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 )
A.分度值为1 cm的刻度尺 B.零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
C.量程只有10 cm的刻度尺 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
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3.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 )cm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4.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依次是74.4cm、74.3cm、74.5cm、74.3cm,则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 )
A.74.38cm B.74.4cm C.74.5cm D.74.375cm
5.(2017八上·道真期末)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8.60cm B.1.60cm
C.1.6cm D.以上读数都不正确
6.已知在温度升高相同的条件下,铜膨胀的程度比钢大,在20℃时用一个钢卷尺测得一个铜块的长度为2.60 cm,若在50℃的高温环境下,再次测量一次铜块的长度,则测量结果应 ( )
A.大于2.60cm B.等于2.60cm C.小于2.60cm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7.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 ,在实验室常用 测量时间。
8.36mm= dm,900 s= min。
9.某同学进行测量记录时因粗心漏掉了单位,请你补上:物理教科书的长度为26 ,课桌的宽度为0.65 。
10.(2017·阿克苏模拟)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
11.小文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请指出读数时的错误 ,如按照正确读数方法读数,则铅笔的长度为 cm。
12.为了测操场跑道的长,推车沿跑道绕操场一周,车轮正好转过128圈,如果车轮的直径是0.5m,则操场的跑道长 m。
13.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 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 mm。
14.张林同学用一把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他的测量方法如图,图中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张林同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
⑴ ;
⑵ ;
⑶ ;
⑷ 。
三、实验题
15.如图所示,是一棵百年老树,小明想知道此树的树干A处有多粗,可是小明身边只有直尺没有软皮尺,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测量A处直径大小的方案。要求:说明所需的辅助器材,并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A. 分度值的大小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但任何分度值的刻度尺都是可以使用的,A不符合题意;
B. 零刻线磨损后,可以以其它刻度为起点进行测量,只是读数时注意一下就可以,并不影响使用,B不符合题意;
C. 量程小的刻度尺适合测较小的长度,测较大的长度时也可以多测几次,将结果相加,也不影响使用,C不符合题意;
D. 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是不合格的,也无法准确测出物体的长度,是不能使用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不同的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不同,当刻度必须是均匀的。
2.【答案】C
【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AB、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AB不符合题意;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符合题意;D. 错误是不遵守测量操作规则所引起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3.【答案】B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把cm分别放在数值的后面,分析是否符合实际:A. 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cm,不符合实际长度,A不符合题意;
B. 茶杯的高度是11.2cm,符合实际长度,B符合题意;
C.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cm,不符合实际长度,C不符合题意;
D. 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cm,不符合实际长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对常见物品的了解,结合数据选择合适的单位。
4.【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物体的长度为L= 4=74.4cm,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5.【答案】B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根据图示,本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金属块左端对准的刻度是7.00cm,右端读数是8.60cm;
所以金属块的实际长度是:8.60cm﹣7.00cm=1.60cm;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利用物体对应的刻度值相减就是物体的长度,注意要有估计值.
6.【答案】A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在温度升高相同的条件下,铜膨胀的程度比钢大,故升温后,50℃时2.60cm长的铜块变得大于50℃时2.60 cm长的钢卷尺,故测量结果变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由于不同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所以在不同温度时测量的长度也不同。
7.【答案】秒;停表(秒表)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在实验室常用停表(秒表)测量时间。
故答案为:秒;停表(秒表)。
【分析】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秒,测量仪器是秒表。
8.【答案】0.36;15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由于1m=10dm=100cm=1000mm,所以36mm=36×10 2dm=0.36dm;
由于1s= min,所以900s=900× min=15min.
故答案为:0.36;15.
【分析】根据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换算关系进行单位换算。
9.【答案】cm;m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长度比20cm大一些,在26cm左右;中学生一步的步幅在65cm左右,课桌的宽度与一步差不多,所以是65cm=0.65m.
故答案为:cm;m。
【分析】根据对常见物品长度的了解和数据,选择合适的单位。
10.【答案】1mm;3.80cm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解:
由图知,在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为1mm,也就是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由图知,起始端在6.00cm处,末端在9.80cm处,所以物体长度为L=9.80cm﹣6.00cm=3.80cm.
