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升初专项攻略:基础知识(一)(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小升初专项攻略:基础知识(一)(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31 19:0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小升初专项攻略:基础知识(一)(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曾(zēng) 祖父曾(céng)经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B.唐朝(cháo)时期的诗文佳作如朝(zhāo)霞般绚丽多彩。
C.你这真是张冠(guān)李戴了,上届冠(guàn)军并不是他,而是另有他人。
D.和(hé)着音乐的节拍,她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有节奏地搅和(hú)着。
2.下面词语中的“望”有与其它三个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盼望 B.渴望 C.希望 D.远望
3.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提高认识 价钱便宜 解决疑难 保卫公物
B.反映情况 身体强大 发扬风格 灌溉稻田
C.发现问题 远大理想 参观演出 改正错误
D.改善生活 天气晴朗 安排工作 工作认真
4.与“在那里,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
A.在那里,我总被一些事情感动着。
B.在那里,总有一些事情不能不使我感动。
C.在那里,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吗?
D.在那里,总有一些事情把我感动。
5.下列四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 徘徊 蚯蚓 穿流不息
B.玻璃 蟋蟀 疙瘩 迫不急待
C.咆哮 汹涌 慷慨 美轮美奂
D.伶俐 沮丧 抵御 走头无路
6.按姓氏的音序排列下面作家的名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朱自清 ②刘绍堂 ③黄蓓佳 ④季羡林 ⑤王愿坚 ⑥史铁生
A.②③④⑥⑤① B.③④②⑥⑤① C.③④②⑤⑥① D.③②④⑤⑥①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到,到了)——《两小儿辩日》
B.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心志,情志)——《伯牙鼓琴》
C.今乃掉尾而斗,谬矣(摆动,据)——《书戴嵩画牛》
D.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给)——《杨氏之子》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星华于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
B.《表里的生物》一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好奇心强、爱观察、善思考的孩子形象。
C.《那个星期天》按空间顺序,通过描写“我”一连串的动作,表达“我”对母亲失信的不满与怨恨。
D.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它有戴着面具演出、没有固定舞台、不受时间限制等特点。
9.读下面的句子,注意画横线的词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全校运动会上,小举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婷婷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小雪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惠惠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A.画横线的四个词可以交换位置,意思不变。
B.画横线的词语意思相近,都表达了“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意思。
C.画横线的词略显单调和重复,不能准确传达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
D.用不同的词表达大致相同的意思,使语言更生动、丰富。
10.下列习俗寓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B.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着吉祥幸福
C.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D.元宵时要吃汤圆:寓意长得白白胖胖
11.下列加点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家之所以喜爱大熊猫,是因为它长得实在可爱。
B.关岭的人们无论身处城市,还是农村,都在积极抗疫。
C.因为同读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
D.我身处热带,就算有厚棉袄也不用穿。
1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B.柿子树上挂着许多成熟的大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
C.他从来没有见过天空像这样蓝。
D.母亲搓衣服的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1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实在想不起这个人在哪儿见过?
B.“关岭大瀑布地灵人杰,”老师接着说:“素有天下奇观之美誉”。
C.“除夕、春节、元宵节”这些传统节日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14.古诗词常常通过形象描写表现意境,下列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杨柳——团圆 B.丁香结——愁思
C.梅花——脱俗高洁 D.玉门关——苍凉边塞
15.给下列语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世界之大,宇宙之大,此时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玉兰花肥大的绿叶上闪烁着太阳的金光
②就连平常我喜欢的鸟鸣声,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碧水粼粼,垂柳依依
④这些都是我平常最喜欢的景致,现在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①②③ D.④③②①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音序查字法查“稚”字,应先查大写字母“Z”。
B.“弗”字是独体字结构,共有六笔。
C.“瞪、瞅、眨”的部首都是“目”,都和眼睛有关。
D.“yue、zhi、yuan”都是整体认读音节。
17.与“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是哪一项?(  )
A.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B.那些鸡一看见猫便住了嘴,装着聚精会神的样子在地上刨虫子吃。
C.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朵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
D.晚上睡觉我钻进去时,被子里还是暖乎乎的,连被套的棉花味道都烤了出来。
18.“炙(zhì)”的意思应该是哪一项?(  )
A.夕阳如火 B.在火上烤肉 C.月亮和火光 D.夜晚的火把
19.下面属于借物言志的一首诗是(  )
A.《春夜喜雨》 B.《石灰吟》 C.《泊船瓜洲》
20.小易想在辩论赛上阐述“会读之人讲究读书方法”的观点,引用名言(  )最恰当。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B.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D.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二、填空题
21.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
bié chū xīn cái( )的太空课堂,lián jié( )着多少人的心血与智慧,xiàng zhēng( )着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以太空投课的方式,把底气、志气、骨气统统昂扬在胸中,把航天梦、中国梦的种子wú sī( )地播撒到心里,把知识、技能刻进脑海里,星辰大海的征途上就会有 bù jì qí shù( )的中国身影,浩瀚太空的探索里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qí zhì( )。
22.给下列字加上偏旁成新字填在横线上,组成词语。
【半】 搅 伙
【交】 水 刑
【肖】 通 云
23.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请求——( ) 轻易——( ) 证实——( )
反义词:批评——( ) 残暴——( ) 坚硬——( )
2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A.行( )流水 B.流离失( ) C.( )笔生花 D.汹涌澎( )
(1)词语( )多指文章、书法自然流畅,不受拘束。
(2)想想词语B的意思,写出它的一个反义词 。
(3)读词语D,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把你想到的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25.在毕业联欢会上,老师给同学们送上的寄语,请根据课文内容及积累填空。
孩子,愿你能珍惜时间。朱自清曾感叹时间易逝:“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① ,从我脚边飞走了。”因此我们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然就会如《长歌行》中所写:少壮不努力,② !
