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 “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例如精致、深朴、繁丽、畅达、古典、新锐、宁谧、舒适、奇异、神秘、壮观、肃穆……其中有不少城市还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个词,产生角逐。
? 只有一个词,它们不会争,争到了也不受用,它静静安踞在并不明亮的位置上,留给那唯一的城市。 余秋雨《行者无疆》 这个词叫伟大,这个城市叫‘罗马’。”罗马人的法律预习并思考:
罗马法的起源?
罗马法的内容、发展?
罗马法的历史作用?罗马法的定义: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罗 马 法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理念)核心内容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诞生发展《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十二铜表法》平民强烈要求和长期斗争的结果。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内容庞杂,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本质上是维护贵族利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来历:内容:作用: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第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节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付金;如被打断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自《十二铜表法》
请思考:这些法律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请阐述你的理由。答:这些条文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如第5表;但是,法律主要还是在于维护贵族利益;债务奴隶制是直接有利于贵族的;而第8表、第11表则直接明确地维护贵族利益,奴隶、平民受到的待遇是不公平的,因此条文不能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十二铜表法》颁布了,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议论纷纷。假如你生活在这个时候的罗马,你会有什么感想?(你的身份可能是贵族、平民或奴隶)情景创设想法一:从此,我们就可以和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在法律面前平等了。想法二:“平等?”那是不可能的。你难道没看到上面写着我们不屑和你们通婚吗?想法三:好了,现在如果他们再打我的话,我就可以依法得到赔偿。想法四:换汤不换药,还是以前那些条条框框。想法五:尽管只是原有的一些惯例调整,但毕竟白纸黑字,就不怕他们随意曲解而滥用权力。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公民法范围 罗马公民 。内容 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 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则不够完善。 操作 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罗马共和国的疆域罗马帝国的疆域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范围 罗马境内各族人民操作 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内容 注重调解贸易以及财产等经济
和民事纠纷。 (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与公民法的最大不同自然法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在自然法体系之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我认为法源于自然,而“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所以也赋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着一些普遍的法则,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这些原则永恒不变,这些原则也必须体现在法律中。——古罗马法学家 西塞罗材料一材料二“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罗马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以法律保护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压迫和奴役。它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十二铜表法》 涉及有关债务的规定,体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维护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实质核心内容《十二铜表法》未被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相互关系之规则的法律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思考1:古罗马法律在维系帝国统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A公民法激发和调动了平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
B 万民法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C 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
D 减轻了社会各阶层的紧张程度。思考2:在古罗马的政制和法律建设过程中有哪些体现出了一定的民主性?A 法律的编纂也一定程度上的体现出民主性。
B 执法要依据法律,是民主性的体现。
C 法律当中也有一些是有利于平民的。思考3:古罗马的法律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资料1、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它维护努力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它还顺应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对公民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以笼络上层阶级,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历史1(必修)[人教版] 2、“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法国《人权宣言》 3、“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 4、“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第三条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罗马法与今天的时光隧道:
恩格斯说:“罗马法是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是“充分预料到现代私有制的法律”。
近代欧洲都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了本国的法律制度,如《德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等都以罗马法为法律蓝本。
现在世上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都渊源与罗马法。世上公认的法学理论、法制民主原则也均发端于罗马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成了法治建设永恒的价值观了。思考4:对比同时期的中西世界,你发现它们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有哪些区别?中国:君主专制,独裁统治,人治色彩浓。
西方:贵族制或民主制,法治观念强些。材料1、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古罗马)西塞罗材料2、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罗马法的影响制定实施的目的:为了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
提供了法律的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
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
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他的很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再见!练习:1、罗马帝国的疆域地跨( )
A、欧洲和亚洲 B、欧洲和非洲
C、欧亚非三洲 D、欧洲 2、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
A、习惯法的废除
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C、公平法的制定
D、《民法大全》的编纂
BC5、罗马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 )
A、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B、为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C、为了保护私有财产
D、为了扩大帝国的势力 B3、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
A、《十二铜表法》的发表
B、公民法的形成
C、公民法演变成万民法
D、《民法大全》的编纂 4、公民法与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 )
A、内容的不同 B、制定者的不同
C、适用的范围不同 D、制定依据的不同 DC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觉得对我国的法制改革有什么意义?课堂延伸罗马人的法律 学案
【条目解析】
1.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罗马法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1)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
由习惯法到成文法:即《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制定背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表现在贵族垄断了立法权(习惯法)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广大平民对此强烈不满,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保护自身权益。
制定和颁布:公元前449年,颁布《十二铜表法》。
