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6 摩擦力 同步测试(2)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6 摩擦力 同步测试(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4-26 17:31:4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6 摩擦力 同步测试(2)
一、选择题
1.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轮滑鞋带有滚轮
B.水泥路面上划出一道横线
C.重型卡车安装多个轮胎
D.行驶的磁悬浮列车车身不接触轨道
【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一、表面粗糙程度;二、压力大小;三、摩擦方式;
(2)增大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粗糙;二、增大压力;三、变滚动为滑动。
【解答】A、轮滑鞋带有滚轮,是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A错误;
B、水泥路面上划出一道横线,使水泥路面变的粗糙,可增大摩擦,B正确;
C、重型卡车安装多个轮胎,主要考虑到接触面增大,使压强减小,C错误;
D、行驶的磁悬浮列车车身不接触轨道,使物体分离减小摩擦,D错误。
故选B
2.浴室中为了防止地面沾水而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A.浴室地面应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
B.人淋浴时穿的鞋底带有凹凸花纹
C.脚底下放一条毛巾
D.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
【答案】D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增大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粗糙;二、增大压力;三、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光滑;二、减小压力;三、变滑动为滚动。
【解答】浴室地面沾水打滑跌倒是因为摩擦力小,为了防止跌倒需要增大摩擦。
A、浴室地面应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使地砖表面变得粗糙,可增大摩擦防止跌倒,措施正确,A错误;
B、人淋浴时穿的鞋底带有凹凸花纹,使鞋底变的粗糙,可增大摩擦防止跌倒,措施正确,B错误;
C、脚底下放一条毛巾,毛巾可使接触面变的粗糙,增大摩擦防止跌倒,措施正确,C错误;
D、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底部光滑沾水后摩擦更小,容易跌倒,措施错误,D正确。
故选D
3.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自行车车闸皮与轮罔之间的摩擦
B.火箭升空时火箭与空气的摩擦
C.圆珠笔的笔珠与纸面之间的摩擦
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
【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在某个物理过程中,需要摩擦力,那么这个摩擦力就是有益的。在某个过程中,摩擦力是不需要的,那么自然就是有害的摩擦力。
【解答】A、自行车车闸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刹车时有摩擦可以使自行车快速停下来,是有益摩擦,A错误;
B、火箭升空时火箭与空气的摩擦,火箭与空气的摩擦是阻力,且会烧蚀火箭表面,是有害摩擦,B正确;
C、圆珠笔的笔珠与纸面之间的摩擦,笔珠与纸面之间存在摩擦可以进行写字,没有摩擦无法写字,所以这是有益摩擦,C错误;
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使物体不掉落,所以这摩擦是需要的是有益摩擦,D错误。
故选B
4.某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分析,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连接玻璃管与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门用水润湿,水起润滑作用
B.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打开,在手和瓶盖之间垫一层毛巾,是为了减小摩擦
C.雨天,机动车应低速行驶,是由于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小
D.铅笔芯粉加入到生锈的锁中,起润滑作用
【答案】B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用水润湿后能减小摩擦,有利于将胶皮管套在玻璃管上;
(2)使接触面变得粗糙可增大摩擦;
(3)湿的地面有润滑作用,使地面变的光滑减小了车与地面的摩擦,刹车后滑行距离较长;
(4)铅笔芯粉主要是碳小颗粒,能使滑动变为滚动减小摩擦。
【解答】A、连接玻璃管与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门用水润湿,水起润滑作用,水是较好的润滑剂,说法正确,A错误;
B、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打开,在手和瓶盖之间垫一层毛巾,是为了减小摩擦,垫毛巾后,接触面变的粗糙,可以增大摩擦,说法错误,B正确;
C、雨天,机动车应低速行驶,是由于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小,地面有水后摩擦力减小,刹车后不易停下,降低速度更安全,说法正确,C错误;
D、铅笔芯粉加入到生锈的锁中,起润滑作用,铅笔芯粉是一些小颗粒,可发生滚动摩擦,说法正确,D错误。
故选B
5.很多动物是“科学应用高手”,它们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进化出具一定科学规律的身体部位,下列从科学的角度给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壁虎趾上有吸盘,可以增大摩擦
B.泥鳅的体表有黏液,可以减小摩擦
C.斑马身上长满花纹,可以增大摩擦
D.蚯蚓腹部长有刚毛,可以增大摩擦
【答案】C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增大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粗糙;二、增大压力;三、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光滑;二、减小压力;三、变滑动为滚动。
【解答】A、壁虎趾上有吸盘,可以增大摩擦,增大压力增大摩擦,认识正确,A错误;
B、泥鳅的体表有黏液,可以减小摩擦,使表面变的光滑减小摩擦,认识正确,B错误;
C、斑马身上长满花纹,可以增大摩擦,班马身上的花纹与改变摩擦没有关系,这是这类生物的一个明显特征,认识不正确,C正确;
