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生物冀教版七年级上册4.7两栖类和爬行类 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
1.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 )
A.四肢短小或无四肢,爬行 B.体表都被有鳞片或甲
C.用肺呼吸 D.体温恒定,适应陆地生活
2.蜥蜴的皮肤干燥,表面覆盖有角质的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 )
A.保护身体和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B.吸收营养
C.辅助呼吸
D.爬行
3.两栖动物的特点是( )
A.用鳃呼吸
B.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
C.用肺呼吸
D.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
4.大鲵的鸣叫声像婴儿的啼哭声,因而大鲵又叫娃娃鱼,它是世界上( )
A.最小的两栖动物 B.最大的两栖动物
C.最原始的两栖动物 D.最高等的两栖动物
5.下列是两栖动物的是( )
A.龟、青蛙、蜥蜴 B.大鲵、蝾螈、蟾蜍
C.鳄鱼、青蛙、蟾蜍 D.中华鲟、大鲵、青蛙
6.小明养了一种动物,既能用肺呼吸又能用皮肤辅助呼吸.这种动物可能是( )
A.龟 B.蚯蚓 C.金鱼 D.青蛙
7.有一类动物具有“身体表面有硬而干燥的鳞片,卵生,体温不恒定”的特征下列哪一组动物具有此特征( )
A.马、鸡、蛇 B.扬子鳄、蜥蜴、甲鱼
C.鲸鱼、娃娃鱼、鲤鱼 D.蝗虫、河蚌、蜗牛
8.蜥蜴遇到危险或尾被其他物体压住时,尾能自动断裂,与身体分离的尾能做蠕虫状活动。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
A.吸引敌害,借机逃跑,有利于保护自己
B.尾比较脆弱
C.去掉尾,运动更加灵活
D.以上都有可能
9.在冬季冬眠时,青蛙的呼吸( )
A.完全停止 B.要正常进行
C.完全依赖肺的活动 D.完全依靠皮肤
10.青蛙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又可在陆地生活,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龟属于爬行动物,下列选项最能反映两者主要区别的是( )
A.青蛙和龟都用肺呼吸,但青蛙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B.青蛙和龟都用四肢在水中游泳,但青蛙后肢发达
C.青蛙体表无鳞片或甲覆盖,龟体表覆盖龟甲
D.青蛙和龟都产卵,但龟产较大的硬壳卵,且受精卵的发育不受水的限制
11.判断题: 即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 (判断对错)
(1)即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 (判断对错)
(2)青蛙即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所以是两栖动物.(判断对错)
(3)蝌蚪与成蛙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差异,但他们的生活习性完全相同.(判断对错)
(4)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判断对错)
(5)娃娃鱼属于鱼类.(判断对错)
12.配伍题
青蛙 A、在育雏阶段可以消灭大量农林害虫
蝗虫 B、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异
家蚕 C、是一种危害蔬菜的害虫,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时期
菜粉蝶 D、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很相似
家鸽 E、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二、综合提升
1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
(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然后交配、产卵、发育成幼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 .
(2)蝌蚪能由小长大,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征.
(3)青蛙呼吸时需要吸入 ,呼出 .
14.爬行动物比其他低等动物更加适应于陆地生活,有许多不同的因素,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可以用 来完成呼吸,可以完全的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体表附有鳞片和甲,既可以 ,又能 ,同时生殖和发育也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的出现更是进化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使它可以更加灵活的转动头部,更有利于 和 .
15.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人类的好朋友.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归类,属于 .
(2)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是当有人走近时,蛙就不再鸣叫,这说明了 ;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基本特征.
(3)在水草丛生池塘里的青蛙,体色是草绿色的;而在无绿草的水沟里的青蛙,体色是灰棕色的,这对青蛙生活的意义是 .
(4)“一只青蛙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意谣.近几年,许多地区惊现五条腿,甚至六条腿的青蛙,请你分析一下畸形青蛙产生的原因: .
16.将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基本相似的三只青蛙分别编号为甲、乙、丙。把甲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涂上一层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注意不要堵塞鼻孔;同样将乙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只将身体一侧的皮肤表面涂上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丙青蛙不做任何处理。将三只青蛙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下,观察其口腔张合的速度(即呼吸频率)。
(1)呼吸最快的是 ,其次是 ,最慢的是 。
(2)你对出现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3)丙青蛙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4)三只青蛙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相似的原因是 。
(5)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青蛙用 呼吸,用 辅助呼吸。
(6)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如何处理这三只青蛙比较合适?
