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0章 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黑毛和狗的黄毛 B.狐的黑毛和狗的黄毛
C.狐的黑毛和狗的黑毛 D.狗的黄毛和狗的直毛
【答案】A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狗的黑毛和狗的黄毛,是毛色这个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故A符合题意。
B、狐的黑毛和狗的黄毛,狐和狗是两个物种,所以不是相对性状,故B不符合题意。
C、狐的黑毛和狗的黑毛,狐和狗是两个物种,所以不是相对性状,故C不符合题意。
D、狗的黄毛和狗的直毛,黄毛和直毛不是同一个形状,所以不是相对性状,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相对性状,为基础题,熟记: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才称为相对性状。
2.下列现象不属于遗传的是( )
A.小明和妈妈都是双眼皮
B.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C.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答案】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A、小明和妈妈都是双眼皮,说明子女的一些性状跟他们的父母相似是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相似现象,属于遗传,A不符合题意。
B、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是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相似现象,属于遗传,B不符合题意。
C、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是亲代与子代间有差异的现象,属于变异,可见C符合题意。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相似现象,属于遗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遗传和变异现象,解答此题需要熟记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生物学上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有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
3.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C.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基因的数目总是相等的
【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可见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可见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成对存在,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的时候,染色体先进行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减少一半,基因也减少,可见D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为基础题,熟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又有许多个局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即基因。
4.一种生物的全部不同基因所组成的一套基因,就是这种生物的( )
A.基因组 B.基因型 C.等位基因 D.表现型
【答案】A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
【解析】【解答】一种生物的全部不同基因所组成的一套基因,就是这种生物的基因组。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于1900年,由国际合作组织包括有美、英、日、中、德、法等国参加进行了人体基因作图,2000年6月,“人类基因组框架草图”的绘制工作全部完成,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组的概念,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5.人体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
A.比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多—倍
B.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C.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D.明显多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答案】B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是23对,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生殖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人类染色体的传递,比较简单,熟记生殖过程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体细胞中染色体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6.下列有关基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基因是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
B.—对基因,—个来自父方,—个来自母方
C.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
D.一对基因中,可能都是隐性的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亲代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这样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于精子和卵细胞,数目又恢复到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可见成对的基因—个来自父方,—个来自母方,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但是在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所以基因也分开,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细胞中,所以在生殖细胞中,基因是单条存在的,故C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
D、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当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因此在一对基因中,可能都是隐性的,也可能都是显性的,或者一个显性一个隐性的,可见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需要熟知基本的知识点,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控制性状,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7.基因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是通过( )
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B.指导细胞的分裂来实现的
C.指导细胞的分化来实现的
D.指导后代的生长和发育来实现的
【答案】A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基因之所以能够决定性状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性状的表现,解答此题需要熟知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基因是决定生物的性状的最小单位,基因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8.父母的性状是通过下列哪类细胞传给子女的 ( )
A.体细胞 B.肌细胞 C.神经细胞 D.生殖细胞
【答案】D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所以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把基因传递给了后代,后代才表现出相应的性状,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人类的生殖过程中,体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染色体也减半进入到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去,所以基因就通过精子与卵细胞传递给了后代,即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因此父母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女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人类染色体的传递,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知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亲代传递给后代的是基因,而不是直接的把性状传递给了后代。
9.一对夫妇都是双眼皮,基因型都是Aa,那么,他们子女的基因型可能是( )
A.AA Aa B.Aa aa
C.AA Aa aa D.aa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所述,一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那么可以用以下遗传图解表示:
从上图解中可以看出子女的基因型可能有AA、Aa、aa三种类型,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会写遗传图解,并且熟记:生物体的性状是一般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10.(2017八上·温江期末)生物体表现出隐性性状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是( )
A.两个都是显性基因
B.两个都是隐性基因
C.一为显性基因,另一为隐性基因
D.以上均有可能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的显性与隐性.解答时可以从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方面来切入.
