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科学期末直通车(五)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35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科学期末直通车(五)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3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1-07 18:01:23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科学期末直通车(五)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35
一、填空题
1.太阳东升西落、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都是因为地球在绕着   自转,自转周期是   小时,自转方向是   。
【答案】地轴;24;自西向东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太阳东升西落、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都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地轴自转,自转周期是24小时,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分析】地球自转指的是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关于地球自转的各种理论目前都还是假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因此地球的自转带来了昼夜交替。
2.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指向   星。地轴倾斜角度大约是23度,如果它的倾斜角度再大些,可导致   和   现象发生的范围更大。
【答案】北极;极昼;极夜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解答】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地轴倾斜角度大约是23度,如果它的倾斜角度再大些,可导致极昼和极夜现象发生的范围更大。
【分析】地球在自转时,围绕着地轴转动,地轴是地球中一条连接南北极的倾斜的轴,正是由于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带来啦南北极的极昼极夜现象,如果地轴的倾斜角更大些,那么两极的极昼极夜的范围就会变大。
3.以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划分为   个时区,北京在东八区,乌鲁木齐与北京时差2小时,乌鲁木齐在   区。
【答案】24;东六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解答】以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北京在东八区,乌鲁木齐与北京时差2小时,乌鲁木齐在东六区。
【分析】由于世界各国家与地区经度不同,地方时也有所不同,因此会划分为不同的时区。正式的时区划分,其中包括24个时区,每一时区由一个英文字母表示。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有一个例外,每个时区有一条中央子午线。
4.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上,托勒密提出了   说,哥白尼则提出了   说。
【答案】地心;日心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解答】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上,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哥白尼则提出了日心说。
【分析】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其中,行星的运动要比太阳、月球复杂些:行星在本轮上运动,而本轮又沿均轮绕地运行。在太阳、月球、行星之外,是镶嵌着所有恒星的天球恒星天。再外面,是推动天体运动的原动天。地心说是世界上第一个行星体系模型;日心说是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
5.恒星的   可以证明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
【答案】周年视差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解答】恒星的周年视差可以证明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
【分析】周年视差是地球绕太阳周年运动所产生的视差。当恒星与地球的连线垂直地球轨道半径时,恒星对日地平均距离所张的角称为恒星的周年视差。周年视差的存在可以证明地球是围绕太阳不断运动的。
二、判断题
6.虽然太阳东升西落,但是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正是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才造成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地球自转指的是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关于地球自转的各种理论目前都还是假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正是地球的自转带来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7.地球的赤道上是太阳直射时间最长的地方。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解析】【解答】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一年中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所以赤道上是太阳直射时间最长的地方。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是在南北回归先之间移动的,所以形成了南北半球的四季。
8.天文学的发展先有“日心说”后有“地心说”。
【答案】错误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解答】天文学的发展是先有“地心说”,后有的“日心说”。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人们一开始一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以科学家提出了“地心说”,后来哥白尼提出一系列的现象,认为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尽管“日心说”也是不科学的,但是相比于“地心说”,“日心说”在科学认识的水平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9.在地球上,当南半球是白天时,北半球是黑夜。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解答】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的,所以东西半球会出现白天和黑夜的区别,而南北半球不会,故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地球的自转带来了昼夜交替,由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所以东西半球会出现昼夜的差别。
10.“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已为世界所公认。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傅科摆”的实验证明了地球的自转,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傅科摆的实验的现象是摆以一定的摆幅和速度进行摆动,但是一段时间后,摆的摆动幅度发生了变化,由此证明了地球自转现象的存在。
11.在我国共有5个时区,所以从东到西,时差4小时。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解答】我国贯穿5个时区,所以时差为4个小时。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由于世界各国家与地区经度不同,地方时也有所不同,因此会划分为不同的时区。正式的时区划分,其中包括24个时区,每一时区由一个英文字母表示。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有一个例外,每个时区有一条中央子午线。
