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综合复习
1.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丑条约》
2.(湖州中考)史学家蒋廷黻(fú)认为,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下列能印证“相当的成绩”的有 ( )
①创建北洋水师 ②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创办轮船招商局 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右图为八年级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某一战役后作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的是 ( )
时间 1894年 1900年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D.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5.清政府 1895年5月 20日电令:“著即开缺来京觐见……大小文武各员,并著饬令陆续内渡。”此电文对应了我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哪一具体内容 ( )
A.割让香港岛
B.割让九龙司
C.割让台湾全岛
D.将东交民巷开辟为使馆界
6.《马关条约》签订后,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其实质是 ( )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中国的矛盾
B.俄国反对日本占领辽东半岛
C.三国联合干涉日本,支持中国收回失地
D.俄法德三国同盟利害关系不一致
7.(莱芜中考)陈旭麓认为:“维新变法期间,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地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们……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这说明戊戌变法运动 ( )
A.取得了巨大成功
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
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8.德国《前进报》1900年6月19日在社论中指出:毫无疑问,中国人民运动的爆发,是几年前宣布对中国的铁拳政策引起的。社论中“铁拳政策”指的是( )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B.英法武力威胁“修约”
C.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D.八国联军悍然侵华
9.(益阳中考)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民谣“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 ( )
A.盲目排外 B.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
C.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D.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10.“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 299 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某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 ( )
拆除山海关炮台 10000元
拆除大沽南炮台 1000元
拆除大沽北炮台 3000元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 】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在辽东半岛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改正:
【 】(2)“百日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改良运动。
改正:
【 】(3)19 世纪末兴起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兴起过程中曾经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改正:
【 】(4)20 世纪初,《天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沦为了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改正:
12.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紧闭的大门,在坚船利炮的威逼下,中国饱受屈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了。”
——摘自百度文库
材料二 “俄国从北方,英国从西方,法国从南方,日本从东方,虎视眈眈,时刻准备扑向中国,中国处于他们的包围之中,岌岌可危;其他还有十几个国家磨牙涎舌,跟随四国的后面,也想分些残羹剩饭。”
———强学会序(1895年8月)
材料三 慈禧太后在《罪己诏》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材料一中马士所说的“战争果然就到了”是指什么战争 英国发动战争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状况 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和约”指什么 概括上述战争和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重大影响。
1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某校八年级(5)班学生围
绕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19世纪中期】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1867年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1)“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指的是什么 面对这一变局,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采取了什么措施 请用史实说明筹划海防的效果。
【19世纪90年代】
材料二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 ……光绪也受了时局的刺激,很想努力救国。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据材料二,指出刺激光绪帝救国的“时局”是什么 光绪进行了怎样的救国努力
【20世纪初】
材料三 庚子(1900年)拳匪之乱以后,全体人民感觉清朝是我民族复兴的一种障碍,这种观察是很有根据的。……同盟会和其他革命志士看清了满人的把戏,积极的图以武力推倒清朝的政权。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3)庚子年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以拳匪之乱为借口发动了哪一战争 为什么“庚子拳匪之乱”以后,人民对朝廷的态度产生变化
第二单元综合复习
1. A 2. D 3. A 4. A 5. A 6. A 7. D 8. D 9. D 10. D
11.(1)×,将“辽东半岛”改为“威海卫”。 (2) 。 (3)×,将 “太平天国”改为“义和团”。 (4)×,将“《天津条约》”改为“《辛丑条约》”。
12.(1)战争:鸦片战争。 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2)状况: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局面。 事件: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3)“和约”:《辛丑条约》。 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