11.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表现为白色,此现象可解释为 ( )
A.控制黑色的基因消失了
B.控制黑色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
C.黑色母羊必为Aa
D.白色公羊必为Aa
【答案】B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性状一般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根据题干中所述:一只白公羊与一只黑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表现为白色,这说明白色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黑色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用A表示控制白色的显性基因,a表示控制黑色的隐性基因,则这只白公羊的控制毛色的基因组成是AA(因后代个体中没有出现黑羊,因此白羊的基因组成不可能是Aa),这只黑母羊的控制毛色的基因组成是aa,后代个体的控制毛色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下:
可见,控制黑色的基因并没有消失,只是在基因组成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出来。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为基础题,熟知:性状一般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两个基因都为隐形基因时才能变现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一个为隐性基因,一个为显性基因时,只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12.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基本相等,其原因是 ( )
①男性产生X型和Y型两种类型的精子且比例为1︰1,女性只产生一种X型卵细胞
②女性产生X型和Y型两种卵细胞,男性只产生一种Y型精子
③男性产生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相等
④女性产生的两种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机会相等
⑤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答案】C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Y染色体的精子,且比例为1:1,女性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即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这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相等,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所以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基本相等。可见题干中, ①男性产生X型和Y型两种类型的精子且比例为1︰1,女性只产生一种X型卵细胞; ③男性产生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相等;⑤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说法正确,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人类的性别决定,比较简单,可结合一下图理解记忆:
13.下列变异中,不可遗传的变异是( )
A.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
B.家兔的毛色有白色、黑色、灰色
C.玉米地中常出现个别白化苗
D.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此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不合题意。
B、家兔的毛色有白色、黑色、灰色,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B不合题意。
C、玉米地中常出现个别白化苗,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C不合题意。
D、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这种变异是环境因素引起,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变异的类型,变异根据是否遗传给后代,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的是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不能遗传给后代的是不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明是一个男孩,若他的父母再生一个小孩,则一定是个妹妹
B.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C.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D.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
【答案】A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A、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X、Y两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相等,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根据分析可知,生男生女决定于生殖过程中卵细胞与哪一种类型的精子结合,因此生男生女的几率是一样的,所以小明的父母再生第二胎,是男孩是女孩的几率都是50%,因此不一定是妹妹,A说法错误,故A符合题意。
B、表现型是指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特征的总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表现型,比如同卵双胞胎遗传物质相同,如果生活的环境不同,一个在室内工作,一个长期在室外工作,就会造成肤色有很大的差异,可见B说法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基因是DNA上的局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是通过精子和卵细胞传递给后代的,所以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传递的桥梁,可见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给后代,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见D说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差遗传的基础知识,生男生女的比例、变异的类型等,比较简单,熟知:生男生女的几率是均等的;表现型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明确的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一定都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如果由于环境改变引起了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那么就是可以遗传的变异,所以变异能否遗传是取决于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
15.下列叙述中,能够说明近亲结婚危害的是( )
A.在有血友病的家族中,表兄妹结婚更有可能生出患血友病的孩子
B.近亲结婚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C.近亲结婚能够检测出隐性遗传病
D.近亲结婚会使遗传病的发病率增加
【答案】D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
【解析】【解答】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如果近亲结婚时,夫妇之间的血缘关系很近,来自共同祖先的相同基因很多,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这样就增加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考查近亲结婚的危害,为基础题,熟记即可。
二、填空题
16.生物体的 和 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 表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
【答案】形态特征;生理特性;不同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生物的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以及行为方式的特征 ;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猫的白色毛和黑色毛。
故答案为: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不同。
【分析】此题考查性状和相对性状,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17.生物体将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 。同时,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性状上的差异叫 。
【答案】遗传;变异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故答案为:遗传、变异。
