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升初专项攻略:句子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小升初专项攻略:句子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31 19:0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小升初专项攻略:句子练习(含答案)
1.按要求写句子。
(1)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缩句:
(2)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改为反问句:
(3)春天百花散发着缕缕芳香,夏天碧水携带着阵阵清凉。
仿写:秋天 ,冬天
2.按要求写句子。
(1)他大喊一声,桥面都跟着颤动了。(判断修辞手法并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2)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缩写句子)
(3)你还算个党员吗?(改成陈述句)
(4)那个计划是老师们前几天通过并讨论的。(修改病句)
3.转述句改直述句。
(1)爸爸对我们说,他下班后教我们打篮球。
(2)姐姐说,她今天起晚了,所以上学迟到了。
(3)组长说,我说得对,他就这样做。
4.句子万花筒
(1)我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去散散步。(改为反问句)
(2)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为陈述句)
(3)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缩句)
(4)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呢?(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5)老师说:“小雨,你要把我的文件四点之前送到办公室去。”(改第三人称转述句)
5.把下列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1)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这几天你能不能照顾好自己?”
(2)铁匠师傅对我说:“要说朱德军长没打过铁,你怎么说我也不相信。”
(3)姐姐说:“你说得对,我们就那样做。”
(4)总理对我说:“我今天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6.按要求改写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2)焦裕禄的事迹让我感动。(改为用否定的句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3)这山可真高啊!(改成夸张句)
(4)怀特森先生说:“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编造出来的。”(改为第三人称叙述)
(5)西藏的雪花大如席。(模仿此句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6)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修改病句)
7.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2)她小心地说道:“我没有开玩笑,请救救我吧。”
8.把下列句子改为直述句。
(1)强强说,放心吧,爷爷,他不怕。
(2)约翰脸上含者微笑对我说,他是否可以坐在我的旁边。
(3)祖父也说,没有我那样念诗的,我那不叫念诗,我那叫乱叫。
9.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2)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儿又何必介意呢?
10.改为转述句。
(1)法官说:“两周前我找人用锅炉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然后又上了三道锁,钥匙在我这里。”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
(3)父亲对我笑着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4)老班长抬起头说:“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
11.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书装进书包里。(改为“被字句”)
(2)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改为“把字句”)
12.主观填空
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1)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3)男孩简直不敢相信他会变成小狐仙。
13.句子练习。
(1)锅里的饭豆都已煮得大了一圈。(改为拟人句)
(2)庭院中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鸦鹊,秋露点点,悄悄地打湿了院中的桂花。(根据意思写诗句)
(3)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激流中。(改为比喻句)
(4)成熟的麦穗低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忙碌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从水珠滴穿岩石感受到了坚韧的重要;金灿灿的向日葵面向太阳,那是在教我们向上。(修改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使得句子前后表述一致,组成排比句)
14.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练习。
(1)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改为双重否定句)
(2)外面的噪音太大了,我只好关上门窗。(改为双重否定句)
(3)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改为肯定句)
(4)你若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改为肯定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毛主席宣读公告。
(2)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怎能不化为乌有?
(3) 丹桂飘来浓浓幽芳 寒梅引来淡淡清香
【详解】(1)本题考查了句子的缩写。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
本句话的基本结构是“谁干什么”,保留主干是:毛主席宣读公告。
(2)本题考查了陈述句改反问句。
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这句话可改为: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怎能不化为乌有呢?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难道不化为乌有吗?