12.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是一样的。
【答案】错误
【知识点】日出时间
【解析】【解答】根据经线的不同,将地球划为不同的时区,每个时区的时间是不同的,所以迎来黎明的时间也是不同的,故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由于世界各国家与地区经度不同,地方时也有所不同,因此会划分为不同的时区。正式的时区划分,其中包括24个时区,每一时区由一个英文字母表示。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有一个例外,每个时区有一条中央子午线。
13.南极发生极昼现象时,当地的气温会上升到30℃以上。
【答案】错误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解答】南极气温终年寒冷,即使是极昼现象时期 ,也不会达到30℃,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南极大陆气候严寒、多狂风暴雪、空气干燥、降水稀少。由于大陆位于高纬度地区,大部分地区每年有近10个月被厚厚的海冰包围,妨碍了大气—海洋—大陆之间的垂直交换,故形成了独特的气候。
14.坐在向前行驶的车上,看到窗外路边的树木向后运动。
【答案】正确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
【解析】【解答】根据物体的相对运动,在向前行驶的车上,窗边的树木会向后运动,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某一物体对另—物体而言的相对位置的连续变动,即此物体相对于固定在第二物体上的参考系的运动。
15.在人造卫星上能观测到地球自转的现象。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在人造卫星上可以观察到地球自转的现象,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人造卫星基本按照天体力学规律绕地球运动,但因在不同的轨道上受非球形地球引力场、大气阻力、太阳引力、月球引力和光压的影响,实际运动情况非常复杂。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人造卫星基本按照天体力学规律绕地球运动,但因在不同的轨道上受非球形地球引力场、大气阻力、太阳引力、月球引力和光压的影响,实际运动情况非常复杂。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三、选择题
16.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始终围着下列的(  )公转。
A.月亮 B.北极星 C.太阳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的公转
【解析】【解答】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始终围绕着太阳公转,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地球的公转遵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规律。
17.德国天文学家(  )成功观察到恒星的周年视差,从而证明地球确实在公转。
A.贝塞尔 B.傅科 C.托勒密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
【解析】【解答】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成功观察到恒星的周年视差,从而证明地球确实在公转。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周年视差是地球绕太阳周年运动所产生的视差。当恒星与地球的连线垂直地球轨道半径时,恒星对日地平均距离所张的角称为恒星的周年视差。
18.傅科摆摆长约60多米,摆锤重27千克,悬挂点经过特殊设计将摩擦力减少到最低程度。其设计目的不包括(  )。
A.减少外力对摆的干扰
B.供很多人同时观察
C.摆线长,摆动时间长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
【解析】【解答】傅科摆摆长约60多米,摆锤重27千克,悬挂点经过特殊设计将摩擦力减少到最低程度。其设计目的不包括供很多人同时观察,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傅科摆的悬挂点经过特殊设计将摩擦力降低到最小的目的有减少外力对摆的干扰以及将摆线设计较长,使摆动的时间长。
19.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被定为(  )。
A.标准经线 B.0度经线 C.180度经线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解答】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被定为0度经线,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经线,也称子午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地球上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面相截而成的大圆称为“经线圈”。经线圈被两极分成的半圆称为“经线”。任两根经线的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每一根经线都有其相对应的数值,称为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20.下列表述不科学的是(  )。
A.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它在不停地运动
B.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也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C.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2小时
【答案】C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解答】A.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总是在不停地运动,A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B.如果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也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B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C.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C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现象称为地球的公转,公转的周期是1年,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交替的现象;地球自身围绕地轴转动的现象称为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21.我们看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月亮、星星每晚也东升西落,这是因为(  )。
A.太阳在围绕地球自东向西转
B.月亮、星星在围绕地球自东向西转
C.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我们看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月亮、星星每晚也东升西落的原因是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转动的现象,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地球的自转带来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22.我国科学家要到南极考察,他们去考察的最佳季节是我国的(  )。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解析】【解答】去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我国的冬季,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南极位于南半球,应该选择南半球昼长夜短、正午阳光充足的夏季,此时北方处于冬季。
