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选择题专项练习(二)
一、常考题
1.在四川、贵州、云南一代生长着我国特有的稀有植物( ),有“鸽子树”的美称。
A.水杉 B.珙桐 C.银杏
2.下面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B.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
C.同一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没有差异
3.白鳍豚主要分布在( )、洞庭湖、钱塘江中。
A.青海湖 B.大渡河 C.长江中下游
4.下列生物中,属于我国珍稀生物的是( )。
A.樟树、大熊猫 B.珙桐、藏羚羊 C.扬子鳄、桂花
5.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A.蜘蛛 B.蚂蚁 C.蚯蚓
6.下列植物中,( )属于开花植物。
A.水稻、桂花 B.苔藓、狗尾草 C.藻类、蕨类
7.下列植物,适合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是( )。
A.红枣 B.苹果 C.香蕉
8.长颈鹿在进化过程中,前肢和颈比较长的个体被保留了下来,前肢和颈比较短的个体被淘汰掉了的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B.环境变化 C.人工选择
9.以下不属于昆虫特点的是( )。
A.身体分为头、胸、腹
B.长有羽毛
C.有三对足
10.学校种植园里有凤仙花,池塘里有荷花,分成两类是( )。
A.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B.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C.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1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
C.环境影响生物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开花植物中的蕨类和开花植物一样,也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B.对于同一种生物来说,生活在越冷的地方,它的个体就越大
C.鸟、狗、鲤鱼和苍蝇的身体中都有脊柱
13.如图所示,同种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会不同,( )是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
A.1号 B.2号 C.1号和2号
14.基因使子女和父母在体态、相貌、气质和音色等方面( )。
A.毫无关系 B.关系不大 C.具有相似性
15.小明在龙湾潭发现了一种不知名的虫子: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长着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这种虫子最有可能和( )是同类。
A.蜘蛛 B.蚂蚁 C.蜈蚣
16.下列科学家对生物进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是( )。
A.阿基米德 B.奥斯特 C.达尔文
二、易错题
17.猴子多生活在炎热的丛林、鱼只能生活在水里等事实说明( )。
A.猴的生存本领差
B.鱼的生活空间小
C.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18.若将如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类,下列哪项分类是不科学的( )。
A.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
B.会飞动物和不会飞动物
C.陆生动物和脊椎动物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蕨类和绿色开花植物一样,也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B.对于同一种生物来说,生活在越冷的地方,它的个体就越大
C.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每一种生物都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中
D.鸟、狗、乌贼和鲤鱼的身体中都有脊柱
20.为了更好地( ),北极熊的耳朵和尾部都变得很小。
A.在海水中游泳 B.在冰面上跳跃 C.抵御寒冷
21.校园中绿色草丛中的青蛙( )。
A.黄色的青蛙居多
B.绿色的青蛙居多
C.黄色的青蛙和绿色的青蛙数量一样多
22.一种植物的果实是这样的:“多肉,味美”,你认为它是利用什么方式来传播种子的( )。
A.风力传播 B.水流传播 C.动物传播 D.弹射传播
三、挑战题
23.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A.枯叶蝶的体形与一片枯叶非常相似
B.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能进行光合作用
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
24.地球上生物不同形态主要由( )决定的。
A.生物本身 B.生物生存的环境 C.人类
25.下列生物特征是由于人工选择产生的是( )。
A.杂交水稻产量很高 B.长颈鹿的脖子很长 C.鸭子的脚上长有蹼
26.柑橘的叶子是常绿的卵形的,马尾松的叶子是常绿的针形的,根据以上特征,正确的选择应该是( )。
A.柑橘更能御寒 B.马尾松更能御寒 C.御寒能力一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自然选择
【解析】【解答】珙桐是我国特有的稀有植物,有鸽子树的美称。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珙桐为落叶乔木。可生长到15~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本科植物只有一属两种,两种相似,只是一种叶面有毛,另一种光叶珙桐是光面。色花奇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2.【答案】C
【知识点】变异
【解析】【解答】A.不同的生物特征不同,因此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不符合题意;
B.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共同改变着生物,不符合题意;
C.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也是存在差异的,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同个体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差异,即使是同一物种,也是存在差异的。
3.【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解答】白鳍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 、洞庭湖、钱塘江中。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白暨豚科是哺乳纲、鲸目的一科水生动物,仅有一个物种即“白暨豚”,媒体也常写作“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体呈纺锤形,体长1.5-2.5米,体重可达230千克。吻部似鸟喙般向前伸出,窄而长,吻尖略向上翘,约30厘米。
4.【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解答】珙桐属于我国的珍稀植物;藏羚羊 属于我国的珍稀动物。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于人类的破坏性行为,导致许多生物濒临灭绝,成为珍稀物种。
5.【答案】B
【知识点】昆虫
【解析】【解答】蜘蛛和蚯蚓都不是昆虫。蚂蚁属于昆虫。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蚁科体长2~20毫米,触角膝状,9~10节,腹部基端有1~2个结节,最易识别。营“社会生活”,有明显的多型现象,是一种典型的昆虫。