(7)青蛙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
1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的是美丽的田园风光,请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水稻、青蛙、蝗虫、水蛇都是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写出此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2)少数人大肆捕食青蛙,这种做法会酿出的恶果是 .
(3)鸡卵与蛙卵相比具有哪些适应陆地环境的特征(答出两点即可)
18.(2017八上·福安月考)烟波浩渺的海洋,奔腾不息的江河,碧波荡漾的湖泊,涓涓流淌的小溪,本来都是水生动物的乐园.由于人类的活动,地球的水域污染日趋严重,鲨鱼决定召集广大鱼类成员来开会,一起商议将来生存大计.章鱼、鲫鱼、娃娃鱼、鲸鱼纷纷游来,连海马也匆匆赶来…
(1)在本文中出现的动物中,有几个是有资格进入会场的真正鱼类( )
A.1 B.2 C.3 D.4
(2)你断定它们是鱼类的依据是( )
①体表常被有鳞 ②用鳃呼吸 ③通过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④有中无肛门 ⑤体内有脊柱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
(3)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娃娃鱼 B.鲸鱼 C.鱼 D.章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用肺呼吸,卵生或少数卵胎生,有坚硬的卵壳保护,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比较简单,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爬行动物作为真正的陆生动物,体表有甲或鳞片保护,卵有坚硬的卵壳保护。
2.【答案】A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用肺呼吸,卵生或少数卵胎生,有坚硬的卵壳保护,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比较简单,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爬行动物作为真正的陆生动物,体表有甲或鳞片保护,卵有坚硬的卵壳保护。
3.【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等,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熟记: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4.【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大鲵又叫娃娃鱼,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两栖动物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较大,为变态发育,除大鲵外还有青蛙、蟾蜍,蝾螈等。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难度不大,熟记即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
5.【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A、龟、蜥蜴属于爬行动物,A不符合题意。
B、大鲵、蝾螈、蟾蜍都属于爬行动物,B符合题意。
C、鳄鱼属于爬行动物,青蛙、蟾蜍属于两栖动物,C不符合题意。
D、中华鲟属于鱼类,大鲵、青蛙属于两栖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常见动物,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两栖动物的代表动物是关键,需要明确,龟和鳄鱼属于爬行动物,龟虽然也能水陆两栖,但是不是两栖动物。
6.【答案】D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A、龟为爬行动物,用肺呼吸,是爬行动物,A不符合题意。
B、蚯蚓为环节动物,靠湿润的皮肤呼吸,B不符合题意。
C、金鱼为鱼类,靠鳃呼吸,C不符合题意。
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主要类群,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7.【答案】B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A、马属于哺乳动物,鸡属于鸟类,蛇属于爬行动物,A不符合题题。
B、扬子鳄、蜥蜴、甲鱼的身体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卵生,体温不恒定,都属于爬行动物,B符合题意。
C、鲸鱼属于水生的哺乳动物,娃娃鱼又叫大鲵,属于两栖动物,鲤鱼属于鱼类,C不符合题意。
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河蚌、蜗牛的身体柔软,用鳃呼吸,属于软体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的类群,比较简单,熟知身边常见动物的类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熟知: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8.【答案】A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蜥蜴遇到危险或尾被其他物体压住时,尾能自动断裂,与身体分离的尾能做蠕虫状活动,这样遇到敌人时可以逃脱敌人的追击,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为防御行为,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特征,解答此题需要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的方式,常见的防御行为有保护色、警戒色、拟态、乌贼喷墨汁等。
9.【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主要靠肺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但由于肺的结构简单,发育不完善,需皮肤辅助呼吸,所以青蛙的皮肤具有湿润、裸露,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所以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冬眠期间的青蛙不吃不动,主要靠皮肤进行呼吸。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特征,为基础题,熟知青蛙的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因为青蛙为变温动物,在冬季需要冬眠。
10.【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龟属于爬行动物,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龟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区别是都产卵,但爬行动物产较大的硬壳卵,且受精卵的发育不受水的限制。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区别,解答此题需要熟记主要特征,比较简单,龟和青蛙都能水陆两栖,所以不能单纯靠生活环境区分,青蛙皮肤裸露,龟体表有坚硬的壳,更能适应陆地生活。
11.【答案】(1)错误
(2)错误
(3)错误
(4)正确
(5)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1)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而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不一定就是两栖动物,比如龟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却是爬行动物,所以题干的说法错误。