23.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  )
A.太阳 B.地球 C.地球自转轨道
【答案】B
【解析】【解答】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的是地球,并且以自西向东的方向转动,看看谁先看到太阳,即表示谁先迎接黎明。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在该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的是地球。
24.下列观点不属于“地心说”理论的是(  )。
A.地球是球体
B.地球是在运动的,且24小时自转一周
C.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答案】B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解答】A.“地心说”认为地球是球体,其他天体以地球为中心转动,不符合题意;
B.“地心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B选项不符合“地心说”理论,符合题意;
C.“地心说”认为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C选项符合“地心说”的理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地心说是一种认为地球位于宇宙中心的地球中心说,人类则住在半球型的世界中心。从13世纪到17世纪左右,地心说也一直是天主教教会公认的世界观。
25.如果有一天地轴不再倾斜了,地球上依旧会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极昼、极夜现象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答案】B
【知识点】昼夜交替;四季成因
【解析】【解答】如果有一天地轴不再倾斜了,地球上依旧会产生的自然现象是昼夜交替,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地轴不再倾斜影响的是极昼极夜现象的出现以及四季交替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昼夜交替。
26.地球各地的气温不同是由于(  )造成的。
A.阳光的直射 B.阳光的斜射 C.阳光的直射和斜射
【答案】C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解答】地球各地的气温不同是由于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的,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地球上的热量来自于太阳,由于阳光的直射和斜射带来了地球各地不同的气温。
27.下列城市中,地球上新年的钟声最早在(  )敲响。
A.中国上海 B.日本东京 C.英国伦敦
【答案】B
【知识点】日出时间
【解析】【解答】中国上海属于东时区,日本东京属于东九区,英国伦敦属于零时区,时间最早的地区是日本东京,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越靠东的地区时间越早。
28.“识得北斗,天下好走。”说的是(  )的人可以借助北极星找到回家的路。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附近
【答案】B
【知识点】星座
【解析】【解答】“识得北斗,天下好走。”说的是北半球的人可以借助北极星找到回家的路。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北极星指的是最靠近北天极的一颗星,所以北极星不是一直不变的,现阶段所指是勾陈一。距地球约434光年,是夜空中能看到的亮度和位置较稳定的恒星。
29.下列表述不属于“日心说”理论主要观点的是(  )。
A.地球是球形的而且是在运动的
B.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
C.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
【答案】C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解答】日心说的主要内容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不动的,其他的天体围绕太做运动。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心说的主要内容。
30.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解答】由于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是保持不变的,地球随着转动与太阳所形成的高度会发生变化,造成地球上出现了不同温度的季节,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季节。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出现不同的太阳高度的原因是地轴的倾斜度。
四、连线题
31.在本单元教材里,我们研究了地球的运动,请将你了解的关于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用线连起来。
昼夜交替 地轴倾斜,方向不变,角度不变
极昼、极夜 地球的自转 绕地轴转
傅科摆 恒星周年视差
太阳东升西落 地轴倾斜 周期一年
绕太阳转 地球的公转 四季的形成
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
【答案】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的公转
【解析】【解答】傅科摆证明了地球的自转,地球是绕地轴转动的运动,地轴倾斜,方向不变,角度不变,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极昼极夜现象,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自转带来了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地轴的倾斜带来了极昼极夜现象以及四级的交替;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了地球公转的存在,地球的公转指的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公转带来了四季交替的现象,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分析】地球的自转是地球围绕地轴旋转的过程;而地球的公转指的是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过程。
32.下图是地球自转时被太阳光照射的情况。
①请将图中出现极昼现象的区域涂成黑色。
②请将图中出现极夜现象的区域画上斜线。
【答案】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根据此时阳光直射的方向,可以推知北极会出现极夜现象,南极会出现极昼现象。
【分析】极昼又称永昼或午夜太阳,是在地球的极圈范围内,一日之内,太阳都在地平线以上的现象,即昼长等于24小时;极夜又称永夜,是在地球的两极地区,一日之内,太阳都在地平线以下的现象,即夜长24小时。
五、探究题
33.在教室里,小王同学坐在转椅上,然后逆时针转动转椅,他发现教室里的景物也跟着旋转,但头顶上的电灯的位置始终不变。
(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小王坐在转椅上逆时针转动代表(  )。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C.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2)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小王看到教室里的景物旋转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上而下
(3)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小王代表   ,电灯代表   。
A.地球 B.太阳 C.北极星
【答案】(1)A
(2)B
(3)A;C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小王坐在转椅上逆时针转动代表的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2)由于物体的相对运动的规律,可知小王看到教室里的景物旋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3)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小王代表地球,电灯代表北极星。