6.【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
【解析】【解答】苔藓、藻类、蕨类都是不开花植物。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植物是否开花,可将植物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7.【答案】C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红枣可以在我国山西、新疆等西北部生长,不符合题意。
B、苹果也可以在我国西北部生长,不符合题意。
C、香蕉可以在我国海南等热带地区生长,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同的环境适合不同的生物生长。
8.【答案】A
【知识点】自然选择
【解析】【解答】长颈鹿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最初由C·R·达尔文提出。
9.【答案】B
【知识点】昆虫
【解析】【解答】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每部分都由若干环节组成,有三对足。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的是昆虫的特征。一般鸟会长羽毛
10.【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
【解析】【解答】荷花和凤仙花都是开花植物,都是草本植物,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同,荷花是水生植物,凤仙花是陆生植物。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活在水中的植物叫做水生植物,生活在陆地上的植物叫做陆生植物。
11.【答案】B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解答】“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环境与生物都是互相影响。
12.【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
【解析】【解答】A.蕨类含有绿色的叶子,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不符合题意;
B.生物生存在越冷的地方,个体的脂肪就越厚,体积就越大,不符合题意;
C.苍蝇属于昆虫,是无脊椎动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动物有无脊柱可以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13.【答案】A
【知识点】自然选择
【解析】【解答】1号狐五官暴露在外面的部分很少,体型接近圆球形,推断是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身体结构暴露在外的越少,其散热能力就越差,容易保持能量。
14.【答案】C
【知识点】遗传
【解析】【解答】基因使子女和父母在体态相貌等方面具有相似性,这种现象叫做遗传。C选项符合题意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遗传也称为继承或生物遗传是指父母性状通过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后代获得其父母遗传信息的现象。
15.【答案】B
【知识点】昆虫
【解析】【解答】经推断这种虫子可能是昆虫。三种动物中只有蚂蚁属于昆虫。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成虫通常有2对翅和6条腿,翅和足都位于胸部,身体由一系列体节构成,进一步集合成3个体段(头、胸和腹)。一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种。
16.【答案】C
【知识点】进化论
【解析】【解答】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对生物进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17.【答案】C
【知识点】自然选择
【解析】【解答】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下。依赖于环境而生存。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环境对动物具有一定的选择作用。
18.【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
【解析】【解答】陆生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分类不科学,不是动物相对立的一组性状。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的分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一种动物符合多种分类标准。
19.【答案】D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
【解析】【解答】乌贼属于软体动物,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柱可以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0.【答案】C
【知识点】自然选择
【解析】【解答】北极熊耳朵和尾部变小,可以减缓热量散失,更好地抵御寒冷。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身体结构暴露在外的越少,就越利于保持住热量。
21.【答案】B
【知识点】自然选择
【解析】【解答】绿色草丛中绿色的青蛙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因此绿色的青蛙数量居多。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护色是指动植物把体表的颜色改变为与周围环境相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很多动物有保护色,类似蜥蜴的变色能力,还有不少动物进化为与环境相似的皮毛。
22.【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传播
【解析】【解答】植物的果实多肉味美,可以吸引动物来帮助传播种子。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的种类不同,特点不同,它们传播种子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23.【答案】B
【知识点】自然选择
【解析】【解答】A.枯叶蝶的体形与一片枯叶非常相似 ,是蝴蝶为了保护自己而进化出的环境色,说明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说明叶片上有叶绿素,并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符合题意;
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是仙人掌为了适应缺水的环境,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依赖于环境而生存,所以会进化出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
24.【答案】B
【知识点】自然选择
【解析】【解答】生物的形态是由它们生存的环境决定的。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环境对生物存在一定的选择作用。
25.【答案】A
【知识点】人工选择
【解析】【解答】杂交水稻是人工选择产生的。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都可以对生物的进化起到影响。
26.【答案】B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解答】针形叶抵抗寒冷的能力较强。因为其散热的能力较差。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为了适应环境,逐渐进化出适应环境的身体特征。
