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公转》会考复习(朱孝玲)(共3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公转》会考复习(朱孝玲)(共3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12-12 21:23:27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地球运动之二 地球公转 朱孝玲
桐乡市茅盾中学
茅盾中学作息时间表1、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a)远日点
速度慢
7月初近日点
速度快
1月初2、地球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及图示(c)秋分夏至春分冬至A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3月21日远日点近日点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称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c)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1、一天中有几个太阳高度?
2、一天中有几个正午太阳高度?Question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H = 90°-纬距
(直射点与所求地点纬度距离)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探究:1、夏至日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分布?
2、我们桐乡(300N)、三亚(180N)全年的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变化?规律小结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赤道及其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赤道及其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4、昼夜长短的变化(c)探究:观察下图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写下你的
规律总结。4、昼夜长短的变化(c)探究:观察下图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写下你的
规律总结。4、昼夜长短的变化(c)探究:观察下图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写下你的
规律总结。4、昼夜长短的变化(c)探究:观察下图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写下你的
规律总结。4、昼夜长短的变化(c)探究:观察下图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写下你的
规律总结。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极圈内出现极昼, 纬度越高昼越长。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渐长。 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昼渐长。 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规律小结5、四季变化和五带分布(b)五带的划分1、这一天是 月 日,节气
是 。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3、A地的昼长为 小时,C地昼长为 小时,B地的昼长为 小时, D地的昼长为 小时。综合模拟: 4、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纬度分布规律为:

5、 ABCD昼长由长到短排序: 。1、这一天是 6 月 22 日,节气
是 夏至 。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3.5 0N,1500E) 。
3、A地的昼长为 24 小时,C地昼长为 0 小时,B地的昼长为 12 小时, D地的昼长为 16 小时。综合模拟: 4、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纬度分布规律为:

5、 ABCD昼长由长到短排序:A>D>B>C 。6、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为:

7、 图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 。
8、图中,ABCD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 。9、此时,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半球,图中哪些点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
10、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图中哪些点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范围是 。6、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为:
以北回归线为最大,向南北两侧递减。
7、 图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66.5° ,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 90 ° 。
8、图中,ABCD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D>B>A>C。9、此时,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半球,图中哪些点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A D (B) 。
10、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图中哪些点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A D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范围是 赤道及其以南地区 。(07会考)29.下列太阳光照侧视图(图7,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昼夜状况的是
真题小试:(07会考)32.图10中的杭州六和塔约(300N,1200E)与伦敦塔桥约(51.50N,O0)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对这两处旅游景观进行相关地理问题的探究。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当六和塔的塔影位于正北方时,北京时间约为 时,伦敦时间约为 时。
(2)当六和塔的影子为一年中最长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伦敦的白昼比杭州 (长或短)。(08会考)31、下图中A点为某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地球公转至_______(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真题小试:(09会考)图10为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变
化图。读图回答33~34题。
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日该地昼长为16小时
B、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C、该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10小时
D、北京时间12点时该地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图10)真题小试:《地球的公转》会考复习教案
桐乡市茅盾中学 朱孝玲
一、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地球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及图示;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4、昼夜长短的变化;
5、四季变化和五带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比较分析,归纳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通过做往年会考真题,更准确的把握会考难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读图和归纳能力,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公转轨道示意图判读;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2、教学难点:公转轨道示意图判读;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自学归纳法、做题法。
六、教学时间:2010年5月7日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五一”放假应该过得很开心吧,放假上来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作息时间发生了变化呢?(ppt展示五一前后茅盾中学的作息时间表)
图片中我们明显看到每天的起床时间提早了,二晚饭时间推迟了,这是为什么呢?(稍作思考)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复习的。
【板书】:地球的公转
【教师承接】:对于公转,首先我们要了解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在我们的大脑中好好搜索一下。
【学生回答】:略
【教师承转】:关于地球公转轨道我们不但要了解公转的轨道形状、方向,而且还应清楚的确定出四个节气及相应日期。(ppt展示两种角度公转轨道图,让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前面讲到的近日点和远日点在这张图中应标在哪两个位置呢?
【真题小试】:引导并做08年会考31题
【教师承接】:由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之间存在一夹角。
【板书】: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ppt展示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图)
【教师讲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从以下三个方面讲述。
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真题小试】:做09会考33题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探究】:1、夏至日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分布?
2、我们桐乡(300N)、三亚(180N)全年的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变化?
【规律小结】
【图片展示】:不同太阳光照下的昼夜情况
【探究活动】:观察下图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写下你的规律总结。
【规律小结】:针对学生写的情况,相应总结。
【真题小试】:做07年会考29、32题
【教师讲述】:四季与五带
【板书】: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