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5.1 物质的溶解性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5.1 物质的溶解性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0-08 14:47:0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5.1 物质的溶解性 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夏天用脸盆接自来水静置后,盆壁会出现小气泡,而冬天却没有这种现象,这是因为(  )
A.夏天的自来水里有气体,冬天的水里没有
B.夏天的自来水里没有气体,冬天的水里有
C.夏天气温高,自来水里气体的溶解性小,气体往外跑
D.冬天气温低,自来水里气体的溶解性小,气体不会往外跑
2.物质在溶解时会发生温度改变,它与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有的温度会升高,是放热
B.有的温度会降低,是吸热
C.有的温度不变,放热和吸热等效
D.以上说法都有理
3.一定质量的蔗糖放入一定体积的水中,搅拌后比不搅拌时溶解加快,说明(  )
A.搅拌时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增强
B.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快慢与是否搅拌有关
C.蔗糖在水中只要搅拌就可以无限制地溶解
D.温度是影响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
4.下列不属于影响蔗糖溶解于水中快慢的因素是(  )
A.水的质量 B.颗粒是否成粉
C.水温 D.是否搅拌
5.物质溶于水中,常常会伴随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物质分别溶解于水中,温度降低的是(  )
A.食盐晶体 B.氢氧化钠固体
C.浓硫酸 D.硝酸铵固体
6.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7.物质的溶解能力随   的变化而变化: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   ;气体在液体中溶解时,液体温度越高,气体溶解能力   。压强越大,气体溶解能力   。同一物质在不同的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   。
8.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   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儿,这说明气体的溶解能力还与   有关。
二、中档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可以无限制溶解食盐
B.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C.所有物质都能溶于水
D.气体的溶解性受温度影响
10.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B.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C.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且温度越高,气体溶解能力越强
D.物质溶解时,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11.植物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却可以溶解在香蕉水中,由此说明(  )
A.香蕉水的溶解能力比水强
B.水的溶解能力比香蕉水差
C.一切物质都能溶解在香蕉水中
D.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12.用凉开水养金鱼,金鱼就会死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
A.凉开水温度太低 B.凉开水中溶解的氧气太少
C.凉开水中没有养料 D.凉开水中存在细菌
13.在20摄氏度时往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加入两药匙蔗糖后搅拌,蔗糖很快溶解完,再加入一药匙蔗糖,充分搅拌后仍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关于上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水的温度可以使蔗糖完全溶解
B.加入的蔗糖越多,能够溶解的数量就越多
C.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D.在20摄氏度时,20毫升水中不能溶解两药匙的蔗糖
14.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左端升高,该物质是(  )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钠
15.为确定某一因素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实验中能与实验Ⅰ作为一组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编号 温度 溶剂种类 溶剂体积 加入固体质量 溶解情况
实验Ⅰ
20 ℃ 水 10毫升 5克硝酸钾 部分溶解
① 20 ℃ 酒精 10毫升 50克硝酸钾 几乎不溶解

20 ℃ 水 10毫升 5克食盐 部分溶解

80 ℃ 水 20毫升 5克硝酸钾 全部溶解

80 ℃ 水 10毫升 10克硝酸钾
全部溶解
A.① B.② C.③ D.④
16.在煮汤时放一些香油和味精,使汤更加鲜美,搅拌后发现,香油总是漂浮在汤的表面,而味精却看不见了,这说明   。
17.探究实验——食盐在水中溶解   的影响因素,体现了控制变量的重要性。注意此实验的前提条件是,食盐的   一定,水的   一定,然后再来讨论影响因素。可能影响的因素有:   、   、   。
18.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
实验
现象 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固体几乎不溶解 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2)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   。
三、拓展题
19.探究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
(1)问题1:温度是影响气体溶解性大小的因素吗?
假设1:温度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
设计实验:取一杯雪碧,给它微微加热。
实验现象:   。
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   。
(2)问题2:气压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吗?
假设2:气压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
设计实验:按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现象:
①活塞往外拉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活塞往里推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气压越大,气体的溶解能力越   。
(3)问题3:   ?