【分析】由于地球的自转是自西向东的,所以地球在自转时经过的物体相对地球的运动都是自东向西的。
34.如图所示为一个模拟实验,中间黑色大圆圈代表太阳,大圆圈表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A,B是两颗离地球远近不同的星,C,D是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上的观测记录点。
(1)在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方向。
(2)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A,B两颗星时发现,天空中两颗星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   向   移动。
(3)当地球上的人处于C点观测A,B两颗星时,A星应该在B星的   (填“左侧”或“右侧”),当处于D点观测时,A星应该在B星的   (填“左侧”或“右侧”)。A,B两颗星的位置真的变了吗?   ,你的解释是   。
【答案】(1)逆时针
(2)东;西
(3)左侧;右侧;没有变;地球公转引起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1)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是逆时针;
(2)天空中A、B两颗星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
(3)当地球上的人处于C点观测A,B两颗星时,A星应该在B星的左侧,当处于D点观测时,A星应该在B星的右侧。A,B两颗星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为地球公转引起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分析】由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日月星辰相对于地球的运动就是自东向西。
35.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请结合实验经历,回答问题。
(1)图中用一支蜡烛模拟   ,用一个小地球仪围绕蜡烛   转,表示地球在公转。
(2)当地球转到①位置时,我们北半球是   季;当地球转到③位置时,北半球昼   夜   。(填“长”或“短”)
(3)根据这个实验,请尝试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
(4)我们在研究地球运动时,常常采用(  )实验的方法。
A.对比 B.析因 C.模拟
(5)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大陆进行科学考察活动的这段时间,地球大概从   运行到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大陆进行科学考察活动的这段时间,太阳的直射点也慢慢的由   移到   。
A.北半球 B.赤道 C.南半球
【答案】(1)太阳;自西向东(或逆时针)
(2)夏;短;长
(3)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于是一年中会出现四季变化
(4)C
(5)C;A
(6)C;A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
【解析】【解答】(1)图中用一支蜡烛模拟太阳,用一个小地球仪围绕蜡烛自西向东转,表示地球在公转;
(2)当地球转到①位置时,我们北半球是夏季;当地球转到③位置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3)根据这个实验,请尝试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于是一年中会出现四季变化;
(4)我们在研究地球的运动时,常常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
(5)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大陆进行科学考察活动的这段时间,地球大概从运行到南半球移到北半球。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的公转周期为一年,带来了四季交替的现象。
1 / 1五年级(下)科学期末直通车(五)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35
一、填空题
1.太阳东升西落、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都是因为地球在绕着   自转,自转周期是   小时,自转方向是   。
2.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指向   星。地轴倾斜角度大约是23度,如果它的倾斜角度再大些,可导致   和   现象发生的范围更大。
3.以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划分为   个时区,北京在东八区,乌鲁木齐与北京时差2小时,乌鲁木齐在   区。
4.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上,托勒密提出了   说,哥白尼则提出了   说。
5.恒星的   可以证明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
二、判断题
6.虽然太阳东升西落,但是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7.地球的赤道上是太阳直射时间最长的地方。
8.天文学的发展先有“日心说”后有“地心说”。
9.在地球上,当南半球是白天时,北半球是黑夜。
10.“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已为世界所公认。
11.在我国共有5个时区,所以从东到西,时差4小时。
12.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是一样的。
13.南极发生极昼现象时,当地的气温会上升到30℃以上。
14.坐在向前行驶的车上,看到窗外路边的树木向后运动。
15.在人造卫星上能观测到地球自转的现象。
三、选择题
16.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始终围着下列的(  )公转。
A.月亮 B.北极星 C.太阳
17.德国天文学家(  )成功观察到恒星的周年视差,从而证明地球确实在公转。
A.贝塞尔 B.傅科 C.托勒密
18.傅科摆摆长约60多米,摆锤重27千克,悬挂点经过特殊设计将摩擦力减少到最低程度。其设计目的不包括(  )。
A.减少外力对摆的干扰
B.供很多人同时观察
C.摆线长,摆动时间长
19.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被定为(  )。
A.标准经线 B.0度经线 C.180度经线
20.下列表述不科学的是(  )。
A.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它在不停地运动
B.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也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C.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2小时
21.我们看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月亮、星星每晚也东升西落,这是因为(  )。
A.太阳在围绕地球自东向西转
B.月亮、星星在围绕地球自东向西转
C.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
22.我国科学家要到南极考察,他们去考察的最佳季节是我国的(  )。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23.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  )
A.太阳 B.地球 C.地球自转轨道
24.下列观点不属于“地心说”理论的是(  )。
A.地球是球体
B.地球是在运动的,且24小时自转一周
C.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25.如果有一天地轴不再倾斜了,地球上依旧会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极昼、极夜现象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26.地球各地的气温不同是由于(  )造成的。
A.阳光的直射 B.阳光的斜射 C.阳光的直射和斜射
27.下列城市中,地球上新年的钟声最早在(  )敲响。
A.中国上海 B.日本东京 C.英国伦敦