【分析】本题考查遗传和变异的含义,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18.生物的染色体上有许许多多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它就是 。
【答案】基因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故答案为:基因。
【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概念,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19.控制同一性状的成对的不同基因叫 。它有 、 之分,分别控制不同的相对性状。其中,显性基因控制 性状。
【答案】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控制生物同一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与染色体一样,是成对存在的,所以,生物的每种性状通常都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这对基因叫做等位基因,它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之分,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
故答案为: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
【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显隐性,为基础题,熟记:控制生物同一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与染色体一样,是成对存在的;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有显隐性之分,它们控制的生物性状就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20.人和动物的染色体分为 和 两大类。在人的体细胞中,男性的性染色体是 ,女性的性染色体是 。
【答案】常染色体;性染色体;XY;XX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男性、女性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叫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类的性别有关系,称为性染色体。女性的体细胞中性染色形态、大小基本相同,为XX染色体;男性的体细胞中一对性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较大的一条为X染色体,较小的一条为Y染色体,所以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故答案为:常染色体、性染色体、XY、XX。
【分析】本题考查人类染色体的组成,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21.环境变化能够引起生物变异。当它引起 发生改变时,产生的变异是 的,否则,产生的变异是 的。
【答案】遗传物质;可遗传;不可遗传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如果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话,也会遗传给后代。
故答案为:遗传物质、可遗传、不可遗传。
【分析】本题考查变异的类型,为基础题,熟记即可。需要明确的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一定都是不遗传的变异,如果由于环境改变而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那么这种变异就会遗传给后代。
三、识图与分析
22.下图是人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示意图。
① 填写图中空白,完成染色体数目变化示意图。
② 上图说明,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总是 存在的,而且,这些染色体总是一条来自 ,一条来自 。
③ 在人体细胞的23对染色体中,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有 对。人在生殖过程中,女性会产生 种类型的卵细胞,男性会产生 种类型的精子。
【答案】;成对;父方;母方;一;一;两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① 从图题干中图示可知,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在形成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时,要进行减数分裂,成对的染色体要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即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3条;当进行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即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又恢复到23对,所以,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子女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目也是23对。
②由以上叙述,受精卵发育成的子女的体细胞内都含有23对染色体,每一对染色体中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即子女的体细胞中含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③人类的体细胞内都含有23对染色体,女性是22条常染色+XX,男性是22条常染色体+XY,所以与性别有关的染色体只有一对。在形成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时,要进行减数分裂,成对的染色体要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X,男性产生两种精子X或Y。
故答案为:
成对、父方、母方、一、一、两。
【分析】本题考查人类体内染色体的传递,为基础题,熟知:在生物的生殖细胞 (精于和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即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减半。
23.根据下表回答。
遗传病名称 正常婚配的后代患病率 近亲婚配的后代患病率
先天性聋哑 1/11800 1/1500
白化病 1/73000 1/3600
全色盲 1/73000 1/4100
(1)从上表可以看出,近亲婚配的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比正常婚配的要 。
(2)某白化病患者的父母都正常,以A表示正常基因,a表示白化病基因,则 为显性基因,该患者的基因组成是 ,其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该患者白化病基因的来源是 。
【答案】(1)大
(2)正常基因;aa;Aa;Aa;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知识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解析】【解答】(1)从题干中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近亲婚配时,得先天性聋哑1/1500>正常婚配后代的先天性聋哑的发病率1/11800;得白化病的概率1/3600>正常婚配后代得白化病的概率1/73000;得全色盲的概率1/4000>正常婚配后代得全色盲的概率1/73000,这表明近亲婚配的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比正常婚配的要大。
(2)根据题干描述,父母都正常,A表示正常基因,a表示白化基因,则表明正常基因是显性基因,白化病基因是隐性基因,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且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的控制的性状,因此,白化病患者的基因一定是aa,患者体内的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所以可以推测患者的母亲和父亲的基因型都为Aa。
故答案为:(1)大,(2)正常基因、aa、Aa、Aa、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分析】本题考查人类的遗传病,此题难度不大,熟知:近亲结婚会增加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几率,从而增加厚点遗传病的发病率。
24.已知人类卷舌和不卷舌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控制能卷舌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控制不卷舌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如果一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根据遗传图解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图的空格处填上正确答案。
(2)父亲的生殖细胞中含有 种基因型不同的精子,而母亲的生殖细胞中含有 种基因型不同的卵细胞。
(3)父母的表现型都是 。
(4)在精卵结合的各种可能都标出后,我们可以看出,这对夫妇的子女出现卷舌的可能性占 ,出现不卷舌的可能性占 。子女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 、
【答案】(1)AA| Aa|Aa|aa
(2)2;2
(3)卷舌
(4)75%;25%;AA、Aa、aa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根据遗传图解的写法,题干中,空格中分别是AA、Aa、Aa、aa。