假设3:   。
设计实验:   。
实验现象:   。
得出结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结合生活现象考查学生对气体溶解度的掌握;
【解答】脸盆中的水静置后出现气泡,说明是气体逸出,而冬天却没有;对比夏天和冬天可知,改变的因素是温度,说明温度影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且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反而越低;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2.【答案】D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解答】A、物质溶解时,如果溶液的温度升高了,说明溶解过程中放热了;故A正确;
B、物质溶解时,如果溶液的温度降低了,说明溶解过程中吸收了热量,故B正确;
C、有些物质溶解过程中,温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可能是吸收热量与放出热量等效了;故C正确;
D、ABC都是正确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答案】B
【知识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1、物体的颗粒大小(面积的大小);2、水的温度;3、水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解答】A、搅拌的操作对物质的溶解能力没有影响;故A错误;
B、搅拌时,会增大溶剂与溶质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溶解;故B正确;
C、任何物质在溶剂中都不能无限溶解;故C错误;
D、温度会影响蔗糖的溶解快慢,但与搅拌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4.【答案】A
【知识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1、物体的颗粒大小(面积的大小);2、水的温度;3、水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解答】水的质量影响的蔗糖溶解的质量与快慢无关;
故答案为:A。
5.【答案】D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分析】物质溶解过程中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解答】A、食盐溶于水时,其温度没有改变;故A错误;
B C、氢氧化钠、浓硫酸溶于水时都会放热,导致温度升高;故BC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导致温度降低;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6.【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溶解度,符号S,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
【解答】A、衣服上沾有碘酒,要想洗掉,只需要加入能够溶解碘酒的溶剂即可;由表格可知,碘酒可以易溶在汽油中;所以衣服上的碘酒可以用汽油擦洗;故A正确;
B、由表格可知,碘在水中和汽油中的溶解性不同;故B正确;
C、由表格可知,水、汽油、酒精都是可以作为溶剂;故C正确;
D、高锰酸钾溶于水后,形成的是紫红色的溶液;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7.【答案】温度;增强;越弱;越强;不同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溶解度,符号S,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
【解答】物质的溶解度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而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则与固态物质相反,温度越高,则气体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温度;增强;越弱;越强;不同。
8.【答案】气压;温度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
【解答】汽水瓶盖打开后,瓶内的压强会减小,而气体逸出;说明气体的溶解能力与气压有关;人体的体温是37℃高于汽水的温度,导致气体从液体中逸出,所以才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故答案为:气压;温度。
9.【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溶解度,符号S,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解答】A、任何物质在一定溶剂中的溶解都是有限的;故A错误;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B错误;
C、铁、铜等就不能在水中溶解;故C错误;
D、物质的溶解度都会受温度的影响;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0.【答案】C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溶解性是物质在形成溶液时的一种物理性质。它是指物质在一种特定溶剂里溶解能力大小的一种属性。溶解度是指达到(化学)平衡的溶液便不能容纳更多的溶质,是指物质在特定溶剂里溶解的最大限度。
【解答】A、物质的溶解是有限的,不能无限溶解;故A正确;
B、有些物质是易溶的,有些物质是难溶的,所以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故B正确;
C、气体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C错误;
D、物质的溶解过程中,会释放热量,有的会吸收热量;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1.【答案】D
【知识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植物油作为溶质,在两种不同溶剂中溶解情况不一样,说明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解答】A、植物油不溶于水,能溶于香蕉水,只能说明在植物油的溶解上,香蕉水的溶解能力比水强,其他溶质不知道;故A错误;
B、水溶解植物油的能力比香蕉水差,其他溶质未知;故B错误;
C、题干的信息可知,香蕉水能溶解植物油,其他溶质是否溶解未知;故C错误;
D、植物油作为溶质,在水中不能溶解,在香蕉水中能够溶解,其变量是溶剂种类不同;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12.【答案】B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下,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的体积。气体溶解度受气体种类、压强、温度等因素影响。