28.“识得北斗,天下好走。”说的是(  )的人可以借助北极星找到回家的路。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附近
29.下列表述不属于“日心说”理论主要观点的是(  )。
A.地球是球形的而且是在运动的
B.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
C.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
30.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四、连线题
31.在本单元教材里,我们研究了地球的运动,请将你了解的关于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用线连起来。
昼夜交替 地轴倾斜,方向不变,角度不变
极昼、极夜 地球的自转 绕地轴转
傅科摆 恒星周年视差
太阳东升西落 地轴倾斜 周期一年
绕太阳转 地球的公转 四季的形成
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
32.下图是地球自转时被太阳光照射的情况。
①请将图中出现极昼现象的区域涂成黑色。
②请将图中出现极夜现象的区域画上斜线。
五、探究题
33.在教室里,小王同学坐在转椅上,然后逆时针转动转椅,他发现教室里的景物也跟着旋转,但头顶上的电灯的位置始终不变。
(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小王坐在转椅上逆时针转动代表(  )。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C.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2)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小王看到教室里的景物旋转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上而下
(3)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小王代表   ,电灯代表   。
A.地球 B.太阳 C.北极星
34.如图所示为一个模拟实验,中间黑色大圆圈代表太阳,大圆圈表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A,B是两颗离地球远近不同的星,C,D是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上的观测记录点。
(1)在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方向。
(2)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A,B两颗星时发现,天空中两颗星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   向   移动。
(3)当地球上的人处于C点观测A,B两颗星时,A星应该在B星的   (填“左侧”或“右侧”),当处于D点观测时,A星应该在B星的   (填“左侧”或“右侧”)。A,B两颗星的位置真的变了吗?   ,你的解释是   。
35.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请结合实验经历,回答问题。
(1)图中用一支蜡烛模拟   ,用一个小地球仪围绕蜡烛   转,表示地球在公转。
(2)当地球转到①位置时,我们北半球是   季;当地球转到③位置时,北半球昼   夜   。(填“长”或“短”)
(3)根据这个实验,请尝试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
(4)我们在研究地球运动时,常常采用(  )实验的方法。
A.对比 B.析因 C.模拟
(5)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大陆进行科学考察活动的这段时间,地球大概从   运行到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大陆进行科学考察活动的这段时间,太阳的直射点也慢慢的由   移到   。
A.北半球 B.赤道 C.南半球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地轴;24;自西向东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太阳东升西落、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都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地轴自转,自转周期是24小时,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分析】地球自转指的是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关于地球自转的各种理论目前都还是假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因此地球的自转带来了昼夜交替。
2.【答案】北极;极昼;极夜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解答】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地轴倾斜角度大约是23度,如果它的倾斜角度再大些,可导致极昼和极夜现象发生的范围更大。
【分析】地球在自转时,围绕着地轴转动,地轴是地球中一条连接南北极的倾斜的轴,正是由于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带来啦南北极的极昼极夜现象,如果地轴的倾斜角更大些,那么两极的极昼极夜的范围就会变大。
3.【答案】24;东六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解答】以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北京在东八区,乌鲁木齐与北京时差2小时,乌鲁木齐在东六区。
【分析】由于世界各国家与地区经度不同,地方时也有所不同,因此会划分为不同的时区。正式的时区划分,其中包括24个时区,每一时区由一个英文字母表示。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有一个例外,每个时区有一条中央子午线。
4.【答案】地心;日心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解答】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上,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哥白尼则提出了日心说。
【分析】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其中,行星的运动要比太阳、月球复杂些:行星在本轮上运动,而本轮又沿均轮绕地运行。在太阳、月球、行星之外,是镶嵌着所有恒星的天球恒星天。再外面,是推动天体运动的原动天。地心说是世界上第一个行星体系模型;日心说是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
5.【答案】周年视差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解答】恒星的周年视差可以证明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
【分析】周年视差是地球绕太阳周年运动所产生的视差。当恒星与地球的连线垂直地球轨道半径时,恒星对日地平均距离所张的角称为恒星的周年视差。周年视差的存在可以证明地球是围绕太阳不断运动的。
6.【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正是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才造成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地球自转指的是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关于地球自转的各种理论目前都还是假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正是地球的自转带来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7.【答案】正确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解析】【解答】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一年中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所以赤道上是太阳直射时间最长的地方。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是在南北回归先之间移动的,所以形成了南北半球的四季。