(2)根据题干描述,这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即都能卷舌,在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细胞中,所以父方会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精子分别含有A或a基因,同样母方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卵细胞,分别含有A或a基因。
(3)根基题意,控制卷舌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控制不卷舌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这一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所以他们的表现型都是能卷舌。
(4)根据补全的遗传图解可知,这对夫妇生出能卷舌孩子的几率是3/4(75%),不能卷舌的孩子的几率是1/4,(25%),子女中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AA、Aa、aa。
故答案为:(1)AA、Aa、Aa、aa,(2)2、2,(3)能卷舌,(4)75%、25%、AA、Aa、aa。
【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为基础题,难度不大,需要熟知: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但是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进行减数分裂,成对的基因分开。
25.人类中,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小明有酒窝,小明的母亲也有酒窝,但父亲没有酒窝。
试分析小明各家庭成员的基因型:
① 若控制有酒窝的基因是显性( A ) ,控制无酒窝的基因是隐性( a ) ,则小明父亲的基因型为 ,小明母亲的基因型为 。
② 若控制无酒窝的基因是显性( A ) ,控制有酒窝的基因是隐性( a ) ,则小明母亲的基因型为 ,小明父亲的基因型一定是 。
【答案】aa;AA或Aa;aa;Aa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控制有酒窝的基因是显性(A),控制无酒窝的基因是隐性(a),所以有酒窝的基因型为AA或Aa;没有酒窝的基因组成是aa,可见小明的父亲的基因型为aa;有酒窝小明的基因组成是Aa,因为小明的控制,所以父方提供的只能是隐性基因a,母亲提供的是显性基因A;而母亲有酒窝,所以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2)根据题意,控制无酒窝的基因是显性(A),控制有酒窝的基因是隐性(a),那么有酒窝的基因组成为aa,无酒窝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可见,母亲和小明有酒窝,那么小明和母亲的基因组成都是aa;以为控制小明酒窝有无的一对基因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即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所以小明的父亲体内一定含有a,所以无酒窝父亲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
故答案为:aa、AA或Aa、aa、Aa。
【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和性状遗传,为基础题,需要理解并熟记: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0章 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黑毛和狗的黄毛 B.狐的黑毛和狗的黄毛
C.狐的黑毛和狗的黑毛 D.狗的黄毛和狗的直毛
2.下列现象不属于遗传的是( )
A.小明和妈妈都是双眼皮
B.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C.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C.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基因的数目总是相等的
4.一种生物的全部不同基因所组成的一套基因,就是这种生物的( )
A.基因组 B.基因型 C.等位基因 D.表现型
5.人体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
A.比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多—倍
B.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C.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D.明显多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6.下列有关基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基因是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
B.—对基因,—个来自父方,—个来自母方
C.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
D.一对基因中,可能都是隐性的
7.基因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是通过( )
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B.指导细胞的分裂来实现的
C.指导细胞的分化来实现的
D.指导后代的生长和发育来实现的
8.父母的性状是通过下列哪类细胞传给子女的 ( )
A.体细胞 B.肌细胞 C.神经细胞 D.生殖细胞
9.一对夫妇都是双眼皮,基因型都是Aa,那么,他们子女的基因型可能是( )
A.AA Aa B.Aa aa
C.AA Aa aa D.aa
10.(2017八上·温江期末)生物体表现出隐性性状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是( )
A.两个都是显性基因
B.两个都是隐性基因
C.一为显性基因,另一为隐性基因
D.以上均有可能
11.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表现为白色,此现象可解释为 ( )
A.控制黑色的基因消失了
B.控制黑色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
C.黑色母羊必为Aa
D.白色公羊必为Aa
12.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基本相等,其原因是 ( )
①男性产生X型和Y型两种类型的精子且比例为1︰1,女性只产生一种X型卵细胞
②女性产生X型和Y型两种卵细胞,男性只产生一种Y型精子
③男性产生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相等
④女性产生的两种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机会相等
⑤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13.下列变异中,不可遗传的变异是( )
A.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
B.家兔的毛色有白色、黑色、灰色
C.玉米地中常出现个别白化苗
D.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明是一个男孩,若他的父母再生一个小孩,则一定是个妹妹
B.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C.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D.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
15.下列叙述中,能够说明近亲结婚危害的是( )
A.在有血友病的家族中,表兄妹结婚更有可能生出患血友病的孩子
B.近亲结婚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C.近亲结婚能够检测出隐性遗传病
D.近亲结婚会使遗传病的发病率增加
二、填空题
16.生物体的 和 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 表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
17.生物体将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 。同时,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性状上的差异叫 。
18.生物的染色体上有许许多多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它就是 。
19.控制同一性状的成对的不同基因叫 。它有 、 之分,分别控制不同的相对性状。其中,显性基因控制 性状。
20.人和动物的染色体分为 和 两大类。在人的体细胞中,男性的性染色体是 ,女性的性染色体是 。
21.环境变化能够引起生物变异。当它引起 发生改变时,产生的变异是 的,否则,产生的变异是 的。
三、识图与分析
22.下图是人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示意图。
① 填写图中空白,完成染色体数目变化示意图。
② 上图说明,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总是 存在的,而且,这些染色体总是一条来自 ,一条来自 。
③ 在人体细胞的23对染色体中,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有 对。人在生殖过程中,女性会产生 种类型的卵细胞,男性会产生 种类型的精子。
23.根据下表回答。
遗传病名称 正常婚配的后代患病率 近亲婚配的后代患病率
先天性聋哑 1/11800 1/1500
白化病 1/73000 1/3600
全色盲 1/73000 1/4100
(1)从上表可以看出,近亲婚配的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比正常婚配的要 。
(2)某白化病患者的父母都正常,以A表示正常基因,a表示白化病基因,则 为显性基因,该患者的基因组成是 ,其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该患者白化病基因的来源是 。
