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扇形统计图 单元检测卷
一、单元测试题。
1.常见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和 统计图。
【答案】条形;折线;扇形
【知识点】统计图的选择
【解析】【解答】 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条形;折线;扇形.
【分析】根据统计图的分类,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据此解答.
2. 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答案】条形;折线;扇形
【知识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故答案为:条形;折线;扇形.
【分析】常见的统计图有三种: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根据这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解答.
3.要想清楚地表示出优秀、良好、一般和不及格人数各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应选择 统计图。
【答案】扇形
【知识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统计图的选择
【解析】【解答】 要想清楚地表示出优秀、良好、一般和不及格人数各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应选择扇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扇形.
【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据此解答.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4.如图是六年级一班某天的出勤情况统计图。已知全班共有40人,请事假的有2人,这一天出勤( )人。
A.36 B.34
【答案】B
【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运用乘法求部分量
【解析】【解答】病假人数:40×10%=4(人);
出勤人数:40-4-2=34(人).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用总人数×病假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病假人数,然后用总人数-病假人数-事假人数=出勤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5.在下面的两幅统计图中,用来表示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最为合适的是( )。
A.
B.
【答案】A
【知识点】统计图的选择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 两幅统计图中,用来表示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最为合适的是图A.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表示出天数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条形统计图只能看出数量的多少,不能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判断.
6.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
根据下面甲、乙两个班期末测试成绩情况的统计图可以判断,甲班成绩优秀的多一些。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百分数的其他应用;从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两个班的总人数不知道,无法判断两个班中哪个班成绩优秀的多一些,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比较两个班的成绩优秀人数,不能仅凭优秀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来比较大小,还必须知道两个班的总人数分别是多少,然后求出优秀人数,比较大小即可.
7.东风小学六年级二班上学期期末的数学成绩情况为优秀14人,良好16人,及格8人,不及格2人。每种成绩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把这次的数学成绩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答案】全班人数:14+16+8+2=40(人)
优秀:14÷40=35% 360°×35%=126°
良好:16÷40=40% 360°×40%=144°
及格:8÷40=20% 360°×20%=72°
不及格:2÷40=5% 360°×5%=18°
【知识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弧、圆心角和扇形的认识
【解析】【解答】 全班人数:14+16+8+2=40(人);
优秀:14÷40=35%,360°×35%=126°;
良好:16÷40=40%,360°×40%=144°;
及格:8÷40=20%,360°×20%=72°;
不及格:2÷40=5%,360°×5%=18°;
根据计算,作图如下: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全班的总人数,将各种成绩的人数相加,再用每种成绩的人数÷全班总人数=每种成绩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根据圆周角是360°,分别求出各部分占的圆心角的度数,据此画出扇形统计图.
8.李明家11月份的总支出是4000元,下面是李明家11月份总支出情况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各题。
(1)衣食占这个月总支出的百分之几 是多少元 这个月哪项支出最少 是多少元
(2)如果李明家12月份缴水电气费500元,仍占当月总支出的8%,那么李明家12月份的总支出是多少元
【答案】(1)解:1. 1-30%-25%-10%-8%=27%
4000×27%=1080(元)
答:衣食占这个月总支出的27%,是1080元。
8%<10%<25%<27%<30%,这个月水电气支出最少。
4000×8%=320(元)
答:这个月水电气支出最少,是320元。
(2)解:2. 500÷8%=6250(元)
答:李明家12月份的总支出是6250元。
【知识点】从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百分数的应用--运用乘法求部分量;百分数的应用--运用除法求总量
【解析】【解答】(1) 1-30%-25%-10%-8%=27%
4000×27%=1080(元)
8%<10%<25%<27%<30%,这个月水电气支出最少;
4000×8%=320(元)
答:衣食占这个月总支出的27%,是1080元;这个月水电气支出最少,是320元。
(2) 500÷8%=6250(元)
答:李明家12月份的总支出是6250元。
【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把这个月的总支出看作单位“1”,已知教育、旅游、水电气、赡养老人各占这个月总支出的百分比,要求衣食占这个月总支出的百分之几 ,用单位“1”-各部分占总支出的百分比=衣食占这个月总支出的百分之几,然后用总支出×衣食占这个月总支出的百分比=衣食支出;
要求这个月哪项支出最少,比较各部分占的百分比的大小,然后用总支出×水电气占这个月总支出的百分比=水电气的支出,据此列式解答。
(2)根据题意可知,把12月份的总支出看作单位“1”,要求12月份的总支出,用水电气的费用÷水电气占这个月支出的百分比=这个月的总支出,据此列式解答.