(3)本题考查了句子的仿写。
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本题例句的结构是:先写季节,然后选取该季节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接着描述这一事物的特点,并能够仿照“缕缕芳香”“阵阵清凉”,用上叠词。
示例:秋天硕果飘来了丝丝香甜,冬天雪花带来了片片寒意。
2. 夸张 他瘦的像一根筷子似的,怎么能干重活呢? 车厢里坐着老兵。 你不算个党员。 那个计划是老师们前几天讨论并通过的。
【详解】本题考查完成句子。
(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哦人的声音不可能让桥面颤动,所以这是夸张的写法。
夸张句的作用主要是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仿写夸张句如:他一口气,吸干了长江之水。
(2)本题考查缩写句子。
缩句的方法:1.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2.去掉“地”字前面的词语。3.删去“得”后补充说明成分。4.删去数量短语。5.句中否定词不要去。6.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就可迅速地缩句。注意缩句时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缩句后仍是一个句子。读题可知“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压缩时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一位头发花白的战时后备役”,剩下:车厢里坐着老兵。
(3)本题考查改成陈述句。
去掉反问词,去掉问号,否定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要去掉否定词,肯定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要加上否定词。如:你不算个党员。
(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原句的病因是语序不当,将“讨论”和“通过”交换位置即可。修改后为:那个计划是老师们前几天讨论并通过的。
3. 爸爸对我们说:“我下班后教你们打篮球。” 姐姐说:“我今天起晚了,所以上学迟到了。” 组长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根据要求可知,是把句子改成直述句。其方法是:在说的后面加上冒号,把说的话用引号引起来,把话中的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第一人称改为第二人称。
即:(1)爸爸对我们说:“我下班后教你们打篮球。”
(2)姐姐说:“我今天起晚了,所以上学迟到了。”
(3)组长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4. 难道我不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去散散步吗? 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这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雨丝是手指,弹奏出小曲。 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不会惧怕反动军阀呢。 老师让小雨把他的文件四点之前送到办公室去。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肯定句改反问句。
要注意:1.改为反问句的方法:将肯定词改为否定词。2.即有不字去不字,无不字加不字。在句中的恰当位置添加反问语气词,如怎、怎么、难道、何尝等。3.在句末添加对应的疑问助词,如呢、吗等,句号改为问号。
在句首加上否定词“难道”,在“愿意”一次加上“不”,加上疑问词“吗”,句尾逗号改为问号。修改后为:难道我不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去散散步吗?
(2)本题考查反问句改肯定句。
将句中的“不”“谁能说”去掉,问号改为句号。修改为: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这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3)本题考查缩句。
保留主干,改为谁干什么,去掉修饰词语,包括形容词等。
飘飘洒洒的是定语,雨丝是主语保留,是为谓语保留,无数轻捷柔软的是定语去掉,手指是宾语保留,弹奏出是谓语保留,一首又一首优雅的是定语去掉,小曲是宾语保留。
缩句为:雨丝是手指,弹奏出小曲。
(4)本题考查反问句改肯定句。
1.把疑问词、否定词、反问词划掉2.把问号“?”改成句号“。”3.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4.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直接将句中“怎么”去掉,添加“不”。修改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不会惧怕反动军阀。
(5)本题考查直述句改转述句。主要改人称、改标点符号。
将“你”去掉,“我”改为“他”。
为了保持句子通顺,添加“让”。
修改为:老师让小雨把他的文件四点之前送到办公室去。
5. 妈妈说,明天她要出差,让我这几天照顾好自己。 铁匠师傅对我说,要说朱德军长没打过铁,我怎么说他也不会相信。 姐姐说,我做的对,我们就那样做。 总理对我说,他今天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他叫我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他叫我。
【详解】本题考查直述句改转述句。
直述句就是一个人直接叙述的话,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
直述句改转述句时,人称,符号都要进行相应的改变。首先直述句中的冒号要改为逗号,引号要去掉,这是符号上的改变。另外,第一人称要改成第三人称,其他人称或姓名根据实际需要做出适当的改变。
(1)句子中的“我”改为她;去掉“对我说”,“你能不能”改为“让我”;问号改为句号。
(2)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你”改为“我”;第二个“我”改为“他”。
(3)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你”改为“我”。
(4)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第二个“我”改为“他”;第一个“你”改为“我”;第三个“我”改为“他”;第二个“你”改为“他叫我”;第三个“你”改为“他叫我”。
6. 灯照耀着建筑。 焦裕禄的事迹不得不让我感动。 这山可真高啊,高得能碰到天空。 怀特森先生说,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他故意编造出来的。 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样能盖房子呢? 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一大批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文物。
【详解】(1)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就是把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去掉灯的修饰语“广场上千万盏”、去掉照耀着的修饰语“静静地”、去掉建筑的修饰语“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句子可缩为:灯照耀着建筑。
(2)本题考查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方法:1、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2、替换或删去原句中“要、得、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等词语;3.删去原句中“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等表示程度深的词语。
这里只要在“让我感动”前加上双重否定词“不得不”或“不会不”,句子可改为:焦裕禄的事迹不得不让我感动。
(3)本题考查改成夸张句。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这里可以进行夸大,后边加上形容山高的词语“直插云霄”,夸张地写出了山之高,即:这山可真高啊,直插云霄。
(4)本题考查改为转述句。
方法:把冒号引号去掉,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
句子可改为:怀特森先生说,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他故意编造出来的。
