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升初专项攻略:修辞手法(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下列关于这个句子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更形象。
B.运用夸张的手法,凸显事物的特点。
C.运用引用的手法,增强说服力。
2.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夸张)
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拟人)
C.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比喻)
D.孰为汝多知乎?(设问)
3.下列词语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胆小如鼠 B.垂头丧气 C.兔死狐悲 D.度日如年
4.下列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B.学校听写大赛中,得知自己小组得了第一名,大家高兴得都要蹦到天上去了。
C.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
D.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5.运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B.“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C.“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这句诗中没有错别字。
B.诗句“粉骨碎身浑不怕”中的“浑”指的是“全,全然”。
C.“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句话缩句后为“我看到了他的脸”。
D.“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我”看到当时情景难受的程度。
7.关于修辞手法,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春雨柔软,夏雨粗犷,秋雨苍凉,冬雨肃杀;因季节变化,情调各异。——排比
B.花生仁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拟人
C.其他附属的房屋也很小,耕地窄得几乎连马都无法在上面打滚。——夸张
D.住在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比喻
8.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排比)
B.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比喻)
C.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发出和谐的声音呢?(反问)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对偶)
9.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诗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10.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拟人)
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夸张)
C.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比喻)
D.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反问)
11.下列句子中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焚”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火”,再查8画。
B.“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C.“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D.《十五夜望月》这首诗与元宵节有关。
12.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问 比喻)
B.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反复)
C.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对偶 拟人)
D.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醇香;生活是一本书,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生活是一首歌,弹奏着美妙的音符;生活是一首诗,充满着万丈豪情。(比喻 排比)
13.对下面句子中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
B.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C.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D.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14.下列不是比喻句的是( )
A.石头像雹子一样向敌人头上砸去下。
B.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向敌人砸去。
C.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柜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D.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5.下列诗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A.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B.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两个黄鹂鸣翠鸟,一行白鹭上青天。
二、填空题
16.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
(2)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
(3)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
(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5)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
17.写出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18.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并仿写一个句子。
(1)这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
(2)茉莉花开,香飘万里。( )
(3)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 )
(4)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 )
(5)排列的桌椅,是一格一格的蜂房。( )
(6)我用 的修辞方法:
19.品读句子。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诗运用 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生机盎然,表达了诗人 。
(2)“三黑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今天准备好了,叫麦籽儿睡上。”这里的“床”指的是 (A.三黑睡觉的地方 B.土地)。这句话表达了 。
20.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月影湖是镶嵌在这翡翠绿屏上的碧玉。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月影湖比作 ,这样写的好处是 。
(2)小草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甜润的露珠,慢慢地长出嫩枝绿叶。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判断及作用。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通过句子中“春节眨眼就到了”,对春节来临的速度进行了夸大,可知是夸张的修辞手法。故选B。
2.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D.“孰为汝多知乎”出自《两小儿辨日》,意思是:谁说你的知识多呢?无疑而问,增强了语气,是一个反问句。
故选D。
3.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A.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胆小”比喻为“鼠”。
B.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垂头丧气”是一个表现人物情绪的词语。
C.这是拟人的手法,把“兔”“狐”赋予人的特点。
D.这是夸张的手法,表示一天像一年那么长难以度过。
故选B。
4.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辨析。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A.“喜得快要发疯了”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八儿的喜悦。
B.“蹦到天上去了”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大家的高兴之情。
C.“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激流”比成“脱缰的野马”。
D.年二十三到春节还有一段时间,不可能“眨眼就到了”,该句用了夸张的手法。
故选C。
5.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自问自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B.从“谁道人生无再少?”可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C.自问自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D.自问自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故选B。
6.C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A.正确。“千锤万凿出深山”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全诗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正确。“粉骨碎身浑不怕”的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浑”指的是“全,全然”。
C.不正确。“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句话压缩时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他那乱蓬蓬的”“ 平静而慈祥的” “长头发下面的”,剩下“我看到了脸。”
D.正确。“万根钢针扎着喉管”使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我”难受的程度夸大化,写出了“我”看到当时情景难受的程度。