(2)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而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但并不是生活环境决定青蛙就是两栖动物,还要看动物的内部结构和生活方式。故题干说法错误。
(3)蝌蚪与成蛙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差异,蝌蚪生活在水中,青蛙生活在陆地上,生活习性也不相同,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4)青蛙在繁殖的季节,会有鸣叫行为,吸引雌蛙前来抱对,雌雄蛙同时把卵细胞和精子产在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成蝌蚪,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蝌蚪慢慢的经过变态发育成青蛙,蝌蚪和青蛙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差异,所以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题干说法正确。
(5)娃娃鱼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生活在山上水中,但是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可见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错误,(2)错误,(3)错误,(4)正确,(5)错误。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结构特点和发育特点,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发育方式为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12.【答案】E;D;B;C;A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在繁殖季节,雌蛙雄蛙会有抱对行为,并把精子和卵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出蝌蚪,蝌蚪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青蛙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可见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蝗虫的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在发育中,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上相差不大,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家蚕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在发育中,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上相差很大,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为完全变态发育。
菜粉蝶为毛毛虫的成虫,在幼虫期主要以菜叶为食物,所以在幼虫期对植物危害最大,在幼虫期还没有长出翅膀,所以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时期。
家鸽属于鸟类,为晚成鸟,雏鸟从卵壳里出来时,发育还不充分,眼睛还没有睁开,身上的羽毛很少,甚至全身裸露,腿、足无力,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要留在巢内由亲鸟喂养,晚成鸟在育雏阶段可以消灭大量农林害虫。
故答案为:1-E、2-D、3-B、4-C、5-A。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主要特征,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13.【答案】(1)繁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生长发育
(3)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1)在青蛙繁殖季节,雄蛙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抱对,产卵、受精;这是青蛙的求偶行为,抱对能提高精子和卵细胞的受精率,是一种生殖现象,从生物的基本特征来看,这属于繁殖后代的特性,当有人走近时,青蛙不再鸣叫,这是青蛙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是一种应激性。
(2)青蛙在水中产卵,形成受精卵后,在水中发育成蝌蚪,蝌蚪在慢慢发育成小幼蛙,慢慢长成成蛙,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繁殖后代,能生长发育。
(3)身故需要从外界获取氧气,需要呼吸,青蛙为两栖动物,靠肺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但是肺发育不完善,需要借助于裸露的皮肤呼吸。
故答案为:(1)繁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生长发育,(3)氧气、二氧化碳。
【分析】本题考查以两栖动物为代表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4.【答案】肺;减少;保护;颈;寻找食物;发现敌害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以爬行动物为例,爬行动物比其他的低等动物更能适应陆地生活,爬行动物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不再靠其它结构辅助,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不但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在生殖方面,爬行动物,是在体内完成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摆脱了对水的依赖,另外,在身体结构上,爬行动物的头部后面有颈,它的头部可以灵活的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更好地保护自身,适应复杂的陆地生活。
故答案为:肺、减少、保护、颈、寻找食物、发现敌害。
【分析】此题考查爬行动物适于陆地生活的结构特点,比较简单,熟记即可。需要明确生殖摆脱了水的限制和头部 颈的出现是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因素。
15.【答案】(1)动物
(2)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长和繁殖
(3)保护自身,不被敌害发现
(4)青蛙生活的水环境受到污染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把生物分成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青蛙属于动物界。
(2)生物的基本特征如下: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生物能生长发育;繁殖后代;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能影响并能适应环境;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可见,生物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如草履虫的应激性、鸟的迁徙、向日葵的向光性、含羞草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因此,当有人走近时蛙就不再鸣叫了,这说明青蛙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后代的基本特征。
(3)在水草丛生的池塘里的青蛙是草绿色的,在无绿草的水沟里的青蛙是灰棕色的,这样青蛙的体色和周围环境的体色相似,不容易被天敌发现,有利于青蛙保护自身,这是一种保护色。
