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单元测试卷(四)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单元测试卷(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9-30 11:28:0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单元测试卷(四)
一、填一填。
1.下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填一填
   
【答案】正,左,上
【知识点】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得:
故答案为:正;左;上.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2层:下层3个正方形,上层2个左右各一个正方形;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2层:下层4个正方形,上层1个正方形靠左边,1个正方形位于下层左数第3个正方形上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三行:前面一行2个正方形,中间一行是1个正方形居中,后面一行3个正方形,1个居中,2个朝上排列,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二、看图回答
2.如图,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小明就把图1小丽搭的积木变成了图2六种不同的形状。
(1)从左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   号和   号观察到的形状和小丽搭的积木从左面观察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2)观察小明搭的积木中,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是   号和   号,还有   号和   号。
【答案】(1)①;⑤
(2)①;⑤;④;⑥
【知识点】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
【解析】【解答】(1)从左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①号和⑤号观察到的形状和小丽搭的积木从左面观察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2)观察小明搭的积木中,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是①号和⑤号,还有④号和⑥号。
故答案为:(1)①,⑤;(2)①,⑤;④,⑥.
【分析】(1)观察图形可知,小丽搭的积木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一行2个正方形,由小明搭的积木可得:①号和⑤号积木从左面看到的图形都是一行2个正方形,据此即可解答;(2)从正面看,①号和⑤号看到的图形相同,是一行3个正方形;④号和⑥号看到的图形相同,是2层:下层2个正方形,上层1个靠左边,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三、我会选。
3.一些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搭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分别如下图,那么需要(  )个小正方体。
A.5 B.6 C.7 D.8
【答案】A
【知识点】根据观察到的图形确定几何体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分析可得图形:
一共需要:1+2+2=5(个).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图形可知,从正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呈“田”字形状;从上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2个,下行1个,左齐;从右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行,下行2个,上行1个,右齐,据此解答.
4.从正面看是图(1)的立体图形有   ;从左面看是图(2)的立体图形有   ;从左面和上面看都是由两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是   。
【答案】A和D;A、B、C;A
【知识点】根据观察到的图形确定几何体
【解析】【解答】从正面看是图(1)的立体图形有A和D;从左面看是图(2)的立体图形有A、B、C;从左面和上面看都是由两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是A.
故答案为:A和D;A、B、C;A.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从正面看是2层:下层2个正方形,上层1个靠左边的是图形A和D;从左面看是一列2个正方形的是图形A、B、C;从左面和上面看都是由两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是图形A,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5.一个由若干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如下图,这里至少有(  )个小方正方体。
A.7 B.8 C.9 D.10
【答案】B
【知识点】根据观察到的图形确定几何体
【解析】【解答】一个由若干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如下图,这里至少有8个小方正方体.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从正面观察的图形可知,这个立体图形分两列,左边一列有5个小正方体,右边一列有2个小正方体;从右面看,这个立体图形分两排,第一排有5个小正方体,第二排有2个小正方体;根据从上面看的图形可知,这个立体图形后面的一排靠右有2个正方体排1列,所以至少有5+1+2=8个小正方体,据此解答.
6.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远,它的影子就越(  )。
A.短 B.长 C.大 D.小
【答案】B
【知识点】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
【解析】【解答】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远,它的影子就越长.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离光源越近影子越短,离光源越远,影子越长;离路灯同样的距离,杆子越高影子越长,据此解答判断即可
7.观察点不变,观察角度越(  ),观察的范围越大。
A.小 B.大 C.长 D.短
【答案】B
【知识点】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
【解析】【解答】观察点不变,观察角度越大,观察的范围越大.
故答案为:B.
【分析】影响观察范围的因素有:观察点高低的变化,观察点远近的变化,障碍物的移动;观察点不变,观察角度越大,观察的范围越大.
四、解答题
8.如图所示,笑笑站在墙前不动,淘气站在墙后。淘气不想让笑笑看见他,你能画出淘气活动的最大区域吗
【答案】解:
答:墙后两条线之间是淘气活动的最大区域。
【知识点】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
【解析】【分析】影响观察范围的因素有:观察点高低的变化,观察点远近的变化,障碍物的移动;解答此题时,把笑笑的眼睛看作数学中的“点”,确定遮挡物的“有效点”,将视线看作数学中的“线”,将观察的范围看作数学中的“区域”,据此作图即可.观察点的位置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大
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thread-612148-1-3.html
内容来源: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观察点的位置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大
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thread-612148-1-3.html
内容来源: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观察点的位置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大
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thread-612148-1-3.html
内容来源: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9.摆一摆,在方格纸上画出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
【答案】解:
【知识点】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看物体和几何体所得视图的画法,关键是学生要有空间想象能力,能体会到从不同方向看能看到的小正方形列数及每列的个数.
