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人教八上物理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2课时 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学习目标
新课引入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1
2
3
4
生活中,做机械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同吗?机械运动是怎样分类的?
列车沿直线运动
列车沿曲线运动
扶梯沿直线运动
过山车沿曲线运动
新课引入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学习目标
一、机械运动的分类
说一说你判断的结果
音频
观察玩具小车的运动情况, 判断: 小车做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运动快慢如何变化?
新知学习
我们的判断准确吗?有办法标记小车的运动位置吗?
相同的时间间隔,
在纸上标记小车运动位置!
标记小车的运动位置
从轨迹可以看出,小车做直线运动
观察小车的运动轨迹,小车做的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呢?
观察小车中间段运动的轨迹,你有什么发现?
2.5cm
2.5cm
2.5cm
2.5cm
2.5cm
2.5cm
中间段运动
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上标记小车运动位置!
相同时间,通过路程相同,速度不变!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存在,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不大,并且轨迹近似为直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物体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温馨提示
常见的匀速直线运动
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平稳行使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平稳下落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速度是不变的。
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v-t图像:图像与t轴平行,v是定值。在同一坐标图中,截距越大,速度越大(即vA>vB)。
(1)s-t图像: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s与t成正比,即 的值不变。在同一坐标
图中,斜率越大,速度越大(即v甲>v乙)。
匀速直线运动的 s-t 和v-t 图像
知识拓展
前一段运动
后一段运动
观察小车前一段和后一段运动的轨迹,你有什么发现?
音频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运动。
列车进站或出站
常见的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下落过程
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路线
速度变化
归纳
如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甲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乙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450m
0
10s
20s
30s
40s
0
0
0
10s
20s
30s
40s
25m/s
30m/s
45m/s
20m/s
300m
600m
900m
1200m
1200m
750m
450m
200m
200m
250m
甲
乙
300m
乙图:变速直线运动
甲图:匀速直线运动
30m/s
30m/s
30m/s
30m/s
300m
300m
300m
300m
1.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图中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针对训练
2. 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像,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B
3.小明在乘坐汽车去往 革命公园参观的路上,他观察到每隔一段距离就会立有一个里程碑. 他记录了每次 车经过里程碑的时刻和里程碑上的数字, 数据如表格所示,则汽车_______ ( 选填 “是”或“不是” )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不同
不是
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匀速直线运动,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是变化的,是变速运动。
火箭起飞速度越来越大
卫星绕地球飞行时,方向时刻在变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思考
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也可以根据 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计算式:
s 是指物体在时间 t 内通过的总路程,
t 是指物体在通过路程 s 所用的总时间,
是指物体在这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v
二、平均速度
日常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平均速度。
读作“v拔”
跑道上的运动员
游泳池中的运动员
跑道上滑行的飞机
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用平均速度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
答:刘翔的平均速度是8.52m/s
例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刘翔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s=110m,所用时间t=12.91s,利用公式 计算它的平均速度为:
解:
必要的说明
所用公式
代入数据和单位,求出结果,数字后面要有单位
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7.5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
50 m
50 m
7.5 s
14.5 s
100 m
7 s
前50m平均速度:
后50m平均速度:
解:小明前50 m路程s1=50 m,用时t1=7.5s,后50 m路程s2=50 m,用时t2=7 s,全程s3=100 m,用时t3,根据公式和题意有:
全程时间:
全程平均速度:
答: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6.7m/s、7.1 m/s和6.9 m/s。
求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明确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关系。
即使是同一运动过程的不同部分的平均速度也可能不同。
为什么酒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呢?
思考
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下刹车制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
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保持原有的速度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
从踩下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反应距离
制动距离
发现情况
开始刹车
汽车停下
知识拓展
例3: 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30m处有障碍物。若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下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5 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7.5 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12 m才能停下。
求:(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反应距离
制动距离
A
B
C
t1=0.5s
s1=7.5m
开始刹车
汽车停下
障碍物
发现情况
s滑=12m
解:(1)
答: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15m/s.
反应距离
制动距离
A
B
C
开始刹车
汽车停下
障碍物
发现情况
s滑=12m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会变长,如果是平时的3倍,请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t2=1.5s
反应距离
制动距离
A
B
C
开始刹车
汽车停下
障碍物
解:(2)
s滑=12m
会撞上!
s2=?
!
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30m处有障碍物。若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下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5 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7.5 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12 m才能停下。
求:(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会变长,如果是平时的3倍,请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发现情况
s2=vt2=15m/s×1.5s=22.5m
s总=s2+s滑=22.5m+12m=34.5m
>30m
答: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瞬时速度
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运动快慢。
知识拓展
测速仪
子弹出膛的瞬间
子弹穿过苹果的瞬间
炮弹飞出炮膛的瞬间
物体落入水中的瞬间
汽车速度表
高
速
摄
影
速度
速度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m/s、 km/h
概念:
意义:
公式:
单位:
课堂小结
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
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机械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
运动
变速直线
运动
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
曲线运动
运动的快慢
定义: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特点: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
的路程是相等的
定义: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
特点: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并不相等
1. 在上海旅游的小岳同学也想去西安,他购买的火车票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则火车从上海到西安全程用时_____min,平均速度为______km/h(结果保留整数).
站名 上海 苏州 无锡 常州 南京 蚌埠 徐州 郑州 西安
到站时刻 17∶09 17∶35 18∶01 19∶13 20∶54 22∶48 02∶03 08∶35
发车时刻 16∶17 17∶12 17∶39 18∶04 19∶19 21∶00 22∶54 02∶11
路程(km) 0 84 126 165 301 485 646 998 1 509
93
978
随堂练习
2. 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做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从A点到F点运动的路程为______cm,小球从A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2.50
加速
0.125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 ,测量结果需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不可记为12.5cm
易错分析:
3. 如图所示是运动会上百米赛跑的场景.
(1)比赛开始后,观众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跑在最前面的同学运动得最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同学运动得最快.
(2)比赛中以教学楼为参照物,小红是________的,
坐在看台上观看的观众是______的(均选填“运动”
或“静止”).
(3)小红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做_____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若她的成绩为12.5 s,则她在此次比赛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
相同路程比较运动的时间
运动
变速直线
8
静止
(4)若小丽此次百米赛跑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4 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8 m/s,她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7.1
易错分析:
全程的平均速度能用
计算吗?
思考
s总=100m
已知s1=50m,v1=6.4 m/s,求t1
已知s2=50m,v2=8m/s,求t2
小丽全程的平均速度
分别将s总,t1,t2 带入求解
全程的平均速度不是各段平均速度的算数平均值,
即
4.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5 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 m/s
B. 3 s末时,乙在甲前方4 m处
C. 3~5 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 5 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A
一看轴: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路程或位置(s),同时还要注意看清单位;
二看点:找出各点对应的时间t 和路程s;
三计算:用图象上两点之间的路程s 和时间t,算出速度v。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