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备课】九年级物理全册:151+两种电荷+备课集锦(课件+教案+导学案+习题精选)(打包4套)(新版)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秋备课】九年级物理全册:151+两种电荷+备课集锦(课件+教案+导学案+习题精选)(打包4套)(新版)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12-14 11:01:14

文档简介

《15.1 两种电荷》
课前预习
1.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
2.自然界存在着两种电荷,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 电,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 电。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 , 。
3.验电器是检验 的仪器;验电器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
4.电荷的多少叫 ,单位是 。
5.原子核带 电,电子带 电,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是 C。
6.(1) 的物体叫做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及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 。导体善于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 。
(2) 的物体叫做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油等都是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 。
随堂练习
1. 摩擦产生的电荷,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下列各现象中,不是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是(? )
A.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 B.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时,手会被粘在铁棒上
C.买食品时,将食品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 D.印刷厂里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2. 四个小球甲、乙、丙、丁,已知甲带负电,乙排斥甲,丙吸引乙,丁吸引丙,则丁球( )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带电或不带电均有可能
3. 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分开,那么结果则是(? )
A.丝绸和玻璃棒都带正电 B.丝绸带负电,玻璃棒带等量正电
C.丝绸不带电,玻璃棒带正电 D.丝绸和玻璃棒都带负电
4.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
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B.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
C.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D.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5. 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
A.梳头时,空气进人头发 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 D.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
达标练习
6.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7. 爱好物理的康康同学发现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很多灰尘,其主要原因是(  )
A.荧光屏有吸附灰尘的能力 B.屋子里灰尘的自然堆积
C.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温度较高 D.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
8.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_电。这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橡胶棒________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
9.实验室常用的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 ,它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
10.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
A.摩擦时原子核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B.摩擦时核外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C.摩擦时原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D.摩擦可以创造电荷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通草球用丝线悬挂着,当乙球靠近甲球时,两球互相排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带正电,乙球不带电
B.甲球不带电,乙球带负电
C.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
D.甲、乙两球都带负电或都带正电
12.有4个轻质小球A、B、C、D,已知C带正电,A与C相互吸引,A与D相互排斥,B与D相互吸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带负电,D带负电,B一定带正电
B.A带负电,D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C.A带负电,D带负电,B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D.A带正电,D带正电,B一定不带电
13.小红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 装运汽油为什么不准用塑料桶,而要用金属桶?
14.怎样检验经过打摩擦后的一塑料圆柱笔杆是否带电?说明用到的材料和简明的过程与现象.
15.小明参观科技馆时,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家后他把实验情景绘成一幅平面示意图,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如图所示)。
(1)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根据图11-4,提出一个猜想。
第1节 两种电荷
随堂练习 1.B 2.D 3.B 4.A 5.B
达标练习 6.C 7.D 8.负 得到 9.验电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10.B 11.D 12.C 13.桶内汽油或空气等与桶壁摩擦,会使塑料桶带电,由于塑料是绝缘体,所以电荷不能及时流入大地,容易发生放电现象,并产生火花引燃汽油,造成事故。而金属桶是导体,可使电荷流入大地,避免放电现象的发生。
14. 解法一:用塑料笔杆靠近轻小物体,若轻小物体被吸引,则表明该物体带电,否则物体不带电。
??? 解法二:用塑料笔杆分别靠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本擦过的橡胶棒,若出现排斥现象,表明该物体带电,只出现吸引现象物体不带电。
??? 解法三:用塑料笔杆接触电器的金属球,若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表明物体带电,否则物体不带电。
15. ⑴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或受到A球对它的排斥力)。 ⑵答案是开放的,如:电荷间排斥力的大小跟电荷间的距离有关;电荷间的距离越远,排斥力越小;电荷间的斥力与它们的距离成反比等。

两种电荷
两种电荷
总结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 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 。习惯上我们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 。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
填一填: 1.自然界只有 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 。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
3.电荷量: 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其单位是 ,符号 。
4. 验电器:(1)验电器的原理是 ;
(2)验电器的用途是 ;
学以致用:1.如图,经过摩擦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现象就是( )
A.电生磁 B.物体被磁化
C.摩擦生热 D.摩擦起电
2.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带异种电荷 D.带同种电荷
3. 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 )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
4. 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
A.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 B.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C.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 D.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
5.工厂里经常使用静电除尘技术,用一块带电的金属板,把浮尘吸附在金属板上。静电除尘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总结:你能用那些方法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呢??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二、原子及其结构
填一填:1.原子由 和 组成, 位于原子的中心, 带正电 带负电。
2. 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 。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 ,所以整个原子呈中性。
4.摩擦起电的原因:
(1)在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
(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3)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
如: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____得到电子,带___电,____失去电子,带___电。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时,____得到电子,带___电,____失去电子,带___电。
******注意:摩擦起电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摩擦起点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
学以致用:1.橡胶棒和毛皮相互摩擦时,_____上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_______上,因此橡胶棒因_____电子而带上_____电荷。
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 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 和不带电的 组成。
3. 原子是由电子、质子与中子等更微小的粒子所构成。若以○、●和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示意图中,哪个带负电( )
三、导体和绝缘体(认真观察实验)
填一填: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 ;如: 、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 ,如: 、玻璃、塑料等;
(3)金属导电靠的是 ,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是靠 。
*****注意: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如:湿木是________,玻璃是_______,被烧红玻璃是_________。
学以致用:1.验电器主要是由(A)金属杆 (B)金属球 (C)金属箔 (D)玻璃外壳等四个部分构成。其中 是导体; 是绝缘体。
2.电线的芯线是用金属来做的,因为金属是 ;金属导电靠的是 ;电线芯线的外面包上一层橡胶或塑料,因为橡胶或塑料是 。
3. 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品均属于导体的是( )
A.干木棒、陶瓷碗 B.塑料尺、食盐水 C.金属硬币、人体 D.石墨、空气
两种电荷
感知目标
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知道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2.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情感目标
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重 点
难 点
重点:摩擦起电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难点: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器材
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支架,验电器,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备标注
启动课堂
新课引入
举例电在我们日常生活、现代化社会中的应用:
电是什么?
演示实验:
用梳子反复梳扎在一起的塑料纤维条,请同学们注意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师生共同引出课题:
这是摩擦起电现象,人类对电世界的认识就是从这一现象开始的,从今天起,我们就从最基本的问题—电荷学起。
学生举例:
塑料纤维条变得发散了。
学生七嘴八舌,不要求学生答得很准确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尽可能多地联系生活实际