(4)青蛙是两栖的动物,在繁殖季节,雌蛙雄蛙会有抱对行为,并把精子和卵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成蝌蚪,在水中继续发育,如果水域环境遭到污染,就会影响蝌蚪的发育,从而导致畸形蛙的出现。
故答案为:(1)动物,(2)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长和繁殖,(3)保护自身,不被敌害发现,(4)青蛙生活的水环境受到污染。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和水环境对青蛙的生长发育的影响,考查基础知识较多,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比如:生物的基本特征,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等。
16.【答案】(1)甲;乙;丙
(2)凡士林极具防水性,不透水,也不透氧
(3)对照
(4)控制单一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5)肺;皮肤
(6)将凡士林油膏清洗掉,放回适合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或放归大自然
(7)青蛙有惊人的捕捉害虫的能力;所以能较好地控制农田害虫,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1)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所以根据题干描述,甲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涂上一层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乙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只将身体一侧的皮肤表面涂上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丙青蛙不做任何处理,所以,甲青蛙呼吸最慢,丙青蛙呼吸最快,乙青蛙位于甲和乙之间。
(2)因为根据青蛙的特征,青蛙用肺呼吸,但因为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丙青蛙不做任何处理,所以呼吸最快,甲青蛙的表面涂上一层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凡士林极具防水性,不透水,也不透氧,所以甲青蛙呼吸最慢,乙青蛙的身体一侧的皮肤表面涂上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所以呼吸比甲快而比丙慢。
(3)在对照实验中,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可见丙青蛙没做任何处理,所以属于对照组,故丙青蛙在实验中是起对照作用。
(4)在探究实验中,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所以三只青蛙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相似的原因是保证变量唯一,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5)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青蛙用肺呼吸,肺发育不够完善,需要用裸露的皮肤辅助呼吸。
(6)我们要爱护小动物,要从身边做起,所以实验完成后,将凡士林油膏清洗掉,放回适合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或放归大自然。
(7)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青蛙有惊人的捕捉害虫的能力;所以能较好地控制农田害虫,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故答案为:(1)甲、乙、丙,(2)凡士林极具防水性,不透水,也不透氧,(3)对照,(4)控制单一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准确,(5)肺、皮肤,(6)将凡士林油膏清洗掉,放回适合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或放归大自然,(7)青蛙有惊人的捕捉害虫的能力;所以能较好地控制农田害虫,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分析】此题考查青蛙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熟记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在探究实验中,必须设计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17.【答案】(1)水稻→蝗虫→青蛙→水蛇
(2)蝗虫大量繁殖,影响水稻的生长(或水蛇缺少食物而数量下降)
(3)鸡卵大,储存营养丰富;鸡卵有卵壳保护;鸡卵有卵膜,可防止水分蒸发.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1)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所以根据题意,题干中水稻、青蛙、蝗虫、水蛇四种生物间存在的事物关系是:蝗虫以水稻为食物,青蛙以蝗虫为食,水蛇以青蛙为食,所以存在的食物链是:水稻 →蝗虫→ 青蛙→水蛇。
(2)题干中,“水稻→→蝗虫→ 青蛙→水蛇”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青蛙大量被捕杀,那么蝗虫的数量就会增加,从而导致水稻受到蝗虫的危害,导致水稻产量下降,相应的水蛇的数量也会因缺少食物而下降。
(3)鸡与蛙相比,鸡更能适应陆地的生活,在卵的特征上看,鸡卵比蛙卵大,能储存更多的营养物质;鸡卵的外面有坚硬的卵壳保护,在卵壳内部有卵壳膜起到很好地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
故答案为:(1)水稻 →蝗虫→ 青蛙→水蛇,(2)蝗虫大量繁殖,影响水稻的生长(或水蛇缺少食物而数量下降),(3)鸡卵大,储存营养丰富;鸡卵有卵壳保护;鸡卵有卵膜,可防止水分蒸发。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等综合知识,难度不大,需要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间存在着动态的平衡关系,一种生物受到影响,就会对说存在的食物链产生影响。
18.【答案】(1)C
(2)A
(3)B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鲨鱼、鲫鱼、海马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鲸鱼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因此有3个是有资格进入会场的真正鱼类。
(2)海马、鲫鱼、鲨鱼是鱼类的依据是①体表常被有鳞、②用鳃呼吸、③通过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有口有肛门、⑤体内有脊柱。
(3)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鲸鱼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因此属于哺乳动物的是B鲸鱼。
【分析】常见的名字带“鱼”却不是鱼类的动物:鲸鱼(哺乳类)、鳄鱼(爬行类)、甲鱼(爬行类)、水鱼(爬行类)、章鱼(软体动物)、鱿鱼(软体动物)、墨斗鱼(软体动物)、鲍鱼(软体动物)、娃娃鱼(两栖动物)、衣鱼(昆虫)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生物冀教版七年级上册4.7两栖类和爬行类 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
1.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 )
A.四肢短小或无四肢,爬行 B.体表都被有鳞片或甲
C.用肺呼吸 D.体温恒定,适应陆地生活
【答案】D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用肺呼吸,卵生或少数卵胎生,有坚硬的卵壳保护,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比较简单,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爬行动物作为真正的陆生动物,体表有甲或鳞片保护,卵有坚硬的卵壳保护。