(5)例句形容雪花之大,居然如席子一样,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所以这里要写一句夸张句。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6)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语序不当。多重定语时,数量词应位于形容词之前,故把“一大批”调到“展出了”后面;文物不应该是“两千多年前”出土的,应把定语“两千多年前的”调到“文物”之前。
句子可改为: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一大批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文物。
7. 诸葛亮对鲁肃说,让鲁肃借给他二十条船,他自有妙用。 她小心地说道,她没有开玩笑,请救救她。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句型转换的能力。
(1)前半句不变,去掉双引号,将冒号改为逗号,将第二人称“你”改为“鲁肃”,将第一人称“我”改为“他”,结果为:诸葛亮对鲁肃说,让鲁肃借给他二十条船,他自有妙用。
(2)前半句不变,去掉双引号,将冒号改为逗号,将第一人称“我”改为“她”,结果为:她小心的说道,她没有开玩笑,请救救她。
8. 强强说:“放心吧,爷爷,我不怕。” 约翰脸上含者微笑对我说:“我是否可以坐在你的旁边。” 祖父也说:“没有你那样念诗的,你那不叫念诗,你那叫乱叫。”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转述句转换为直述句的能力。
直述句就是直接陈述的句子。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①标点符号的改变,逗号要改为冒号,双引号要加上;②把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二人称。
(1)“他”改为我,故改为:强强说:“放心吧,爷爷,我不怕。”
(2)“他”改为我,“我”改为你,故改为:约翰脸上含者微笑对我说:“我是否可以坐在你的旁边。”
(3)“我”改为你,故改为:祖父也说:“没有你那样念诗的,你那不叫念诗,你那叫乱叫。”
9. 提到腊八粥,谁都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 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儿不必介意。
【详解】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 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
(1)本题首先将否定词“不是”改为肯定词“都是”,然后将疑问助词“呢”去掉,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即可。改为:提到腊八粥,谁都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
(2)本题将首先将“何必”改为“不必”,将疑问助词“呢”去掉,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即可。改为: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儿不必介意。
10. 法官说,两周前他找人用锅炉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然后又上了三道锁,钥匙在他那里。 法官指着我问父亲,我是他最大的孩子吗? 父亲对我笑着说,他给我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老班长抬起头说,不要紧,他身体还结实。
【详解】本题考查把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应注意:
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去掉双引号,冒号要改为逗号;
②人称的变化: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其他人称也要相应改变。
根据上述方法可知,
第(1)题可改写为:法官说,两周前他找人用锅炉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然后又上了三道锁,钥匙在他那里。
第(2)题可改写为:法官指着我问父亲,我是他最大的孩子吗?
第(3)题可改写为:父亲对我笑着说,他给我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第(4)题可改写为:班长抬起头说,不要紧,他身体还结实。
11. 书被他装进书包里。 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改写句子。
本题主要考查了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
首先,找出“事物1”、“事物2”与“怎么样”;其次,把、被两字互换;再次,“事物1”和“事物2”交换位置;最后,“怎么样”不变,照搬下来。
(1)本句“他”和“书”交换位置,把、被两字互换,即:书被他装进书包里。
(2)本句“教室”和“同学们”交换位置,把“被”字改为“把”字。即: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12.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难道没有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吗?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难道不比泰山还要重吗? 男孩怎么敢相信他会变成小狐仙呢?
【详解】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一个反问词“难道”和一个否定词“不”,句末变问号。
13. 锅里的饭豆都已煮得浑身肿胀了。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 柔弱的水珠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详解】(1)本题考查改写拟人句。
改写拟人句先找准句子中的谓语也就是动词,把它改成人的行为或赋予人的情感。“大了一圈”可以说饭豆胖了。
示例:锅里的饭豆都胖了。
(2)本题考查古诗的积累。
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诗句,可以寻找其中的关键词来解答,根据“庭院”“地面雪白“栖息着鸦鹊”“院中的桂花”等关键词可知,这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的“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3)本题考查改写比喻句。
改写比喻句时,要清楚句子的本体和喻体,另外所比喻的喻体要和本体有相似之处。
示例:数不清的牛皮船像死去的鱼,被掀翻在激流中。
(4)本题考查句子改写。
根据前面的例句可知改写的格式为“什么样的什么+动作+那是在教我们干什么”的格式。
示例:细密的水珠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14.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不得不脱鞋挽裤。 外面的噪音太大了,我不得不关上门窗。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必须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你若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必须得有毅力才行。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双重否定句和肯定句之间的转化,要知道双重否定即表示肯定,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明确原句的意思。认真审题,看清原句是表肯定还是表否定。在变成双重否定句的时候,要注意只需要两重否定即可,否定不要变多也不要变少,否则都会改变原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
(1)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不得不脱鞋挽裤。
(2)外面的噪音太大了,我不得不关上门窗。
(3)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必须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4)你若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必须得有毅力才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