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5.3 物质的溶解度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5.3 物质的溶解度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0-18 09:08:26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5.3 物质的溶解度 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在20 ℃时,可用物质在100克水中溶解的质量,将物质分为易溶、微溶、可溶、难溶四个等级,易溶物质是指(  )
A.小于0.01克 B.小于1克 C.大于1克 D.大于10克
2.现有一杯20 ℃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能改变硝酸钾溶解度的操作是(  )
A.加硝酸钾 B.充分搅拌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水
3.下列物质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的是(  )
A.氢氧化钠 B.食盐 C.硝酸钾 D.氮气
4.下列有关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
A.20 ℃时,18.0克NaCl溶解在5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18.0克
B.36.0克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NaCl的溶解度为36.0克
C.20 ℃时,36.0克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克
D.20 ℃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0克NaCl,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克
5.20 ℃时,下列4种物质分别溶解在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其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A.1克物质溶解在10克水里 B.150克物质溶解在1 000克水里
C.24克物质溶解在300克水里 D.0.3克物质溶解在1.5克水里
6.下表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请回答: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 度/克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1)氯化铵的溶解性属于(  )
A.易溶 B.可溶 C.微溶 D.难溶
(2)由上表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
(3)在20 ℃时,向100克水中加入50克氯化铵,形成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60 ℃时,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7.已知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1)指出其表示的含义:   。
(2)在60 ℃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   。
(3)此温度时向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加入120克呢?
二、中档题
8.在t ℃时,某A物质的溶液先恒温蒸发10克水,析出2克无水晶体,再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5克无水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 ℃时,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B.t ℃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克
C.t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克 D.t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0克
9.小明用冷水配制了大半杯饱和的硝酸钾水溶液,溶液的温度是20 ℃,一个密度均匀的实心小球恰能悬浮在溶液中。把它用酒精灯加热后(溶液、球体积变化忽略),小球将(  )
A.上浮 B.下沉 C.悬浮 D.无法确定
10.20 ℃时,1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5克A物质,50 ℃时,15克B物质溶于50克水中恰好饱和,则A与B的溶解度(  )
A.A=B B.AB D.无法比较
11.(2016·新昌模拟)20℃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20℃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1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C.t2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不变
13.家庭饲养金鱼,常常向鱼缸里通入氧气,目的是   ,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会接近水面游动的原因是   。
14.如表是氯化钠(NaCl)和硝酸钾(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   。
(2)60 ℃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   克。
(3)50 ℃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克,分别加热蒸发10克水后,再恢复到50 ℃,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溶液。
三、拓展题
15.一定温度下将a%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等温蒸发10克水,得到m克无水晶体;另一份等温蒸发20克水,得到3m克无水晶体,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A.10m克 B.20m克 C.30m克 D.40m克
16.某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硝酸钾和不溶性杂质,把它们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其结果如下表:
温度( ℃) 10 40 65 75
剩余固体(克) 261 175 82 82
硝酸钾的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 ℃) 10 40 50 55 60 65 75 80
溶解度(克) 20.9 63.9 85.5 95 110 126 150 169
求:
(1)所加水的质量;
(2)该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20 ℃时固体物质溶解度大于10克为易溶,大于1克小于10克为可溶,大于0.01g小于1克为微溶,小于0.01克为难溶分析。
【解答】易溶物质是指20 ℃时溶解度大于10克的物质,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的质量大于10克;
故答案为:D。
2.【答案】C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解答】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溶质溶剂种类的影响,而溶质溶剂的质量与搅拌不影响溶解度大,所以升高温度可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
故答案为:C。
3.【答案】D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析。
【解答】氢氧化钠、食盐、硝酸钾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氮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故答案为:D。
4.【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溶解度定义分析,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
【解答】A.20 ℃时,18.0克NaCl溶解在5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克,不符合题意;
B.36.0克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没有指明温度,不符合题意;
C.20 ℃时,36.0克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没有指明是否达到饱和状态,所以不能计算溶解度,不符合题意;
D.20 ℃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0克NaCl,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克,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溶解度定义分析,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某物质的质量。
【解答】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某物质的质量,20 ℃时,1克物质溶解在10克水里,形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溶解度为10克,150克物质溶解在1 000克水里形成饱和溶液,则溶解度为15克,24克物质溶解在300克水里形成饱和溶液,则溶解度为8g,0.3克物质溶解在1.5克水里形成饱和溶液,则溶解度为20克;
故答案为:D。
6.【答案】(1)A
(2)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饱和;1∶2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表中数据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分析;根据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克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时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析。
【解答】(1)20℃时,氯化铵溶解度为37.2克,所以为易溶物质;(2)由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20℃时,氯化铵溶解度为37.2克,所以在20 ℃时,向100克水中加入50克氯化铵,氯化钠不能全部溶解,形成的是饱和溶液,6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5.2g,将其温度升高到60 ℃时,固体能够全部溶解,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比为50:100=1:2.