24.已知人类卷舌和不卷舌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控制能卷舌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控制不卷舌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如果一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根据遗传图解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图的空格处填上正确答案。
(2)父亲的生殖细胞中含有 种基因型不同的精子,而母亲的生殖细胞中含有 种基因型不同的卵细胞。
(3)父母的表现型都是 。
(4)在精卵结合的各种可能都标出后,我们可以看出,这对夫妇的子女出现卷舌的可能性占 ,出现不卷舌的可能性占 。子女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 、
25.人类中,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小明有酒窝,小明的母亲也有酒窝,但父亲没有酒窝。
试分析小明各家庭成员的基因型:
① 若控制有酒窝的基因是显性( A ) ,控制无酒窝的基因是隐性( a ) ,则小明父亲的基因型为 ,小明母亲的基因型为 。
② 若控制无酒窝的基因是显性( A ) ,控制有酒窝的基因是隐性( a ) ,则小明母亲的基因型为 ,小明父亲的基因型一定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狗的黑毛和狗的黄毛,是毛色这个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故A符合题意。
B、狐的黑毛和狗的黄毛,狐和狗是两个物种,所以不是相对性状,故B不符合题意。
C、狐的黑毛和狗的黑毛,狐和狗是两个物种,所以不是相对性状,故C不符合题意。
D、狗的黄毛和狗的直毛,黄毛和直毛不是同一个形状,所以不是相对性状,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相对性状,为基础题,熟记: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才称为相对性状。
2.【答案】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A、小明和妈妈都是双眼皮,说明子女的一些性状跟他们的父母相似是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相似现象,属于遗传,A不符合题意。
B、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是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相似现象,属于遗传,B不符合题意。
C、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是亲代与子代间有差异的现象,属于变异,可见C符合题意。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相似现象,属于遗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遗传和变异现象,解答此题需要熟记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生物学上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有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
3.【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可见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可见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成对存在,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的时候,染色体先进行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减少一半,基因也减少,可见D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为基础题,熟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又有许多个局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即基因。
4.【答案】A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
【解析】【解答】一种生物的全部不同基因所组成的一套基因,就是这种生物的基因组。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于1900年,由国际合作组织包括有美、英、日、中、德、法等国参加进行了人体基因作图,2000年6月,“人类基因组框架草图”的绘制工作全部完成,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组的概念,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5.【答案】B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是23对,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生殖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人类染色体的传递,比较简单,熟记生殖过程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体细胞中染色体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6.【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亲代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这样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于精子和卵细胞,数目又恢复到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可见成对的基因—个来自父方,—个来自母方,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但是在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所以基因也分开,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细胞中,所以在生殖细胞中,基因是单条存在的,故C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
D、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当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因此在一对基因中,可能都是隐性的,也可能都是显性的,或者一个显性一个隐性的,可见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需要熟知基本的知识点,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控制性状,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7.【答案】A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基因之所以能够决定性状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性状的表现,解答此题需要熟知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基因是决定生物的性状的最小单位,基因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8.【答案】D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所以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把基因传递给了后代,后代才表现出相应的性状,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人类的生殖过程中,体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染色体也减半进入到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去,所以基因就通过精子与卵细胞传递给了后代,即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因此父母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女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人类染色体的传递,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知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亲代传递给后代的是基因,而不是直接的把性状传递给了后代。
9.【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所述,一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那么可以用以下遗传图解表示:
从上图解中可以看出子女的基因型可能有AA、Aa、aa三种类型,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会写遗传图解,并且熟记:生物体的性状是一般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10.【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的显性与隐性.解答时可以从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方面来切入.