2.蜥蜴的皮肤干燥,表面覆盖有角质的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 )
A.保护身体和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B.吸收营养
C.辅助呼吸
D.爬行
【答案】A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用肺呼吸,卵生或少数卵胎生,有坚硬的卵壳保护,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比较简单,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爬行动物作为真正的陆生动物,体表有甲或鳞片保护,卵有坚硬的卵壳保护。
3.两栖动物的特点是( )
A.用鳃呼吸
B.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
C.用肺呼吸
D.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等,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熟记: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4.大鲵的鸣叫声像婴儿的啼哭声,因而大鲵又叫娃娃鱼,它是世界上( )
A.最小的两栖动物 B.最大的两栖动物
C.最原始的两栖动物 D.最高等的两栖动物
【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大鲵又叫娃娃鱼,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两栖动物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较大,为变态发育,除大鲵外还有青蛙、蟾蜍,蝾螈等。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难度不大,熟记即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
5.下列是两栖动物的是( )
A.龟、青蛙、蜥蜴 B.大鲵、蝾螈、蟾蜍
C.鳄鱼、青蛙、蟾蜍 D.中华鲟、大鲵、青蛙
【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A、龟、蜥蜴属于爬行动物,A不符合题意。
B、大鲵、蝾螈、蟾蜍都属于爬行动物,B符合题意。
C、鳄鱼属于爬行动物,青蛙、蟾蜍属于两栖动物,C不符合题意。
D、中华鲟属于鱼类,大鲵、青蛙属于两栖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常见动物,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两栖动物的代表动物是关键,需要明确,龟和鳄鱼属于爬行动物,龟虽然也能水陆两栖,但是不是两栖动物。
6.小明养了一种动物,既能用肺呼吸又能用皮肤辅助呼吸.这种动物可能是( )
A.龟 B.蚯蚓 C.金鱼 D.青蛙
【答案】D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A、龟为爬行动物,用肺呼吸,是爬行动物,A不符合题意。
B、蚯蚓为环节动物,靠湿润的皮肤呼吸,B不符合题意。
C、金鱼为鱼类,靠鳃呼吸,C不符合题意。
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主要类群,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7.有一类动物具有“身体表面有硬而干燥的鳞片,卵生,体温不恒定”的特征下列哪一组动物具有此特征( )
A.马、鸡、蛇 B.扬子鳄、蜥蜴、甲鱼
C.鲸鱼、娃娃鱼、鲤鱼 D.蝗虫、河蚌、蜗牛
【答案】B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A、马属于哺乳动物,鸡属于鸟类,蛇属于爬行动物,A不符合题题。
B、扬子鳄、蜥蜴、甲鱼的身体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卵生,体温不恒定,都属于爬行动物,B符合题意。
C、鲸鱼属于水生的哺乳动物,娃娃鱼又叫大鲵,属于两栖动物,鲤鱼属于鱼类,C不符合题意。
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河蚌、蜗牛的身体柔软,用鳃呼吸,属于软体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的类群,比较简单,熟知身边常见动物的类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熟知: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8.蜥蜴遇到危险或尾被其他物体压住时,尾能自动断裂,与身体分离的尾能做蠕虫状活动。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
A.吸引敌害,借机逃跑,有利于保护自己
B.尾比较脆弱
C.去掉尾,运动更加灵活
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A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蜥蜴遇到危险或尾被其他物体压住时,尾能自动断裂,与身体分离的尾能做蠕虫状活动,这样遇到敌人时可以逃脱敌人的追击,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为防御行为,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特征,解答此题需要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的方式,常见的防御行为有保护色、警戒色、拟态、乌贼喷墨汁等。
9.在冬季冬眠时,青蛙的呼吸( )
A.完全停止 B.要正常进行
C.完全依赖肺的活动 D.完全依靠皮肤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主要靠肺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但由于肺的结构简单,发育不完善,需皮肤辅助呼吸,所以青蛙的皮肤具有湿润、裸露,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所以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冬眠期间的青蛙不吃不动,主要靠皮肤进行呼吸。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特征,为基础题,熟知青蛙的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因为青蛙为变温动物,在冬季需要冬眠。
10.青蛙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又可在陆地生活,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龟属于爬行动物,下列选项最能反映两者主要区别的是( )
A.青蛙和龟都用肺呼吸,但青蛙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B.青蛙和龟都用四肢在水中游泳,但青蛙后肢发达
C.青蛙体表无鳞片或甲覆盖,龟体表覆盖龟甲
D.青蛙和龟都产卵,但龟产较大的硬壳卵,且受精卵的发育不受水的限制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龟属于爬行动物,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龟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区别是都产卵,但爬行动物产较大的硬壳卵,且受精卵的发育不受水的限制。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区别,解答此题需要熟记主要特征,比较简单,龟和青蛙都能水陆两栖,所以不能单纯靠生活环境区分,青蛙皮肤裸露,龟体表有坚硬的壳,更能适应陆地生活。
11.判断题: 即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 (判断对错)
(1)即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 (判断对错)
