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 课题导入:滑雪胜地阿尔卑斯山脉 纵贯北美的落基山脉 世界最长的安第斯山脉 高山耸立的青藏高原一望无际的东北平原急流跌宕的瀑布起伏和缓的大兴安岭孤峰林立的岩溶地貌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汊纵横的珠江三角洲广西龙脊梯田浩瀚的沙漠这些千姿百态的地形是怎么形成的呢?
是与生俱来的吗?
还是由于岁月的蹉跎不断变化形成的呢?“冰雪覆盖”的雪山科学家经过对当今世界上最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的考察和精密测量,发现它在2500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科学家还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许多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而且还发现喜马拉雅山现在还在不断地升高(上升的速度是每年18.5毫米)。据考证,现在台湾海峡的底部也保留着古河道的痕迹,也就是说曾经是陆地. 上海的崇明岛的面积每年不断增长.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的面积每年不断增长-主要黄河携带的泥沙淤积所致.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台湾海峡的底部也保留着古河道的痕迹,崇明岛的面积和垦利县的面积不断增长,以上都说明了什么啊?第二节
地球的表面形态(第1课时)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3.结合图形识记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位置及其板块边界类型。
4.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掌握板块的相对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
5.学会应用板块构造理论来解释说明世界主要地震带的形成和分布。学习目标: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6-38页的内容,弄清并回答下列问题: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分别来源于哪里?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分别有哪些表现形式?
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位置及其运动方向分别是怎样的?
3.板块边界有哪两种类型?在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往往会形成什么地貌?试举例说明。在板块张裂地带往往会形成什么地貌?试举例说明。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源 P36
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精讲点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分别会对地表形态产生什么影响?
合作探究: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源 P36
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形成高山或低地,使地表高低不平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削低高山
填平盆地在空间是相互联系,在时间上同时进行。 精讲点拨: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主要观点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
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六大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精讲点拨:Click to edit title style思考:六大板块中有几个大洋板块?板块 大洋板块大陆板块1个太平洋板块5个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板块边界分两类: 两板块张裂分离叫生长边界;
两板块相撞挤压叫消亡边界; 日本群岛落基山脉马里亚那海沟东非大裂谷喜马拉亚山脉红海大西洋总 结精讲点拨:海岭和海沟的区别:
海岭是大洋的生成处,属生长边界;
海沟是属消亡边界。合作探究: 2.请同学们结合地图册P1页“世界地形图”和地图册P22页“六大板块示意图”,分组讨论并用板块运动理论解释下列地形的成因:
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落基山、安第斯山、台湾岛、日本群岛、红海、大西洋、东非大裂谷。Click to edit title style合作探究: 3.请同学们阅读地图册P22页“六大板块示意图”,分组讨论并回答:
(1)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的空间分布有什么规律?试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其成因。
(2)火山喷发和地震分别对地形有什么影响呢?
分布: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原因: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地球内部能量得以强烈释放。 精讲点拨:火山形成的地貌火山口火山锥 堰塞湖火山岛地震形成的地貌地裂缝岛屿移动、地势起伏课堂小结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形成高山或低地,使地表高低不平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削低高山
填平盆地在空间是相互联系,在时间上同时进行。 二、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1.2008年5月8日奥运圣火照亮珠峰,这事圣火首次登上地球第三极.据研究,喜马拉雅山现在仍在“长高”,这说明:( )
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B.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C.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外力共同作用,不分主次
D.以上说法都不对课堂练习A2.下列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②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亚欧板块受挤压上拱而成
③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地中海在缩小
④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②④B(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A
B D
(2)图中1和2或3和4中距离在缩短的是 ,
原因是
(3)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是处在那两大板块之间
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3和4处在消亡边界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3.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课堂练习 (1)写出板块名称:A_B_C_D_
E F___
(2)地壳活动较多的地带总在 。 (3)从图中可以看出红海面积扩大是因为它位于___板块与 ____ 板块的_______地带。处于哪种边界?
(4)阿拉伯半岛属于____板块,日本群岛属于____。
(5)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___板块与___板块______的结果。
(6)全部为大洋的板块是___板块。
(7)图例N代表__ 边界,0代表___边界。 两种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形成海岭(洋中脊)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两种消亡边界陆洋碰撞往往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陆陆碰撞形成山脉西川黄龙五彩池谢谢观看课件45张PPT。第二节
地球的表面形态(第2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地质构造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2.结合图形了解褶皱的概念和类型。
3.结合图形弄清背斜和向斜在岩层形态、岩层新老关系方面的区别。
4.结合图形掌握背斜和向斜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了解断层的概念和类型,结合图形识记地堑和地垒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6.结合实例分析掌握地质构造对找矿、找水和工程建设的指导意义。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8-40页的内容,弄清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地质构造?常见的地质构造有哪两种基本类型?