9.某小组对六年级一班同学进行调查,所收集到的几项数据用统计图表示如下。
(1)上面每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
(2)根据上面的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答案】(1)解:扇形统计图表示六年级一班男、女生人数分别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条形统计图表示六年级一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折线统计图表示六年级一班同学对自己各年级时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的变化情况。
(2)解:根据各个统计图获取信息:
①六年级一班男生比女生多;
②六年级一班最喜欢足球的有15人,最喜欢跳绳的有8人,最喜欢乒乓球的有10人,最喜欢其他运动的有7人;
③六年级一班同学对自己各年级时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在年级的满意人数也在不断地变化。从二年级到四年级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的人数呈下降趋势,一年级到二年级、四年级到六年级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的人数呈上升趋势。
【知识点】从单式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从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1)根据分析可得:扇形统计图表示六年级一班男、女生人数分别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条形统计图表示六年级一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
折线统计图表示六年级一班同学对自己各年级时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的变化情况。
(2) 根据各个统计图获取信息:
①六年级一班男生比女生多;
②六年级一班最喜欢足球的有15人,最喜欢跳绳的有8人,最喜欢乒乓球的有10人,最喜欢其他运动的有7人;
③六年级一班同学对自己各年级时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在年级的满意人数也在不断地变化。从二年级到四年级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的人数呈下降趋势,一年级到二年级、四年级到六年级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的人数呈上升趋势。
【分析】根据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的表示出部分量与总量的百分比;
条形统计图特点是可以清楚的看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特点是不但可以看出各部分量的多少,而且可以看出各部分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分析解答.
10.下面是欣欣家2015年5月份生活支出情况的统计图。如果欣欣家这个月的交通支出是300元,要想直观地看出这个月其他各项生活支出分别是多少元,应该选择用什么统计图表示 试着画出来。
【答案】解:应该选择条形统计图表示。
总支出:300÷15%=2000(元)
食品:2000×32%=640(元)
水电:2000×20%=400(元)
服装:2000×25%=500(元)
其他:2000×8%=160(元)
【知识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百分数的应用--运用乘法求部分量;百分数的应用--运用除法求总量
【解析】【解答】 应该选择条形统计图表示。
总支出:300÷15%=2000(元)
食品:2000×32%=640(元)
水电:2000×20%=400(元)
服装:2000×25%=500(元)
其他:2000×8%=160(元)
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分析】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想直观地看出这个月其他各项生活支出分别是多少元,选择条形统计图表示,先用交通支出的钱数÷交通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这个月的总支出,然后用总支出×各项支出占这个月总支出的百分比=各项支出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然后画出条形统计图即可.
1 / 1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扇形统计图 单元检测卷
一、单元测试题。
1.常见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和 统计图。
2. 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3.要想清楚地表示出优秀、良好、一般和不及格人数各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应选择 统计图。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4.如图是六年级一班某天的出勤情况统计图。已知全班共有40人,请事假的有2人,这一天出勤( )人。
A.36 B.34
5.在下面的两幅统计图中,用来表示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最为合适的是( )。
A.
B.
6.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
根据下面甲、乙两个班期末测试成绩情况的统计图可以判断,甲班成绩优秀的多一些。
7.东风小学六年级二班上学期期末的数学成绩情况为优秀14人,良好16人,及格8人,不及格2人。每种成绩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把这次的数学成绩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8.李明家11月份的总支出是4000元,下面是李明家11月份总支出情况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各题。
(1)衣食占这个月总支出的百分之几 是多少元 这个月哪项支出最少 是多少元
(2)如果李明家12月份缴水电气费500元,仍占当月总支出的8%,那么李明家12月份的总支出是多少元
9.某小组对六年级一班同学进行调查,所收集到的几项数据用统计图表示如下。
(1)上面每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
(2)根据上面的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0.下面是欣欣家2015年5月份生活支出情况的统计图。如果欣欣家这个月的交通支出是300元,要想直观地看出这个月其他各项生活支出分别是多少元,应该选择用什么统计图表示 试着画出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条形;折线;扇形
【知识点】统计图的选择
【解析】【解答】 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条形;折线;扇形.
【分析】根据统计图的分类,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据此解答.
2.【答案】条形;折线;扇形
【知识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故答案为:条形;折线;扇形.
【分析】常见的统计图有三种: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根据这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解答.
3.【答案】扇形
【知识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统计图的选择
【解析】【解答】 要想清楚地表示出优秀、良好、一般和不及格人数各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应选择扇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扇形.
【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据此解答.
4.【答案】B
【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运用乘法求部分量
【解析】【解答】病假人数:40×10%=4(人);
出勤人数:40-4-2=34(人).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用总人数×病假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病假人数,然后用总人数-病假人数-事假人数=出勤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5.【答案】A
【知识点】统计图的选择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 两幅统计图中,用来表示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最为合适的是图A.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表示出天数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条形统计图只能看出数量的多少,不能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判断.
