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31 22:4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很神奇的现象——一群天才扎堆出现:在中国,有孔子、孟子、老子;在印度,有释迦牟尼;在以色列,有犹太先知;在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这是一个迄今人类都无法解释的现象。人类在进化的历史中蹒跚了多少万年,为什么那么多重要的思想家都集中出现在这600年?
在这一时期,四大文明——中国的儒道思想、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以色列的一神教,以及希腊的哲学理性主义,全都开始形成。
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爆发,也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最重要的突破,它奠定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根基,成为此后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动力。
这一时期,就是由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为后人所公认和推崇的“轴心时代”。
课堂导入
论语十二章
课堂导入
我国思想文化在经过此前千百年的沉积酝酿之后,在春秋战国时期迎来了大爆发。在这个社会大变革、思想大繁荣的轴心时代,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诸子争辉;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百家争鸣。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论语十二章》正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知人论世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
知人论世
《论语》(lún 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
(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北宋著名政治家赵普
论语十二章
《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若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则取前三个字。篇名与其中的各章没有意义上的逻辑关系,仅可当作页码看待。
题目解读
《论语十二章》中的“学而”、“卫灵公”
都是什么意思?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食:名作动,吃东西。
敏:勤勉
而:表并列
就:接近、靠近
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而:表顺程
正:使动,使…端正,匡正。
已:通“矣”,相当于“了”。
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勤勉,言谈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原文翻译
论语十二章
“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
——《说文解字》
1.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儒家思想)
2.对统治者和贵族男性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
3.古代指地位高的人。
4.对别人的尊称,犹言先生。
5.旧时妻对夫之称。
知识补充
《论语》中的君子
论语十二章
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里仁》)
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里仁》)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知识补充
适(dí):意为专主、依从。
比:亲近、相近
“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才合适恰当,就行了。”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言语(说得好)而推举他,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而废弃他好的言论。”
“君子只谋求道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论语》中对君子的要求
论语十二章
孔子认为君子“好学”的标准什么?
问题探究
君子要安贫乐道,克制物欲,谨言慎行,把注意力放在追求理想和真理方面方面,加强道德实践。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真正有修养、有道德的人,他们不会因外在环境而改变。在他们眼中,越是简单的生活就越容易找到快乐。倘若人们想要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就必须面对各种精神和生活上的压力,在过重的精神负担之下,只会令人苦不堪言。
论语十二章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而:表假设,如果
仁:名作动,做仁德的事。
如…何:固定句式,
把…怎么样、对…怎么办
古代乐舞的行列,一行八人叫一佾。
《谷梁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
《论语·八佾》:“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做仁德的事,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不做仁德的事,他怎样对待乐呢?”
原文翻译
论语十二章
知识补充
如何理解儒家所说的“仁”?
仁是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是儒家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规范,孔子政治伦理哲学思想的核心。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人。”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知识补充
论语十二章
“仁”和“礼”“乐”有什么关系?
问题探究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乐文化中,礼是人行为规范的外在形式,乐则用于协调秩序、促进和谐、陶冶情操。
孔子认为,礼、乐是西周文明的外在形式,仁德精神是其精神实质,两者之间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论语十二章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闻:知道、懂得
道:道理、真理。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仁义的道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原文翻译
这里的“道”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这句话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愿意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论语十二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喻:知晓,明白。
孔子说: “君子明白的是道义,小人知晓的是私利。”
原文翻译
孔子阐明了君子和小人怎样的义利观?
从人的价值标准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在人生价值和追求上的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
论语十二章
知识积累
《论语》中还有哪些关于“君子”和
“小人”的论述?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
“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君子经常思念的是道德,而小人思念的是乡土故土。君子念想法度,小人念想恩惠。“
“君子团结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团结。”
周:以道义团结
比(bì):以利害
勾结
“君子一切责求于自己,小人一切责求于别人。”
论语十二章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卫灵公》)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知识积累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品德高尚的人即便穷困,也能固守清高的节操,品德卑劣的人一旦穷困,就会胡作非为呀!”