【解答】水在煮沸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会降低,所以凉开水中几乎没有氧气,导致生物无法生存;故B符合;
故答案为:B。
13.【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已达最大量(溶解度)的溶液。
【解答】A、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降低温度时,溶解度会降低,蔗糖会析出部分;故A错误;
B、一定量的溶剂溶解的溶质是有限的,跟溶质质量多少无关;故B错误;
C、通过题干信息可知,随着蔗糖的不断添加,最后蔗糖有部分没有溶解,说明一定条件下,物质的溶解度是有限的;故C正确;
D、由信息可知,20摄氏度时,20毫升水中能溶解2药匙的蔗糖,但不能溶解3药匙的蔗糖;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4.【答案】B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分析】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会发生能量的变化,而表现出吸放热现象;
【解答】A、食盐溶于水时,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所以U型管高度不变;故A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热,从而导致瓶内的压强减小,小于外界气压,导致U型管左端升高;故B正确;
C、蔗糖溶于水的过程,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所以U型管高度不变;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放热,从而导致瓶内压强增大,所以U型管的左端降低;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5.【答案】D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A、①与实验Ⅰ对比可知,溶剂种类不同,溶质质量也不同,存在多个变量;故A错误;
B、实验Ⅰ与②对比可知,溶质质量不同,但溶解情况相同,无法得出合理的结论;故B错误;
C、实验Ⅰ与③对比可知,温度不同,溶剂体积也不同,存在多个变量;故C错误;
D、实验Ⅰ与④对比可知,在不同的温度下,10g硝酸钾 可以完全溶解,说明5g硝酸钾也可以完全溶解,变量只有一个,现象不同,形成对比,可以 达到 实验目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6.【答案】在相同条件下,味精可以溶解在水中,而香油不可以溶解在水中,即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不同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不同物质的溶解在同一溶剂中溶解的不一样。
【解答】在汤中放入两种溶质:味精和香油,但味精不见而油漂在汤的表面;说明味精溶解了,而油没有被溶解;则说明在同一溶剂中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在相同条件下,味精可以溶解在水中,而香油不可以溶解在水中,即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不同。
17.【答案】快慢;质量;体积;食盐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食盐在水溶解食盐中,溶质和溶剂都已经确定,所以用来探究溶解的快慢影响因素;在食盐过程中食盐的质量要一定,且水的体积也要一定;而能够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可能是水的溶剂、是否搅拌;而食盐是固体,固体的颗粒的大小也会影响溶解多的快慢;
故答案为:快慢;质量;体积;食盐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
18.【答案】(1)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2)验证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对比实验①、②可知,实验过程中的变量是溶剂不同,导致一个溶解形成溶液,一个不溶解;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故答案为: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2)对比实验②、③可知,实验过程中的变量是溶质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一个形成了溶液,一个没有溶解;所以得出的结论是:验证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故答案为:验证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故答案为:(1)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2)验证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19.【答案】(1)气泡增加;小
(2)有气泡产生;无气泡产生;大
(3)液体的种类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吗;液体的种类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取等量的食用油注入上述装置中,做实验,并进行对比;气泡产生数量不等;液体的种类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气体受热会膨胀,且运动速度加快,所以会从液体中逸出;加热雪碧会产生气泡,说明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故答案为:气泡增加;小;
(2)活塞向外拉的过程中,会抽出瓶中的气体,导致瓶内气压降低;压强减小时,气体会从液体中逸出;活塞向里推的过程中,会使瓶中气体增加,导致瓶内压强增大,气体会溶解更多;所以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故答案为:有气泡产生;无气泡产生;大;
(3)气体溶解的影响因素温度、压强都研究过了,所以可以从溶剂种类上入手;假设可以为:溶剂的种类影响气体的溶解;在实验过程采用不同的溶剂,而使用相同且等量的气体,比较谁溶解的多即可;故答案为:液体的种类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吗?液体的种类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取等量的食用油注入上述装置中,做实验,并进行对比;气泡产生数量不等;液体的种类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