7.【答案】(1)在6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110克
(2)11∶10∶21
(3)解:加入80克硝酸钾时溶液不饱和;加入120克硝酸钾时,溶液饱和。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溶解度定义分析,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根据溶解度即为溶质质量,其对应溶剂质量为100克分析。
【解答】(1)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指的是在6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110克;(2)在60 ℃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是定值,即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110:100:210=11∶10∶21;(3)因60 ℃硝酸钾溶解度为110克,所以向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形成不饱和溶液,加入120克硝酸钾可形成饱和溶液。
8.【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中蒸发等量水应析出等量固体分析,若从不饱和溶液中蒸发水析出晶体,可理解为先蒸发掉一定量水变成饱和溶液,然后继续蒸发析出晶体。
【解答】先恒温蒸发10克水,析出2克无水晶体,再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5克无水晶体,由此可说明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第一次蒸发10克水析出2克晶体后的溶液为饱和溶液,即20克水中最多溶解5克晶体,所以℃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克;
故答案为:C。
9.【答案】C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升高温度时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溶质、溶液质量都不发生改变分析。
【解答】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2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加热后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的质量和体积没有改变,所以密度不变,对小球的浮力也不变,小球仍悬浮;
故答案为:C。
10.【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可比较溶解度大小,或者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比较溶解度大小分析。
【解答】题中所给数据中温度不同,物质也不同,所以无法比较溶解度大小;
故答案为:D。
11.【答案】C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1)溶液质量包括溶剂的质量和溶解了的溶质质量;(2)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在100克水中,某溶质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3)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
【解答】解: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两溶液溶剂质量相等,氯化钠溶解的量小于蔗糖溶解的量,所以蔗糖溶液的质量大于氯化钠溶液的质量,A错误;
B、20℃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20℃时,在50克水中氯化钠和蔗糖溶解的量不同,所以在100克水中也不相同,两者的溶解度不相等,B错误;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在氯化钠溶液中有不溶的氯化钠固体,所以判断氯化钠溶液已经达到饱和,C正确;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蔗糖溶液中没有不溶的固体,不能判断蔗糖溶液是否饱和,D错误。
故选C
12.【答案】A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解答】A.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所以该温度下二者溶解度相等,符合题意;
B.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时要在相同温度下,若温度不同,则无法确定,不符合题意;
C.t2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会析出晶体,变成低温下的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D.t2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答案】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温度升高,水中溶解的氧气减少,水面与空气接触,溶解的氧气多一些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
【解答】氧气微溶于水,所以家庭饲养金鱼,要常向鱼缸里通入氧气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天气闷热时,氧气的溶解度减小,所以鱼会接近水面游动。
14.【答案】(1)KNO3
(2)不饱和;167.6
(3)大于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由硝酸钾和氯化钠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出100克水中最多溶解的质量,由此确定所给物质是否全部溶解,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解的固体质量与溶剂质量和。
【解答】(1)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2)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0g,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3g,A溶液是100克水中加入40克硝酸钾,为不饱和溶液,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C溶液是60 ℃时100g水中溶解了40g硝酸钾和40g氯化钠的B溶液降温到20 ℃形成的,氯化钠和硝酸钾都不能全部溶解,C溶液的总质量为100g+31.6g+36.0g=167.6g;(3)5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0g,所以50 ℃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克,分别加热蒸发10克水后,再恢复到50 ℃,硝酸钾析出的固体质量大于氯化钠析出的固体质量,剩余溶液的质量氯化钠溶液大于硝酸钾溶液。
15.【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解答】蒸发10克水,得到m克无水晶体;蒸发20克水,得到3m克无水晶体,说明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则10克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3m-m=2m,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故答案为:B。
16.【答案】(1)解:由题意知:10℃和40℃时,还有硝酸钾没有溶解,所以,10℃和40 ℃时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据此计算,设所加水的质量为x,
x=200克