1 / 1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选择题专项练习(二)
一、常考题
1.在四川、贵州、云南一代生长着我国特有的稀有植物( ),有“鸽子树”的美称。
A.水杉 B.珙桐 C.银杏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自然选择
【解析】【解答】珙桐是我国特有的稀有植物,有鸽子树的美称。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珙桐为落叶乔木。可生长到15~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本科植物只有一属两种,两种相似,只是一种叶面有毛,另一种光叶珙桐是光面。色花奇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2.下面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B.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
C.同一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没有差异
【答案】C
【知识点】变异
【解析】【解答】A.不同的生物特征不同,因此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不符合题意;
B.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共同改变着生物,不符合题意;
C.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也是存在差异的,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同个体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差异,即使是同一物种,也是存在差异的。
3.白鳍豚主要分布在( )、洞庭湖、钱塘江中。
A.青海湖 B.大渡河 C.长江中下游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解答】白鳍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 、洞庭湖、钱塘江中。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白暨豚科是哺乳纲、鲸目的一科水生动物,仅有一个物种即“白暨豚”,媒体也常写作“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体呈纺锤形,体长1.5-2.5米,体重可达230千克。吻部似鸟喙般向前伸出,窄而长,吻尖略向上翘,约30厘米。
4.下列生物中,属于我国珍稀生物的是( )。
A.樟树、大熊猫 B.珙桐、藏羚羊 C.扬子鳄、桂花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解答】珙桐属于我国的珍稀植物;藏羚羊 属于我国的珍稀动物。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于人类的破坏性行为,导致许多生物濒临灭绝,成为珍稀物种。
5.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A.蜘蛛 B.蚂蚁 C.蚯蚓
【答案】B
【知识点】昆虫
【解析】【解答】蜘蛛和蚯蚓都不是昆虫。蚂蚁属于昆虫。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蚁科体长2~20毫米,触角膝状,9~10节,腹部基端有1~2个结节,最易识别。营“社会生活”,有明显的多型现象,是一种典型的昆虫。
6.下列植物中,( )属于开花植物。
A.水稻、桂花 B.苔藓、狗尾草 C.藻类、蕨类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
【解析】【解答】苔藓、藻类、蕨类都是不开花植物。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植物是否开花,可将植物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7.下列植物,适合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是( )。
A.红枣 B.苹果 C.香蕉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红枣可以在我国山西、新疆等西北部生长,不符合题意。
B、苹果也可以在我国西北部生长,不符合题意。
C、香蕉可以在我国海南等热带地区生长,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同的环境适合不同的生物生长。
8.长颈鹿在进化过程中,前肢和颈比较长的个体被保留了下来,前肢和颈比较短的个体被淘汰掉了的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B.环境变化 C.人工选择
【答案】A
【知识点】自然选择
【解析】【解答】长颈鹿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最初由C·R·达尔文提出。
9.以下不属于昆虫特点的是( )。
A.身体分为头、胸、腹
B.长有羽毛
C.有三对足
【答案】B
【知识点】昆虫
【解析】【解答】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每部分都由若干环节组成,有三对足。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的是昆虫的特征。一般鸟会长羽毛
10.学校种植园里有凤仙花,池塘里有荷花,分成两类是( )。
A.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B.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C.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
【解析】【解答】荷花和凤仙花都是开花植物,都是草本植物,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同,荷花是水生植物,凤仙花是陆生植物。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活在水中的植物叫做水生植物,生活在陆地上的植物叫做陆生植物。
1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
C.环境影响生物
【答案】B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解答】“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环境与生物都是互相影响。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开花植物中的蕨类和开花植物一样,也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B.对于同一种生物来说,生活在越冷的地方,它的个体就越大
C.鸟、狗、鲤鱼和苍蝇的身体中都有脊柱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
【解析】【解答】A.蕨类含有绿色的叶子,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不符合题意;
B.生物生存在越冷的地方,个体的脂肪就越厚,体积就越大,不符合题意;
C.苍蝇属于昆虫,是无脊椎动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动物有无脊柱可以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13.如图所示,同种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会不同,( )是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
A.1号 B.2号 C.1号和2号
【答案】A
【知识点】自然选择
【解析】【解答】1号狐五官暴露在外面的部分很少,体型接近圆球形,推断是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身体结构暴露在外的越少,其散热能力就越差,容易保持能量。