一、电荷
学生实验: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做以下两组实验:
第一组:用塑料直尺靠近碎纸屑;用玻璃棒靠近碎纸屑;用橡胶棒靠近碎纸屑。
第二组:用摩擦过的塑料直尺靠近碎纸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碎纸屑。
问题一:两组实验中的塑料直尺、玻璃棒、橡胶棒有什么不同?
师生共同总结:
大家说得很好,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问题二: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使物体带电的?
演示实验:(边演示边解说)
用两块相同的丝绸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棒,再将两根玻璃棒互相靠近。
用两块相同的毛皮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橡胶棒,再将两跟橡胶棒互相靠近。
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你们发现了什么?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小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荷种类不同,大量事实表明,自然界有两种电荷,我们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实验
学生猜想
摩擦过的塑料直尺、玻璃棒、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物体;没有经过摩擦的塑料直尺、玻璃棒、橡胶棒、不能吸引轻小物体。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
学生认真观察
思考 回答
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互相排斥,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互相排斥,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
学生尝试总结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在尝试、合作中发展能力
亲自经历,感受才最深刻
兴趣是通过活动培养出来的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二、验电器
引入:同学们知道:测量时间用钟表,测量温度用温度计,电荷也有多少,我们如何测量电荷的多少呢?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种测量电荷多少的仪器——验电器。(出示验电器并介绍结构)。
演示实验(边演示边解说):
分别用不带电的玻璃棒和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分别用带电的玻璃棒和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用力摩擦玻璃棒、橡胶棒,再将它们分别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问题一:你们发现了什么?
对!验电器的作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问题二:为什么带电物体接触金属球时,金属箔片会张开呢?
总结: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验电器金属箔片张角越大,说明所带电荷越多,我们把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其符号为Q,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字母C表示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带电的云所带的电荷约几十库。
三、原子的结构 元电荷
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问题一: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原子和分子)
问题二:原子结构如何?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小结:电子是带有最小电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元电荷,常用e表示e=1.6×10-19C
认真观察。
学生观察得出结论:
没有带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不张开,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带电多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片张角大,所以,验电器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带电量多还是少。
学生讨论后总结得出: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片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阅读教材上关于物质结构的内容,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
实践出真知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探索精神,提倡让学生总结出 “结论”和概念,而不是背“结论”和概念。
体现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魅力
四、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
演示实验:将带电的验电器A和不带电的验电器B的金属球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杆连接起来。
问题一: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问题二:这说明什么?
问题三:由此你联想到什么?
小结:金属杆中有电荷在定向移动,金属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它们就是自由电子。所以金属是导体。有的物体善于导电,叫做导体;有的物体不善于导电,叫做绝缘体。
教师强调并补充: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等都是导体;橡胶、玻璃等都是绝缘体
问题四:定义中为什么要说:“善于”、“不善于”,而不说:“能够”、“不能够”呢?
小结:在特殊条件下,导体可以变成绝缘体,绝缘体可以变成导体,所以,我们说: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验电器A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小,验电器B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
验电器A所带电荷减少,验电器B所带电荷增大。
电荷由验电器A移动到了验电器B。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通常情况下,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学生尝试去解答,可能答不准确
提倡多动手,增加实践机会,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
知识梳理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正电荷与负电荷
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电荷 作用规律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原子结构: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导体和绝缘体:
学生归纳
课堂小结、归纳重点、
技能迁移
晚上脱毛衣时,经常会产生火花并发出响声猜想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实践作业
选作:配套练习册和学检
板书: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正电荷与负电荷
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电荷 作用规律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原子结构: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导体和绝缘体:
教后反思:
课件13张PPT。第一节 两种电荷一 带电现象、带电体:
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带电现象,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二、摩擦起电
问题:自然界中有多少种电荷?
(一)正负两种电荷动画实验一: (注意声音)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用 来表示.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用 来表示.
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问题: 是不是任意两个物体相互摩擦都会起电呢? +- 实验表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动画实验二: (注意声音)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结构:如右图
工作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的原理来工作的.如下: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动画实验三:验电器原子结构图:如右图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
子带负电.
通常情况下,原子是电
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
体也呈电中性.
核外电子原子核(二)原子及其结构1.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那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
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2.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
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当两物体摩擦时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转移的电荷是负电荷,而不是正电荷.
1.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 的本领不同.
2.摩擦的物体与外界绝缘.摩擦起电的条件综合一起回顾上面的实验,动画实验四:(鼠标指在图片上按右键,点播放即可.)________________导电导体———________________导电绝缘体——容易不容易(三)导体和绝缘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湿木)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2、绝缘体:(干木、陶瓷、玻璃、橡胶、油、塑料)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注意: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