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 第二课时 逐字稿
【课前解析】
《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文结构严谨,语言凝练,句句含情,白鹭形象之美和在不同场景中的美跃然纸上。课文插图采用中国水墨画风格,图文兼美,有助于学生对照理解白鹭之美。文章分为三部分:一用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二是从颜色、身段写白鹭的外形之美,借助“水田独钓”“清晨望哨”“黄昏低飞”三幅画面,写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三是与第一部分首尾呼应,抒发了作者对白鹭如诗一般美的赞叹。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5个词语。
2.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4.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教学难点】
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识了美丽的白鹭。它是杜甫笔下的……它是王维眼中的……也是张志和《渔歌子》中的……诗的语言优美,结构精巧,极具韵律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散文也同样有着诗一般的语言,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郭沫若写的《白鹭》,去领略它那独特的美。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白鹭】
二、初读课文
1、那么,作者对白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谁找到了?(生读)没错,整篇文章都是围绕着这两句话来写的,以首尾呼应的方式点明了白鹭的特点。
2、现在就请你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并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思考:作者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板书:精巧的诗】
(外形美、不同场景中的美)【板书:外形美 不同场景中的美】
三、深入学文,体会外形美
1、我们先来看看白鹭的外形,作者用一句话就概括出了白鹭外形的特点,那就是——齐读。谁来说说你的理解?没错!适宜就是合适、相宜的意思。你真棒!能够用拆字组词的方法来理解词语。那么作者到底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它的适宜呢?(色素的配合和身段的大小)
2、现在请你自由读课文的第2-5自然段,思考:白鹭的身段和色素是如何相宜的呢?
3、谁来说说?生1找到了这句,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作者没有直接写白鹭,而是写了白鹤、朱鹭和苍鹭的身段,与白鹭形成了对比,侧面突出了白鹭身形的小巧。
4、同学们可能没见过这几种动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把它们放在了一起,看看你能通过作者的描写找到白鹭吗?大家都找到了!可见作者描写得既准确又生动!现在就带着你脑海中的画面,再来读读这句话吧!其实,白鹤、朱鹭和苍鹭都很美,但作者偏爱白鹭。作者在这里进行比较,就是为了突出他对白鹭的情有独钟。
5、谁还有其他的发现?生2找到了这句,谈谈你的理解:白鹭的颜色很丰富,有雪白,铁色和青色,不仅如此,这些搭配在一起还很适宜。文中是怎样描写“适宜”的呢?谁来读读?昨天我们学习生字,理解了“嫌”的意思是厌恶,不满意。那么“忽”又是什么意思呢?老师找到了它在字典中的解释。谁来读读?试着选一选。结合文意应该选2,指的是非常小的单位。那么把它放在文中应该怎样理解?生答。你理解得真到位!如此诗意的语言,让我们的脑海中顿时就有了画面。作者的这句话,其实是借鉴化用了战国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描写的是女子的外形十分美丽动人。由此可见,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6、这么诗意、优美的语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分组朗读。白鹭的身形和色素都是如此地适宜,我们可以借助上节课梳理出来的思维导图,把这些优美的句子积累下来!同桌间互相背一背吧。谁来试试,完成这个填空?
四、小组合作,感悟场景美
1、流线型的身形,适宜的颜色,构成了美丽的白鹭,因此作者才会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齐读)那么,白鹭在不同的场景中又会有怎样的美呢?现在四人为一小组,先阅读“合作学习单”,然后进行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谁来汇报一下:课文的第6-8自然段描绘了哪三副图画?你为每幅图起了什么样的名字呢?你读得真仔细!摘录了课文中的关键词为图画起了名字。
3、那么谁来在6-8自然段中分享一个你最喜欢的自然段,说说你脑海中都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生1抓住了第六自然段中的“钓鱼”和“镜匣”这两个关键词,体会到了作者是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把白鹭想象成了钓鱼的人,清澈的水田、站立的白鹭、游走的鱼儿,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体现出了白鹭觅食时悠闲、自在的状态。你脑海中的画面真美!能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展开想象。
4、谁还想到了其他画面?生2抓住了第七自然段中的问句,体会到了作者眼中的白鹭与其他鸟类不同,它独立枝头,更有着一份高雅脱俗之美,因此它不像别的鸟类一样仅仅是站在枝头栖息休息,而是有着自己的思考。你说得真好!能够借助对课文的疑问联想画面,那么,白鹭在枝头会瞭望些什么呢?谁能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它可能在领略清新美好的晨光。它可能在选择理想的活动场所。它可能在深情地凝视远方,等待着远出未归的同伴……
5、静态的白鹭就像是镜匣里一幅最优美的图画,那么动态的白鹭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谁来说说?生3抓住了“清澄”,体会到了黄昏映照下,青山绿水间,一两只白鹭悠然飞过,时而掠过头顶,时而滑过水面,为宁静的乡居生活增添了一份独有的美。是啊!这种美是我们在城市生活中不曾见到的,因此才说它是白鹭赠予人们的“恩惠”。
6、无论是觅食、栖息还是飞行,白鹭的悠然、独特、清澄都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因此我们也更能理解作者那份由衷地赞美——“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齐读)既然白鹭如诗,那么我们在描述画面的时候是否可以用上诗一般的语言呢?谁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再为这三幅图画起个名字?(水田垂钓图、枝头瞭望图、空中起舞图)你们起的名字可真美啊!老师都不自觉地为之沉醉了。
五、总结全文,体会情感
1、作者和我们一样,也深深地沉醉于白鹭的美,他是怎样说的?指生读9-11段。你体会到了什么?生答:我体会到了作者眼中的白鹭和别人不同,他眼中的白鹭是完美的,以至于说是一首歌都未免铿锵,略显不足,因此,在作者的心中它更像是一首极具美感的散文诗,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是啊!这是作者对白鹭最崇高的赞美,而这份赞美,正源于他对白鹭那份浓浓的、真挚的爱。谁能读读最后一句,读出作者的这份赞美、读出作者心中那份浓浓的爱?指生读。
看到身段和色素适宜的白鹭,作者觉得——
看到站在画中悠然垂钓的白鹭,作者觉得——
看到独立枝头高雅脱俗的白鹭,作者觉得——
看到黄昏飞舞清澄美丽的白鹭,作者觉得——
你们都读得太美了!仿佛也像是一首诗!回顾全文,作者借助描写白鹭抒发出了自己的赞美之情,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抒情”。【板书:借物抒情】
本单元后面的几篇课文也运用了这种写法,我们可以在后面的学习中继续加深对这种写法的体会。现在,就请你带着对白鹭浓浓的赞美之情,再次齐读课题——白鹭。布置两个课下作业:背诵课文。抄写喜欢的段落。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