(2)解:比较65 ℃与75 ℃时剩余固体质量知,杂质质量为82克,10 ℃时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为: ×200克=41.8克,该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为:261克-82克+41.8克=220.8克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溶解度定义分析,溶解度对应溶剂为100克,且溶液为饱和,由此可判断出温度升高时一定量溶质对应溶剂的质量;根据一定量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可用溶解度与溶解度对应的溶剂的质量之比进行计算。
1 / 1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5.3 物质的溶解度 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在20 ℃时,可用物质在100克水中溶解的质量,将物质分为易溶、微溶、可溶、难溶四个等级,易溶物质是指(  )
A.小于0.01克 B.小于1克 C.大于1克 D.大于10克
【答案】D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20 ℃时固体物质溶解度大于10克为易溶,大于1克小于10克为可溶,大于0.01g小于1克为微溶,小于0.01克为难溶分析。
【解答】易溶物质是指20 ℃时溶解度大于10克的物质,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的质量大于10克;
故答案为:D。
2.现有一杯20 ℃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能改变硝酸钾溶解度的操作是(  )
A.加硝酸钾 B.充分搅拌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水
【答案】C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解答】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溶质溶剂种类的影响,而溶质溶剂的质量与搅拌不影响溶解度大,所以升高温度可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
故答案为:C。
3.下列物质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的是(  )
A.氢氧化钠 B.食盐 C.硝酸钾 D.氮气
【答案】D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析。
【解答】氢氧化钠、食盐、硝酸钾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氮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故答案为:D。
4.下列有关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
A.20 ℃时,18.0克NaCl溶解在5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18.0克
B.36.0克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NaCl的溶解度为36.0克
C.20 ℃时,36.0克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克
D.20 ℃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0克NaCl,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克
【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溶解度定义分析,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
【解答】A.20 ℃时,18.0克NaCl溶解在5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克,不符合题意;
B.36.0克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没有指明温度,不符合题意;
C.20 ℃时,36.0克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没有指明是否达到饱和状态,所以不能计算溶解度,不符合题意;
D.20 ℃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0克NaCl,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克,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20 ℃时,下列4种物质分别溶解在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其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A.1克物质溶解在10克水里 B.150克物质溶解在1 000克水里
C.24克物质溶解在300克水里 D.0.3克物质溶解在1.5克水里
【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溶解度定义分析,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某物质的质量。
【解答】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某物质的质量,20 ℃时,1克物质溶解在10克水里,形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溶解度为10克,150克物质溶解在1 000克水里形成饱和溶液,则溶解度为15克,24克物质溶解在300克水里形成饱和溶液,则溶解度为8g,0.3克物质溶解在1.5克水里形成饱和溶液,则溶解度为20克;
故答案为:D。
6.下表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请回答: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 度/克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1)氯化铵的溶解性属于(  )
A.易溶 B.可溶 C.微溶 D.难溶
(2)由上表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
(3)在20 ℃时,向100克水中加入50克氯化铵,形成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60 ℃时,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答案】(1)A
(2)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饱和;1∶2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表中数据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分析;根据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克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时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析。
【解答】(1)20℃时,氯化铵溶解度为37.2克,所以为易溶物质;(2)由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20℃时,氯化铵溶解度为37.2克,所以在20 ℃时,向100克水中加入50克氯化铵,氯化钠不能全部溶解,形成的是饱和溶液,6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5.2g,将其温度升高到60 ℃时,固体能够全部溶解,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比为50:100=1:2.
7.已知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1)指出其表示的含义:   。
(2)在60 ℃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   。
(3)此温度时向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加入120克呢?