孩子,愿你能结识智者。他们愿意指出你的缺点,因为他们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③ ”;有时,他们的一番话会让你有很多的收获,甚至抵得上多年读书所得,所谓“④ , ”。
孩子,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但人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正直、勇敢、独立。愿你们成为我们的骄傲,我们相信,“青,⑤ ”。
26.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1)“鼎(dǐng)”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第六笔是( )。
(2)“勤”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笔,第五笔是( )。
27.默写古诗文
(1)南朝四百八十寺, 。(杜牧《江南春》)
(2)在《长歌行》中,描写海水东流并回问什么时候向西流的句子是: , ?
(3) ,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
(4) ,弗若之矣。(《学弈》)
(5)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演“折柳送别”节目,古诗中常常用杨柳来表达送别的不舍之情,如: , 。
(6)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郑燮《竹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辨析。
D.和:hé,指相安,谐调。
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故在“搅和”中应读轻声“huo”。
故选D。
2.D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理解。
A.盼望:以愉快或满足的心情期待。望:希图,盼的意思。
B.渴望:迫切地希望。望:希图,盼的意思。
C.希望:心中最真切的幻想。望:希图,盼的意思。
D.远望:向远处看。望:看。
故选D。
3.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A.“保卫公物”错误,应为“保护公物”。
B.“身体强大”错误,应为“身体强壮”。
C.“参观演出”错误,应为“观看演出”。
故选D。
4.C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A.本句是被字句,与题目中的原句表达含义相同。
B.本句是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意思是“事情使我感动”,与题目表达含义相同。
C.本句是反问句,句子意思是:在那里,没有事情感动着我。与题目给出句子含义不同。
D.本句是把字句,与题目中的原句表达含义相同。
故选C。
5.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A.穿流不息——川流不息;
B.迫不急待——迫不及待;
D.走头无路——走投无路;
故选C。
6.B
【详解】本题考查音序。
音序字母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朱”的读音是“zhū”,音序是“Z”;“刘”的读音是“liú”,音序是“L”;“黄”的读音是“huáng”,音序是“H”;“季”的读音是“jì”,音序是“J”;“王”的读音是“wáng”,音序是“W”;“史”的读音是“shǐ”,音序是“S”。所以按按姓氏的音序排列是:③④②⑥⑤①。
故选B。
7.D
【详解】本题考查了文言字词的翻译。
D.有误,句意: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示:给……看。此:这、这个。
故选D。
8.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C.《那个星期天》记叙了“我”第一次殷切地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却未能如愿的经历,记录了“我”从满怀希望到失望透顶,直至彻底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我”细腻而敏感的情感世界,以及孩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存在的鸿沟。所以,《那个星期天》是按时间顺序,通过描写“我”心理活动,表达“我”对母亲失信的不满与怨恨。
故选C。
9.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理的理解。
“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拔得头筹”都是表达了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意思,即加点词的意思相同,说明了相同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可以交换位置,意思不变,用不同的词表达大致相同的意思,使语言更生动、丰富。
C.有误。四个词语意义相同,都是在比赛中获得第一的意思。可以交换位置,意思不变,用不同的词表达大致相同的意思。
故选C。
10.D
【详解】考查了文化与文学常识。
D.元宵时要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故选D。
11.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C.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可以用“即使……也……”相连。
故选C。
12.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是。结合“如”可知,句子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B.是。结合“像”可知,句子把“许多成熟的大柿子”比作“一个个红灯笼”,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C.不是。结合句子可知,句中没有比喻词,没有本体和喻体。故不是比喻句。
D.是。结合“犹如”可知,句子把“阳光”比作“热焰”,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13.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标点符号的掌握。
A.有误,陈述句后面用句号。
B.有误,提示语后面用逗号。
D.有误,并列语句间用分号。
故选C。
14.A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词意境描写的理解。
A.“杨柳”指的是柳树,因为“柳”与“留”谐音,柳条随风摇动,像极了亲友依依不舍向你招手的样子,因此古人在送别的时候,常常会折下一段柳枝相送,因此杨柳便成为了留恋、惜别的代名词,成为了诗词中的常客。
故选A。
15.A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的能力。