(2)青蛙即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所以是两栖动物.(判断对错)
(3)蝌蚪与成蛙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差异,但他们的生活习性完全相同.(判断对错)
(4)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判断对错)
(5)娃娃鱼属于鱼类.(判断对错)
【答案】(1)错误
(2)错误
(3)错误
(4)正确
(5)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1)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而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不一定就是两栖动物,比如龟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却是爬行动物,所以题干的说法错误。
(2)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而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但并不是生活环境决定青蛙就是两栖动物,还要看动物的内部结构和生活方式。故题干说法错误。
(3)蝌蚪与成蛙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差异,蝌蚪生活在水中,青蛙生活在陆地上,生活习性也不相同,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4)青蛙在繁殖的季节,会有鸣叫行为,吸引雌蛙前来抱对,雌雄蛙同时把卵细胞和精子产在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成蝌蚪,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蝌蚪慢慢的经过变态发育成青蛙,蝌蚪和青蛙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差异,所以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题干说法正确。
(5)娃娃鱼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生活在山上水中,但是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可见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错误,(2)错误,(3)错误,(4)正确,(5)错误。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结构特点和发育特点,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发育方式为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12.配伍题
青蛙 A、在育雏阶段可以消灭大量农林害虫
蝗虫 B、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异
家蚕 C、是一种危害蔬菜的害虫,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时期
菜粉蝶 D、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很相似
家鸽 E、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答案】E;D;B;C;A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在繁殖季节,雌蛙雄蛙会有抱对行为,并把精子和卵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出蝌蚪,蝌蚪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青蛙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可见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蝗虫的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在发育中,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上相差不大,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家蚕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在发育中,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上相差很大,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为完全变态发育。
菜粉蝶为毛毛虫的成虫,在幼虫期主要以菜叶为食物,所以在幼虫期对植物危害最大,在幼虫期还没有长出翅膀,所以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时期。
家鸽属于鸟类,为晚成鸟,雏鸟从卵壳里出来时,发育还不充分,眼睛还没有睁开,身上的羽毛很少,甚至全身裸露,腿、足无力,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要留在巢内由亲鸟喂养,晚成鸟在育雏阶段可以消灭大量农林害虫。
故答案为:1-E、2-D、3-B、4-C、5-A。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主要特征,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二、综合提升
1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
(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然后交配、产卵、发育成幼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 .
(2)蝌蚪能由小长大,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征.
(3)青蛙呼吸时需要吸入 ,呼出 .
【答案】(1)繁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生长发育
(3)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1)在青蛙繁殖季节,雄蛙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抱对,产卵、受精;这是青蛙的求偶行为,抱对能提高精子和卵细胞的受精率,是一种生殖现象,从生物的基本特征来看,这属于繁殖后代的特性,当有人走近时,青蛙不再鸣叫,这是青蛙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是一种应激性。
(2)青蛙在水中产卵,形成受精卵后,在水中发育成蝌蚪,蝌蚪在慢慢发育成小幼蛙,慢慢长成成蛙,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繁殖后代,能生长发育。
(3)身故需要从外界获取氧气,需要呼吸,青蛙为两栖动物,靠肺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但是肺发育不完善,需要借助于裸露的皮肤呼吸。
故答案为:(1)繁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生长发育,(3)氧气、二氧化碳。
【分析】本题考查以两栖动物为代表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4.爬行动物比其他低等动物更加适应于陆地生活,有许多不同的因素,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可以用 来完成呼吸,可以完全的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体表附有鳞片和甲,既可以 ,又能 ,同时生殖和发育也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的出现更是进化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使它可以更加灵活的转动头部,更有利于 和 .
