=40分钟=时,通过的路程s=4km,行走的速度:v===6 千米/时;一步的长度为≈66.7厘米/步,最接近于65厘米。
故选:A。
6.【答案】C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将各物体的速度进行单位换算,统一单位后直接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①运行中火车的速度为72千米/时;②高速公路上小汽车的速度为1.8千米/分==108千米/时;③狂奔猎豹的速度是28米/秒=28×3.6千米/时=100.8千米/时。可见其速度大小顺序为②③①。
故选:C。
7.【答案】(1)甲车
(2)为6米/秒
【知识点】机械运动的分类;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1)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通过观察两点间距的变化就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2)根据汽车车身的长度与图距的比例关系,可知每一小格表示的数值;由此可求出汽车通过的路程,由图示可知甲车行驶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出速度。
【解答】(1)甲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两点间的距离相等,所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两点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所以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小;
(2)由图,车身对应图上3小格,而车身的长度是6米,每一格表示2米,在3次曝光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距离为36米,所用时间为t=3×2秒=6秒,甲车的速度为v===6米/秒。
故答案为:(1)甲;(2)6米/秒。
8.【答案】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短;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速度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比较运动快慢的一般采取:(1)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的长短,路程越长,运动得越快;(2)相同的路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得越快;(3)科学中用速度表示运动快慢,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
【解答】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短,判断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裁判员”通过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科学中用速度来表示运动快慢。
故答案为: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短;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速度。
9.【答案】20厘米;1米/秒;变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
【解析】【分析】由刻度尺读出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由时间间隔可知运动时间;利用v=计算速度;通过观察两点间距的变化就可以判断雨滴的运动情况。
【解答】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为sAC=20.0厘米=0.2米;tAC=0.1秒+0.1秒=0.2秒,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速度是vAC===1米/秒;雨滴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两点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雨滴做变速直线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大。
故答案为:20.0;1;变速直线。
10.【答案】(1)3060
(2)20min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1马赫=1倍音速=340米/秒、1m/s=3.6km/h可换算;(2)已知路程和最大速度,根据v=可求需要的时间。
【解答】(1)2.5马赫=2.5×340米/秒=850米/秒=850×3.6千米/时=3060千米/时;
(2)由v=可得,“歼-20”以最大速度飞行,需要的时间:t===时=20分钟。
11.【答案】(1)5分钟
(2)20米/秒
(3)3千米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由下车时间和上车时间之差即为行驶时间;(2)已知出租车行驶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求出租车的速度;(2)知道该出租车的起步价和所交车费,可求超过起步价的金额,可求起步价外行驶的路程,则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坐的路程等于总里程减去起步价外行驶的路程。
【解答】(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t=10:05-10:00=5分钟;
(2)已知行驶的路程s=6千米=6×103米,时间t=5分钟=300秒,出租车行驶的速度:v===20米/秒;
(3)若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10元,总金额为16元,超过起步价的金额为16元-10元=6元,则在起步价外行驶的路程:s′=6元2.00元/千米=3千米。则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坐的路程为6千米-3千米=3千米。
1 / 1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3.1 机械运动(第2课时)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科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 )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
【答案】A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用速度描述运动的快慢;速度是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解答】与科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一日千里”,“一日”是单位时间,“千里”是通过的路程。
故答案为:A。
2.小英家准备买新房,她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您步行只需5分钟。”据此你认为小英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
A.50米 B.300米 C.2000米 D.10000米
【答案】B
【知识点】估测;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5min=300s,一般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所以根据s=vt可以求出。
【解答】s=vt=300s×1m/s=300m。
故答案为B。
3.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 -t图像,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物体沿直线并且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不变,它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只有乙过程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某天早晨9点整,甲、乙两辆车从A地同时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于当天中午12点整到达B地,而乙车直到当天下午2点才到达B地。则甲、乙两辆车从A地到B地行驶过程中的速度之比是( )
A.3∶5 B.1∶6 C.5∶3 D.1∶1
【答案】C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同,分别计算出甲乙行驶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速度之比。
【解答】甲辆车从A地到B地行驶的时间为t甲=3h,乙辆车从A地到B地行驶的时间为t乙=5h,甲、乙两辆车从A地到B地行驶过程中的速度之比为v甲:v乙=:=t乙:t甲=5:3.
