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怜悯是人的天性—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 怜悯是人的天性—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时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31 19:3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 怜悯是人的天性
【夯实基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修辞立其诚》基于“诚”这个核心概念进行( ),就“立其诚”的三层含义,由修辞到为人,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 )。作者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对在“立其诚”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批判和分析,强调做人要“说真话、讲实话”,具有深奥的现实意义。学习时应注意把握文章的观点,思考其对我们( )的启发意义。
《怜悯是人的天性》在批评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观点的基础上,用事实指出,善是人的本性,①__________,是人类最普遍和最有用的一种美德。怜悯心对于人类生活,对于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卢梭把怜悯心视为先于理性思考而存在的一种纯自然的人类天性和情感,这一观点很有启发性。但是,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其天性究竟是“自然本性”,还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请在学习中认真( )“人的怜悯心从何而来”这一论题。
“修辞立其诚”是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可见《修辞立其诚》关注的是“真”,而《怜悯是人的天性》②__________。一个动物在它的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总是感到不安的;有些动物甚至还以某种方式掩埋它们死去的同类。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哀鸣,表明它们对所看到的恐怖情景是感同身受的。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阐释 阐述 立身处世 探究
B.阐释 阐述 安身立命 探索
C.阐述 阐释 立身处世 探究
D.阐述 阐释 安身立命 探索
2.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对在“立其诚”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批判和分析,强调做人要“说真话、讲实话”,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B.作者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对在“立其诚”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分析和批判,强调做人要“说真话、讲实话”,具有深奥的现实意义。
C.作者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对在“立其诚”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批判和思考,强调做人要“说真话、讲实话”,具有深奥的现实意义。
D.作者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对在“立其诚”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分析和批判,强调做人要“说真话、讲实话”,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古希腊的先哲中,有些人生前聪慧睿智,死后享受伟大;有些人生前弟子满堂,死时著作等身;苏格拉底却以他善辩而不为人师、创新而不立文字、生得平凡而死得从容显示出独特的风貌。当两千多年的岁月如水一般流去,苏格拉底之生和苏格拉底之死也渐行渐遥,在历史的远方化成一片苍茫。
公元前399年,那场著名的审判,为了坚守心中的正义,苏格拉底慨然赴死。一只在雅典上空飞来飞去、嗡嗡作响的马虻销声匿迹了。然而,①__________________。相反,他完成自己的坚守之时,便是开始影响人类之日。
苏格拉底从来不远离生活,相反,总是兴味盎然地参与它,并从中挖掘出许多看似朴素实则大有深意的道理。也就是说,②__________________,苏格拉底的哲学也不是一堆冷冰冰的文字。它是灵动的、隽永的,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跳动着心灵的脉搏。读苏格拉底与读《论语》中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感觉是如此相似,只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即如沐春风。他提出的“认识你自己”的主张,至今还镌刻在戴尔菲神庙的入口处。这座神庙坐落在高高的城堡上。它不言不语,静静地站立在那里,却让见者无不心里一震。
4.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框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B.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C.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上的浪花吗?