6.【答案】(1)错误
【知识点】百分数的其他应用;从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两个班的总人数不知道,无法判断两个班中哪个班成绩优秀的多一些,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比较两个班的成绩优秀人数,不能仅凭优秀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来比较大小,还必须知道两个班的总人数分别是多少,然后求出优秀人数,比较大小即可.
7.【答案】全班人数:14+16+8+2=40(人)
优秀:14÷40=35% 360°×35%=126°
良好:16÷40=40% 360°×40%=144°
及格:8÷40=20% 360°×20%=72°
不及格:2÷40=5% 360°×5%=18°
【知识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弧、圆心角和扇形的认识
【解析】【解答】 全班人数:14+16+8+2=40(人);
优秀:14÷40=35%,360°×35%=126°;
良好:16÷40=40%,360°×40%=144°;
及格:8÷40=20%,360°×20%=72°;
不及格:2÷40=5%,360°×5%=18°;
根据计算,作图如下: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全班的总人数,将各种成绩的人数相加,再用每种成绩的人数÷全班总人数=每种成绩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根据圆周角是360°,分别求出各部分占的圆心角的度数,据此画出扇形统计图.
8.【答案】(1)解:1. 1-30%-25%-10%-8%=27%
4000×27%=1080(元)
答:衣食占这个月总支出的27%,是1080元。
8%<10%<25%<27%<30%,这个月水电气支出最少。
4000×8%=320(元)
答:这个月水电气支出最少,是320元。
(2)解:2. 500÷8%=6250(元)
答:李明家12月份的总支出是6250元。
【知识点】从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百分数的应用--运用乘法求部分量;百分数的应用--运用除法求总量
【解析】【解答】(1) 1-30%-25%-10%-8%=27%
4000×27%=1080(元)
8%<10%<25%<27%<30%,这个月水电气支出最少;
4000×8%=320(元)
答:衣食占这个月总支出的27%,是1080元;这个月水电气支出最少,是320元。
(2) 500÷8%=6250(元)
答:李明家12月份的总支出是6250元。
【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把这个月的总支出看作单位“1”,已知教育、旅游、水电气、赡养老人各占这个月总支出的百分比,要求衣食占这个月总支出的百分之几 ,用单位“1”-各部分占总支出的百分比=衣食占这个月总支出的百分之几,然后用总支出×衣食占这个月总支出的百分比=衣食支出;
要求这个月哪项支出最少,比较各部分占的百分比的大小,然后用总支出×水电气占这个月总支出的百分比=水电气的支出,据此列式解答。
(2)根据题意可知,把12月份的总支出看作单位“1”,要求12月份的总支出,用水电气的费用÷水电气占这个月支出的百分比=这个月的总支出,据此列式解答.
9.【答案】(1)解:扇形统计图表示六年级一班男、女生人数分别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条形统计图表示六年级一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折线统计图表示六年级一班同学对自己各年级时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的变化情况。
(2)解:根据各个统计图获取信息:
①六年级一班男生比女生多;
②六年级一班最喜欢足球的有15人,最喜欢跳绳的有8人,最喜欢乒乓球的有10人,最喜欢其他运动的有7人;
③六年级一班同学对自己各年级时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在年级的满意人数也在不断地变化。从二年级到四年级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的人数呈下降趋势,一年级到二年级、四年级到六年级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的人数呈上升趋势。
【知识点】从单式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从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1)根据分析可得:扇形统计图表示六年级一班男、女生人数分别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条形统计图表示六年级一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
折线统计图表示六年级一班同学对自己各年级时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的变化情况。
(2) 根据各个统计图获取信息:
①六年级一班男生比女生多;
②六年级一班最喜欢足球的有15人,最喜欢跳绳的有8人,最喜欢乒乓球的有10人,最喜欢其他运动的有7人;
③六年级一班同学对自己各年级时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在年级的满意人数也在不断地变化。从二年级到四年级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的人数呈下降趋势,一年级到二年级、四年级到六年级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的人数呈上升趋势。
【分析】根据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的表示出部分量与总量的百分比;
条形统计图特点是可以清楚的看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特点是不但可以看出各部分量的多少,而且可以看出各部分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分析解答.
10.【答案】解:应该选择条形统计图表示。
总支出:300÷15%=2000(元)
食品:2000×32%=640(元)
水电:2000×20%=400(元)
服装:2000×25%=500(元)
其他:2000×8%=160(元)
【知识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百分数的应用--运用乘法求部分量;百分数的应用--运用除法求总量
【解析】【解答】 应该选择条形统计图表示。
总支出:300÷15%=2000(元)
食品:2000×32%=640(元)
水电:2000×20%=400(元)
服装:2000×25%=500(元)
其他:2000×8%=160(元)
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分析】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想直观地看出这个月其他各项生活支出分别是多少元,选择条形统计图表示,先用交通支出的钱数÷交通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这个月的总支出,然后用总支出×各项支出占这个月总支出的百分比=各项支出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然后画出条形统计图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