D、蚯蚓腹部长有刚毛,可以增大摩擦,使表面变的粗糙增大摩擦,认识正确,D错误。
故选C
6.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小超同学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毛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小
B.手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
C.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D.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形变越大受到的力越大;
(2)匀速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3)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力,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接触的两个物体;
(4)刷毛弯曲的方向是摩擦力作用下发生的弯曲,据此可判断出摩擦力的方向。
【解答】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小,弯曲越厉害,形变越大受到的力越大,A错误;
B、手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牙刷受到手的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牙刷做匀速运动,所以牙刷受到的两个是平衡力,分析错误,B错误;
C、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在摩擦力作用下刷毛弯曲,说明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分析正确,C正确;
D、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在摩擦力作用下刷毛向左侧弯曲,说明摩擦力向左,分析错误,D错误。
故选C
7.近年来,一些运营者将车辆加长加高、增大载重量,致使有些交通拥挤的路段不堪重负,伤痕累累。交通部门及时出台限制非法加长、加高车辆的交通规则,这主要是考虑到下列中的(  )
A.超载费油,浪费能源
B.超载速度慢,时间就是金钱
C.超载对路面的压力大,摩擦力大,损坏路面
D.超载,司机控制方向盘费力
【答案】C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影响摩擦大小的因素有:表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摩擦方式。表面越粗糙,压力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2)加长加高,增大载重量后,主要从压力的变化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由题意可知,非法加长,加高车辆后运营者可增大车的载重量,车超载后对路面的压力增大,路面与车之间的摩擦增大,易损坏路面,C选项正确。
故选C
8.小柯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魔力转椅”实验。他坐在普通转椅上用力扇动手中的扇子,椅子不转;在普通转椅的立柱和底座金属筒之间装上滚动轴承和钢珠后,用力扇动手中的扇子,“魔力转椅”随即转动。
(1)“魔力转椅”是采用   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
(2)扇子能扇转“魔力转椅”是利用了   原理。
【答案】(1)滚动代替滑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影响摩擦大小的因素有:表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摩擦方式。减小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光滑;二、减小压力;三、变滑动为滚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甲给乙一个力,乙同时给甲一个力。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由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可以说明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解答】(1)在普通转椅的立柱和底座金属筒之间装上滚动轴承和钢珠后,用力扇动手中的扇子,“魔力转椅”随即转动。装上滚动轴承和钢珠后,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减小;
(2)扇子给空气一个力,空气给扇子一个力,反映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给扇子一个力后,转椅转动起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1)滚动代替滑动;(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9.某中学体育馆篮球场的水泥地面上铺了一块很大的毛地毯,用来表演文艺节目。现根据节日要求,要把毛地毯往前移动2米,小琦等几名同学拉起毛地毯的一边,费了较大力气才把它拉到前面。请你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毛地毯很难被拉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请你想出一种较好的方法来移动毛地毯?(不借助器械,可用文字或示意图说明)
【答案】(1)毛地毯表面粗糙,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
(2)把毛地毯卷成筒状滚过去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影响摩擦大小的因素有:表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摩擦方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减小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光滑;二、减小压力;三、变滑动为滚动。
【解答】(1)毛地毯表面粗糙,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所以很难被拉动的主要原因是:毛地毯表面粗糙,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
(2)要想轻松移动毛地毯就要减小地毯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这里可用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具体方法为:把毛地毯卷成筒状滚过去。
