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2)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光合作用经典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讨论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及创新、合作精神,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2.教学难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绿色植物的图片,范·海尔蒙特实验过程图,普利斯特莱实验过程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在阳光下生机勃勃的绿色植物的图片。提问:为什么绿色植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这些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哪些生命活动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能得出答案。
(二)互动授课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9页的第一自然段。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什么是光合作用?
学生: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学生: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2.展示范·海尔蒙特实验过程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9页的“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描述该实验的过程。
学生:将2.5千克的柳树幼苗栽进100千克的土壤中,只给柳树苗浇水,5年后,再次称重,柳树约82.5千克,土壤约99.9千克。
(2)计算:柳树增加的质量是多少?土减少的质量是多少?
学生:柳树增加的质量是80千克,土减少的质量是100克。
(3)使柳树增重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使柳树增重的因素是水。
(4)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柳树增加的物质主要来自水而不是土壤。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0页的内容。展示实验过程。提问:为什么会出现实验一的现象呢?请同学们分析蜡烛熄灭和小鼠死亡可能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蜡烛燃烧,小鼠呼吸会使瓶中的空气变坏。
讲述:如何才能使空气变好,当时科学家曾用水来实验,但都没有成功,如果你是科学家,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净化空气呢?我们来了解一下科学家普利斯特莱是怎么做的,他在玻璃罩中放了一盆植物后,蜡烛继续燃烧,小鼠活得很好。植物和蜡烛能长期共存,小鼠因为有了绿色植物而没有死去。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密闭玻璃罩内的植物可以恢复由于蜡烛燃烧或小鼠呼吸而变坏的空气,植物可以改变空气的组成。
教师补充:后来更多的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物质之一,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不仅满足植物自身呼吸的需要,也是蜡烛燃烧或其他生物呼吸所需要的物质。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1页的内容。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91页的图6-3的光合作用示意图。
学生展示结果:
(2)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绿色植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在体内积累有机物。绿色植物像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站,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
五、板书设计
六、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