【答案】肺;减少;保护;颈;寻找食物;发现敌害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以爬行动物为例,爬行动物比其他的低等动物更能适应陆地生活,爬行动物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不再靠其它结构辅助,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不但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在生殖方面,爬行动物,是在体内完成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摆脱了对水的依赖,另外,在身体结构上,爬行动物的头部后面有颈,它的头部可以灵活的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更好地保护自身,适应复杂的陆地生活。
故答案为:肺、减少、保护、颈、寻找食物、发现敌害。
【分析】此题考查爬行动物适于陆地生活的结构特点,比较简单,熟记即可。需要明确生殖摆脱了水的限制和头部 颈的出现是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因素。
15.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人类的好朋友.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归类,属于 .
(2)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是当有人走近时,蛙就不再鸣叫,这说明了 ;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基本特征.
(3)在水草丛生池塘里的青蛙,体色是草绿色的;而在无绿草的水沟里的青蛙,体色是灰棕色的,这对青蛙生活的意义是 .
(4)“一只青蛙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意谣.近几年,许多地区惊现五条腿,甚至六条腿的青蛙,请你分析一下畸形青蛙产生的原因: .
【答案】(1)动物
(2)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长和繁殖
(3)保护自身,不被敌害发现
(4)青蛙生活的水环境受到污染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把生物分成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青蛙属于动物界。
(2)生物的基本特征如下: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生物能生长发育;繁殖后代;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能影响并能适应环境;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可见,生物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如草履虫的应激性、鸟的迁徙、向日葵的向光性、含羞草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因此,当有人走近时蛙就不再鸣叫了,这说明青蛙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后代的基本特征。
(3)在水草丛生的池塘里的青蛙是草绿色的,在无绿草的水沟里的青蛙是灰棕色的,这样青蛙的体色和周围环境的体色相似,不容易被天敌发现,有利于青蛙保护自身,这是一种保护色。
(4)青蛙是两栖的动物,在繁殖季节,雌蛙雄蛙会有抱对行为,并把精子和卵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成蝌蚪,在水中继续发育,如果水域环境遭到污染,就会影响蝌蚪的发育,从而导致畸形蛙的出现。
故答案为:(1)动物,(2)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长和繁殖,(3)保护自身,不被敌害发现,(4)青蛙生活的水环境受到污染。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和水环境对青蛙的生长发育的影响,考查基础知识较多,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比如:生物的基本特征,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等。
16.将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基本相似的三只青蛙分别编号为甲、乙、丙。把甲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涂上一层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注意不要堵塞鼻孔;同样将乙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只将身体一侧的皮肤表面涂上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丙青蛙不做任何处理。将三只青蛙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下,观察其口腔张合的速度(即呼吸频率)。
(1)呼吸最快的是 ,其次是 ,最慢的是 。
(2)你对出现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3)丙青蛙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4)三只青蛙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相似的原因是 。
(5)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青蛙用 呼吸,用 辅助呼吸。
(6)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如何处理这三只青蛙比较合适?