D.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在古希腊的先哲中、聪慧、睿智、伟大者,生前弟子满堂、死时著作等身者不乏其人。苏格拉底却很特别:他善辩而不为人师,创新而不立文字,生得平凡,死得从容”。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6.请在文中画横线的①②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提升能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残酷的倾向,似乎不是某一民族所特有的,它是像盲肠一样由原始时代遗留下来的劣根性,还没有被文化洗刷净尽。小孩们大半欢喜虐害昆虫和其他小动物,踏死一堆蚂蚁,满不在意。用生人做陪葬者或是祭典中的牺牲,似不仅限于野蛮民族。罗马人让人和兽相斗相杀,西班牙人让牛和牛相斗相杀,作为一种娱乐来看……这类事实引起一部分哲学家,如中国的荀子和英国的霍布斯,推演出“性恶”这样一个结论。
有些学者对于幸灾乐祸的心理,不以性恶为最终解释而另求原因。最早的学说是自觉安全说。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说:“狂风在起波浪时,站在岸上看别人在苦难中挣扎,是一件愉快的事。”卢克莱修以为使我们愉快的并非看见别人的灾祸,而是庆幸自己的安全。霍布斯的学说也很类似。他以为别人痛苦而自己安全,就足见自己比别人高一层,心中有一种光荣之感。苏格兰派哲学家如贝恩(Bain)之流以为幸灾乐祸的心理基于权力欲。能给苦痛让别人受,就足显出自己的权力。这几种学说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假定幸灾乐祸时有一种人我比较,比较之后见出我比人安全,比别人高一层,比别人有权力,所以高兴。
这种比较也许是有的,但是比较的结果也可以是生发与幸灾乐祸相反的念头。比如我们在岸上看翻船,也可以忘却自己处在较幸运的地位,而假想自己在船上碰着那些危险的境遇,心中是如何惶恐、焦急、绝望、悲痛。将己心比人心,人的痛苦就变成自己的痛苦。痛苦的程度也许随人而异,而心中总不免有一点不安、一点感动和一点援助的动机。有生之物都有一种同类情感。对于生命都想留恋和维护,凡遇到危害生命的事情都不免恻然感动,无论那生命是否属于自己。
从此可知,遇着旁人受苦难时,心中或是生发幸灾乐祸的心理,或是生发恻隐之心,全在一念之差。一念向此,或一念向彼,都很自然,但在动念的关头,差以毫厘便谬以千里。念头转向幸灾乐祸的一方面去,充类至尽,便欺诈凌虐,屠杀吞并,刀下不留情,睁眼看旁人受苦不伸手援助,甚至落井下石,这样一来,世界便变成冤气弥漫、黑暗无人道的场所;念头转向恻隐一方面去,充类至尽,则四海兄弟,一视同仁,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老有所养,幼有所归,鳏寡孤独者亦可各得其所,这样一来,世界便是其乐融融的了。野蛮与文化,恶与善,祸与福,死灭与生存的歧路全
在这一转念上面,所以这一转念是不能苟且的。这一转念关系如许重大,而转好转坏又全系在一个刀锋似的关头上,好转与坏转又同样的自然而容易,所以古今中外的大思想家和大宗教家,都紧紧地把握住这个关头。各派伦理思想尽管在侧轻侧重上有差别,各派宗教尽管在信条仪式上互相悬殊,但都着重一个基本德行。孔孟所谓“仁”,释氏所谓“慈悲”……全都从人类固有的一点恻隐之心出发。他们都看出在临到同类受苦受难的关头上,一着走错,全盘皆输,丢开那一点恻隐之心不去培养,一切道德都无基础,人类社会无法维持,而人也就丧失其所以为人的本性。这是人类智慧的一个极平凡而亦极伟大的发现,一切伦理思想,一切宗教,都基于这点发现。这也就是说,恻隐之心是人类文化的泉源。
(节选自朱光潜《谈恻隐之心》)
材料二:
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因而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克制他的强烈的自尊心,或者在自尊心产生之前克制他的自爱心。我认为这是人类唯一具有的天然的美德;这一点,就连对人类的美德大加贬抑的人也是不得不承认的,因此,我不怕任何人提出反对的意见。我认为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怜悯心了;它是那样地合乎自然,甚至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表现。且不说母兽对幼兽的温情和在危险时刻不惜牺牲性命保护它们,我们经常看到,就连马也是不愿意踩着一个活着的生物的身体跑过去的。一个动物在它的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总是感到不安的;有些动物甚至还以某种方式掩埋它们死去的同类。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的哀鸣,表明它们对所看到的恐怖情景是感同身受的。
这是纯粹的天性的运动,是先于思维的心灵的运动;这种天然的怜悯心的力量,即使是最败坏的风俗也是难以摧毁的;在剧院中,我们每天都可看到被剧中的不幸者的苦难遭遇感动得伤心流泪的观众,尽管他们当中有那么一个人身为暴君,屡屡对敌人滥施酷刑。如嗜血成性的苏拉,对不是由他造成的痛苦,也是很伤感的;又如菲尔的暴君亚历山大,尽管他每天听见被他下令杀害的许多公民的叫声无动于衷,但他从来不敢到剧院去看悲剧,因为他害怕人们看见他同剧中的昂朵玛克和普里亚姆一起叹息。
(节选自卢梭《怜悯是人的天性》)
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残酷的倾向,是普遍存在的人性弱点,中西方都有哲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推演出“性恶”这个结论。
B.卢克莱修、霍布斯对幸灾乐祸的解读类似,认为人在比较中因安全而高兴、光荣,是“性恶”的表现。
C.“野蛮与文化,恶与善,祸与福”等二元关系的表述,体现了作者是在矛盾变化中看待事物的发展的。
D.恻隐之心生发出“仁”“慈悲”等,是伦理思想和宗教的基础,所以恻隐之心成了人类文化的泉源。
