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1.(2022·昭通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是辽朝孔庙分布情况。这反映出辽朝( )
A.对中原汉民族文明的认同
B.儒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
C.推行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
D.民族政权实现了封建化
2.唐代,一些内迁的党项人被授以“闲田”,他们开始学习农耕。西夏建立前,党项人已经进入河西走廊的凉州、甘州等农业区,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据汉文史料记载,宋代党项人已是“耕稼之事,略与汉同”。这可以用来说明( )
A.西夏全面模仿两宋制度
B.西夏农耕经济取代游牧经济
C.唐宋经济重心转向西北
D.少数民族对西北边疆的开发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有如下叙述。材料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
(女真人)击败了在东北地区居统治地位的①,②为之鼓舞,决定收复此地,导致了(女真人对)中国北部大规模入侵。宋朝防御土崩瓦解,③朝廷只得留在中国中部的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
A.金 南宋 北宋 B.金 辽 北宋
C.辽 北宋 南宋 D.金 辽 南宋
4.(2022·海南卷)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
A.疆域拓展 B.民户管理
C.文化认同 D.政权认同
5.(2022·汕头高一期末)元世祖忽必烈将国号从“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以年号“中统”纪年,并“内立都省,以总宏纲,外设总司,以平庶政”,还表示要“施仁发政,期与物以更新”。这表明元朝( )
A.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实行各民族平等的政策
C.延续了中原王朝统治方式
D.放弃了游牧民族的传统
6.(2022·佳木斯高一期末)如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 )
A.宣政院
B.行中书省
C.枢密院
D.中书省
7.(2022·长春高一阶段练习)某学者说:“元朝行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观察下图可知,湖广行省的布局( )
A.以山川形便为基本原则
B.囊括了自然和人文差异很大的区域
C.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D.增强了元朝在国防和经济上的实力
8.(2022·丽水高一阶段练习)有学者认为,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因为元政权的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亚洲和远东了。据此可知,元朝的建立( )
A.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
B.引发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C.保障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
D.客观上推动东西方交流
9.(2022·抚州高一期末)元朝与唐、宋、明不同,它并不禁止各族之间互相通婚,所以蒙汉、回汉、畏汉以及各边疆民族之间的通婚的现象十分普遍。这说明元代( )
A.蒙古族放弃游牧生活 B.民族交融加速
C.政府强制各民族通婚 D.民族矛盾消失
10.(2022·扬州高一期中)(元朝)在考试程式上规定蒙古、色目人考两场,而汉人、南人须考三场,题目的难易也迥然不同。同时,蒙古人、色目人愿意考汉人、南人科目者,中选后加官一等。这反映出元朝在民族关系上( )
A.化解了民族矛盾 B.推行民族歧视政策
C.实现了民族交融 D.强化蒙古贵族特权
11.(2022·上饶高一阶段练习)茶产于四川,流行于江南。如图是辽代壁画《备茶图》。据图可知( )
A.南方文化影响力扩大 B.契丹族逐步封建化
C.经济作物在辽国推广 D.风俗画在西域流行
12.(2022·惠州高一阶段练习)辽宋夏金近400年的对峙格局中,宋朝以据有“中土”、代后周政权之正统自居;辽圣宗专作《传国玺诗》宣扬“天子符瑞”尽归于辽;金太祖则诏告天下“今欲中外一统”。其间虽有争战,但“战”是统一之战,“和”是“君臣”“叔侄”之和。这反映出该时期( )
A.民族交融逐步消除民族差异
B.正统之争成为战争的根源
C.和平交流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D.政权并立中呈现出内聚性
13.(2022·运城高一阶段练习)汉唐王朝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则以宣慰使、安抚使、千户等官职封予各少数民族首领,其职类、承袭、贡赋和征发等遂形成一定制度。元朝这一举措( )
A.扩大了地方官员的职权范围
B.通过恢复分封制度以巩固统治
C.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D.实现对少数民族地区直接管理
14.(2022·南平高一期中)下表是1262年元朝中书省的官吏任职情况。这说明元朝( )
左、右丞相 平章政事 左、右丞 参知政事
不花(蒙) 忽鲁不花(蒙) 史天泽(汉) 耶律铸(契丹) 塔察儿(蒙) 王文统(汉) 赛典赤(回回) 廉希宪(汉) 粘合南合(女真) 阔阔(蒙) 张文谦(汉) 张启元(汉) 商挺(汉) 杨果(汉)
A.汉族地主是重要统治基础
B.民族关系平等友好
C.中枢权力由汉族官僚把控
D.中央地方分权制衡
15.(2022·重庆高一期末)(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一 西汉形势图
图二 元朝形势图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一项从汉到元政治发展趋势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1.A [据上图可知,辽朝国内孔庙数量很多,分布广泛,说明辽朝对儒家文化的学习和重视,A项正确;孔庙分布图无法体现儒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排除B项;材料与因俗而治无关,排除C项;据材料无法分析出民族政权是否实现封建化,排除D项。]
2.D [党项人开始从事农耕,而且西夏建立之前,党项人的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开发,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西夏建立之前的历史,排除A、B项;材料与经济重心转移无关,且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3.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击败了在东北地区居统治地位的辽政权,①是辽,当时是北宋政权,②是北宋,北宋灭亡后,南宋偏安南方,③是南宋,C项正确。]
4.C
5.C [国号、年号和施政理念都体现了元朝采用了汉族政权的统治方式,C项正确;材料直接体现的是统治方式,不能直接看出统治效果如何,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元朝的民族政策,且“民族平等”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放弃游牧民族的传统,并且此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6.D [依据图示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大都附近由中书省直接管辖,D项正确;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排除A项;行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排除B项;枢密院管理军事,排除C项。]
7.B [根据地图和材料“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可知,行省的划分采取犬牙交错的形式,囊括了自然和人文差异很大的区域,故B项正确。]
8.D [根据材料可知,元政权控制欧亚大陆的道路,使得东西方交流更加安全,客观上推动东西方交流,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欧亚大陆政治格局的改变,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无关,排除B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9.B [元朝各民族之间通婚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有助于加速民族交融,B项正确;“放弃游牧生活”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政府强制各民族通婚,排除C项;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10.B [材料中元朝在科举过程中的区别对待反映了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故B项正确;“化解了民族矛盾”的表述与史实不符,A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民族歧视政策而非民族交融,C项错误;题干不仅涉及蒙古贵族的特权,D项错误。]
11.A [根据材料可知,南方的茶文化影响到北方辽国人民的生活,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契丹族封建生产关系建立的信息,排除B项;辽人饮的茶不一定是本国产的,也可能是从南方购买的,排除C项;辽国主要处于中国东北,不是西域,排除D项。]
12.D [材料反映了辽、宋、金都认为自己是中国的一部分,要统一全国,战争具有统一性质,D项正确;“消除”一词错误,民族差异不可能消除,排除A项;战争的根源是对国土、资源、人口的争夺,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和平交流是主流,排除C项。]
13.C
14.A [“汉族”官员在中央机构中比重较高,说明元朝时期汉族地主是重要统治基础,A项正确;“平等友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材料说明中枢权力由蒙古贵族把控,C项错误;材料信息与地方无关,D项错误。]
15.示例
信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说明:汉代承秦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元朝建立后,为了有效管理广阔疆土,在地方实行行省制。设立行中书省作为管辖地方的权力机构,行省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命,行省的设置遵循“犬牙交错”的原则。行省制的设立,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对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综上,从汉至元,中央一直在设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