【答案】(1)在6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110克
(2)11∶10∶21
(3)解:加入80克硝酸钾时溶液不饱和;加入120克硝酸钾时,溶液饱和。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溶解度定义分析,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根据溶解度即为溶质质量,其对应溶剂质量为100克分析。
【解答】(1)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指的是在6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110克;(2)在60 ℃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是定值,即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110:100:210=11∶10∶21;(3)因60 ℃硝酸钾溶解度为110克,所以向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形成不饱和溶液,加入120克硝酸钾可形成饱和溶液。
二、中档题
8.在t ℃时,某A物质的溶液先恒温蒸发10克水,析出2克无水晶体,再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5克无水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 ℃时,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B.t ℃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克
C.t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克 D.t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0克
【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中蒸发等量水应析出等量固体分析,若从不饱和溶液中蒸发水析出晶体,可理解为先蒸发掉一定量水变成饱和溶液,然后继续蒸发析出晶体。
【解答】先恒温蒸发10克水,析出2克无水晶体,再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5克无水晶体,由此可说明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第一次蒸发10克水析出2克晶体后的溶液为饱和溶液,即20克水中最多溶解5克晶体,所以℃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克;
故答案为:C。
9.小明用冷水配制了大半杯饱和的硝酸钾水溶液,溶液的温度是20 ℃,一个密度均匀的实心小球恰能悬浮在溶液中。把它用酒精灯加热后(溶液、球体积变化忽略),小球将(  )
A.上浮 B.下沉 C.悬浮 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升高温度时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溶质、溶液质量都不发生改变分析。
【解答】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2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加热后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的质量和体积没有改变,所以密度不变,对小球的浮力也不变,小球仍悬浮;
故答案为:C。
10.20 ℃时,1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5克A物质,50 ℃时,15克B物质溶于50克水中恰好饱和,则A与B的溶解度(  )
A.A=B B.AB D.无法比较
【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可比较溶解度大小,或者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比较溶解度大小分析。
【解答】题中所给数据中温度不同,物质也不同,所以无法比较溶解度大小;
故答案为:D。
11.(2016·新昌模拟)20℃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20℃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答案】C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1)溶液质量包括溶剂的质量和溶解了的溶质质量;(2)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在100克水中,某溶质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3)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
【解答】解: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两溶液溶剂质量相等,氯化钠溶解的量小于蔗糖溶解的量,所以蔗糖溶液的质量大于氯化钠溶液的质量,A错误;
B、20℃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20℃时,在50克水中氯化钠和蔗糖溶解的量不同,所以在100克水中也不相同,两者的溶解度不相等,B错误;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在氯化钠溶液中有不溶的氯化钠固体,所以判断氯化钠溶液已经达到饱和,C正确;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蔗糖溶液中没有不溶的固体,不能判断蔗糖溶液是否饱和,D错误。
故选C
1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C.t2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不变
【答案】A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解答】A.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所以该温度下二者溶解度相等,符合题意;
B.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时要在相同温度下,若温度不同,则无法确定,不符合题意;
C.t2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会析出晶体,变成低温下的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D.t2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家庭饲养金鱼,常常向鱼缸里通入氧气,目的是   ,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会接近水面游动的原因是   。
【答案】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温度升高,水中溶解的氧气减少,水面与空气接触,溶解的氧气多一些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
【解答】氧气微溶于水,所以家庭饲养金鱼,要常向鱼缸里通入氧气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天气闷热时,氧气的溶解度减小,所以鱼会接近水面游动。
14.如表是氯化钠(NaCl)和硝酸钾(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   。
(2)60 ℃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   克。
(3)50 ℃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克,分别加热蒸发10克水后,再恢复到50 ℃,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溶液。
【答案】(1)KNO3
(2)不饱和;167.6
(3)大于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由硝酸钾和氯化钠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出100克水中最多溶解的质量,由此确定所给物质是否全部溶解,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解的固体质量与溶剂质量和。
【解答】(1)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2)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0g,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3g,A溶液是100克水中加入40克硝酸钾,为不饱和溶液,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C溶液是60 ℃时100g水中溶解了40g硝酸钾和40g氯化钠的B溶液降温到20 ℃形成的,氯化钠和硝酸钾都不能全部溶解,C溶液的总质量为100g+31.6g+36.0g=167.6g;(3)5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0g,所以50 ℃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克,分别加热蒸发10克水后,再恢复到50 ℃,硝酸钾析出的固体质量大于氯化钠析出的固体质量,剩余溶液的质量氯化钠溶液大于硝酸钾溶液。
三、拓展题
15.一定温度下将a%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等温蒸发10克水,得到m克无水晶体;另一份等温蒸发20克水,得到3m克无水晶体,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A.10m克 B.20m克 C.30m克 D.40m克
【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解答】蒸发10克水,得到m克无水晶体;蒸发20克水,得到3m克无水晶体,说明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则10克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3m-m=2m,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故答案为:B。
16.某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硝酸钾和不溶性杂质,把它们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其结果如下表:
温度( ℃) 10 40 65 75
剩余固体(克) 261 175 82 82
硝酸钾的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 ℃) 10 40 50 55 60 65 75 80
溶解度(克) 20.9 63.9 85.5 95 110 126 150 169
求:
(1)所加水的质量;
(2)该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
【答案】(1)解:由题意知:10℃和40℃时,还有硝酸钾没有溶解,所以,10℃和40 ℃时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据此计算,设所加水的质量为x,
x=200克
(2)解:比较65 ℃与75 ℃时剩余固体质量知,杂质质量为82克,10 ℃时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为: ×200克=41.8克,该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为:261克-82克+41.8克=220.8克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溶解度定义分析,溶解度对应溶剂为100克,且溶液为饱和,由此可判断出温度升高时一定量溶质对应溶剂的质量;根据一定量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可用溶解度与溶解度对应的溶剂的质量之比进行计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