故答案为:C。
5.陈老师喜爱环绕白云湖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四十分钟行走6000步,路程约4千米,据此估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速度和一步长度,最接近的是( )
A.6千米/时,65厘米 B.1.5千米/时,1.2米
C.6千米/时,20厘米 D.1.5千米/时,0.6米
【答案】A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已知步行时间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出步行速度;已知步行路程和步数可求出一步的长度。
【解答】步行时间t=40分钟=时,通过的路程s=4km,行走的速度:v===6 千米/时;一步的长度为≈66.7厘米/步,最接近于65厘米。
故选:A。
6.如图所示物体在高速运动时,它们的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答案】C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将各物体的速度进行单位换算,统一单位后直接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①运行中火车的速度为72千米/时;②高速公路上小汽车的速度为1.8千米/分==108千米/时;③狂奔猎豹的速度是28米/秒=28×3.6千米/时=100.8千米/时。可见其速度大小顺序为②③①。
故选:C。
二、填空题
7.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自左向右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拍摄时每隔2秒曝光一次,汽车车身总长为6米。
(1)甲、乙两辆车中,可近似看做是做匀速运动的是 车。
(2)该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约为 米/秒。
【答案】(1)甲车
(2)为6米/秒
【知识点】机械运动的分类;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1)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通过观察两点间距的变化就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2)根据汽车车身的长度与图距的比例关系,可知每一小格表示的数值;由此可求出汽车通过的路程,由图示可知甲车行驶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出速度。
【解答】(1)甲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两点间的距离相等,所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两点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所以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小;
(2)由图,车身对应图上3小格,而车身的长度是6米,每一格表示2米,在3次曝光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距离为36米,所用时间为t=3×2秒=6秒,甲车的速度为v===6米/秒。
故答案为:(1)甲;(2)6米/秒。
8.“森林运动会”中龟兔进行赛跑。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跑得快。由于兔子麻痹大意,中途睡觉,“裁判员”通过比较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跑得快。科学中用 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答案】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短;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速度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比较运动快慢的一般采取:(1)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的长短,路程越长,运动得越快;(2)相同的路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得越快;(3)科学中用速度表示运动快慢,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
【解答】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短,判断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裁判员”通过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科学中用速度来表示运动快慢。
故答案为: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短;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速度。
9.如图是一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秒,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厘米,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速度是 米/秒,该水滴下落过程是 (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20厘米;1米/秒;变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
【解析】【分析】由刻度尺读出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由时间间隔可知运动时间;利用v=计算速度;通过观察两点间距的变化就可以判断雨滴的运动情况。
【解答】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为sAC=20.0厘米=0.2米;tAC=0.1秒+0.1秒=0.2秒,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速度是vAC===1米/秒;雨滴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两点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雨滴做变速直线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大。
故答案为:20.0;1;变速直线。
10.我国自行研制的第四代战斗机“歼-20”性能优越,其载弹量为11吨,最大飞行速度为2.5马赫(马赫是速度单位,1马赫=1倍音速=340米/秒),最大航程为5500千米,试计算:
(1)2.5马赫= 千米/时。
(2)若某空军基地距离某岛为1020千米,“歼-20”以最大速度从该空军基地飞到该岛执行保卫任务,只需多少时间?
【答案】(1)3060
(2)20min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1马赫=1倍音速=340米/秒、1m/s=3.6km/h可换算;(2)已知路程和最大速度,根据v=可求需要的时间。
【解答】(1)2.5马赫=2.5×340米/秒=850米/秒=850×3.6千米/时=3060千米/时;
(2)由v=可得,“歼-20”以最大速度飞行,需要的时间:t===时=20分钟。
11.一次,张先生外出办事,他乘坐的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车上电脑自动计价器打印出的车费发票。
乘车日期:2017 8 18
上车时间:10:00
下车时间:10:05
单 价:2.00元/千米
里 程:6.0千米
金 额:16.00元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 。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是 。
(3)若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10元,单价按超过起步价内路程后开始计算,则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坐 。
【答案】(1)5分钟
(2)20米/秒
(3)3千米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由下车时间和上车时间之差即为行驶时间;(2)已知出租车行驶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求出租车的速度;(2)知道该出租车的起步价和所交车费,可求超过起步价的金额,可求起步价外行驶的路程,则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坐的路程等于总里程减去起步价外行驶的路程。
【解答】(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t=10:05-10:00=5分钟;
(2)已知行驶的路程s=6千米=6×103米,时间t=5分钟=300秒,出租车行驶的速度:v===20米/秒;
(3)若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10元,总金额为16元,超过起步价的金额为16元-10元=6元,则在起步价外行驶的路程:s′=6元2.00元/千米=3千米。则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坐的路程为6千米-3千米=3千米。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