故答案为:1mm;3.80cm.
【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1.【答案】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2.55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读数时视线没有与铅笔右侧所对刻线相垂直;图中刻度尺一个大格是1cm,一个大格里面有10个小格,所以分度值是1mm,该铅笔的长度是2.55cm;
故答案为: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2.55。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可以使测量更准确,读数时要有估计值。
12.【答案】200.96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车轮一圈的长度为L=2πr=3.14×0.5m=1.57m;转过128圈等于操场的跑道长度s=128L=1.57m×128=200.96m。
故答案为:200.96.
【分析】根据轮的直径计算轮的周长,利用周长和砖的圈数计算长度。
13.【答案】4.98~5.00之间均对;1.6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故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10.00cm对齐,右侧与15.0cm对齐,估读为15.00cm,所以线圈的总宽度为L=15.00cm 10.00cm=5.00cm.由图可知L=4.95cm,n=32,D= ≈0.156cm≈1.6mm.
故答案为:4.98~5.00之间均对;1.6.
【分析】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14.【答案】刻度尺放斜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被磨损了,课本的左端应对准一个整刻度;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视线没有和尺面垂直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根据对照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加以对比即可做出解答。 (1)刻度尺放斜了;(2)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被磨损了,课本的左端应对准一个整刻度 (3)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4)视线没有和尺面垂直.
故答案为:刻度尺放斜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被磨损了,课本的左端应对准一个整刻度;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视线没有和尺面垂直。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要和被测量的边平齐,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要从刻度尺的某一整刻度开始,而且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15.【答案】解:器材:细线、直尺
步骤:将细线围绕A点树干绕一圈;用直尺测出绕树干一圈的细线长,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记为L;树干直径为 。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器材:细线、直尺;步骤:将细线围绕A点树干绕一圈;用直尺测出绕树干一圈的细线长,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记为L;树干直径为 。
【分析】利用圆的周长,可以计算圆的直径。
1 / 1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 )
A.分度值为1 cm的刻度尺 B.零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
C.量程只有10 cm的刻度尺 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
【答案】D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A. 分度值的大小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但任何分度值的刻度尺都是可以使用的,A不符合题意;
B. 零刻线磨损后,可以以其它刻度为起点进行测量,只是读数时注意一下就可以,并不影响使用,B不符合题意;
C. 量程小的刻度尺适合测较小的长度,测较大的长度时也可以多测几次,将结果相加,也不影响使用,C不符合题意;
D. 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是不合格的,也无法准确测出物体的长度,是不能使用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不同的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不同,当刻度必须是均匀的。
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答案】C
【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AB、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AB不符合题意;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符合题意;D. 错误是不遵守测量操作规则所引起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3.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 )cm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答案】B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把cm分别放在数值的后面,分析是否符合实际:A. 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cm,不符合实际长度,A不符合题意;
B. 茶杯的高度是11.2cm,符合实际长度,B符合题意;
C.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cm,不符合实际长度,C不符合题意;
D. 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cm,不符合实际长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对常见物品的了解,结合数据选择合适的单位。
4.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依次是74.4cm、74.3cm、74.5cm、74.3cm,则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 )
A.74.38cm B.74.4cm C.74.5cm D.74.375cm
【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物体的长度为L= 4=74.4cm,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5.(2017八上·道真期末)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8.60cm B.1.60cm
C.1.6cm D.以上读数都不正确
【答案】B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根据图示,本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金属块左端对准的刻度是7.00cm,右端读数是8.60cm;
所以金属块的实际长度是:8.60cm﹣7.00cm=1.60cm;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利用物体对应的刻度值相减就是物体的长度,注意要有估计值.