故答案为:(1)气泡增加;小;(2)有气泡产生;无气泡产生;大;(3)液体的种类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吗?液体的种类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取等量的食用油注入上述装置中,做实验,并进行对比;气泡产生数量不等;液体的种类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5.1 物质的溶解性 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夏天用脸盆接自来水静置后,盆壁会出现小气泡,而冬天却没有这种现象,这是因为(  )
A.夏天的自来水里有气体,冬天的水里没有
B.夏天的自来水里没有气体,冬天的水里有
C.夏天气温高,自来水里气体的溶解性小,气体往外跑
D.冬天气温低,自来水里气体的溶解性小,气体不会往外跑
【答案】C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结合生活现象考查学生对气体溶解度的掌握;
【解答】脸盆中的水静置后出现气泡,说明是气体逸出,而冬天却没有;对比夏天和冬天可知,改变的因素是温度,说明温度影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且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反而越低;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2.物质在溶解时会发生温度改变,它与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有的温度会升高,是放热
B.有的温度会降低,是吸热
C.有的温度不变,放热和吸热等效
D.以上说法都有理
【答案】D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解答】A、物质溶解时,如果溶液的温度升高了,说明溶解过程中放热了;故A正确;
B、物质溶解时,如果溶液的温度降低了,说明溶解过程中吸收了热量,故B正确;
C、有些物质溶解过程中,温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可能是吸收热量与放出热量等效了;故C正确;
D、ABC都是正确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一定质量的蔗糖放入一定体积的水中,搅拌后比不搅拌时溶解加快,说明(  )
A.搅拌时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增强
B.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快慢与是否搅拌有关
C.蔗糖在水中只要搅拌就可以无限制地溶解
D.温度是影响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1、物体的颗粒大小(面积的大小);2、水的温度;3、水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解答】A、搅拌的操作对物质的溶解能力没有影响;故A错误;
B、搅拌时,会增大溶剂与溶质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溶解;故B正确;
C、任何物质在溶剂中都不能无限溶解;故C错误;
D、温度会影响蔗糖的溶解快慢,但与搅拌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4.下列不属于影响蔗糖溶解于水中快慢的因素是(  )
A.水的质量 B.颗粒是否成粉
C.水温 D.是否搅拌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1、物体的颗粒大小(面积的大小);2、水的温度;3、水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解答】水的质量影响的蔗糖溶解的质量与快慢无关;
故答案为:A。
5.物质溶于水中,常常会伴随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物质分别溶解于水中,温度降低的是(  )
A.食盐晶体 B.氢氧化钠固体
C.浓硫酸 D.硝酸铵固体
【答案】D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分析】物质溶解过程中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解答】A、食盐溶于水时,其温度没有改变;故A错误;
B C、氢氧化钠、浓硫酸溶于水时都会放热,导致温度升高;故BC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导致温度降低;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6.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溶解度,符号S,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
【解答】A、衣服上沾有碘酒,要想洗掉,只需要加入能够溶解碘酒的溶剂即可;由表格可知,碘酒可以易溶在汽油中;所以衣服上的碘酒可以用汽油擦洗;故A正确;
B、由表格可知,碘在水中和汽油中的溶解性不同;故B正确;
C、由表格可知,水、汽油、酒精都是可以作为溶剂;故C正确;
D、高锰酸钾溶于水后,形成的是紫红色的溶液;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7.物质的溶解能力随   的变化而变化: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   ;气体在液体中溶解时,液体温度越高,气体溶解能力   。压强越大,气体溶解能力   。同一物质在不同的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   。
【答案】温度;增强;越弱;越强;不同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溶解度,符号S,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
【解答】物质的溶解度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而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则与固态物质相反,温度越高,则气体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温度;增强;越弱;越强;不同。
8.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   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儿,这说明气体的溶解能力还与   有关。
【答案】气压;温度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
【解答】汽水瓶盖打开后,瓶内的压强会减小,而气体逸出;说明气体的溶解能力与气压有关;人体的体温是37℃高于汽水的温度,导致气体从液体中逸出,所以才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故答案为:气压;温度。
二、中档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可以无限制溶解食盐
B.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C.所有物质都能溶于水
