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2
课时
·
气 候
八年级 上册 第二章
·
第一课时 降水
·
学习目标
学会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说出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结合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了解我国降水的区域差异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导入新课
激情导入
导入
800mm
400mm
200mm
200mm
在图中描出1 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归纳描画出的等降水量线大致的延伸方向。
东北—西南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自主学习
探究
800mm
400mm
200mm
200mm
空间分布特点
空间分布不均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南多北少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合作探究
探究
800mm
400mm
200mm
200mm
降水最多与最少的分布
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分别在哪里?
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
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合作探究
探究
中国台湾·火烧寮
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达6 558毫米。1912年更创下年降水量8 409毫米的纪录。
火烧寮
中国新疆·托克逊
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年降水天数不足10天,有些年份滴水不见。
我国夏季最冷的地方。
托克逊
800mm
400mm
200mm
200mm
知识探究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穿过哪些地方?它与1月份哪条等温线重合??
秦岭、淮河
1月0℃等温线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合作探究
探究
我国降水空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夏季风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东部地区距海近
降水多
山脉阻挡来自东南海洋的暖湿气流
我国南方地区纬度低降水多
合作探究
探究
1
4
7
10
广州
1
4
7
10
武汉
1
4
7
10
北京
1
4
7
10
哈尔滨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四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差异?
降水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
相同点:
不同点:
不同地区,雨季长短差别很大: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南 方
北 方
合作探究
探究
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季多,冬春季少。降水年级变化较大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时间分布特点
合作探究
探究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时空分布不均匀。
空间分布特征: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分布特征: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降水年际变化很大。
我国降水分布特点结论
归纳总结
探究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大多数地区年降水量80%集中在 — 月,主要集中在 季。
不同地区,雨季的长短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
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 (很大/小)。
10
早
夏
晚
长
晚
早
短
很大
4
降水的时空分布
合作探究
探究
干湿地区
合作探究
探究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反应一个地方干湿状况的依据
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降水量>蒸发量
秦
岭
淮
河
降水量<蒸发量
我国干湿地区分类
气候湿润
气候干燥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
合作探究
探究
中国各干湿地区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重
湿润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地区、干旱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地区。
干湿地区的分布
合作探究
探究
中国湿润区的分布
我国的干湿地区
800mm
湿润区
位置: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对比关系:降水量>蒸发量
降水量:大于800mm
植被:森林为主
农业类型:种植业(以水稻为主)
土地类型:水田
合作探究
探究
我国的干湿地区
中国半湿润区的分布
800mm
400mm
半湿润区
位置:400-800mm之间
对比关系:降水量>蒸发量
降水量:<800mm,>400mm
植被:森林草原为主
农业类型:种植业(以小麦为主)
土地类型:旱田
合作探究
探究
我国的干湿地区
中国半干旱区的分布
400mm
200mm
半干旱区
位置:400-200mm之间
对比关系:降水量<蒸发量
降水量:<400mm,>200mm
植被:草地为主
农业类型:畜牧业为主
土地类型:草场
合作探究
探究
我国的干湿地区
中国干旱区的分布
200mm
干旱区
对比关系:降水量<蒸发量
降水量:<200mm
植被:荒漠
农业类型:畜牧业为主
土地类型:草场
位置:200mm以内地区
合作探究
探究
我国的干湿地区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为什么为湿润区?
这些地区纬度偏高,地势也较高,气温较低,降水量虽少,但蒸发量也小,所以为湿润地区。
合作探究
探究
干湿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湿润区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黑龙江西北、内蒙古东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半湿润区 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森林草原
半干旱区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干旱区 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年降水量>800 mm
森林
年降水量>400 mm
过渡带
年降水量>200 mm
温带草原
年降水量<200 mm
荒漠
合作探究
探究
1.我国降水分布从___________向__________递减,这与各地_______位置有关。
2.根据___ ______和____ ___的对比,我国分为4个干湿地区,分别是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海陆
年降水量
蒸发量
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地区
干旱地区
3.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__________一线分布这也是______地区和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1月份______等温线和温度带中______带和_______带的分界线。
4.我国平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________,最少的地方是_________。
湿润
半湿润
秦岭-淮河
暖温
亚热
0℃
火烧寮
托克逊
合作探究
探究
秦岭-淮河
以北
年降水量< 800mm
以南
年降水量>800mm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
我国西北地区民居:平顶利于晾晒粮食作物。
南尖
北平
北面
南米
北车
南船
降水与生活的关系
合作探究
探究
秦岭-淮河
以北
年降水量< 800mm
以南
年降水量>800mm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
降水与生产的关系
南水
北旱
北麦
南稻
北旱
南涝
合作探究
探究
合作探究
探究
干湿地区景观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干旱区
半干旱区
秦岭—淮河
知识积累
板书设计
降水
特征
干湿区
影响
空间:
时间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夏秋多,春东少
年级变化大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800 毫米 森林
400~800 毫米 森林、草原
200~400 毫米 温带草原
<200毫米 荒漠
对生活的影响
对生产的影响
合作探究
探究
1.我国在建筑上呈现南尖北平的形式,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
A.降水的多少 B.地势的不同 C.气温的高低 D.植被的不同
A
2.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全国分布均匀 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由南向北递减 D.由东向西递减
B
3.下列关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雨季长B.南方雨季短C.各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 D.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D
4. 关于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福建土楼受土质条件影响 B. 陕西窑洞受水源条件影响
C. 北京四合院受地形条件影响 D. 云南竹楼受气候条件影响
合作探究
探究
D
当堂演练
5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
A.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B.曾母暗沙
C.台湾的火烧察 D.珠江三角洲
C
6.从干湿地区划分来看,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大部分地区属于(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干旱地区 D.半干旱地区
7. 与杭州、上海相比,祁连山区种植“高原夏菜”的优势条件是( )
A.夏季温凉 B.地势低平
C.热量充足 D.降水充沛
合作探究
探究
A
A
8. 图K2-2-13是我国四地林木景观图片,下列关于四地林木生长的气候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地全年高温,降雨丰沛
B. ②地全年干旱,昼夜温差大
C. ③地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暖温带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节(时间)分配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D. ④地冬季降雪较多
C
合作探究
探究
C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
9. 图K2-2-14是我国某地区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该地区可能位于( )
A. 东北平原 B. 珠江三角洲 C. 华北平原 D. 吐鲁番盆地
B
合作探究
探究
B
10.如图景观中最可能属于温带半干旱地区的是( )
A.
B.
C.
D.
B
合作探究
探究
感谢你的合作
THANKS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