6.已知在温度升高相同的条件下,铜膨胀的程度比钢大,在20℃时用一个钢卷尺测得一个铜块的长度为2.60 cm,若在50℃的高温环境下,再次测量一次铜块的长度,则测量结果应 ( )
A.大于2.60cm B.等于2.60cm C.小于2.60cm D.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在温度升高相同的条件下,铜膨胀的程度比钢大,故升温后,50℃时2.60cm长的铜块变得大于50℃时2.60 cm长的钢卷尺,故测量结果变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由于不同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所以在不同温度时测量的长度也不同。
二、填空题
7.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 ,在实验室常用 测量时间。
【答案】秒;停表(秒表)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在实验室常用停表(秒表)测量时间。
故答案为:秒;停表(秒表)。
【分析】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秒,测量仪器是秒表。
8.36mm= dm,900 s= min。
【答案】0.36;15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由于1m=10dm=100cm=1000mm,所以36mm=36×10 2dm=0.36dm;
由于1s= min,所以900s=900× min=15min.
故答案为:0.36;15.
【分析】根据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换算关系进行单位换算。
9.某同学进行测量记录时因粗心漏掉了单位,请你补上:物理教科书的长度为26 ,课桌的宽度为0.65 。
【答案】cm;m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长度比20cm大一些,在26cm左右;中学生一步的步幅在65cm左右,课桌的宽度与一步差不多,所以是65cm=0.65m.
故答案为:cm;m。
【分析】根据对常见物品长度的了解和数据,选择合适的单位。
10.(2017·阿克苏模拟)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
【答案】1mm;3.80cm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解:
由图知,在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为1mm,也就是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由图知,起始端在6.00cm处,末端在9.80cm处,所以物体长度为L=9.80cm﹣6.00cm=3.80cm.
故答案为:1mm;3.80cm.
【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1.小文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请指出读数时的错误 ,如按照正确读数方法读数,则铅笔的长度为 cm。
【答案】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2.55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读数时视线没有与铅笔右侧所对刻线相垂直;图中刻度尺一个大格是1cm,一个大格里面有10个小格,所以分度值是1mm,该铅笔的长度是2.55cm;
故答案为: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2.55。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可以使测量更准确,读数时要有估计值。
12.为了测操场跑道的长,推车沿跑道绕操场一周,车轮正好转过128圈,如果车轮的直径是0.5m,则操场的跑道长 m。
【答案】200.96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车轮一圈的长度为L=2πr=3.14×0.5m=1.57m;转过128圈等于操场的跑道长度s=128L=1.57m×128=200.96m。
故答案为:200.96.
【分析】根据轮的直径计算轮的周长,利用周长和砖的圈数计算长度。
13.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 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 mm。
【答案】4.98~5.00之间均对;1.6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故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10.00cm对齐,右侧与15.0cm对齐,估读为15.00cm,所以线圈的总宽度为L=15.00cm 10.00cm=5.00cm.由图可知L=4.95cm,n=32,D= ≈0.156cm≈1.6mm.
故答案为:4.98~5.00之间均对;1.6.
【分析】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14.张林同学用一把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他的测量方法如图,图中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张林同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
⑴ ;
⑵ ;
⑶ ;
⑷ 。
【答案】刻度尺放斜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被磨损了,课本的左端应对准一个整刻度;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视线没有和尺面垂直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根据对照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加以对比即可做出解答。 (1)刻度尺放斜了;(2)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被磨损了,课本的左端应对准一个整刻度 (3)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4)视线没有和尺面垂直.
故答案为:刻度尺放斜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被磨损了,课本的左端应对准一个整刻度;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视线没有和尺面垂直。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要和被测量的边平齐,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要从刻度尺的某一整刻度开始,而且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三、实验题
15.如图所示,是一棵百年老树,小明想知道此树的树干A处有多粗,可是小明身边只有直尺没有软皮尺,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测量A处直径大小的方案。要求:说明所需的辅助器材,并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
【答案】解:器材:细线、直尺
步骤:将细线围绕A点树干绕一圈;用直尺测出绕树干一圈的细线长,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记为L;树干直径为 。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器材:细线、直尺;步骤:将细线围绕A点树干绕一圈;用直尺测出绕树干一圈的细线长,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记为L;树干直径为 。
【分析】利用圆的周长,可以计算圆的直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