故答案为:(1)毛地毯表面粗糙,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2)把毛地毯卷成筒状滚过去
10.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前,总是要在手上抹上一些镁粉;而在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这样做的日的是(  )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C.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D.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答案】A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增大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粗糙;二、增大压力;三、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光滑;二、减小压力;三、变滑动为滚动。
【解答】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抹上镁粉可使接触面变得粗糙,增大摩擦;而在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不能太紧是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A选项正确。
故选A
11.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1【答案】A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影响摩擦大小的因素有:表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摩擦方式。相同情况下,滑动改成滚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
(2)木块在水平面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作用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与摩擦力相等。
【解答】在图示的三次实验中三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与摩擦力相等,F1与F2是滑动摩擦力,F3是滚动摩擦力,所以F3摩擦力最小。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表面粗糙程度有关,前两次实验中的压力与表面粗糙程度相同,所以受到的摩擦力相同,F1=F2。综上可知三者的关系为F1=F2>F3,A选项正确。
故选A
12.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
A.轮胎上刻有花纹;
B.车轮做成圆形;
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上;
D.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
F.脚踏板凹凸不平;
F.刹车时用力捏闸;
G.车轴处装有滚珠;
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请回答问题:
(1)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   (填字母,下同);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   ;通过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而减小摩擦的是   ;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开而减小摩擦的是   。
(2)用力踩动脚踏板使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地面摩擦力的方向朝   (填“前”或“后”)。
(3)请你大胆发挥想象:假如没有摩擦,自行车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
①   
②   
【答案】(1)AEH;CF;BG;D
(2)前
(3)手握不住车把;车轮打滑不前进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增大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粗糙;二、增大压力;三、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光滑;二、减小压力;三、变滑动为滚动。
(2)摩擦力的运动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根据车后轮与地面间的运动情况可判断摩擦力方向;
(3)没有摩擦之后,原来利用摩擦出现的情况都将不会出现,如刹车使车停下,车前进等利用摩擦的现象会出现变化。
【解答】(1) 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AEH;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CF;通过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而减小摩擦的是BG;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开而减小摩擦的是D;
(2)自行车的后轮是一个主动轮,它会给地面一个向后的力,地面阻碍车轮向后运动,所以后轮会受到地面给它的向前的摩擦力;
(3)手抓把手利用了摩擦力,车轮前进利用了摩擦力,假如没有摩擦这种情况将不会出现,将出现这样的场景:手握不住车把、车轮打滑不前进
故答案为:(1)AEH、CF、BG、D;(2)前;(3)手握不住车把、车轮打滑不前进
13.小明看见农民伯伯在用铁锹挖土时,不时往手上吐口水,询问后得知是为了防止打滑。但为什么许多场合写着“地板湿滑小心慢走”?于是他找来弹簧测力计、滴管、一块用油漆刷过的木板和一杯水进行探究。如图甲所示,在水平玻璃桌面上滴不同滴数的水并涂匀,立即让木块在玻璃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摩擦力,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水滴数(滴) 5 10 15 20 25
摩擦力(牛) 1.3 1.5 1.8 1.4
(1)该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2)第五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所示,为   牛。
(3)随着水滴的增加,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趋势更接近图乙中的________图。
