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名师推荐】2014-2015学年七年级历史(川教版)上册课件+一课一练:第9课+秦朝的统一

文档属性

名称 【金榜名师推荐】2014-2015学年七年级历史(川教版)上册课件+一课一练:第9课+秦朝的统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18 08:52:26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提技能·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下列关于秦统一六国史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长平之战标志着秦统一大业的完成
B.秦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C.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陆续灭掉六国
D.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秦统一全国是在公元前221年,而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0年。故A项错误。B、C、D三项分别从原因、过程、意义三个方面叙述了秦统一六国的史实。
2.某校历史教师安排学生收集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资料,请你依据下图判断小华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是 (  )
A.禹    B.成汤    C.姬发    D.嬴政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识记能力。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诸侯尽西来”和图片人物的肖像,可以看出这位历史人物是秦始皇嬴政。
3.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
A.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
B.为了镇压人民
C.为了显示自己的丰功伟业
D.为了掌握军事大权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加强统治。
【概念链接】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4.在秦统一全国后建立的官僚机构中,被称为“百官之长”“助理万机”的官职是 (  )
A.郡守 B.丞相
C.御史大夫 D.太尉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识记能力。秦统一后,在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5.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6.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对后世地方行政机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
A.中央设丞相 B.书同文
C.废分封,立郡县 D.统一度量衡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地方行政机构建设”,A项是中央行政机构,B、D两项不属于行政机构,秦朝的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 “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车同轨
【解析】选B。“新制度”即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皇帝总揽国家一切大权,即皇权至高无上。
8.(2013·重庆中考)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  )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解答本题应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秦朝”“货币”。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故A正确。B、C、D货币是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
9.文字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随即下令全国统一书写
 (  )
A.楷书 B.大篆
C.小篆 D.行书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秦灭六国后,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字体,后又流行隶书。
【拓展延伸】篆书和隶书: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统一前的秦国通行小篆,比其他六国的篆书简单而又整齐划一。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各国文字,一律用秦国的小篆。并命李斯、赵高和胡毋敬各写一部《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作为推行秦篆的样板。这些标准文字有三大特点:一、确定了各偏旁符号的形体。二、确定了每偏旁符号在字体中的位置。三、每字采用偏旁固定为一种。这样,我国汉字趋于定形。以后,秦朝又流行隶书。隶书是比小篆更加简便的新书体,把小篆的弧形笔画改为直线笔画,结构平整。以后一般公文都用隶书来写。
10.观察下图,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
①秦朝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
②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③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半两钱”“秦衡”分别是秦统一使用的货币和度量衡,“南郡侯印”表明秦实行了郡县制,“皇帝信玺”表明实行皇帝制度。②不正确,秦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秦始皇诏版铭文》
(2)材料二中的“皇帝”是谁?指出“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的含义和时间。
(3)“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后实行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材料三
(4)材料三反映的是秦朝采取的哪两项重要措施?除此以外,在经济方面,秦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5)材料一和材料二有着怎样的联系?秦朝采取材料三所示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第(1)题,由材料一中的“三十一县”“商君”等信息,可判断是商鞅变法。第(2)题,由材料二中的“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秦始皇”等信息,可看出材料反映的是秦王嬴政统一全国的史实。第(3)、(4)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识图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5)题实际考查秦王统一全国的原因和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根本目的。
答案:(1)商鞅变法。
(2)嬴政(或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
(3)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5)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巩固统一。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件22张PPT。第三学习主题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9课 秦朝的统一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的人物、时间、都城及统一的意义。
(2)秦始皇所用称号、在中央和地方采取的政治措施。
(3)秦始皇所采取的经济和文化措施。
2.在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速填速记】,自检预习效果。
3.课前预习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一、秦朝的统一
1.背景:战国末年,秦国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并积极做好灭六国
的战略准备。
2.建立:__________年,秦王嬴政建立,定都_____。
3.影响:结束了_________以来的割据混战,建立了我国历史
上___________________的封建国家。公元前221咸阳春秋战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易错提醒】严格区分秦国和秦朝。公元前221年以前之“秦”指秦国,之后指秦朝。秦国是以关中为中心的地区性政权;秦朝是以咸阳为都城的全国性统一王朝。二、秦朝的巩固
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_________制度。
(1)嬴政自称“_______”,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2)中央设_____、_____和_________,分管行政、军事和
监察。
(3)地方上废除_______,推行_______。中央集权始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封制郡县制2.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1)以秦国_________的“半两”铜钱作为全国通行的货币。
(2)颁布全国通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的计量标准,统一全国
的_______制度。
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_____作为全国的通用字体。后来,
又流行_____。圆形方孔度量衡小篆隶书【图文要点】【要旨提醒】秦朝开创了我国统一的新局面,此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有时出现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秦朝创立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秦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判断抢答】
1.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完成统一。( )
提示: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掉六
国。嬴政建立秦朝后,自称“始皇帝”,即秦始皇。
2.新转来的小英向同学们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同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名称一样。”那么小英
的姓是夏。( )
提示: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
家,夏朝是奴隶制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3.秦王嬴政以“皇帝”为号,拥有绝对的权力。中央和地方的
重要官吏可由丞相任免,但必须服从皇帝的命令。( )
提示: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
帝的命令。
4.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
提示: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
(后来扩大到40多郡),郡下面设置县。
5.秦朝的“秦权”是测量重量的工具之一,它上面的文字的字
体应是小篆。( )
提示:秦统一全国后,统一文字。全国统一使用小篆。×√√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完成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探究主题1 秦朝的建立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王任用许多能干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的一个普通百姓,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秦王因未采纳王翦的建议伐楚失败,就亲自到王翦家当面检讨。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材料三【探究思考】
(1)由材料一分析,为什么秦能灭六国,实现统一呢?
参考答案:经济上: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军事上: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与秦抗衡。主观上:秦王善于用人,雄才大略。
(2)材料二诗中的“秦王”指谁?请你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参考答案:人物:嬴政(或秦始皇)。意思:秦王扫平了天下,虎视眈眈,何等雄武!他挥舞着宝剑,打败对手,使东方六国都一一臣服。(3)结合材料三描述秦灭六国的过程,秦的统一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过程: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探究主题2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探究思考】
(1)材料一反映了秦朝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开创者是谁?他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
开创者:秦始皇(秦王嬴政)。目的:加强秦朝统治。
(2)结合材料二指出,秦始皇还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①措施: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②影响: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