11.【答案】B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性状一般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根据题干中所述:一只白公羊与一只黑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表现为白色,这说明白色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黑色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用A表示控制白色的显性基因,a表示控制黑色的隐性基因,则这只白公羊的控制毛色的基因组成是AA(因后代个体中没有出现黑羊,因此白羊的基因组成不可能是Aa),这只黑母羊的控制毛色的基因组成是aa,后代个体的控制毛色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下:
可见,控制黑色的基因并没有消失,只是在基因组成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出来。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为基础题,熟知:性状一般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两个基因都为隐形基因时才能变现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一个为隐性基因,一个为显性基因时,只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12.【答案】C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Y染色体的精子,且比例为1:1,女性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即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这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相等,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所以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基本相等。可见题干中, ①男性产生X型和Y型两种类型的精子且比例为1︰1,女性只产生一种X型卵细胞; ③男性产生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相等;⑤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说法正确,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人类的性别决定,比较简单,可结合一下图理解记忆:
13.【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此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不合题意。
B、家兔的毛色有白色、黑色、灰色,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B不合题意。
C、玉米地中常出现个别白化苗,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C不合题意。
D、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这种变异是环境因素引起,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变异的类型,变异根据是否遗传给后代,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的是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不能遗传给后代的是不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
14.【答案】A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A、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X、Y两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相等,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根据分析可知,生男生女决定于生殖过程中卵细胞与哪一种类型的精子结合,因此生男生女的几率是一样的,所以小明的父母再生第二胎,是男孩是女孩的几率都是50%,因此不一定是妹妹,A说法错误,故A符合题意。
B、表现型是指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特征的总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表现型,比如同卵双胞胎遗传物质相同,如果生活的环境不同,一个在室内工作,一个长期在室外工作,就会造成肤色有很大的差异,可见B说法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基因是DNA上的局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是通过精子和卵细胞传递给后代的,所以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传递的桥梁,可见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给后代,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见D说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差遗传的基础知识,生男生女的比例、变异的类型等,比较简单,熟知:生男生女的几率是均等的;表现型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明确的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一定都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如果由于环境改变引起了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那么就是可以遗传的变异,所以变异能否遗传是取决于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
15.【答案】D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
【解析】【解答】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如果近亲结婚时,夫妇之间的血缘关系很近,来自共同祖先的相同基因很多,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这样就增加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考查近亲结婚的危害,为基础题,熟记即可。
16.【答案】形态特征;生理特性;不同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生物的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以及行为方式的特征 ;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猫的白色毛和黑色毛。
故答案为: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不同。
【分析】此题考查性状和相对性状,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17.【答案】遗传;变异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故答案为:遗传、变异。
【分析】本题考查遗传和变异的含义,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18.【答案】基因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故答案为:基因。
【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概念,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19.【答案】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控制生物同一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与染色体一样,是成对存在的,所以,生物的每种性状通常都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这对基因叫做等位基因,它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之分,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
故答案为: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