10.如下图所示,小芳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路中间有一个很高的广告牌挡住了她的部分视线。
(1)小芳在位置A时能看到两个楼层,如果她继续往前走,所能看到的楼层数量会有什么变化
(2)小芳走到位置B时,还能看到大楼吗 请用画图的方法证实你的说法。
(3)如果在大楼的位置C有一个标志(如上图所示),那么小芳所能看到这个标志的最近位置在哪里 请在图中画一画。
【答案】(1)解:看到的楼层数量会减少。
(2)解:还可以看到大楼。
(3)解:
【知识点】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
【解析】【分析】影响观察范围的因素有:观察点高低的变化,观察点远近的变化,障碍物的移动,解答此题时,把小芳的眼睛看作数学中的“点”,确定遮挡物的“有效点”,将视线看作数学中的“线”,将观察的范围看作数学中的“区域”,据此分析解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单元测试卷(四)
一、填一填。
1.下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填一填
   
二、看图回答
2.如图,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小明就把图1小丽搭的积木变成了图2六种不同的形状。
(1)从左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   号和   号观察到的形状和小丽搭的积木从左面观察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2)观察小明搭的积木中,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是   号和   号,还有   号和   号。
三、我会选。
3.一些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搭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分别如下图,那么需要(  )个小正方体。
A.5 B.6 C.7 D.8
4.从正面看是图(1)的立体图形有   ;从左面看是图(2)的立体图形有   ;从左面和上面看都是由两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是   。
5.一个由若干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如下图,这里至少有(  )个小方正方体。
A.7 B.8 C.9 D.10
6.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远,它的影子就越(  )。
A.短 B.长 C.大 D.小
7.观察点不变,观察角度越(  ),观察的范围越大。
A.小 B.大 C.长 D.短
四、解答题
8.如图所示,笑笑站在墙前不动,淘气站在墙后。淘气不想让笑笑看见他,你能画出淘气活动的最大区域吗
9.摆一摆,在方格纸上画出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
10.如下图所示,小芳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路中间有一个很高的广告牌挡住了她的部分视线。
(1)小芳在位置A时能看到两个楼层,如果她继续往前走,所能看到的楼层数量会有什么变化
(2)小芳走到位置B时,还能看到大楼吗 请用画图的方法证实你的说法。
(3)如果在大楼的位置C有一个标志(如上图所示),那么小芳所能看到这个标志的最近位置在哪里 请在图中画一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左,上
【知识点】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得:
故答案为:正;左;上.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2层:下层3个正方形,上层2个左右各一个正方形;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2层:下层4个正方形,上层1个正方形靠左边,1个正方形位于下层左数第3个正方形上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三行:前面一行2个正方形,中间一行是1个正方形居中,后面一行3个正方形,1个居中,2个朝上排列,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2.【答案】(1)①;⑤
(2)①;⑤;④;⑥
【知识点】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
【解析】【解答】(1)从左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①号和⑤号观察到的形状和小丽搭的积木从左面观察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2)观察小明搭的积木中,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是①号和⑤号,还有④号和⑥号。
故答案为:(1)①,⑤;(2)①,⑤;④,⑥.
【分析】(1)观察图形可知,小丽搭的积木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一行2个正方形,由小明搭的积木可得:①号和⑤号积木从左面看到的图形都是一行2个正方形,据此即可解答;(2)从正面看,①号和⑤号看到的图形相同,是一行3个正方形;④号和⑥号看到的图形相同,是2层:下层2个正方形,上层1个靠左边,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3.【答案】A
【知识点】根据观察到的图形确定几何体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分析可得图形:
一共需要:1+2+2=5(个).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图形可知,从正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呈“田”字形状;从上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2个,下行1个,左齐;从右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行,下行2个,上行1个,右齐,据此解答.
4.【答案】A和D;A、B、C;A
【知识点】根据观察到的图形确定几何体
【解析】【解答】从正面看是图(1)的立体图形有A和D;从左面看是图(2)的立体图形有A、B、C;从左面和上面看都是由两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是A.
故答案为:A和D;A、B、C;A.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从正面看是2层:下层2个正方形,上层1个靠左边的是图形A和D;从左面看是一列2个正方形的是图形A、B、C;从左面和上面看都是由两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是图形A,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5.【答案】B
【知识点】根据观察到的图形确定几何体
【解析】【解答】一个由若干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如下图,这里至少有8个小方正方体.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从正面观察的图形可知,这个立体图形分两列,左边一列有5个小正方体,右边一列有2个小正方体;从右面看,这个立体图形分两排,第一排有5个小正方体,第二排有2个小正方体;根据从上面看的图形可知,这个立体图形后面的一排靠右有2个正方体排1列,所以至少有5+1+2=8个小正方体,据此解答.
6.【答案】B
【知识点】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
【解析】【解答】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远,它的影子就越长.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离光源越近影子越短,离光源越远,影子越长;离路灯同样的距离,杆子越高影子越长,据此解答判断即可
7.【答案】B
【知识点】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
【解析】【解答】观察点不变,观察角度越大,观察的范围越大.
故答案为:B.
【分析】影响观察范围的因素有:观察点高低的变化,观察点远近的变化,障碍物的移动;观察点不变,观察角度越大,观察的范围越大.
8.【答案】解:
答:墙后两条线之间是淘气活动的最大区域。
【知识点】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
【解析】【分析】影响观察范围的因素有:观察点高低的变化,观察点远近的变化,障碍物的移动;解答此题时,把笑笑的眼睛看作数学中的“点”,确定遮挡物的“有效点”,将视线看作数学中的“线”,将观察的范围看作数学中的“区域”,据此作图即可.观察点的位置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大
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thread-612148-1-3.html
内容来源: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观察点的位置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大
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thread-612148-1-3.html
内容来源: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观察点的位置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大
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thread-612148-1-3.html
内容来源: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9.【答案】解:
【知识点】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看物体和几何体所得视图的画法,关键是学生要有空间想象能力,能体会到从不同方向看能看到的小正方形列数及每列的个数.
10.【答案】(1)解:看到的楼层数量会减少。
(2)解:还可以看到大楼。
(3)解:
【知识点】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
【解析】【分析】影响观察范围的因素有:观察点高低的变化,观察点远近的变化,障碍物的移动,解答此题时,把小芳的眼睛看作数学中的“点”,确定遮挡物的“有效点”,将视线看作数学中的“线”,将观察的范围看作数学中的“区域”,据此分析解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