(7)青蛙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
【答案】(1)甲;乙;丙
(2)凡士林极具防水性,不透水,也不透氧
(3)对照
(4)控制单一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5)肺;皮肤
(6)将凡士林油膏清洗掉,放回适合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或放归大自然
(7)青蛙有惊人的捕捉害虫的能力;所以能较好地控制农田害虫,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1)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所以根据题干描述,甲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涂上一层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乙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只将身体一侧的皮肤表面涂上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丙青蛙不做任何处理,所以,甲青蛙呼吸最慢,丙青蛙呼吸最快,乙青蛙位于甲和乙之间。
(2)因为根据青蛙的特征,青蛙用肺呼吸,但因为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丙青蛙不做任何处理,所以呼吸最快,甲青蛙的表面涂上一层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凡士林极具防水性,不透水,也不透氧,所以甲青蛙呼吸最慢,乙青蛙的身体一侧的皮肤表面涂上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所以呼吸比甲快而比丙慢。
(3)在对照实验中,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可见丙青蛙没做任何处理,所以属于对照组,故丙青蛙在实验中是起对照作用。
(4)在探究实验中,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所以三只青蛙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相似的原因是保证变量唯一,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5)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青蛙用肺呼吸,肺发育不够完善,需要用裸露的皮肤辅助呼吸。
(6)我们要爱护小动物,要从身边做起,所以实验完成后,将凡士林油膏清洗掉,放回适合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或放归大自然。
(7)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青蛙有惊人的捕捉害虫的能力;所以能较好地控制农田害虫,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故答案为:(1)甲、乙、丙,(2)凡士林极具防水性,不透水,也不透氧,(3)对照,(4)控制单一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准确,(5)肺、皮肤,(6)将凡士林油膏清洗掉,放回适合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或放归大自然,(7)青蛙有惊人的捕捉害虫的能力;所以能较好地控制农田害虫,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分析】此题考查青蛙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熟记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在探究实验中,必须设计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1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的是美丽的田园风光,请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水稻、青蛙、蝗虫、水蛇都是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写出此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2)少数人大肆捕食青蛙,这种做法会酿出的恶果是 .
(3)鸡卵与蛙卵相比具有哪些适应陆地环境的特征(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水稻→蝗虫→青蛙→水蛇
(2)蝗虫大量繁殖,影响水稻的生长(或水蛇缺少食物而数量下降)
(3)鸡卵大,储存营养丰富;鸡卵有卵壳保护;鸡卵有卵膜,可防止水分蒸发.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1)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所以根据题意,题干中水稻、青蛙、蝗虫、水蛇四种生物间存在的事物关系是:蝗虫以水稻为食物,青蛙以蝗虫为食,水蛇以青蛙为食,所以存在的食物链是:水稻 →蝗虫→ 青蛙→水蛇。
(2)题干中,“水稻→→蝗虫→ 青蛙→水蛇”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青蛙大量被捕杀,那么蝗虫的数量就会增加,从而导致水稻受到蝗虫的危害,导致水稻产量下降,相应的水蛇的数量也会因缺少食物而下降。
(3)鸡与蛙相比,鸡更能适应陆地的生活,在卵的特征上看,鸡卵比蛙卵大,能储存更多的营养物质;鸡卵的外面有坚硬的卵壳保护,在卵壳内部有卵壳膜起到很好地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
故答案为:(1)水稻 →蝗虫→ 青蛙→水蛇,(2)蝗虫大量繁殖,影响水稻的生长(或水蛇缺少食物而数量下降),(3)鸡卵大,储存营养丰富;鸡卵有卵壳保护;鸡卵有卵膜,可防止水分蒸发。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等综合知识,难度不大,需要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间存在着动态的平衡关系,一种生物受到影响,就会对说存在的食物链产生影响。
18.(2017八上·福安月考)烟波浩渺的海洋,奔腾不息的江河,碧波荡漾的湖泊,涓涓流淌的小溪,本来都是水生动物的乐园.由于人类的活动,地球的水域污染日趋严重,鲨鱼决定召集广大鱼类成员来开会,一起商议将来生存大计.章鱼、鲫鱼、娃娃鱼、鲸鱼纷纷游来,连海马也匆匆赶来…
(1)在本文中出现的动物中,有几个是有资格进入会场的真正鱼类( )
A.1 B.2 C.3 D.4
(2)你断定它们是鱼类的依据是( )
①体表常被有鳞 ②用鳃呼吸 ③通过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④有中无肛门 ⑤体内有脊柱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
(3)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娃娃鱼 B.鲸鱼 C.鱼 D.章鱼.
【答案】(1)C
(2)A
(3)B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鲨鱼、鲫鱼、海马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鲸鱼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因此有3个是有资格进入会场的真正鱼类。
(2)海马、鲫鱼、鲨鱼是鱼类的依据是①体表常被有鳞、②用鳃呼吸、③通过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有口有肛门、⑤体内有脊柱。
(3)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鲸鱼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因此属于哺乳动物的是B鲸鱼。
【分析】常见的名字带“鱼”却不是鱼类的动物:鲸鱼(哺乳类)、鳄鱼(爬行类)、甲鱼(爬行类)、水鱼(爬行类)、章鱼(软体动物)、鱿鱼(软体动物)、墨斗鱼(软体动物)、鲍鱼(软体动物)、娃娃鱼(两栖动物)、衣鱼(昆虫)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