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大青树下的小学
各族儿童校园聚
一棵粗壮的大青树下,有一所边疆的小学,在这所边疆的小学里,有不同民族的小学生,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一起上课、玩耍,好不快活!这快活像长了手,招来了许多小动物……多么美好呀!
边疆小学乐趣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借助课文联系自己的校园生活,展开想象说一段校园生活场景。(重点)
3.能借助课文中的语句和资料,了解大青树下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难点)
学习目标
yàn
艳
晨
rónɡ
绒
qiú
球
hàn
汉
fú
服
zhuānɡ
装
bàn
扮
chén
字词乐园
好
hǎo(好像)
hào(好奇)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
读一读:看着天空中火红的太阳好(hǎo)像一个大气球,三岁的小姑
娘睁着大眼睛好(hào)奇地看着,妈妈发现了急忙拉她进屋。
.
.
多音字
坪 坝:
鲜 艳:
好 奇:
边 疆:
古 老:
洁 白:
摇 晃:
绚丽多彩:
平坦的场地。
颜色鲜明而美丽。
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或事物感到新奇而感兴趣。
靠近国界的领土。
经历了久远年代的。
没有被其他颜色染污的白色。
摇摆晃动。
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形容色彩华丽。
我会写
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上学路上的景象。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上课时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总写大青树下的学校的美丽。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bà)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hàn)族的,有傣(dǎ)族的,有景颇(pō)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yàn)的服装,把学校打扮(bàn)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yáng)的国旗敬礼。
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他们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你们猜猜他们要去哪呀?
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德 昂 族
回 族
维吾尔族
阿 昌 族
傣 族
汉 族
景 颇 族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向……向……向……”的排比句,突出强调了同学们天真可爱、有礼貌和对祖国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小学的赞美。
排比的修辞手法
上课学习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过渡句:钟声敲响,表明上课时间到,引出下文。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指的是谁?它们都在干什么?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指的是树枝、鸟儿、蝴蝶、猴子。它们在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衬托出孩子们愉快的心情和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
课文写了学生活动的同时,还写了许多的小动物。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
小动物的出现更突出了地处边疆的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乐、活泼的气氛,也从侧面说明了在这所小学上课的学生们上课专注、朗读的声音好听。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结尾处描写了哪些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结尾描写了铜钟和凤尾竹,突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难忘和怀念之情。
凤尾竹
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照应题目,抒发作者的自豪、赞美之情。
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民族小学的自豪与赞美之情。
课文主旨
大
青
树
下
的
小
学
上学、到校
课上、课下
结尾点题
穿戴不同
文明有礼
可爱美丽
认真读书
快乐游戏
美丽可爱
团结欢乐
层次梳理
课堂演练
2.选择正确的字。
大家的穿(带 戴)不同。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支 枝)干上。
戴
1.选择恰当词语填空。
( )的老师 ( )的枝干
( )的粉墙 ( )的小学
敬爱
粗壮
枝
洁白
可爱
课堂演练
3.大青树下的小学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这里的学生都来自不同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