A. B.
C. D.
【答案】(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水滴数的多少有关
(2)1. 2
(3)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中控制的因素可得出假设,第1小题可从表格中得到控制的因素是水滴数;
(2)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3)根据表格数据可得出随水滴数的变化摩擦力的变化关系,对应图形可确定答案。
【解答】(1)从题中可知,实验中控制了水滴数不同,所以研究的因素是水滴数,确定该实验基于的假设是: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水滴数的多少有关;
(2)第五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所示,为1.2牛;
(3)由表格数据可知随水滴数增加摩擦力先增大再减小,但不是从零增加,也不会减小到零,B图符合,B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水滴数的多少有关;(2)1.2;(3)B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6 摩擦力 同步测试(2)
一、选择题
1.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轮滑鞋带有滚轮
B.水泥路面上划出一道横线
C.重型卡车安装多个轮胎
D.行驶的磁悬浮列车车身不接触轨道
2.浴室中为了防止地面沾水而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A.浴室地面应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
B.人淋浴时穿的鞋底带有凹凸花纹
C.脚底下放一条毛巾
D.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
3.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自行车车闸皮与轮罔之间的摩擦
B.火箭升空时火箭与空气的摩擦
C.圆珠笔的笔珠与纸面之间的摩擦
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
4.某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分析,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连接玻璃管与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门用水润湿,水起润滑作用
B.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打开,在手和瓶盖之间垫一层毛巾,是为了减小摩擦
C.雨天,机动车应低速行驶,是由于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小
D.铅笔芯粉加入到生锈的锁中,起润滑作用
5.很多动物是“科学应用高手”,它们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进化出具一定科学规律的身体部位,下列从科学的角度给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壁虎趾上有吸盘,可以增大摩擦
B.泥鳅的体表有黏液,可以减小摩擦
C.斑马身上长满花纹,可以增大摩擦
D.蚯蚓腹部长有刚毛,可以增大摩擦
6.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小超同学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毛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小
B.手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
C.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D.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7.近年来,一些运营者将车辆加长加高、增大载重量,致使有些交通拥挤的路段不堪重负,伤痕累累。交通部门及时出台限制非法加长、加高车辆的交通规则,这主要是考虑到下列中的(  )
A.超载费油,浪费能源
B.超载速度慢,时间就是金钱
C.超载对路面的压力大,摩擦力大,损坏路面
D.超载,司机控制方向盘费力
8.小柯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魔力转椅”实验。他坐在普通转椅上用力扇动手中的扇子,椅子不转;在普通转椅的立柱和底座金属筒之间装上滚动轴承和钢珠后,用力扇动手中的扇子,“魔力转椅”随即转动。
(1)“魔力转椅”是采用   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
(2)扇子能扇转“魔力转椅”是利用了   原理。
9.某中学体育馆篮球场的水泥地面上铺了一块很大的毛地毯,用来表演文艺节目。现根据节日要求,要把毛地毯往前移动2米,小琦等几名同学拉起毛地毯的一边,费了较大力气才把它拉到前面。请你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毛地毯很难被拉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请你想出一种较好的方法来移动毛地毯?(不借助器械,可用文字或示意图说明)
10.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前,总是要在手上抹上一些镁粉;而在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这样做的日的是(  )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C.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D.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11.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112.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
A.轮胎上刻有花纹;
B.车轮做成圆形;
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上;
D.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
F.脚踏板凹凸不平;
F.刹车时用力捏闸;
G.车轴处装有滚珠;
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请回答问题:
(1)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   (填字母,下同);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   ;通过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而减小摩擦的是   ;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开而减小摩擦的是   。
(2)用力踩动脚踏板使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地面摩擦力的方向朝   (填“前”或“后”)。
(3)请你大胆发挥想象:假如没有摩擦,自行车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
①   
②   
13.小明看见农民伯伯在用铁锹挖土时,不时往手上吐口水,询问后得知是为了防止打滑。但为什么许多场合写着“地板湿滑小心慢走”?于是他找来弹簧测力计、滴管、一块用油漆刷过的木板和一杯水进行探究。如图甲所示,在水平玻璃桌面上滴不同滴数的水并涂匀,立即让木块在玻璃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摩擦力,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水滴数(滴) 5 10 15 20 25
摩擦力(牛) 1.3 1.5 1.8 1.4
(1)该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2)第五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所示,为   牛。
(3)随着水滴的增加,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趋势更接近图乙中的________图。