【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显隐性,为基础题,熟记:控制生物同一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与染色体一样,是成对存在的;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有显隐性之分,它们控制的生物性状就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20.【答案】常染色体;性染色体;XY;XX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男性、女性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叫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类的性别有关系,称为性染色体。女性的体细胞中性染色形态、大小基本相同,为XX染色体;男性的体细胞中一对性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较大的一条为X染色体,较小的一条为Y染色体,所以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故答案为:常染色体、性染色体、XY、XX。
【分析】本题考查人类染色体的组成,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21.【答案】遗传物质;可遗传;不可遗传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如果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话,也会遗传给后代。
故答案为:遗传物质、可遗传、不可遗传。
【分析】本题考查变异的类型,为基础题,熟记即可。需要明确的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一定都是不遗传的变异,如果由于环境改变而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那么这种变异就会遗传给后代。
22.【答案】;成对;父方;母方;一;一;两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① 从图题干中图示可知,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在形成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时,要进行减数分裂,成对的染色体要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即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3条;当进行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即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又恢复到23对,所以,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子女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目也是23对。
②由以上叙述,受精卵发育成的子女的体细胞内都含有23对染色体,每一对染色体中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即子女的体细胞中含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③人类的体细胞内都含有23对染色体,女性是22条常染色+XX,男性是22条常染色体+XY,所以与性别有关的染色体只有一对。在形成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时,要进行减数分裂,成对的染色体要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X,男性产生两种精子X或Y。
故答案为:
成对、父方、母方、一、一、两。
【分析】本题考查人类体内染色体的传递,为基础题,熟知:在生物的生殖细胞 (精于和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即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减半。
23.【答案】(1)大
(2)正常基因;aa;Aa;Aa;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知识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解析】【解答】(1)从题干中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近亲婚配时,得先天性聋哑1/1500>正常婚配后代的先天性聋哑的发病率1/11800;得白化病的概率1/3600>正常婚配后代得白化病的概率1/73000;得全色盲的概率1/4000>正常婚配后代得全色盲的概率1/73000,这表明近亲婚配的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比正常婚配的要大。
(2)根据题干描述,父母都正常,A表示正常基因,a表示白化基因,则表明正常基因是显性基因,白化病基因是隐性基因,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且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的控制的性状,因此,白化病患者的基因一定是aa,患者体内的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所以可以推测患者的母亲和父亲的基因型都为Aa。
故答案为:(1)大,(2)正常基因、aa、Aa、Aa、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分析】本题考查人类的遗传病,此题难度不大,熟知:近亲结婚会增加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几率,从而增加厚点遗传病的发病率。
24.【答案】(1)AA| Aa|Aa|aa
(2)2;2
(3)卷舌
(4)75%;25%;AA、Aa、aa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根据遗传图解的写法,题干中,空格中分别是AA、Aa、Aa、aa。
(2)根据题干描述,这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即都能卷舌,在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细胞中,所以父方会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精子分别含有A或a基因,同样母方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卵细胞,分别含有A或a基因。
(3)根基题意,控制卷舌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控制不卷舌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这一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所以他们的表现型都是能卷舌。
(4)根据补全的遗传图解可知,这对夫妇生出能卷舌孩子的几率是3/4(75%),不能卷舌的孩子的几率是1/4,(25%),子女中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AA、Aa、aa。
故答案为:(1)AA、Aa、Aa、aa,(2)2、2,(3)能卷舌,(4)75%、25%、AA、Aa、aa。
【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为基础题,难度不大,需要熟知: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但是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进行减数分裂,成对的基因分开。
25.【答案】aa;AA或Aa;aa;Aa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控制有酒窝的基因是显性(A),控制无酒窝的基因是隐性(a),所以有酒窝的基因型为AA或Aa;没有酒窝的基因组成是aa,可见小明的父亲的基因型为aa;有酒窝小明的基因组成是Aa,因为小明的控制,所以父方提供的只能是隐性基因a,母亲提供的是显性基因A;而母亲有酒窝,所以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2)根据题意,控制无酒窝的基因是显性(A),控制有酒窝的基因是隐性(a),那么有酒窝的基因组成为aa,无酒窝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可见,母亲和小明有酒窝,那么小明和母亲的基因组成都是aa;以为控制小明酒窝有无的一对基因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即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所以小明的父亲体内一定含有a,所以无酒窝父亲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
故答案为:aa、AA或Aa、aa、Aa。
【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和性状遗传,为基础题,需要理解并熟记: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