8.【答案】错误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解答】天文学的发展是先有“地心说”,后有的“日心说”。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人们一开始一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以科学家提出了“地心说”,后来哥白尼提出一系列的现象,认为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尽管“日心说”也是不科学的,但是相比于“地心说”,“日心说”在科学认识的水平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9.【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解答】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的,所以东西半球会出现白天和黑夜的区别,而南北半球不会,故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地球的自转带来了昼夜交替,由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所以东西半球会出现昼夜的差别。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傅科摆”的实验证明了地球的自转,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傅科摆的实验的现象是摆以一定的摆幅和速度进行摆动,但是一段时间后,摆的摆动幅度发生了变化,由此证明了地球自转现象的存在。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解答】我国贯穿5个时区,所以时差为4个小时。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由于世界各国家与地区经度不同,地方时也有所不同,因此会划分为不同的时区。正式的时区划分,其中包括24个时区,每一时区由一个英文字母表示。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有一个例外,每个时区有一条中央子午线。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日出时间
【解析】【解答】根据经线的不同,将地球划为不同的时区,每个时区的时间是不同的,所以迎来黎明的时间也是不同的,故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由于世界各国家与地区经度不同,地方时也有所不同,因此会划分为不同的时区。正式的时区划分,其中包括24个时区,每一时区由一个英文字母表示。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有一个例外,每个时区有一条中央子午线。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解答】南极气温终年寒冷,即使是极昼现象时期 ,也不会达到30℃,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南极大陆气候严寒、多狂风暴雪、空气干燥、降水稀少。由于大陆位于高纬度地区,大部分地区每年有近10个月被厚厚的海冰包围,妨碍了大气—海洋—大陆之间的垂直交换,故形成了独特的气候。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
【解析】【解答】根据物体的相对运动,在向前行驶的车上,窗边的树木会向后运动,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某一物体对另—物体而言的相对位置的连续变动,即此物体相对于固定在第二物体上的参考系的运动。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在人造卫星上可以观察到地球自转的现象,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人造卫星基本按照天体力学规律绕地球运动,但因在不同的轨道上受非球形地球引力场、大气阻力、太阳引力、月球引力和光压的影响,实际运动情况非常复杂。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人造卫星基本按照天体力学规律绕地球运动,但因在不同的轨道上受非球形地球引力场、大气阻力、太阳引力、月球引力和光压的影响,实际运动情况非常复杂。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16.【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的公转
【解析】【解答】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始终围绕着太阳公转,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地球的公转遵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规律。
17.【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
【解析】【解答】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成功观察到恒星的周年视差,从而证明地球确实在公转。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周年视差是地球绕太阳周年运动所产生的视差。当恒星与地球的连线垂直地球轨道半径时,恒星对日地平均距离所张的角称为恒星的周年视差。
18.【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
【解析】【解答】傅科摆摆长约60多米,摆锤重27千克,悬挂点经过特殊设计将摩擦力减少到最低程度。其设计目的不包括供很多人同时观察,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傅科摆的悬挂点经过特殊设计将摩擦力降低到最小的目的有减少外力对摆的干扰以及将摆线设计较长,使摆动的时间长。
19.【答案】B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解答】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被定为0度经线,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经线,也称子午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地球上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面相截而成的大圆称为“经线圈”。经线圈被两极分成的半圆称为“经线”。任两根经线的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每一根经线都有其相对应的数值,称为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20.【答案】C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解答】A.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总是在不停地运动,A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B.如果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也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B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C.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C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现象称为地球的公转,公转的周期是1年,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交替的现象;地球自身围绕地轴转动的现象称为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21.【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我们看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月亮、星星每晚也东升西落的原因是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转动的现象,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地球的自转带来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22.【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解析】【解答】去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我国的冬季,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南极位于南半球,应该选择南半球昼长夜短、正午阳光充足的夏季,此时北方处于冬季。