A. B.
C. D.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一、表面粗糙程度;二、压力大小;三、摩擦方式;
(2)增大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粗糙;二、增大压力;三、变滚动为滑动。
【解答】A、轮滑鞋带有滚轮,是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A错误;
B、水泥路面上划出一道横线,使水泥路面变的粗糙,可增大摩擦,B正确;
C、重型卡车安装多个轮胎,主要考虑到接触面增大,使压强减小,C错误;
D、行驶的磁悬浮列车车身不接触轨道,使物体分离减小摩擦,D错误。
故选B
2.【答案】D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增大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粗糙;二、增大压力;三、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光滑;二、减小压力;三、变滑动为滚动。
【解答】浴室地面沾水打滑跌倒是因为摩擦力小,为了防止跌倒需要增大摩擦。
A、浴室地面应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使地砖表面变得粗糙,可增大摩擦防止跌倒,措施正确,A错误;
B、人淋浴时穿的鞋底带有凹凸花纹,使鞋底变的粗糙,可增大摩擦防止跌倒,措施正确,B错误;
C、脚底下放一条毛巾,毛巾可使接触面变的粗糙,增大摩擦防止跌倒,措施正确,C错误;
D、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底部光滑沾水后摩擦更小,容易跌倒,措施错误,D正确。
故选D
3.【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在某个物理过程中,需要摩擦力,那么这个摩擦力就是有益的。在某个过程中,摩擦力是不需要的,那么自然就是有害的摩擦力。
【解答】A、自行车车闸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刹车时有摩擦可以使自行车快速停下来,是有益摩擦,A错误;
B、火箭升空时火箭与空气的摩擦,火箭与空气的摩擦是阻力,且会烧蚀火箭表面,是有害摩擦,B正确;
C、圆珠笔的笔珠与纸面之间的摩擦,笔珠与纸面之间存在摩擦可以进行写字,没有摩擦无法写字,所以这是有益摩擦,C错误;
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使物体不掉落,所以这摩擦是需要的是有益摩擦,D错误。
故选B
4.【答案】B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用水润湿后能减小摩擦,有利于将胶皮管套在玻璃管上;
(2)使接触面变得粗糙可增大摩擦;
(3)湿的地面有润滑作用,使地面变的光滑减小了车与地面的摩擦,刹车后滑行距离较长;
(4)铅笔芯粉主要是碳小颗粒,能使滑动变为滚动减小摩擦。
【解答】A、连接玻璃管与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门用水润湿,水起润滑作用,水是较好的润滑剂,说法正确,A错误;
B、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打开,在手和瓶盖之间垫一层毛巾,是为了减小摩擦,垫毛巾后,接触面变的粗糙,可以增大摩擦,说法错误,B正确;
C、雨天,机动车应低速行驶,是由于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小,地面有水后摩擦力减小,刹车后不易停下,降低速度更安全,说法正确,C错误;
D、铅笔芯粉加入到生锈的锁中,起润滑作用,铅笔芯粉是一些小颗粒,可发生滚动摩擦,说法正确,D错误。
故选B
5.【答案】C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增大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粗糙;二、增大压力;三、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光滑;二、减小压力;三、变滑动为滚动。
【解答】A、壁虎趾上有吸盘,可以增大摩擦,增大压力增大摩擦,认识正确,A错误;
B、泥鳅的体表有黏液,可以减小摩擦,使表面变的光滑减小摩擦,认识正确,B错误;
C、斑马身上长满花纹,可以增大摩擦,班马身上的花纹与改变摩擦没有关系,这是这类生物的一个明显特征,认识不正确,C正确;
D、蚯蚓腹部长有刚毛,可以增大摩擦,使表面变的粗糙增大摩擦,认识正确,D错误。
故选C
6.【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形变越大受到的力越大;
(2)匀速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3)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力,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接触的两个物体;
(4)刷毛弯曲的方向是摩擦力作用下发生的弯曲,据此可判断出摩擦力的方向。
【解答】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小,弯曲越厉害,形变越大受到的力越大,A错误;
B、手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牙刷受到手的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牙刷做匀速运动,所以牙刷受到的两个是平衡力,分析错误,B错误;
C、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在摩擦力作用下刷毛弯曲,说明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分析正确,C正确;
D、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在摩擦力作用下刷毛向左侧弯曲,说明摩擦力向左,分析错误,D错误。
故选C
7.【答案】C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影响摩擦大小的因素有:表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摩擦方式。表面越粗糙,压力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2)加长加高,增大载重量后,主要从压力的变化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由题意可知,非法加长,加高车辆后运营者可增大车的载重量,车超载后对路面的压力增大,路面与车之间的摩擦增大,易损坏路面,C选项正确。
故选C
8.【答案】(1)滚动代替滑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影响摩擦大小的因素有:表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摩擦方式。减小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光滑;二、减小压力;三、变滑动为滚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甲给乙一个力,乙同时给甲一个力。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由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可以说明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解答】(1)在普通转椅的立柱和底座金属筒之间装上滚动轴承和钢珠后,用力扇动手中的扇子,“魔力转椅”随即转动。装上滚动轴承和钢珠后,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减小;