2.什么是褶皱?什么是背斜和向斜?褶皱一般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貌?
3.什么是断层?什么是地垒和地堑?地垒和地堑常常发育形成什么样的地貌?试举例说明。地壳运动的痕迹----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的痕迹----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的痕迹----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的痕迹----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的痕迹----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的痕迹----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的痕迹----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的痕迹----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留下的”痕迹”称为地质构造;其所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主要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褶皱断层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8-40页的内容,弄清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地质构造?常见的地质构造有哪两种基本类型?
2.什么是褶皱?什么是背斜和向斜?褶皱一般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貌?
3.什么是断层?什么是地垒和地堑?地垒和地堑常常发育形成什么样的地貌?试举例说明。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结合地图册23页“褶皱示意图”和“地形倒置”,分组讨论并回答:
(1)背斜和向斜的岩层形态特征和岩层新老关系分布有什么不同?
(2)一般情况下背斜和向斜可能会分别形成什么样的地貌?试分析其成因。
(3)地形倒置情况下,背斜和向斜可能会分别形成什么样的地貌?试分析其成因。①褶皱形成初期: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内力作用)褶皱形成初期 ,由于岩层受侵蚀很小——背斜形成山;向斜形成谷。精讲点拨:②褶皱构造经受外力的侵蚀在受外力侵蚀的过程中——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易被侵蚀;而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力,不易被侵蚀。精讲点拨: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现象的形成(外力侵蚀作用) 一段时后,由于侵蚀的速度不同,背斜部位反而低于向斜部位,形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现象。★地形倒置 背斜山谷?后期:外力作用向斜成山岩层
上拱岩层
下弯常形成山岭(内力作用)背斜成谷中间老
两翼新中间新
两翼老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外力作用)向斜成山顶部受到张力易被侵蚀(外力侵蚀作用)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实不易被侵蚀
(外力侵蚀作用)精讲点拨:华山西峰峨嵋山万佛顶庐山泰山泰山直上直下的十八盘吐鲁番盆地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8-40页的内容,弄清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地质构造?常见的地质构造有哪两种基本类型?
2.什么是褶皱?褶皱有哪两种基本形态?褶皱一般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貌?
3.什么是断层?什么是地垒和地堑?地垒和地堑常常发育形成什么样的地貌?举例说明。岩块
上升岩块
下沉山地
台地华山西峰、峨嵋山万佛顶、庐山、华山、泰山谷地
盆地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吐鲁番盆地精讲点拨:合作探究:2.假如你们是地质学家,从事石油勘探和地下水寻找等方面的工作,请你解释说明储油和储水分别是哪种地质构造?(是背斜?还是向斜?)
3.因修建一铁路需通过某褶皱山地,必须开凿隧道,如果你是工程师,在背斜和向斜处,你会优先选择在哪里开挖?合作探究2:
假如你们是地质学家,从事石油勘探和地下水寻找等方面的工作,请你解释说明储油和储水分别是哪种地质构造?(是背斜?还是向斜?)背斜——储油、气构造向斜——储水构造合作探究2:
因修建一铁路需通过某褶皱山地,必须开凿
隧道,如果你是工程师,在背斜和向斜处,你会优
先选择在哪里开挖?背斜1、穹隆构造,
符合力学原理。
2、对岩层破坏
较小;施工相
对容易。
3、有利于地下
水的排放。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岩层
上拱岩层
下弯常形成山岭背斜成谷中间老
两翼新中间新
两翼老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向斜成山顶部收到张力易被侵蚀槽部受到挤压,岩石坚实不易被侵蚀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岩块
上升岩块
下沉山地
台地华山西峰、峨嵋山万佛顶、庐山、华山、泰山谷地
盆地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吐鲁番盆地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1. 东非大裂谷属于下列那种地质构造( )课堂练习C2.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E五处,属背斜的是_________。
(2)从地形上看,C处是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泰山的成因类型与图中____一致。
(4)图中CD两处宜修建地下隧道的是___,良好的储油构造是___。ABCDED山岭向斜槽部因受挤压,不易被侵蚀ADD(1)你在图中能够看到几种地形地貌呢?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山谷、山岭和悬崖。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主要是由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背 斜向 斜断 层悬崖主要是由内力作用(断层)形成的;3.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2)将图中岩层按老到新排列:(3)如果在甲、乙、丙三地选一地挖隧道,从地质构造的角度,应该选择哪一个?(4)如果在甲、乙、丙三地找石油和天然气,可能在哪一个地方找到?如果要找水呢?⑥⑤④③②①甲地找石油和天然气在甲地;找水在乙地(1) A、 B两处地质构造中有可能发现石油的是哪一处?(2) 欲在此处建一个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A处还是B处开凿?(提示:从工程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3) c处计划修建一座水库,请分析其可行性选择B处开凿,因为岩层向上拱起结构稳固,不易塌陷,同时不易积存地下水。C处有断层,在此处建水库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等地质灾害,影响水库大坝的安全;另外断层破碎带还会造成水库漏水。B4.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背斜:良好的储油、气构造;铁路隧道。向斜: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水库坝址选择点。断层:隧道、水库选址时,应避开,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气油水精讲点拨:课件56张PPT。温故而知新: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 山岭 山谷背斜成谷 向斜 成山 背斜向斜褶皱和断层的异同原因?断 层岩层发生断裂位移 相对上升 相对下沉 山地高地 谷地
低地地垒地堑储石油 天然气储水 形成沟谷、河流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E五处,属背斜的是 ,地堑是————。
(2)从地形上看,C处是 ,形成原因是 。
(3)泰山的成因与图中 处一致;地震多发地带位于
图中 处。
(4)图中五个部位宜建地下隧道的是 ,良好的储水构造是 。D向斜BAECD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地球表面形态(第3课时)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学习目标:了解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2.结合实例分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
3.结合实例分析掌握风力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
4.结合图形了解冰川作用和海浪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
5.学会运用内外力作用分析解释某种地表形态的形成。1.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2.举例说明流水作用形成的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分别有哪些?