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权以及犯罪和刑罚等内容。
局限性: 它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其中搀杂着落后的原始的古老习俗,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不合理法规。
意义: 它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地位: 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2)从罗马建国(共和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公民法
概念: 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
适应范围: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形式:程序烦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作用: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3)从共和国到帝国:由公民法到万民法再到自然法
万民法
形成背景:随着罗马的扩张,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公民法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司法实践:罗马政府设置外事裁判官,管理外邦人之间和罗马与外邦人之间的诉讼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万民法。
万民法在哪些方面超越了公民法:
①适用范围: 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②灵活性上: 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变得简洁灵活 且实用有效 ③具体内容: 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发展趋势:万民法取代公民法,使法律具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特点:灵活且实用有效。
作用: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自然法:
主要是一种法学思想、法学理论,不是具体的法律制度。而公民法和万民法则是具体的法律制度,由具体的法律条文组成。从产生的时间来看,自然法出现得最晚。
代表人物:西塞罗
内容: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人人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力。
意义: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开华,标志着罗马与法学的高度成熟。
罗马法的作用和地位
作用: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地位:在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罗马法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的人人平等,公正之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建立者是( )
A.埃及人 B.中国人 C.罗马人 D.希腊人
2.《十二铜表法》最重要的历史地位是( )
A.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 B.最早保护平民利益的法律
C.最早限制贵族特权的法律 D.内容最全面的法律
3.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人调整社会关系主要依靠( )
A.自然法 B.习惯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4.万民法的特点不包括( )
A.改变了原有的公民法体系
B.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
C.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
D.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5.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 )
A.用来管理所有的罗马
B.在罗马帝国通用
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D.适用于罗马帝国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6.下列有关自然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法是具体的法律条文
B.自然法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
C.西塞罗被誉为“自然法之父”
D.自然法是法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
7.罗马法学高度成熟的标志是( )
A.第一部成文法制定 B.万民法体系形成
C.公民法体系出现 D.自然法的人类自然平等思想的提出
8.下列评述正确的有 ①《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着罗马法学高度成熟 ②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③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④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9.罗马成文法发展的起点是( )
A.《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B.公民法的出现
C.万民法体系形成 D.自然法观念出现
10.罗马公民法的特点不包括( )
A.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B.个人财产等私法规范不够完善
C.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D.借鉴了外邦人的法律
二、非选择题
1.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体现了罗马法的不断完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
问题:
(1)万民法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与公民法相比,它在哪些方面实现了突破?
(3)请概括万民法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2.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如果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则债权人有权拘禁债务人,甚至可以给债务人戴上脚镣。在拘禁债务人60天后,双方未达成和解,则债权人可以连续3次把债务人牵至广场集市出卖。如果第三次没有出卖掉债务人的,或者没有人为债务人代为清偿和提供保证的,那么债权人就可以把债务人卖到外国甚至是杀死债务人。如果债权人是多数的,就由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第八表规定,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依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
《十二铜表法》把人的肉身也当做债务清偿的方法,你认为这种做法可取吗?说明了什么?怎样正确认识《十二铜表法》。
罗马人的法律
【课标要求】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下列基础知识:十二铜表法、自然法、罗马公民法、罗马万民法,通过对以上知识的了解,使学生掌握罗马法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罗马法的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罗马法的起源、罗马法的内容、罗马法的历史作用三个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全面理解罗马法的内涵,通过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让学生掌握本节内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罗马法的全面归纳总结和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罗马法的历史意义和法律、法制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价值,最终肯定法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最合理的国家治理方式,具有不可替代性。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罗马法的内容
二、难点: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价值
【教学过程】
〖复习并导入〗
出示古罗马的一些相关文明图片,古罗马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但古罗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更重要的是它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直到今天仍被人所称道,它留给我们什么样的精神财富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的疑问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
〖讲授新课〗 首先了解罗马的历史:
一、罗马的地位
(一)学生阅读第一段,思考:
1、罗马的地理位置如何??
2、什么是罗马法?在历史上有何地位?
(二)讲解
1、罗马崛起于亚平宁半岛的台伯河畔,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罗马是古希腊文明的正统继承者和西方古典文明新的开拓者。
3、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是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二、罗马法的形成过程
(一)学生阅读第一目,思考:
1、第一部成文法颁布的背景是什么?
2、《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评价《十二铜表法》。
(二)讲解
1、背景: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主要依靠祖辈传承下来的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广大平民对此强烈不满,他们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来保护自身的权益,迫于平民的压力,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制定成文法。
2、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
3、评价:A、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法的起点;B、但它是以往罗马法的汇编,其中搀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三)学生阅读第二目,思考:
1、什么是公民法?它有何局限?