"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来察知,却可以接受重任;小人不可以承担重任,却可以用小事来察知。”
知:被知晓
受:责任,使命
固:固有、本来滥:放纵
论语十二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贤:形作名,有贤德的人
齐:形作动,看齐
内:名作状,在心里。
宾语前置,省自,反省自己
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原文翻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里仁》)
论语十二章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质:质朴、朴实。
文:华美、文采。
野:粗野、鄙俗。
史:虚饰、浮夸。
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
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原文翻译
论语十二章
【杨氏曰:『文质不可以相胜,然质之胜文,犹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胜而至于灭质,则其本亡矣。虽有文,将安施乎 然则与其史也,宁野。』】
——《朱子集注》
辅助理解
文和质要均衡,哪个都不能够过多,但是两者比较起来哪个更重要
那应该是质比文要更重要。换句话说,我们的品性比我们外在的礼貌、文采要更重要。因为如果是质之胜文,质多于文,这个人是一个老实憨厚的人,但是没有什么文采,这种人还可以造就。
论语十二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弘:广、大,
这里指志向远大。
毅:意志坚强
以为:把…作为。
亦:也;
乎:相当于“吗”“呢”
已:停止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是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
原文翻译
论语十二章
问题探究
《论语》中所说的“士”是什么?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子路》)
能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出使不辜负君主的委托
宗族的人称赞他孝顺,乡里的人称赞他友爱
说话一定要诚信,做事一定要坚定果断
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论语十二章
问题探究
“士”毕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仁以为己任”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有志之士、仁义之人,决不因为贪生怕死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只会因勇于牺牲来保全仁义。
孔子认为,“仁”的纯洁性比一个人的生命更重要,充分反映出孔子对“仁”这种精神价值的崇高追求,“杀身以成仁”这一伦理原则,激励着无数志士仁人维护正义、战胜邪恶。
论语十二章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譬如:比如、好比
为:堆积
篑:筐
平:形作动,填平。
覆:倾倒。
往:坚持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定去做,是我自己要坚持的。”
原文翻译
论语十二章
 以“为山”“平地”为喻,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事情的成败在于人的作为。
做事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努力进取,终将获得成功。关键不在于力量大小,而在于意志是否坚定,是否持之以恒。
这句话蕴含了哪些做事和学习的道理?
问题探究
论语十二章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知:同“智”
者:...的人
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原文翻译
论语十二章
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知识积累
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有仁德的人,他必然能够见义勇为,勇敢的去承当善事,他也能成就善事。
如果他没有这个勇气,当然就不能做仁者,所以仁者必定有勇。反过来,勇者就不一定有仁。
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皆此意也」(《孟子》)
论语十二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克:约束
复:使动,使...归复
一日:一旦
归:称赞,称许。
由:依靠
目:条目,细则
礼:名词作动词,合乎礼
事:名作动,实践,从事
原文翻译
论语十二章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看,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请允许我实践这些话。
论语十二章
如何理解“克己复礼为仁”?
问题探究
这是对如何实践仁的回答,“仁”就是克己复礼。
“克己”:克者,胜也。“克己”就是一个人可以克制自己的思想,不为外物所诱惑,不为所欲为。
“复礼”:礼指的是当时的各种礼仪规范,要做到随时警惕不去做非礼的事情。孔子在教育颜回如何克己复礼,从而达到“仁”的境界时,告诉了他一个入手的方法,就是要他从眼、耳、口、鼻四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外在来规范自己。
克己对内(内圣)
复礼对外(外王)
指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论语十二章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言:字
行:实践
其:<副>,表揣测,大概
恕:宽恕,原谅
于:介词,可以翻译成“给”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去实践它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到别人身上。
原文翻译
论语十二章
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而“恕”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它是“仁”的内涵之一,所以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是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
人活于世,要学会相互理解,要设身处地地看待问题,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只有多替别人考虑,别人才会把你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有这样做了,人际关系才会和谐。
问题探究
论语十二章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孔子说: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根本的原则贯通起来。曾子就对孔子学说作了一个总结:孔子讲的学说,不过是忠和恕罢了。
子贡说:“如果有人广施恩惠,拯救众民,怎么样?可以说是仁人吗?”孔子说:“何止是仁人,那是圣人了!尧舜恐怕都难以做到。那仁人,自己要成就,而且要使别人成就,自己要显达,而且要使别人显达,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这可以说是仁人信奉的道理啊。”
知识积累
论语十二章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何莫:为什么不
兴:指激发人的感情
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指讽刺时政
迩:近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原文翻译
论语十二章
①“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②“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可以帮助人们观察政治得失和风俗的盛衰。
③“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群”,是在“仁者爱人”与“泛爱众”的基础上的群,而不是少数人以某种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小宗派之“群”。
④“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是说《诗经》可以帮助人们抒发对苛政的怨恨和讥刺之情。
如何理解“兴观群怨”?
问题探究
论语十二章
10.克已复礼,非礼勿言......非礼勿听——自我约束
11.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之心
君子之德
修身养性
1.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情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谨言慎行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重义轻利
6.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表里如一
外求
内修
3.朝闻道,夕死可矣——追求真理
8.止,吾止也;进,吾往也——锲而不舍
12.学《诗》 兴、观、群、怨——养德增智
2.人而不仁,如礼何 如乐何——重视仁德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我反省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勇于担当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仁、勇
学习总结
论语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