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1.(2023·新密高一阶段练习)孟获,三国时期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首领,公元225年起兵反叛蜀汉,诸葛亮“七擒孟获”,采取攻心战策略,达到了孟获投降、南中平定、蛮族归心的结果。这一事件反映了蜀汉( )
A.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
B.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C.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D.采取了和平友善的民族政策
2.(2022·嘉兴高一课时练习)据史学家唐长孺先生考证,西晋时门阀等级序列业已排定,虽有一些“新出门户”,如颍川庾氏、阳翟褚氏出身寒微,也有个别寒人因军功而被提升到士人地位,但大部分寒人地位卑贱,仕途蹉跎,无法涉足士流。由此可知,西晋时期( )
A.社会阶层流动不畅 B.察举制的弊端凸显
C.门阀制度达到鼎盛 D.统治基础受到削弱
3.下图为现存于甘肃博物馆的文物“晋归义羌侯”金印的印文。它是西晋王朝颁给地处西北、归顺中原的羌族部落酋长的印章。该文物可以说明西晋时期( )
A.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的交流
B.北方地区分裂动荡的局面
C.少数民族内迁至南方地区
D.冶金制印技术的高度发达
4.(2023·沈阳高一阶段练习)317年,毫无名望的司马睿初到江东建康(今南京),乃是“吴人不附”,一个月后,还是“士庶莫有至者”。王导建议司马睿礼遇吴郡名士顾荣和出身官宦世家的纪瞻,并争取到他们的支持。从此,“百姓归心焉……君臣之礼始定”。这可以说明当时( )
A.士族具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
B.士族成为权贵攀附对象
C.江南民众纲常伦理观念淡薄
D.中央集权制度逐渐衰落
5.南朝使用衣料质地有很大的讲究,锦绣绮罗一类质地精良的丝织品被视为上服,只有上层人物可以穿用;而麻布粗纱一类质地粗疏的织品被视为下服,禁例规定只许平民百姓穿着,两者的界限是不能随便混淆的。这反映出,当时( )
A.服装材质明贵贱长短显身份特征
B.服饰变化是新观念的象征
C.服饰是等级社会外在形制的标志
D.服装配件的进一步精细化
6.(2022·安徽省郎溪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表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一些状况。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领域 发展的状况
农业 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手工业 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进步明显
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B.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C.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
D.南方民族交融现象出现
7.如表可以用来说明,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 )
资料 出处
十六国时期,南凉开国君主秃发乌孤在河西“务农桑,修邻好”。 《晋书》
前凉沙州刺史杨宣在敦煌郡“引甘泉修阴开渠”“堰水溉田,人赖其利”。 《汉唐西域与敦煌郡大事记简辑》
前秦王苻坚在“建元之末,徏江汉之人万余户于敦煌,中州之人有田畴不辟者亦徏七千余户”。 《晋书》
A.农业讲究精耕细作 B.与内地经济交往不断
C.农耕经济得到发展 D.先进生产方式的拓展
8.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而土为“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改拓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
B.减少改革中面临的阻力
C.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
D.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9.有学者说:“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的剧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出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契机,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这说明孝文帝改革( )
A.体现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步性
B.力图建立大一统封建国家
C.促进了士族制度的发展完善
D.尝试去调和各民族间矛盾
10.(2022·洛阳高一阶段练习)著名的北朝民歌《木兰辞》取材于北魏与柔然的战争;《魏书·列女传》记载,面对(南朝)梁的大举进攻,梓潼太守苟金龙病重,其妻刘氏亲自指挥作战,斩杀叛兵,奋战百余日,最终守住了城池,后被孝明帝授予爵位。这可用于说明北朝( )
A.民族隔阂的消亡 B.尚武风气的浓厚
C.华夏认同的加强 D.士族专权的弊端
11.(2022·信阳高一阶段练习)据史书记载,魏初“西北诸郡,皆为戎居”,西晋初期“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这表明,当时( )
A.民族矛盾日趋尖锐 B.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C.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D.地方割据渐趋兴起
12.(2022·瑞金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东晋政府为了照顾侨户“流寓江左,庶有旋反之期”的心理,没有把西晋永嘉之乱后出现在南方的侨户编入当地土著户籍,“不以黄籍籍之,而以白籍,谓以白纸为籍,以别于江左旧来土著也”。这一状况导致( )
A.户籍体制的混乱 B.中央权力的削弱
C.赋役制度的瓦解 D.郡县制度的崩溃
13.(2022·北京卷)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下面示意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南朝吴均在《饼说》中指出制作高水平的饼所需要的条件是“安定噎鸠之麦,洛阳董德之磨,河东长若之葱……洞庭负霜之橘,仇池连蒂之椒,调以济北之盐,剉以新丰之鸡”。这反映出( )
A.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发展