8.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人们天生就有一种不愿看见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因而他能够克制他的自尊心或自爱心。
B.柔弱和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比其他人更应该具备怜悯心,而这也是人类唯一具有的美德。
C.怜悯是纯粹的天性的先于思维的心灵的运动,怜悯心的自然性有时在动物身上也有着明显体现。
D.作者认为,怜悯心的力量即使是最败坏的风俗也难以摧毁,所以世界上不存在十恶不赦的人。
9.结合两则材料,下列选项中属于作者所说的“恻隐之心”的一项是( )
A.“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穷人》)
B.“格里高尔……顿时满身鲜血淋漓。父亲顺手用手杖一钩,关上了门。”(《变形记》)
C.“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一—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祝福》)
D.“我的处境这样孤苦伶仃,也就对这家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大卫·科波菲尔》)
10.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11.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世界各国疫苗供应紧张。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指出,截至2021年11月12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对外提供新冠疫苗最多的国家。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援助行动的理解。
【核心素养】
12.卢梭认为,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孟子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荀子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但他还说,“人之生固小人”。那么,你对人的本性有什么看法?请联系实际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阐述:论述。阐释:阐述并解释。第一空,用来修饰“核心概念”,应用“阐释”。第二空,指对“立其诚”的三层含义展开了深入的论述,应用“阐述”。第三空,立身处世:指做人和在社会上待人接物的种种活动。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此处指对“我们”做人处世有意义,应用“立身处世”。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探究:探索研究;探寻追究。此处用来修饰“论题”,应用“探究”。
2.答案:D
解析:画框的句子共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批判和分析”应为“分析和批判”。二是搭配不当,“深奥”应为“深刻”。
3.答案:①怜悯心作为一种善;②关注的是“善”
解析:①处,根据“怜悯心对于人类生活,对于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可知,本段谈论的是“怜悯心”,而前文说的是“善是人的本性”,据此可知,此处可填“怜悯心作为一种善”之类的内容。②处,根据“《修辞立其诚》关注的是‘真’”可知,此处说的是《怜悯是人的天性》关注的是什么,根据文意可知,此处可填“关注的是‘善’”之类的内容。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神庙“不言不语”“静静地站立在那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赋予“晚风”以人的动作“轻抚”,是拟人。B.“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运用了借代的手法。C.把“白桦的银裙”比作“海上的浪花”,运用了比喻修辞;“不像海上的浪花吗”,运用反问的手法。D.结合“千斤”分析,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故选A。
5.答案:①原文用两个“有些人”,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更有抒情性;②后半句运用长句,更具有气势;③“风貌”一词突出了苏格拉底的形象。修改后的句子缺乏以上优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相比较改写后的句子,文段原句先用两个“有些人……”的整句,分点阐述古希腊先哲的类型,增强文章节奏感和抒情性。后半句用了一个长单句“苏格拉底却以……显示出独特的风貌”增强气势,且“风貌”前的词语“善辨而不为人师、创新而不立文字、生得平凡而死得从容”,突出了苏格拉底的形象。修改后的句子平铺直叙,缺乏张力与气势。
6.答案:①苏格拉底的死亡并不意味着其思想价值的终结;②苏格拉底不是一个古板的说教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上文说的是苏格拉受审判赴死,后文说的是“相反……影响人类之日”,可知此处应该是讲苏格拉底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强调“其思想价值的影响”之类的句子。第二处,根据横线前的“也就是说”,可推知此处应填写对上文的解释;再结合后文“苏格拉底的哲学也不是……”,可知应用否定句式,填写苏格拉底在哲学方面是一个怎样的人,故此处可填“苏格拉底不是一个古板的说教者”之类的句子。
7.答案:B