2、P99页学习思考:为什么说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是一种历史趋势?
3、与公民法相比,万民法它有哪些突破?
4、万民法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5、比较公民法与万民法。
6、什么是自然法?它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四)讲解
1、公民法是指:BC3世纪中叶的罗马法律,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作为公民法,它是以成文和非成文两种形式存在,包括元老院的法令、元首的命令、大法官的布告,也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古代习惯。
局限: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狭隘性。
2、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基础上进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提示:①法律的主要职能是规范社会生活,调节人际关系。法律一定要根据社会现实生活而随时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②公民法的主要职能是调节共和国时期的罗马公民利益关系。③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了公民法已经不太适应新的形势了。
3、万民法不管民族如何,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它是使奴隶制和财产私有权神圣化,并维护买卖、合作和契约原则的法律。它不是凌驾于公民法之上的法律,而是对公民法的补充。因为它对帝国的来居民特别适用。
4、意义: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建立,在帝国时期,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针对国内各地区和不同民族间的实际差别,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的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5、同:本质相同:都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是奴隶主阶级专政的手段。
异:适用范围不同;灵活性不同;内容侧重不同;特点不同
6、自然法:是罗马法的一个精髓部分。这个法律不是司法实践的产物,而是哲学的产物。它倡导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人的自然权利,从原则和本质上规定了人的尊严与自主。作为一项法律原则,这种抽象司法概念的发展,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成熟。
三、罗马法的作用
(一)学生阅读第三目,思考:
1、罗马法的作用是什么?
2、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3、在古罗马的这些法律中,你认为哪一部相对比较完善,为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以上对作用的了解,进行自主分析,教师适当引导,要教会学生论从史出。
4、古罗人的法律为什么要不断的演进和发展变化,从中你得出了什么认识?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得出结论:①原有的法律体系存在着一些不足,②更重要的是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原有的法律体系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形式,因此,做出新的调整,形成的新的法律体系。
认识:①事物没有完美,不能一成不变,应随时而变;②物质决定意识等。
5、活动探究:通过以下材料,体会罗马法对历史的影响。
材料一:万民法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人教版]历史1(必修)P102
材料二:“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
材料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法国1789年制定的《人权宣言》
材料四:第二章 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中国古代社会各朝各代也会制定法律,你认为中国的法律与古罗马的法律哪个对后世更具有价值?(中国的法律是皇权的体现,并不是一种人人平等的法律,因此,对后世而言,价值并不如罗马法。)
(二)讲解
1、作用:⑴罗马共和国时期:⑵罗马帝国时期:⑶对当时的罗马而言
2、地位: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小结〗
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它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后世尤其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以及近代各国的立法都影响深远。
早期调整社会关系的依据——习惯法——历代传承的习惯
平民要求保障自身权益 ——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
体系逐步完善
公民法 万民法 自然法
统治共和国 适用于庞大帝国 法律观念,理论成熟
维系长久统治
【作业】
1、《填充图册》及《课程探究》。
2、合作探究:史学争鸣:P100页
“史学界和法学界有的学者认为,罗马法流传至今仍不减其影响,主要在于其蕴涵的罗马法精神,罗马法的精神主要包括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理性精神。三者……激发了当代人的社会主体意识。而有的学者则认为,罗马法的主要成就是发达的法律技术,而非精神内涵,如罗马法中不平等的身等级、缺乏对个人私权的确认和维护等,都说明了罗马法重技术而轻精神的本质”对于以上说法,你赞同哪一种,或者有什么不同意见,为什么?
【课后反思】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第3节 罗马人的法律
测试
一、选择题
1、罗马法是指下列哪一时期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
A、公元前6世纪初至公元7世纪 B、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
C、公元前7世纪初至公元6世纪 D、公元前7世纪末至公元6世纪
2、《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它( )
A、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B、内容广泛且条文清晰
C、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役制 D、审判和量刑有法可依
3、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建立了第一个海外行省( )
A、西里西亚 B、迦太基
C、雅典 D、西西里
4、“万民法”取得“公民法”是为了适应( )
①版图的扩展 ②国际交往扩大 ③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④封建主统治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公元六世纪晚期,一位罗马公民因故意伤害一名外邦自由民,被宣判有罪。法官对其量刑的依据,最有可能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B、习惯法
C、《民法大全》 D、公民法
6、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是在下列哪位皇帝时期( )
A、屋大维 B、狄奥多西
C、查士丁尼 D、哈德良
7、罗马公民法其内容包括( )
①元老院法令 ②元首命令 ③大法官告示 ④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不属于罗马法所涉及内容的是( )
A、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渗透着自然法思想
D、“天赋人权”“权利平等”
9、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其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
B、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C、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
D、是为了维护罗马封建制度
10、古代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备的根本推动力是( )
A、法学家的不断努力 B、维护统治的需要
C、平民的要求和斗争 D、社会的不断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
11、材料一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要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摘编自《民法大全》
(1)《十二铜表法》发表的原因是什么?标志着什么?