D.气体的溶解性受温度影响
【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溶解度,符号S,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解答】A、任何物质在一定溶剂中的溶解都是有限的;故A错误;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B错误;
C、铁、铜等就不能在水中溶解;故C错误;
D、物质的溶解度都会受温度的影响;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0.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B.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C.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且温度越高,气体溶解能力越强
D.物质溶解时,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答案】C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溶解性是物质在形成溶液时的一种物理性质。它是指物质在一种特定溶剂里溶解能力大小的一种属性。溶解度是指达到(化学)平衡的溶液便不能容纳更多的溶质,是指物质在特定溶剂里溶解的最大限度。
【解答】A、物质的溶解是有限的,不能无限溶解;故A正确;
B、有些物质是易溶的,有些物质是难溶的,所以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故B正确;
C、气体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C错误;
D、物质的溶解过程中,会释放热量,有的会吸收热量;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1.植物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却可以溶解在香蕉水中,由此说明(  )
A.香蕉水的溶解能力比水强
B.水的溶解能力比香蕉水差
C.一切物质都能溶解在香蕉水中
D.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植物油作为溶质,在两种不同溶剂中溶解情况不一样,说明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解答】A、植物油不溶于水,能溶于香蕉水,只能说明在植物油的溶解上,香蕉水的溶解能力比水强,其他溶质不知道;故A错误;
B、水溶解植物油的能力比香蕉水差,其他溶质未知;故B错误;
C、题干的信息可知,香蕉水能溶解植物油,其他溶质是否溶解未知;故C错误;
D、植物油作为溶质,在水中不能溶解,在香蕉水中能够溶解,其变量是溶剂种类不同;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12.用凉开水养金鱼,金鱼就会死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
A.凉开水温度太低 B.凉开水中溶解的氧气太少
C.凉开水中没有养料 D.凉开水中存在细菌
【答案】B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下,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的体积。气体溶解度受气体种类、压强、温度等因素影响。
【解答】水在煮沸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会降低,所以凉开水中几乎没有氧气,导致生物无法生存;故B符合;
故答案为:B。
13.在20摄氏度时往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加入两药匙蔗糖后搅拌,蔗糖很快溶解完,再加入一药匙蔗糖,充分搅拌后仍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关于上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水的温度可以使蔗糖完全溶解
B.加入的蔗糖越多,能够溶解的数量就越多
C.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D.在20摄氏度时,20毫升水中不能溶解两药匙的蔗糖
【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已达最大量(溶解度)的溶液。
【解答】A、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降低温度时,溶解度会降低,蔗糖会析出部分;故A错误;
B、一定量的溶剂溶解的溶质是有限的,跟溶质质量多少无关;故B错误;
C、通过题干信息可知,随着蔗糖的不断添加,最后蔗糖有部分没有溶解,说明一定条件下,物质的溶解度是有限的;故C正确;
D、由信息可知,20摄氏度时,20毫升水中能溶解2药匙的蔗糖,但不能溶解3药匙的蔗糖;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4.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左端升高,该物质是(  )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钠
【答案】B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分析】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会发生能量的变化,而表现出吸放热现象;
【解答】A、食盐溶于水时,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所以U型管高度不变;故A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热,从而导致瓶内的压强减小,小于外界气压,导致U型管左端升高;故B正确;
C、蔗糖溶于水的过程,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所以U型管高度不变;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放热,从而导致瓶内压强增大,所以U型管的左端降低;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5.为确定某一因素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实验中能与实验Ⅰ作为一组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编号 温度 溶剂种类 溶剂体积 加入固体质量 溶解情况
实验Ⅰ
20 ℃ 水 10毫升 5克硝酸钾 部分溶解
① 20 ℃ 酒精 10毫升 50克硝酸钾 几乎不溶解

20 ℃ 水 10毫升 5克食盐 部分溶解

80 ℃ 水 20毫升 5克硝酸钾 全部溶解

80 ℃ 水 10毫升 10克硝酸钾
全部溶解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A、①与实验Ⅰ对比可知,溶剂种类不同,溶质质量也不同,存在多个变量;故A错误;
B、实验Ⅰ与②对比可知,溶质质量不同,但溶解情况相同,无法得出合理的结论;故B错误;