解析:“是‘性恶’的表现”理解错误,材料一的第二段首句说“有些学者对于幸灾乐祸的心理,不以性恶为最终解释而另求原因”,从下文可知,卢克莱修和霍布斯就是这样的学者。
8.答案:C
解析:A项,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二说的是“人天生就有一种……使他不至于……损害他人,因而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克制他的强烈的自尊心,或者在自尊心产生之前克制他的自爱心”。B项,无中生有,范围扩大。材料二并无比较“其他人”,且说的是“我认为这是人类唯一具有的天然的美德”。D项,强加因果。材料二只是强调“怜悯心的力量,即使是最败坏的风俗也是难以摧毁的”,并没有说“世界上不存在十恶不赦的人”,前后不存在因果关系。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表述可知,恻隐之心是“将己心比人心,人的痛苦就变成自己的痛苦”“有生之物都有一种同类情感。对于生命都想留恋和维护,凡遇到危害生命的事情都不免恻然感动”。A项,写出了桑娜对西蒙的两个孩子的同情,体现的是恻隐之心。B项,写出了格里高尔的父亲对儿子遭受苦难的冷漠。C项,写出了四叔对祥林嫂死去的冷漠。D项,写出了“我”因自己的孤苦而产生了对别人的情感依赖,不属于恻隐之心。
10.答案:首先,以人类残酷的普遍性为缘起,接着引出幸灾乐祸和生发恻隐之心的心理,然后进一步强调二者一念之差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恻隐之心是人类文化的泉源。
解析:材料一共有五段。第一段,“残酷的倾向,似乎不是某一民族所特有的”以人类残酷的普遍性说起,引出话题。第二段,“有些学者对于幸灾乐祸的心理,不以性恶为最终解释而另求原因……霍布斯的学说也很类似”用卢克莱修和霍布斯的学说论述幸灾乐祸的心理;第三段,“比较的结果也可以是生发与幸灾乐祸相反的念头”“将己心比人心,人的痛苦就变成自己的痛苦”分析生发恻隐之心的心理。第四段,“遇着旁人受苦难时,心中或是生发幸灾乐祸的心理,或是生发恻隐之心,全在一念之差”“在动念的关头,差以毫厘便谬以千里”进一步强调二者一念之差的重要性。第五段,“这是人类智慧的一个极平凡而亦极伟大的发现,一切伦理思想,一切宗教,都基于这点发现。这也就是说,恻隐之心是人类文化的泉源”得出结论:恻隐之心是人类文化的泉源。
11.答案:①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面对某些国家防疫资源不足,深受疫情困扰的现状,中国进行了对外援助,这是有恻隐之心的体现。②这表明中国视四海为兄弟,对他国一视同仁,守望相助,希望世界变得更加美好。③中国援助也体现了怜悯心这一人类美德。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时,中国克服自身人口基数巨大、疫苗供应紧张的现实困难,提供新冠疫苗最多,这是怜悯心的表现,为战胜疫情做出了中国贡献。
解析:结合材料一“将己心比人心,人的痛苦就变成自己的痛苦”“对于生命都想留恋和维护,凡遇到危害生命的事情都不免恻然感动,无论那生命是否属于自己”可知,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期间,对受疫情困扰的国家施以援助,这正是有恻隐之心的表现。结合材料一“念头转向恻隐一方面去……世界便是其乐融融的了”可知,中国的援助行为表明中国视四海为兄弟,对他国一视同仁,守望相助,希望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结合材料二“我认为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这是纯粹的天性的运动,是先于思维的心灵的运动;这种天然的怜悯心的力量,即使是最败坏的风俗也是难以摧毁的”可知,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时,中国克服自身人口基数巨大、疫苗供应紧张的现实困难,提供新冠疫苗最多,这是怜悯心的表现,为战胜疫情做出了中国贡献。
12.答案:例文:
我的观点是人性本善。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此处人性的定义是什么。人性,顾名思义指只有人才具备的特性,即该特性可以用于区别于其他事物(包括动物、植物)而为人所独有的特性。而且从哲学意义层面来说,马克思给出的定义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坚定地相信这个社会,更加说明了人性是本善的。孟子说,人性善。《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提出“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而且在《三字经》中也有提及,“人之初,性本善”。
解析:本题考查对相关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本题要求对人性发表看法,实质是对“性善论”和“性恶论”发表看法。“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争论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中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和韩非子主张“性恶论”,两种观点都有一些现实事实的支持,比如“性善论”中,孟子说人从出生就有羞耻心,怜悯心,而荀子则指出人都有竞争意识,为了胜利可以不择手段。考生可以支持其中的一个观点,也可以将两个观点都否定,提出“后天教育决定论”,无论选择哪一个观点,在论述时都最好要举出一些现实实例以增加论述的说服力。还有,选择“性善论”比较符合当下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是正能量的体现,所以建议考生从“性善论”的角度进行论述。写作时,先表明观点,再写明理由,如我的观点是人性本善。再选取《孟子》和《三字经》里内容加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