(2)《民法大全》形成于哪位皇帝期间?其目的是什么?又标志着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内容,你认为罗马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三、问答题
12、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最为持久的征服。”谈谈你对此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D 4、A 5、C 6、C 7、D 8、D 9、D 10、D
二、材料解析题
11、(1)是平民反对贵族特权斗争的结果;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2)查士丁尼;极力重振罗马帝国的雄风;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3)为了维护奴隶制度,保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其统治地位。
三、问答题
12、作者此话有理,因为前二次征服(武力、基督教),不是因为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就是因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而减弱,唯有第三次最为持久。表现在:欧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无不受到罗马法的影响。(1)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2)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3)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20世纪初罗马法的影响经过日本,延伸到了中国。国民党征服的民法即沿袭了罗马法。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罗马法的原则。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第三节 罗马人的法律 素材
罗马法
?
这是私有制条件下最完备的法律形式,泛指古罗马的整个法律制度,包括法理和法律两个方面。狭义的罗马法仅指罗马私法(与公法相对)中的公民法。从私法角度看,罗马法可以区分为民法(即公民法,或市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等几种类型的法。
?
公民法
?
这是关于罗马城邦内部及其公民的法律,包括部分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和一些新制定的法律在内。它可以细分为人法、物法和诉讼法三部分,主要用以调整拥有公民权的罗马公民(市民、自由民)之间的关系。
?
万民法
?
这是通过长期的外事裁判司法实践中创制的、以“案例”为主的法律,主要调整以所有权和契约关系为核心的财产关系。由于它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籍人,与适用范围相对狭窄的罗马民法相区别,因而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
?
自然法的核心观念
?
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单独或集体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它是自然和社会的理性和正义的秩序,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物界同受自然法则的支配。
?
罗马公民权的内容
?
罗马公民权通常包括公权、私权、家族权三个方面的内容,体现了罗马法的基本精神。公权是指公民的参政权,主要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私权则指婚姻、财产、遗嘱、诉讼等权,表明公民可依法得到国家的全面保护;家族权包括家长权、夫权和收养子女之权,它体现了罗马人特别重视家族法权的传统。
?
?
罗马法研究综述
?
罗马法是指通行于整个古代罗马世界的法律,是罗马从建国到查士丁尼法典的制定完成这期间所制定的律法的总称。
?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各国法律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而且对后来世界影响最广泛的法律。它曾为市民阶级或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武器;为新兴资产阶级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楷模,成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所遵循的范本。
?
对罗马法的研究可以说自古以来一直不断。在罗马帝国时期就有人进行研究,并形成一些学派,他们的很多观点在查士丁尼编纂法典时被编入法典,成为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艺复兴以后,对罗马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如启蒙学派的孟德斯鸠就研究了罗马法,这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得到了反映;1804年,反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而在法国颁布的《拿破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蓝本制定的。恩格斯说,以罗马法为蓝本的《拿破仑法典》,不愧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8页)。他还说:“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71页)
?
近代以来,关于罗马法的研究著作和文章可以说是浩如烟海。罗马法的各个方面,如它的形成过程、形成背景、内容、本质、意义和影响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狄奥多罗·蒙森的《罗马公法》、梅因的《古代法》、弗朗西斯科·德·马蒂诺的《罗马法制史》(6卷本)、彼德罗·彭梵德的《罗马法教科书》等都是很著名的。仅朱佩塞·格罗索就著有《罗马法中的物权问题》(1944年)、《罗马法中的用益权和类似权利》(1958年第2版)、《罗马的契约制度》(1963年,第3版)、《罗马法史》、《有关罗马法的一般问题》(1967年,第2版)、《罗马法中的地役权》(1969年)、《罗马私法史中的法律规范和合伙》(1970年版)、《罗马法中的体系问题物契约》(1974年出版的遗作)、《罗马法教程导论》(多次再版)等多部有关罗马法的著作。他被认为是20世纪意大利和欧洲著名的罗马法学家之一。他的《罗马法史》一书更被认为是20世纪意大利和欧洲罗马法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部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