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提技能·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犬戎之乱后的镐京残破狼藉,而且靠近西戎,于是新继位的周平王决定迁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开始了,春秋时期开始于 ( )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476年
C.公元前771年 D.公元前770年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
2.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朝齐却有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
A.鲁国定期向天子纳贡
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C.天子依附于诸侯
D.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
【解析】选D。西周实行分封制时,规定诸侯必须承担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义务。但从题干中材料提供的信息来看,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故选D。
3.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社会面貌用下列哪个词汇来概括最为恰当 ( )
A.争霸 B.伐虐 C.分封 D.变法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归纳能力。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几个大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乘机争霸,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社会面貌。
4.《一匡天下齐桓公》再现了两千多年前风云际会、春秋争霸的历史盛卷。其中齐桓公首霸地位得到正式承认的是 ( )
A.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B.任用管仲为相
C.组建强大的军队
D.周天子派代表参加齐桓公召集的诸侯会盟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A、B、C是齐桓公称霸的原因;D是称霸的标志。
【拓展延伸】春秋霸主给我们的启示——富国强兵的关键
齐桓公:任用贤能,革新强国——革新;
晋文公:遵守诺言,跃居霸主——诚信;
楚庄王:改过自新,问鼎中原——努力;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雪耻复国——毅力。
5.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城濮大战,晋国打败楚国,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6.通过一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下列成语反映的史实与楚庄王参与争霸的历史有关的是 ( )
①退避三舍 ②问鼎中原
③一鸣惊人 ④反戈一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了解历史故事的能力。退避三舍—晋文公,问鼎中原-楚庄王,一鸣惊人—楚庄王,反戈一击与商朝灭亡的历史有关。故选C。
7.春秋末期,吴王阖闾称霸中原,这得益于他重用了著名军事家 ( )
A.管仲 B.孙武 C.孙膑 D.伍子胥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回顾所学知识可知:吴王阖闾任用孙武为将军,实力更加强大,进攻楚国五战五胜,直捣其都城。
8.品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联中成语“卧薪尝胆”源于春秋时期哪一个霸主的典故 (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吴王阖闾 D.越王勾践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吴国大败越国后,越王勾践忍辱负重,致力于越国力量的恢复和发展,最终打败了吴国。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
(1)材料一中“桓公”是哪国诸侯?该国与材料二中的哪一字母对应?
(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桓公”以霸主身份在何地大会诸侯?该地与材料二中的哪一字母对应?
(3)吴王阖闾打败了哪一国确立了霸主地位?该国与材料二中的哪一字母对应?
(4)材料一、二反映的内容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为何会出现诸侯“一匡天下”的现象?
(5)从“桓公”和吴王阖闾得以称霸的事件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解析】第(1)(2)(3)题考查齐桓公和吴王阖闾的称霸情况,考查识记和识图能力。第(4)题第二问考查春秋纷争的原因。第(5)题,两国都是通过任用贤才、实行改革、壮大军队,实现富国强兵,得以称霸,应围绕这一主题谈启示。
答案:(1)①齐。②A。
(2)①管仲辅佐齐桓公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尊王攘夷”,发展齐国实力。②葵丘。③B。
(3)①楚国。②C。
(4)①时期:春秋时期。
②因为王权衰落,周王面临统治危机,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5)启示:一个国家要抓住机遇,实行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改革是强大的根本,而尊重知识和人才是强盛的必要条件。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件23张PPT。第6课
春秋争霸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春秋时期的起止时间。
(2)春秋争霸的背景、目的和春秋五霸。
(3)齐桓公首霸的内外因素及称霸标志。
(4)晋楚争霸的战役和吴越争霸涉及的人物。
2.在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速填速记】,自检预习效果。
3.课前预习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一、“春秋五霸”
1.春秋时期:__________年(周平王迁都洛邑)-__________年。
2.争霸背景:_____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3.争霸目的:夺取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争当支配别国
的霸主。
4.春秋五霸:_______、_______、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
勾践。公元前770公元前476王权土地、财产和人口齐桓公晋文公二、齐桓公首霸
1.地理位置:位于今_____北部,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2.管仲改革:以_____为相,发展生产,改革_____,整顿军
队。
3.外交策略:打出_________和阻止_________对中原侵犯的
旗号,即“尊王攘夷”。
4.称霸标志:齐桓公以霸主身份在_____大会诸侯,周王派人
慰问。山东管仲内政尊敬周王周边民族葵丘【图文要点】三、晋楚争霸
1.晋文公:_________打败楚军后称霸中原。
2.楚庄王:邲之战大败晋军后称霸中原。
四、吴越争霸
1.吴王阖闾:改革内政,壮大军队,任用孙武为将军,大举进
攻_____,五战五胜。称霸中原。
2.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成为春秋时期_________霸主。城濮之战楚国最后一个【易错提醒】注意“桓”“阖闾”“濮”“邲”“郢”等字的读音和写法。
【要旨提醒】列国争霸从本质上讲是大国诸侯争当中心或天下共主的斗争,霸主制度维持了一定的社会秩序,同时也扩大了华夏文化的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 【判断抢答】
1.盘庚迁殷后,商朝逐渐强盛;平王迁洛邑后,王权日益巩
固。( )
提示: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而其王权却日益衰
落,周王统治出现危机。
2.春秋争霸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
( )
提示:春秋诸侯争霸既是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
更是为了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3.春秋时期,晋文公、齐桓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和吴王阖闾
先后做过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
提示:注意“先后”二字,“先后”做过霸主的是齐桓公、晋
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
个霸主,越王勾践是最后一个霸主。
4.邲之战后,楚国大败吴国,楚庄王成为中原的又一霸主。
( )
提示:邲之战是晋楚之间的战争,楚军获胜。××5.通过“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卧薪尝胆”
等一系列成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
( )
提示:所述成语分别与春秋时期的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
有关。√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权衰落,诸侯相继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先后成为霸主。探究主题1 春秋争霸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人对春秋政治局面的描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材料二 春秋争霸形势图【探究思考】
(1)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有什么表现?
参考答案:说明:王权衰微,周王已不能控制和指挥诸侯,而强大的诸侯已实际上取代周王,发号施令,控制和指挥其他各诸侯国。
表现:很多诸侯不再把周王放在眼里,命令不听,朝会不去,贡献的物品也越来越少。财政困难的周王有时只得请求诸侯给他财物、车马。(2)诸侯争霸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二指出先后出现的“五霸”。
参考答案: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探究主题2 称霸过程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材料二【探究思考】
(1)管仲与桓公“霸诸侯”有什么关系?谈谈桓公“霸诸侯”的手段和表现。
参考答案:关系:齐桓公称霸,与管仲的辅佐有直接关系。齐桓公任用他为相后,积极进行改革,齐国更加强盛,这对齐桓公完成霸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手段:尊王攘夷。表现:葵丘会盟。(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是怎样确立霸主地位的。
参考答案:城濮之战晋文公打败楚国,会盟诸侯,确立霸主地位。
楚庄王问鼎中原,在邲打败晋国,各国纷纷归附,确立霸主地位。
吴王阖闾通过改革,增强实力,打败楚国,确立霸主地位。
越王勾践恢复国力,袭击吴国,会盟诸侯,确立霸主地位。(3)齐桓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能够迅速强大,并最终称霸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重视人才,改革内政,壮大军队,国富兵强。
(4)本课涉及很多成语,你能指出来吗?你还知道哪些与春秋时期历史有关的成语?
参考答案: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卧薪尝胆等。管鲍之交、老马识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