14.基因使子女和父母在体态、相貌、气质和音色等方面( )。
A.毫无关系 B.关系不大 C.具有相似性
【答案】C
【知识点】遗传
【解析】【解答】基因使子女和父母在体态相貌等方面具有相似性,这种现象叫做遗传。C选项符合题意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遗传也称为继承或生物遗传是指父母性状通过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后代获得其父母遗传信息的现象。
15.小明在龙湾潭发现了一种不知名的虫子: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长着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这种虫子最有可能和( )是同类。
A.蜘蛛 B.蚂蚁 C.蜈蚣
【答案】B
【知识点】昆虫
【解析】【解答】经推断这种虫子可能是昆虫。三种动物中只有蚂蚁属于昆虫。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成虫通常有2对翅和6条腿,翅和足都位于胸部,身体由一系列体节构成,进一步集合成3个体段(头、胸和腹)。一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种。
16.下列科学家对生物进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是( )。
A.阿基米德 B.奥斯特 C.达尔文
【答案】C
【知识点】进化论
【解析】【解答】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对生物进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二、易错题
17.猴子多生活在炎热的丛林、鱼只能生活在水里等事实说明( )。
A.猴的生存本领差
B.鱼的生活空间小
C.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答案】C
【知识点】自然选择
【解析】【解答】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下。依赖于环境而生存。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环境对动物具有一定的选择作用。
18.若将如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类,下列哪项分类是不科学的( )。
A.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
B.会飞动物和不会飞动物
C.陆生动物和脊椎动物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
【解析】【解答】陆生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分类不科学,不是动物相对立的一组性状。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的分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一种动物符合多种分类标准。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蕨类和绿色开花植物一样,也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B.对于同一种生物来说,生活在越冷的地方,它的个体就越大
C.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每一种生物都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中
D.鸟、狗、乌贼和鲤鱼的身体中都有脊柱
【答案】D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
【解析】【解答】乌贼属于软体动物,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柱可以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0.为了更好地( ),北极熊的耳朵和尾部都变得很小。
A.在海水中游泳 B.在冰面上跳跃 C.抵御寒冷
【答案】C
【知识点】自然选择
【解析】【解答】北极熊耳朵和尾部变小,可以减缓热量散失,更好地抵御寒冷。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身体结构暴露在外的越少,就越利于保持住热量。
21.校园中绿色草丛中的青蛙( )。
A.黄色的青蛙居多
B.绿色的青蛙居多
C.黄色的青蛙和绿色的青蛙数量一样多
【答案】B
【知识点】自然选择
【解析】【解答】绿色草丛中绿色的青蛙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因此绿色的青蛙数量居多。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护色是指动植物把体表的颜色改变为与周围环境相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很多动物有保护色,类似蜥蜴的变色能力,还有不少动物进化为与环境相似的皮毛。
22.一种植物的果实是这样的:“多肉,味美”,你认为它是利用什么方式来传播种子的( )。
A.风力传播 B.水流传播 C.动物传播 D.弹射传播
【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传播
【解析】【解答】植物的果实多肉味美,可以吸引动物来帮助传播种子。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的种类不同,特点不同,它们传播种子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三、挑战题
23.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A.枯叶蝶的体形与一片枯叶非常相似
B.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能进行光合作用
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
【答案】B
【知识点】自然选择
【解析】【解答】A.枯叶蝶的体形与一片枯叶非常相似 ,是蝴蝶为了保护自己而进化出的环境色,说明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说明叶片上有叶绿素,并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符合题意;
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是仙人掌为了适应缺水的环境,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依赖于环境而生存,所以会进化出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
24.地球上生物不同形态主要由( )决定的。
A.生物本身 B.生物生存的环境 C.人类
【答案】B
【知识点】自然选择
【解析】【解答】生物的形态是由它们生存的环境决定的。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环境对生物存在一定的选择作用。
25.下列生物特征是由于人工选择产生的是( )。
A.杂交水稻产量很高 B.长颈鹿的脖子很长 C.鸭子的脚上长有蹼
【答案】A
【知识点】人工选择
【解析】【解答】杂交水稻是人工选择产生的。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都可以对生物的进化起到影响。
26.柑橘的叶子是常绿的卵形的,马尾松的叶子是常绿的针形的,根据以上特征,正确的选择应该是( )。
A.柑橘更能御寒 B.马尾松更能御寒 C.御寒能力一样
【答案】B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解答】针形叶抵抗寒冷的能力较强。因为其散热的能力较差。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为了适应环境,逐渐进化出适应环境的身体特征。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