C、实验Ⅰ与③对比可知,温度不同,溶剂体积也不同,存在多个变量;故C错误;
D、实验Ⅰ与④对比可知,在不同的温度下,10g硝酸钾 可以完全溶解,说明5g硝酸钾也可以完全溶解,变量只有一个,现象不同,形成对比,可以 达到 实验目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6.在煮汤时放一些香油和味精,使汤更加鲜美,搅拌后发现,香油总是漂浮在汤的表面,而味精却看不见了,这说明   。
【答案】在相同条件下,味精可以溶解在水中,而香油不可以溶解在水中,即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不同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不同物质的溶解在同一溶剂中溶解的不一样。
【解答】在汤中放入两种溶质:味精和香油,但味精不见而油漂在汤的表面;说明味精溶解了,而油没有被溶解;则说明在同一溶剂中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在相同条件下,味精可以溶解在水中,而香油不可以溶解在水中,即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不同。
17.探究实验——食盐在水中溶解   的影响因素,体现了控制变量的重要性。注意此实验的前提条件是,食盐的   一定,水的   一定,然后再来讨论影响因素。可能影响的因素有:   、   、   。
【答案】快慢;质量;体积;食盐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食盐在水溶解食盐中,溶质和溶剂都已经确定,所以用来探究溶解的快慢影响因素;在食盐过程中食盐的质量要一定,且水的体积也要一定;而能够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可能是水的溶剂、是否搅拌;而食盐是固体,固体的颗粒的大小也会影响溶解多的快慢;
故答案为:快慢;质量;体积;食盐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
18.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
实验
现象 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固体几乎不溶解 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2)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   。
【答案】(1)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2)验证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对比实验①、②可知,实验过程中的变量是溶剂不同,导致一个溶解形成溶液,一个不溶解;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故答案为: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2)对比实验②、③可知,实验过程中的变量是溶质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一个形成了溶液,一个没有溶解;所以得出的结论是:验证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故答案为:验证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故答案为:(1)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2)验证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三、拓展题
19.探究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
(1)问题1:温度是影响气体溶解性大小的因素吗?
假设1:温度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
设计实验:取一杯雪碧,给它微微加热。
实验现象:   。
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   。
(2)问题2:气压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吗?
假设2:气压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
设计实验:按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现象:
①活塞往外拉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活塞往里推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气压越大,气体的溶解能力越   。
(3)问题3:   ?
假设3:   。
设计实验:   。
实验现象:   。
得出结论:   。
【答案】(1)气泡增加;小
(2)有气泡产生;无气泡产生;大
(3)液体的种类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吗;液体的种类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取等量的食用油注入上述装置中,做实验,并进行对比;气泡产生数量不等;液体的种类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气体受热会膨胀,且运动速度加快,所以会从液体中逸出;加热雪碧会产生气泡,说明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故答案为:气泡增加;小;
(2)活塞向外拉的过程中,会抽出瓶中的气体,导致瓶内气压降低;压强减小时,气体会从液体中逸出;活塞向里推的过程中,会使瓶中气体增加,导致瓶内压强增大,气体会溶解更多;所以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故答案为:有气泡产生;无气泡产生;大;
(3)气体溶解的影响因素温度、压强都研究过了,所以可以从溶剂种类上入手;假设可以为:溶剂的种类影响气体的溶解;在实验过程采用不同的溶剂,而使用相同且等量的气体,比较谁溶解的多即可;故答案为:液体的种类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吗?液体的种类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取等量的食用油注入上述装置中,做实验,并进行对比;气泡产生数量不等;液体的种类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
故答案为:(1)气泡增加;小;(2)有气泡产生;无气泡产生;大;(3)液体的种类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吗?液体的种类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取等量的食用油注入上述装置中,做实验,并进行对比;气泡产生数量不等;液体的种类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