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4.6 神奇的眼晴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
【答案】B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A不符合实际;
B、当照相时,被照者须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B符合实际;
C、当用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需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才可,C不符合实际;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D不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B.
【分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
幻灯机: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2.(2015八上·夏邑期末)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近视镜片属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有近视镜片时,凸透镜所成的像会后移;
拿走近视镜片后,蜡烛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前面,即凸透镜所成的清晰的像应该在光屏和透镜之间,所以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或将蜡烛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故选C.
【分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前;
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前面,可以用缩小像距和调节物距的方法使烛焰清晰的像承接在光屏上.
3.(2017·高青模拟)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答案】D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解: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
故选D.
【分析】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分析.
4.(2017八上·桐梓期中)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
C.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答案】B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照相机成像时,像位于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也应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B符合题意 .
【分析】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人眼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即:当物距大于二倍集中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 .
5.用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同,都能得到物体倒立、放大的实像
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作用相同,都能将物镜成的像放大
C.显微镜和望远镜所观察的像与物体比较都是放大的
D.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为得到正立的像,都应先将物体倒放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望远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6.(2017·锦州模拟)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A、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错误;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故B正确;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掌握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根据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进行分析;(3)显微镜的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4)根据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进行分析.
7.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形。关于该眼镜镜片的类型和可以矫正的视力缺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答案】C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图示可知,此透镜能把光会聚到一点,所以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故答案为:C。
【分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二、填空题
8.近视眼是晶状体对光的偏折能力变 (填“强”或“弱”),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
【答案】强;前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眼睛看物体时成的像在视网膜上,且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晶状体太厚,或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人就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故答案为:强;前.
【分析】结合后近视眼成像的原因解答即可.
9.人用眼睛观察一棵大树时,其光学原理就像如图所示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一样, 相当于图中的蜡烛,眼睛的 就相当于凸透镜,眼睛的 相当于光屏.
【答案】大树;晶体状;视网膜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解析】【解答】人眼是架“照相机”,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本题中物体是树,晶状体是凸透镜,视网膜是光屏。
故答案为:眼睛;晶状体;视网膜.
【分析】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10.老花镜的镜片是 透镜,它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用m作为单位)的倒数乘以100.小明拿着爷爷的老花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拿一张纸在老花镜下面来回移动,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时距老花镜25 cm,则小明爷爷的老花镜的度数是 度.
【答案】凸;400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根据题意可知,老花镜镜片的度数= =400度。
故答案为:凸;400.
【分析】通过远视眼形成的原因,理解凸透镜的作用,结合眼镜度数的计算方法可以确定眼镜的度数.
11.小明同学读八年级时,在市人民医院配了一副-100度的眼镜,进入九年级后,由于学习任务重,时常感到看不清楚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的内容,爸爸带小明到市人民医院验光后,医生说小明需要改戴一副-300度的眼镜,请你帮小明同学分析以下三个问题:
(1)小明同学配戴的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
(2)小明同学新配的这副眼镜的焦距是多大?
(3)小明同学的视力状况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他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凹
(2)解:因为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的倒数乘100,所以焦距f= =0.33m
(3)解:小明同学的视力状况变差了,因为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所以应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环境中看书写字,要保持眼睛与书本之间的合适距离,坚持做眼睛保健操等。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 (1)由小明时常感到看不清楚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说明他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因此小明换上了近视眼,需要戴凹透镜来矫正;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近视眼的成因和纠正方法进行分析;本题还涉及到保护眼睛的问题,可以从我们了解的关于保护眼睛的措施解答本题.根据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的倒数乘100可求得副眼镜的焦距.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4.6 神奇的眼晴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
2.(2015八上·夏邑期末)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3.(2017·高青模拟)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4.(2017八上·桐梓期中)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
C.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5.用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同,都能得到物体倒立、放大的实像
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作用相同,都能将物镜成的像放大
C.显微镜和望远镜所观察的像与物体比较都是放大的
D.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为得到正立的像,都应先将物体倒放
6.(2017·锦州模拟)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7.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形。关于该眼镜镜片的类型和可以矫正的视力缺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二、填空题
8.近视眼是晶状体对光的偏折能力变 (填“强”或“弱”),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
9.人用眼睛观察一棵大树时,其光学原理就像如图所示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一样, 相当于图中的蜡烛,眼睛的 就相当于凸透镜,眼睛的 相当于光屏.
10.老花镜的镜片是 透镜,它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用m作为单位)的倒数乘以100.小明拿着爷爷的老花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拿一张纸在老花镜下面来回移动,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时距老花镜25 cm,则小明爷爷的老花镜的度数是 度.
11.小明同学读八年级时,在市人民医院配了一副-100度的眼镜,进入九年级后,由于学习任务重,时常感到看不清楚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的内容,爸爸带小明到市人民医院验光后,医生说小明需要改戴一副-300度的眼镜,请你帮小明同学分析以下三个问题:
(1)小明同学配戴的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
(2)小明同学新配的这副眼镜的焦距是多大?
(3)小明同学的视力状况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他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A不符合实际;
B、当照相时,被照者须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B符合实际;
C、当用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需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才可,C不符合实际;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D不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B.
【分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
幻灯机: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2.【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近视镜片属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有近视镜片时,凸透镜所成的像会后移;
拿走近视镜片后,蜡烛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前面,即凸透镜所成的清晰的像应该在光屏和透镜之间,所以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或将蜡烛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故选C.
【分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前;
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前面,可以用缩小像距和调节物距的方法使烛焰清晰的像承接在光屏上.
3.【答案】D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解: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
故选D.
【分析】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分析.
4.【答案】B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照相机成像时,像位于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也应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B符合题意 .
【分析】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人眼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即:当物距大于二倍集中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 .
5.【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望远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6.【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A、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错误;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故B正确;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掌握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根据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进行分析;(3)显微镜的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4)根据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进行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图示可知,此透镜能把光会聚到一点,所以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故答案为:C。
【分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8.【答案】强;前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眼睛看物体时成的像在视网膜上,且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晶状体太厚,或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人就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故答案为:强;前.
【分析】结合后近视眼成像的原因解答即可.
9.【答案】大树;晶体状;视网膜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解析】【解答】人眼是架“照相机”,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本题中物体是树,晶状体是凸透镜,视网膜是光屏。
故答案为:眼睛;晶状体;视网膜.
【分析】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10.【答案】凸;400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根据题意可知,老花镜镜片的度数= =400度。
故答案为:凸;400.
【分析】通过远视眼形成的原因,理解凸透镜的作用,结合眼镜度数的计算方法可以确定眼镜的度数.
11.【答案】(1)凹
(2)解:因为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的倒数乘100,所以焦距f= =0.33m
(3)解:小明同学的视力状况变差了,因为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所以应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环境中看书写字,要保持眼睛与书本之间的合适距离,坚持做眼睛保健操等。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 (1)由小明时常感到看不清楚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说明他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因此小明换上了近视眼,需要戴凹透镜来矫正;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近视眼的成因和纠正方法进行分析;本题还涉及到保护眼睛的问题,可以从我们了解的关于保护眼睛的措施解答本题.根据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的倒数乘100可求得副眼镜的焦距.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