3.举例说明风力作用形成的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分别有哪些?
4.举例海浪和冰川作用形成地貌分别有哪些?
自主学习: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三.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1.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关系花岗岩风化作用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阅读地图册P24-26页内容,分组讨论并回答: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和海浪作用分别会形成哪些典型的地貌?
2.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崎岖地表
沟谷
峡谷
瀑布
V型谷冲积平原
三角洲
冲积扇 风蚀沟谷
风蚀洼地
戈壁
裸岩荒漠 沙丘
沙垄
黄土高原瀑
布河流沟谷、峡谷V形谷——流水侵蚀作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表面形态
——流水侵蚀作用造成流水的化学
侵蚀作用石 柱石 笋石钟乳流水化学侵蚀地貌流水化学侵蚀地貌 天坑,学名叫喀斯特漏斗,是由溶洞崩塌陷落而自然形成的,属于喀斯特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广西乐业天坑群由17个天坑组成,其中大石围天坑面积最大。坑群最深的600多米,浅的200多米。四周都被状似刀削般的悬崖绝壁所包围,像一座座庞大的竖井,井井相连。天坑群底部生长一片人类以前从未涉足过的原始森林。
乐业天坑群不仅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集原始森林、珍稀动物、独特溶洞和地下河为一体的天坑,也是世界级的地质奇观,被专家誉为“天坑博物馆”和“世界岩溶胜地”。在沙漠,冲积扇边缘往往形成绿洲。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东部山麓、祁连山北部山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流水的侵蚀、沉积冲积扇 三角洲 冲
积
扇
平
原流水堆积地貌恒河三角洲上海崇明岛 崇明岛从形成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唐代(618年)涨露出水面,五代设镇,宋代设场,元代建州,明清以来设县,1958年12月划归上海市。由于长江大量泥沙淤积,崇明岛的土地东、西两端淤涨很快,以每年143米的速度向东海延伸。
近400年来,崇明岛经历了多次沧桑之变和迁移。仅1583年以前,崇明县城就搬迁了5次。直到现代,崇明岛也是不稳定的,长江口北支水道逐渐变窄变浅,也许将来崇明岛会与苏北平原连在一起。 河
流
冲
积
平
原新月型沙丘——风力搬运+堆积作用形成风力堆积风风力搬运作用深厚黄土层的来源——风力堆积作用风蚀城堡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城堡、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台
湾
野
柳
风
景
区 女
王
头
石
3.其他外力作用与地貌U型谷
角峰
峡湾海岸
(挪威海岸)
丘陵、湖泊
(五大淡水湖)海岸地貌 角峰——冰川侵蚀作用角 峰U形谷——
冰川侵蚀作用形成峡湾——
冰川侵蚀作用海
浪
侵
蚀
作
用海蚀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4.人类活动与地貌合作探究: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回答:人类回答对地表形态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举例说明。
4.人类活动与地貌平整田地
修筑梯田
填海造陆
开山筑路
挖河修渠
建造水库
植树绿化
破坏自然植被
——加重水土
流失(黄土高原
);河床、水
库、湖泊泥沙淤
积,山区诱发滑
坡和泥石流。
地
壳
变
化地
质
作
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褶皱地质构造断层流水作用风力作用背斜向斜图表总结小结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火山、地震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碰撞张裂高山、高原裂谷、海洋、海岭褶皱断层背斜(山地)向斜(谷地)中老边新中新边老地垒(山地、高地)
地堑(谷地)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侵蚀沉积沟壑、喀斯特地貌等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侵蚀沉积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沙丘、沙垄等人类活动:修筑梯田、围海造田海岸山脉、岛弧、海沟地形倒置谢谢风蚀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