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教案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及世界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联系生活实例探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多方面影响,尝试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2.时空观念:以时空为序梳理食物生产、储备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等重要史事。
3.史料实证:能够运用史料分析、说明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与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对食品供给的影响。
4.历史解释:从历史的角度论述食物生产、储备现代化对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的重大意义。
5.家国情怀:深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自觉担负起为建设美好生活而努力的时代责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食物生产、储备现代化对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的重大意义及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举措。
难点:食物生产、储备现代化对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的重大意义及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举措。
【教学方法】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提前完成导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你是否了解我国食品安全法
新课讲授: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材料:我国古代的粮食亩均产量汉代为132公斤、南北朝为128.5公斤、唐前期为167公斤、唐后期为154.5公斤、宋代为154.5公斤、元代为169公斤、明代为173公斤、清代183.5公斤。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清代粮食亩均产量仅比汉代多51.5公斤,可见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发展缓慢。
——《告别饥荒—饥荒成因与历史应对考察》
传统农业的特点:1.脆弱性
2.生产率低
3.技术停滞
4.产业单一
食物生产现代化的成就
1.产生条件: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推动 ,科技的进步等。
2.食物生产现代化的具体表现在: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自动化、科学育种等方面。
3.食物生产现代化的最重要推动因素是科学技术。
(1)农业机械的发展、农业机器的广泛使用。
农业的机械化实现了用机械动力和电力代替人力和畜力,以工作机械代替人的手工工具。70年代以来,农业逐渐推广应用自动控制、电子计算机、系统工程、遥感等技术,实现部分生产作业和管理自动化,取得了提高作业质量、效率和安全、省力等效果。农业自动化主要包括耕耘、栽培、收割、运输、排灌、作物管理、禽畜饲养等过程和温室的自动控制和最优管理。据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40%的粮食浪费在收获和加工环节,粮食机械化收割、烘干可以大大减少因霉变、粗放晾晒造成的损失。总之,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提升农民种粮意愿等,大大增加了粮食供给。
(2)粮食品种改进:(育种 )
20世纪以来,玉米、小麦、水稻等
主要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技术有了新的发展
美国:杂交玉米新品种
墨西哥:小麦新品种
菲律宾:杂交水稻
中国:超级杂交稻
杂交水稻的贡献——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做出突出贡献。
(3)实施农业产业化,提高粮食附加值
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和产业结构,带动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粮食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构筑以粮食为中心的产业化体系,让粮农从流通、加工等环节增加收益。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原始农业社会
地窖贮藏的基本原理:因为土壤的导热性弱,其温度变化比大气小得多;土壤内的湿度变化也比较稳定,有利于防止果实的蔫缩。此外。土壤中的气体交换较差,加上地窖一般要用覆盖物覆盖,所以地窖内具有积累二氧化碳、降低氧气的自然气调作用,所以可以长时间保证失误不变质!
粮食储备——之传统储备技术
含嘉仓粮窖内发现一窖1300多年前存下的粮食,且“谷粒颗粒分明,糠是糠,米是米。” 考古专家把这归功于粮窖设计的科学——“席子夹糠”法,可以达到低温储粮的效果。这样的粮窖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在唐代,这样的地下窖仓里稻米的“保质期”为5年,谷子的“保质期”更是长达9年。
粮食储备——之现代粮食储备技术
①通风储粮技术 谷物冷却机、机械低温储粮技术;
②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的广泛应用;
食品保存——之原始保存方法
腌制与风干、自然冰
食品保存—之现代冷冻技术
家用冰箱、冰柜等,冷冻食品工业;冷链物流产业发展。
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历史上的饥荒
材料一:一九四二年夏到一九四三年春,河南发生大旱灾,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全省夏秋两季大部绝收。大旱之后,又遇蝗灾。灾民五百万,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二十。“水旱蝗汤”,袭击全省一百一十个县。灾民吃草根树皮,饿殍遍野……寥寥中原,赤地千里,河南饿死三百万人之多。
——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
现代饥荒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原因:人口的激增;城市化、工业化加速;耕地面积的减少;
对粮食安全、农业与农村发展长期投入不足;粮食、经济与金融危机;粮食成为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气候变化等。
应对:国家层面:保障粮食安全和消除饥饿做为首要任务;改进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开源);厉行节约(节流)
国际层面:加强国家合作(联合国粮农组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第三十四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修正)
课堂练习:见配套课件。
课堂小结: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食物生产、储备技术的进步,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带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
作业布置:
见配套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经过高一《中外历史纲要》的学习,学生已熟知古今中外的基本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表达能力,并且食物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影视、杂志等媒介对食物生产的环节、影响等较为熟悉,因此,学生对本节课兴趣浓厚,期待较高。但是,学生对本课涉及到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概念缺乏全面、准确的认知,且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