(2)扇子给空气一个力,空气给扇子一个力,反映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给扇子一个力后,转椅转动起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1)滚动代替滑动;(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9.【答案】(1)毛地毯表面粗糙,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
(2)把毛地毯卷成筒状滚过去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影响摩擦大小的因素有:表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摩擦方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减小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光滑;二、减小压力;三、变滑动为滚动。
【解答】(1)毛地毯表面粗糙,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所以很难被拉动的主要原因是:毛地毯表面粗糙,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
(2)要想轻松移动毛地毯就要减小地毯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这里可用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具体方法为:把毛地毯卷成筒状滚过去。
故答案为:(1)毛地毯表面粗糙,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2)把毛地毯卷成筒状滚过去
10.【答案】A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增大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粗糙;二、增大压力;三、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光滑;二、减小压力;三、变滑动为滚动。
【解答】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抹上镁粉可使接触面变得粗糙,增大摩擦;而在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不能太紧是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A选项正确。
故选A
11.【答案】A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影响摩擦大小的因素有:表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摩擦方式。相同情况下,滑动改成滚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
(2)木块在水平面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作用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与摩擦力相等。
【解答】在图示的三次实验中三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与摩擦力相等,F1与F2是滑动摩擦力,F3是滚动摩擦力,所以F3摩擦力最小。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表面粗糙程度有关,前两次实验中的压力与表面粗糙程度相同,所以受到的摩擦力相同,F1=F2。综上可知三者的关系为F1=F2>F3,A选项正确。
故选A
12.【答案】(1)AEH;CF;BG;D
(2)前
(3)手握不住车把;车轮打滑不前进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增大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粗糙;二、增大压力;三、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光滑;二、减小压力;三、变滑动为滚动。
(2)摩擦力的运动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根据车后轮与地面间的运动情况可判断摩擦力方向;
(3)没有摩擦之后,原来利用摩擦出现的情况都将不会出现,如刹车使车停下,车前进等利用摩擦的现象会出现变化。
【解答】(1) 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AEH;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CF;通过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而减小摩擦的是BG;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开而减小摩擦的是D;
(2)自行车的后轮是一个主动轮,它会给地面一个向后的力,地面阻碍车轮向后运动,所以后轮会受到地面给它的向前的摩擦力;
(3)手抓把手利用了摩擦力,车轮前进利用了摩擦力,假如没有摩擦这种情况将不会出现,将出现这样的场景:手握不住车把、车轮打滑不前进
故答案为:(1)AEH、CF、BG、D;(2)前;(3)手握不住车把、车轮打滑不前进
13.【答案】(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水滴数的多少有关
(2)1. 2
(3)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中控制的因素可得出假设,第1小题可从表格中得到控制的因素是水滴数;
(2)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3)根据表格数据可得出随水滴数的变化摩擦力的变化关系,对应图形可确定答案。
【解答】(1)从题中可知,实验中控制了水滴数不同,所以研究的因素是水滴数,确定该实验基于的假设是: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水滴数的多少有关;
(2)第五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所示,为1.2牛;
(3)由表格数据可知随水滴数增加摩擦力先增大再减小,但不是从零增加,也不会减小到零,B图符合,B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水滴数的多少有关;(2)1.2;(3)B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