做此题时可先把题目句子读一遍,再去看需要排序的句子,判断是否可以从逻辑顺序、方位顺序、时间顺序等关系进行排列,排列完后组合在一起再将语句读一遍,看是否通顺,是否合理。
由④句中的“这些”可知,不能放首句,要等景致介绍完。通读句子可知先写窗外的景致“碧水”“垂柳”,故③句在最前;紧接着写其他的景致,即①句中的“玉兰花”;由②句中的“也听而不闻”可知,前面还有一句,即衔接④句中的“都视而不见”,因此④在②前。顺序是③①④②。
故选A。
16.B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说法是否正确。
B.有误。“弗”字是独体字结构,共有五笔。
故选B。
17.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其中“脱了它的红外套”脱外套是人所固有的动作,这句话中将花生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A.为夸张。
B.“聚精会神”是描写人的词语,这里将“鸡”进行拟人化描写,赋予“鸡”人的特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为比喻。
D.为夸张。
故选B。
18.B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炙读作zhì,本意是用火烤肉。(会意字。从肉从火。小篆字形,肉在火上烤。本义: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
故选B。
19.B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的理解。
A.《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B.《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C.《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
故选B。
20.B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言警句的理解和应用。
A.句意:年少的时候不知道勤奋刻苦地学习,到老了才知道读书就晚了。强调要珍惜时间读书。
B.句意:读书的方法就是要慢慢来,一点一点进行。多读几遍,遇到问题多思考。强调了读书的方法,要循序渐进,多思考。
C.句意: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强调了多读书的好处。
D.句意:小鸟如果想展翅高飞,那就先要学会如何振动自己的翅膀;人如果想上进,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
题目要求引用的名言强调“会读之人讲究读书方法”的观点,故选B。
21. 别出心裁 联结 象征 无私 不计其数 旗帜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书写时注意“征”“旗”“裁”的正确写法。
22. 拌 伴 饺 绞 宵 霄
【详解】本题考查加偏旁组成新字组词。
搅拌:用棍子等转动、拌和,使混合物均匀;
伙伴:泛指共同从事某种活动或参加某种组织的人。
水饺:用水煮的饺子。
绞刑:一种死刑。用绳索将犯人勒毙。
通宵:整夜。
云霄,天际,高空。泛指高远,深厚。旧时比喻极高的地位。
23. 要求 容易 证明 表扬 仁慈 柔软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近义词: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指词汇意思相反的词语。
请求:指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满足。近义词有:央求、恳求等。
轻易:轻松容易。近义词有:轻松、方便等。
证实:证明其属实。近义词有:证据、表明等。
批评:评论、评判。反义词有:赞扬、赞美等。
残暴:残忍凶恶。反义词有:善良、仁义等。
坚硬:指非常硬。反义词有:松软、柔弱等。
24. 云 所 妙 湃 行云流水 安居乐业 海面上突然狂风大作,大海开始变得暴躁起来,海浪卷起几米高,一个接一个地拍向岸边,十分壮观。
【详解】本题考查了补全词语和按要求填空。
行云流水: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歌唱等)。
流离失所:漂泊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
妙笔生花:比喻出众的写作才能。
汹涌澎湃:本指水势很大,波浪撞击的样子。现多比喻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1)用来形容文章、书法自然流畅,不受拘束的词语是“行云流水”。
(2)流离失所:流离:流散分离。失所:失去安身的地方。漂泊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它的反义词有:安居乐业、安土乐业、安家乐业等。
(3)汹涌:水奔腾向上涌的样子。澎湃:波浪互相撞击的声音。“汹涌澎湃”一般让我们想到大浪滔天的画面。
示例:巨浪翻滚而来,高高涌起,仿佛要将天空的蔚蓝吞没。它们扑向岸边,迅猛而有力,带起一片浩渺的水花。海面上波涛起伏,一波接着一波,不知疲倦地向前推进。
25. 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 老大徒伤悲 忠言逆耳利于行 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理解与默写。
书写时注意“伶”“跨”的正确写法。
书写时注意“徒”“悲”的正确写法。
书写时注意“忠”“逆”的正确写法。
书写时注意“席”“胜”的正确写法。
书写时注意“取”“蓝”的正确写法。
26. D dǐng ㄣ 力 11/十一 丨
【详解】考查查字典。
(1)音序查字法,先查首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鼎(dǐng)”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首字母大写D,再查音节dǐng。
笔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第六笔是竖折折。
(2)部首查字法,先看所给字的结构,再判断部首。再查除去部首之后剩余的笔画数。
“勤”左右结构,部首:力,笔画13。先查部首力,再查除去部首剩余的笔画数11笔,笔画名称:横、竖、竖、横、竖、横折、横 、横、横、竖、提、横折钩、撇。第五笔是:竖。
27. 多少楼台烟雨中 百川到东海 何时复西归 何当金络脑 虽与之俱学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咬定青山不放松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内容的默写和识记。
(1)书写时注意“楼”“雨”的写法;
(2)书写时注意“到”“复”的写法;
(3)书写时注意“金”“脑”的写法;
(4)书写时注意“虽”“俱”的写法;
(5)书写时注意“昔”“柳”的写法;
(6)书写时,注意“咬”“定”“尔”“南”的写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