7.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A.正确。使用四个“……雨……”的句式分别写出春雨、夏雨、秋雨、冬雨的特点,使用的是排比的手法。
B.正确。“花生仁脱了他的红外套”赋予花生仁人的行为,使用的是拟人的手法。
C.正确。“耕地窄得几乎连马都无法在上面打滚”将耕地面积夸小化,使用的是夸张的手法。
D.错误。“喜得快要发疯了”将喜的程度夸大化,使用的是夸张的手法。
8.B
【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A.正确。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一种修辞方法。
题干中用排比的句式描写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在描绘的春景之中,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B.错误。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物当成人来写,使之具有人格化特征。
题干中“回味”指反复地品味,这个词运用拟人的手法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骏马和大牛静立的样子。故该选项错误。
C.正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的一种修辞方法。
根据题干可知这句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对死的东西能发出声音产生的疑问。
D.正确。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对仗工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且有趣。
9.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全诗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译文: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节,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开头“好”字赞美“雨”,“好”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用“好”赞美雨,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A表述正确。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采薇》,《采薇》是《诗经 小雅》中的一篇。译文:回想当初我离开的时候,连杨柳都与我依依惜别。如今回来路途中,却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
结合诗歌内容可知,句中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时间上的“昔”和“今”,物象上的“柳”和“雪”,人生的“往”和“来”,这几个词语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B表述错误。
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全诗如下: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茫茫大漠上万千砂砾比作霜雪,将燕山上的月亮比作弯钩,表现出一幅孤寂凄清的边疆景色,营造出一种悲凉肃杀的氛围。C表述正确。
D.“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句诗出自李白的《夜宿山寺》。全文: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首句“百尺”为虚指而非实指,次句以“可摘星辰”极其夸张的手法凸显了山寺之高耸入云,展现了一幅空灵壮美的“星夜山寺图”。 D表述正确。
10.C
【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
A.正确。结合句中的“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中的“思考”一词可知,把牛人格化了,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B.正确。结合“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中的“发疯”可知,句子采用了夸张的手法。
C.有误。句中只有比喻词“好像”,而没有本体和喻体。故没有使用比喻的手法。
D.正确。结合“还不容易碰壁吗?”可知,说明容易碰壁,句子运用问句的形式来说明了答案。故运用了反问的手法。
11.D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和诗词的掌握能力
A.焚读fén,共12画,部首是“火”。
B.破折号(——),表示话题或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等的符号。
结合语境可知,该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话题的延续。
C.阅读例句,把太阳的升起降落比喻成人有脚在行动。
D.本题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意思是: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该首诗与中秋节有关,故描述错误。
12.A
【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A.有问有答,“问:问君能有几多愁?答: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属于设问的修辞手法,“一江春水”夸大了“愁”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故A分析错误。
本题选A。
13.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洪”比作“野马”。
B.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纹痕”比作“纱衣”。
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鼓声、喊声之大比作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突出声势浩大的场面。
故选B。
14.C
【详解】本题考查比喻句。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A.比喻句,把“石头”比作“雹子”。
B.比喻句,把“石头”比作“磨盘”。
C.不是比喻句,没有喻体。
D.比喻句,把“红旗”比作“波浪”。
故选C。
15.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对偶句的理解。
A.是对偶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诗句中“七八个星”与“两三点雨”、“天外”与“山前”对偶。
B.不是对偶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是对偶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诗句中“金沙水”与“大渡桥”、“拍”与“横”、“云崖暖”与“铁索寒”对偶。
D.是对偶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诗句中“一水”和“两山”、“护田”与“排闼”、“将绿绕”与“送青来”对偶。
16. 比喻 夸张 拟人 比喻、对偶 排比、拟人
【详解】本题考查了修辞方法的辨析。
(1)这句话把“河”比作“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这句话形容声音能“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夸大了声音的气势,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3)这句话把水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动作“舔”,人的情态“放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4)这句话把“黑云”比作打翻的墨水,把“白雨”比作跳动的珍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黑云翻墨”对“白雨跳珠”,“未遮山”对“乱入船”,形成了对偶。
(5)“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四个句式相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同时,联系本句话出处《花之歌》可知,这里的“我”指的是花,把花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17. 比喻 夸张 拟人 设问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1)从“一青螺”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2)从“千尺”可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3)从“时时舞”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4)有问有答,可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
18. 设问 夸张 拟人 排比 比喻 比喻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1)自问自答,运用了设问的手法;
(2)由“香飘万里”可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3)把“连翘花”看作了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4)由“那么……那么……那么……”引导的排比句;
(5)把“桌椅”比作“蜂房”,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6)任选一种修辞方法造句即可。如:用拟人的手法写句子,如:小草探出头来。
19. 拟人 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B 三黑对土地的重视,侧面反映了三黑在没有分到土地时的悲惨生活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古诗词的理解,需要熟练地掌握古诗词及其课文。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本诗选自宋代诗人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其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且有趣。本诗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湖阴先生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同时隐约地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2)本句选自课文《三黑和土地》这首诗讲土地改革运动后,做了土地主人的农民大众那种翻身的喜悦和高涨的劳动热情。其中这里的“床”指的是土地。这句话表达从这里可看出三黑以前的生活很艰苦。另外表达了三黑耙的地是多么的平整松软,是庄稼生长的好地方。
20. 比喻 碧玉 形象地写出了月影湖的湖水清澈、碧绿 拟人 生动地体现了小草的茁壮成长,体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作用。
(1)把“月影湖”比作“碧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影湖的湖水清澈、碧绿。
(2)赋予“小草”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小草的茁壮成长,体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