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01 08:1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一辆汽车先用1h行驶了40km,休息半小时后又用1.5h行驶了50km,则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40km/h B.25km/h C.30km/h D.33.3km/h
2.对于物体的运动和速度,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各段速度的平均值
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表明它的运动越快
C.物理学中研究的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越小
3.某同学在体育中考中,跑完用了的时间,她的运动速度为( )
A.0.16m/s B.6.25km/h C.400m/s D.6.25m/s
4.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若路程段的平均速度为,路程段的平均速度为,路程段的平均速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沿斜面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要测得小车通过路程S3的时间t3,可以使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到达C点时停止计时
C.可以用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D.要测得小车通过路程的时间,可以将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车头到达B点时停止计时
5.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枫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来测量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的平均速度,把斜面的右端用木块垫起,已知斜面AC的长度为120cm,B点是斜面AC的中点;实验时,将小车放置在斜面A点,松手后,小车依次通过A、B、C三点的时间(停表每格为1s)如图所示,在小车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金属片为参照物,小车是运动的
B.为了便于计时,应将木块向斜面右端移动一点
C.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5cm/s
D.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等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
6.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某列高铁由北京到石家庄的行驶速度为200km/h”,这个速度是指平均速度
B.变速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高铁列车的车厢内电子显示屏出现的“260km/h”,指的是列车的瞬时速度
7.、是同一直线上相距米的两点,甲从点、乙从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乙到达点时,甲离点米
B.经过秒,甲、乙相距米
C.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D.甲到达点时,乙离点米
8.一辆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5s内通过100m的路程,那么这辆汽车在行驶到第10秒的速度为(  )
A.10m/s B.40m/s C.20m/s D.无法确定
9.小淘子在实验室里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经多次测量路程所得数据分别为15.53cm,15.54cm,15.82cm,15.55cm和15.54cm,停表测出小车通过时间为3s。经过数据处理后小车的平均速度应记录为(  )
A.5.18cm/s B.5.19cm/s C.5.22cm/s D.5.23cm/s
10.甲、乙二人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0~10min,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 B.0~30min,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C.10~20min,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 D.20~30min,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二、填空题
11.一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在前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6m,在后10s内通过的路程为20m,则整个20s的平均速度为 m/s.
12.如图(a)所示的实验器材是 ,是实验室中用来测量 的仪器。甲、乙两位同学用该实验器材做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分别如图(b)所示,甲同学的纸带中从A点到F点记录的时间为 秒,甲纸带是被 拉动的(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的。乙纸带上A、C两点的时间间隔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E两点的时间间隔。
13.在进行 4×100m 接力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如果听到枪声才计时,运动员的成绩将比实际成绩 (填“偏好”或 “偏差”),比赛过程中要想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棒人和接棒人在接力区内要处于相对 (选填“运动”或 “静止”)状态;某队跑完全程的成绩刚好为 40s,则该队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14.在斜面上安装金属片的目的:使小车在 (填“同一”或“不同”)位置停下.
15.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间隔相同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试根据照片分析:图 中的网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每隔0.02s曝光一次,则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图甲中网球所用的时间为 s。
16.在我校举办的运动会400米长跑比赛中,小刚看到跑道上的小华是静止的,而跑道两边的树木是向后移动的,则小刚选取的参照物是 ,小刚前半圈用时20s后半圈用时40s,则小刚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7.如图所示是老师绘制的甲 乙两个物体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象,老师叫小明和小红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的快慢,由图象可知小明是利用的方法是 ;小红是利用的方法是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是引入了 这一物理量
18.一列长200m的列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整列火车通过1.9km的某一大桥所用时间是 s。若整列火车通过大桥所用时间是150s,那么这列火车的速度是 m/s。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三、作图题
19.在距离斜坡底端10m的山坡上,一辆小车以4m/s的速度匀速向上行驶,5s后,小车又以2m/s的速度匀速向下行驶.设小车做直线运动且位移和运动方向都以沿斜坡向下为正方向,试作出小车在这20s内的s-t图象和v-t图象,并由图象再确定小车在20s末的位置.
四、实验题
20.九年三班的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时,提出了“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所经历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经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所经历的时间与小车质量有关;
猜想二: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所经历的时间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所经历的时间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为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的器材有:质量不同的小车三辆、倾角可调的斜面一个(金属片位置已固定)、刻度尺一把、秒表一块、毛巾和棉布各一块
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探究“猜想一”的实验方案 ;
(2)设计出探究“猜想二”的记录数据表格 .
参考答案:
1.C
2.B
3.D
4.D
5.D
6.B
7.A
8.C
9.A
10.B
11.1.8
12. 打点计时器 时间 0.1 匀速 等于
13. 偏好 静止 10
14.同一
15. 甲 0.1
16. 小刚 6.7
17. 相同时间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时间 速度
18. 105 14 4∶9
19.斜坡底端.
20. ①先后让质量不同的三辆小车由静止开始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测得小车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
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若小车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相同,则小车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与小车质量无关;若四个小车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不相同,则小车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与小车质量有关
实验次数 斜面的粗糙程度 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所经历的时间()
1 斜面
2 斜面上铺棉布
3 斜面上铺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