B.南北饮食文化的交流
C.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
D.诗文创作题材的更新
15.(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古代,王朝都城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朝代都城及现今地名统计表。
朝代 都城 现今地名 朝代 都城 现今地名
商朝 殷 河南安阳 隋朝 大兴 陕西西安
西周 镐京 陕西西安 唐朝 长安 陕西西安
东周 洛邑 河南洛阳 北宋 东京 河南开封
秦朝 咸阳 陕西咸阳 南宋 临安 浙江杭州
西汉 长安 陕西西安 元朝 大都 北京
东汉 洛阳 河南洛阳 明朝 应天 江苏南京
北魏 平城 山西大同 清朝 盛京 辽宁沈阳
注释:①商代都城原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②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至洛阳。③隋唐两代均以洛阳为东都。④1421年,明成祖朱棣把明代都城从应天(今南京)迁到北京。⑤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清政府把都城迁到北京,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
阅读表格,从中分别提取中国古代王朝都城选址的两项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准确,史论结合。)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1.B [根据材料“采取攻心战策略,达到了孟获投降、南中平定、蛮族归心的结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时期,蜀汉统治西南地区,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B项正确。]
2.A
3.A [材料没有体现出北方分裂动荡的局面,排除B项;西晋时期北方一些少数民族内迁至中原地区,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冶金制印技术,排除D项。]
4.A [根据材料可知,司马睿初到江东并没有得到臣民归附,在争取到世家大族顾荣、纪瞻的支持后,才得以“百姓归心”“君臣之礼始定”,体现了这一时期士族强大的政治影响和号召力,皇族必须借助士族势力才能实现有效统治,A项正确。]
5.C [据材料可知南朝对衣着服饰有严格限制,说明服饰是等级社会外在形制的标志,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不同服饰背后的等级限制,而服装材质只是表象,排除A项;衣服等级限制与新观念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服装的等级限制,并不是配件,排除D项。]
6.A [根据材料可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乱,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A项正确;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并不是其主要因素,排除B、C项;民族交融现象之前就已出现,排除D项。]
7.C [根据材料可知,南凉开国君主在河西“务农桑,修邻好”、前凉沙州刺史在敦煌郡兴修水利、前秦王苻坚移民屯田,这说明该时期河西走廊农耕经济得到发展,C项正确。]
8.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自称黄帝后裔,为继承黄帝以土为德的做法,将拓跋氏改为元氏,表明其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D项正确。]
9.A [根据材料可知,孝文帝改革实现了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碰撞,并创造了新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步性,A项正确。]
10.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木兰以女子之身代父从军并杀敌立功,刘氏在丈夫病重期间直接指挥作战并斩杀叛兵,表明北朝女子平时会接受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根据“被孝明帝授予爵位”可知女子能够直接得到皇帝封赏,反映出当时尚武之风浓厚,B项正确。]
11.B [根据材料可得出,关中地区有很多外来的民族居住,说明当时少数民族不断内迁,B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民族矛盾,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内迁,而不是开发边疆,排除C项;材料与地方割据无关,排除D项。]
12.B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白籍是东晋政府专为侨户设置的临时户籍,于是在东晋时期形成了黄、白籍两种户籍体系。在郡县制度大坏的情况下,东晋外有逼境胡兵,内有难驭权臣,各行其政的地方政权给中央政府呈报的侨户户籍,既不系统又不完整,致使中央权力削弱,B项正确。]
13.D [汉代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地广人稀,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民南迁,江南地区逐渐发展成为“民多田少”,④位于江南地区,D项正确;①②③不在江南地区,排除A、B、C项。]
14.B [材料中南朝人所提及的制作饼的材料,有北方的,也有南方的,反映出南朝人对北方特产的熟悉及南北方饮食文化的交流,B项正确;材料没有特别强调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城市的经济功能,排除C项;据材料只能看出这一诗文创作的题材与生活有关,不能得出创新与否,排除D项。]
15.信息一:中国古代王朝都城选址受边患(少数民族威胁)影响。
说明:东周将都城从镐京迁至洛阳,受西部少数民族犬戎影响;明代将都城迁至北京,以巩固边防,抵御蒙古族的入侵。
信息二:部分王朝迁都是便于接受先进文化的需要。
说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便于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实现少数民族封建化;清代都城从盛京迁往北京,便于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以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其他提示:地理环境交通因素;国家经济重心迁移;军事因素影响(凭借天然屏障,加强防卫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