23.【答案】B
【解析】【解答】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的是地球,并且以自西向东的方向转动,看看谁先看到太阳,即表示谁先迎接黎明。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在该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的是地球。
24.【答案】B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解答】A.“地心说”认为地球是球体,其他天体以地球为中心转动,不符合题意;
B.“地心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B选项不符合“地心说”理论,符合题意;
C.“地心说”认为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C选项符合“地心说”的理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地心说是一种认为地球位于宇宙中心的地球中心说,人类则住在半球型的世界中心。从13世纪到17世纪左右,地心说也一直是天主教教会公认的世界观。
25.【答案】B
【知识点】昼夜交替;四季成因
【解析】【解答】如果有一天地轴不再倾斜了,地球上依旧会产生的自然现象是昼夜交替,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地轴不再倾斜影响的是极昼极夜现象的出现以及四季交替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昼夜交替。
26.【答案】C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解答】地球各地的气温不同是由于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的,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地球上的热量来自于太阳,由于阳光的直射和斜射带来了地球各地不同的气温。
27.【答案】B
【知识点】日出时间
【解析】【解答】中国上海属于东时区,日本东京属于东九区,英国伦敦属于零时区,时间最早的地区是日本东京,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越靠东的地区时间越早。
28.【答案】B
【知识点】星座
【解析】【解答】“识得北斗,天下好走。”说的是北半球的人可以借助北极星找到回家的路。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北极星指的是最靠近北天极的一颗星,所以北极星不是一直不变的,现阶段所指是勾陈一。距地球约434光年,是夜空中能看到的亮度和位置较稳定的恒星。
29.【答案】C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解答】日心说的主要内容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不动的,其他的天体围绕太做运动。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心说的主要内容。
30.【答案】B
【解析】【解答】由于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是保持不变的,地球随着转动与太阳所形成的高度会发生变化,造成地球上出现了不同温度的季节,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季节。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出现不同的太阳高度的原因是地轴的倾斜度。
31.【答案】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的公转
【解析】【解答】傅科摆证明了地球的自转,地球是绕地轴转动的运动,地轴倾斜,方向不变,角度不变,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极昼极夜现象,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自转带来了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地轴的倾斜带来了极昼极夜现象以及四级的交替;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了地球公转的存在,地球的公转指的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公转带来了四季交替的现象,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分析】地球的自转是地球围绕地轴旋转的过程;而地球的公转指的是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过程。
32.【答案】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根据此时阳光直射的方向,可以推知北极会出现极夜现象,南极会出现极昼现象。
【分析】极昼又称永昼或午夜太阳,是在地球的极圈范围内,一日之内,太阳都在地平线以上的现象,即昼长等于24小时;极夜又称永夜,是在地球的两极地区,一日之内,太阳都在地平线以下的现象,即夜长24小时。
33.【答案】(1)A
(2)B
(3)A;C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小王坐在转椅上逆时针转动代表的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2)由于物体的相对运动的规律,可知小王看到教室里的景物旋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3)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小王代表地球,电灯代表北极星。
【分析】由于地球的自转是自西向东的,所以地球在自转时经过的物体相对地球的运动都是自东向西的。
34.【答案】(1)逆时针
(2)东;西
(3)左侧;右侧;没有变;地球公转引起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1)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是逆时针;
(2)天空中A、B两颗星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
(3)当地球上的人处于C点观测A,B两颗星时,A星应该在B星的左侧,当处于D点观测时,A星应该在B星的右侧。A,B两颗星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为地球公转引起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分析】由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日月星辰相对于地球的运动就是自东向西。
35.【答案】(1)太阳;自西向东(或逆时针)
(2)夏;短;长
(3)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于是一年中会出现四季变化
(4)C
(5)C;A
(6)C;A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
【解析】【解答】(1)图中用一支蜡烛模拟太阳,用一个小地球仪围绕蜡烛自西向东转,表示地球在公转;
(2)当地球转到①位置时,我们北半球是夏季;当地球转到③位置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3)根据这个实验,请尝试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于是一年中会出现四季变化;
(4)我们在研究地球的运动时,常常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
(5)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大陆进行科学考察活动的这段时间,地球大概从运行到南半球移到北半球。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的公转周期为一年,带来了四季交替的现象。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