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优质教学教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优质教学教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1 10:0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 大学之道
统编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积累名言名句。
2.分析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3.结合自身经验和现实生活,思考本文的现实意义。
【学习过程】
一、导入
6月13日,杭州外卖小哥彭清林发现有人落水后,赶紧停了下来,翻到大桥护栏外,随即脱下鞋子准备救人。由于大桥距离水面距离在10米左右,小哥也有所犹豫,但深呼吸了几次,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成功将该女子救起。
无独有偶,6月15日,一位江苏宿迁的高中老师丁成闯从10米高桥上跳下救人。
彭清林说:“我觉得见义勇为没有职业之分。环卫工人、快递员……都会见义勇为。”彭清林此言,如果用孟子的话说,就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天我们学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二、题解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选自《孟子·公孙丑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不忍人之心”,指怜爱别人的心。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的观点,即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
三、文学常识
1.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元朝追封为“亚圣”。
2.孟子的名言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孟子主张“性善论”,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其仁政思想具体体现为:
①民本思想
②性善论
③施仁政,行王道
民贵君轻不愧亚圣
性善气正真乃完人
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
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认为君主必须重视人民,争取民心的归附,以不战而服,也即他所说的“仁者无敌”,实行王道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 。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7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
书中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
四、诵读感悟
(一)明确字音。
孺子(rú) 怵惕(chù tì) 恻隐(cè) 内交(nà) 要誉(yāo) 羞恶(wù)
(二)诵读指导。
(1)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
例如: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2)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3)自读:学生自读课文,体会其中的含义,并划分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提出中心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第二部分(先王有不忍……非恶其声而然也):举例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
第三部分(由是观之……智之端也):提出“四端”。
第四部分(人之有是四端也……不足以事父母):点明“四端”的意义。
文本研读
(一)研读第一部分
1.分析本部分的特点及作用。
明确: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心明确,言简意赅,并提纲挈领地引起下文的论证。
2.我们该如何看待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明确:
孟子是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3.这个观点体现了孟子的哪一个主张
明确:
性善论。
(二)研读第二部分
原文: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运:运转,转动。
②所以:表原因。
③乍:突然、忽然。
④孺子:多指幼儿、儿童。
⑤怵惕:惊骇,恐惧。
⑥恻隐:哀痛,怜悯。
⑦内交:结交,“内”同“纳”。
⑧要誉:博取名誉,要同“邀”。
⑨乡党:同乡。
⑩非恶其声而然: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
特殊句式: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判断句和状语后置句
释义: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现在的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活动二:问题探究
这一部分是怎样体现中心论点的 有何作用
明确:
通过举例论证的方法,拿古代君王治理国家和普通百姓的恻隐之心来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中心论点。为下文引出“四端”及仁政,做铺垫。
(三)研读第三部分
原文: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是:代词,这、此。
②之:补充音节,无实义。
③羞恶: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
④端:萌芽,发端。
⑤辞让:谦逊推让。
特殊句式:非人也、仁之端也。判断句
释义: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没有羞耻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没有谦让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没有是非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
活动二:问题探究
如何理解“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明确:
孟子认为人所具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人具有为善,为仁政的“仁心”,扩充这些善端,就足以安定天下。
(四)研读第四部分
原文: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之:取独。②四体:四肢。③是:代词,这。④贼:伤害。
⑤凡:凡是。⑥若:就像。⑦始:刚刚。⑧然:同“燃”。
⑨达:流通,指泉水涌出。⑩苟:如果。 保:使……安定。
特殊句式: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宾语前置句
释义: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活动二:问题探究
概括最后一部分的作用。
明确:
总结“四端”的作用和意义,将“不忍人之心”和“四端”与“安定国家”“孝顺父母“联系到一起,升华了思想,点明了政治主张。
(五)论证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①比喻论证:更加生动形象地指出四端的重要性,后天扩充发展的重要性。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②对比论证:通过有无“四端”和是否“充之”的对比,突出不忍人之心的重要性。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③假设论证:强调扩充“四端”在为人、为政方面的重要性。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④举例论证。举先王和百姓的例子,更有说服力。
(六)主题归纳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即由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
因为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施行认证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六、合作探究
1.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所以人要注重后天学习,才能逐渐趋于善;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那么还要不要后天的学习呢 请结合《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具体内容,谈谈这个问题。
明确:
要。人有“四心”,也就是有“四端”。“端”是“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萌芽,需要后天不断地培养呵护,这些萌芽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才能成为一个仁者。
2.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而“性善论”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那么,学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之后,你认可孟子的“性善论”吗
观点1:认可。孟子的“性善论”肯定了独立人格,主张人格平等。孟子从人性本善出发,加上对仁义礼智扩而充之的补充,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人皆可以为尧舜。这鼓舞了一大批的仁人志士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大学》“八目”中,修身是核心。在孟子看来,人人皆有善心,然而关键在于保持住它。“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也就是说,孟子认为这些修养其实就是仁德、道义。只有具备了仁义,万物才能“备于我”。 由此看来,孟子通过“性善论”塑造出一个重视自身修养、有责任心、心怀天下的大丈夫形象。作为封建社会的“劳心者”,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居仁由义,涵养自身又能保持思想独立,从而实现了其道德价值和政治价值,真正做到了“朝闻道,夕死可矣”。
观点2:不认可。人性本无善恶之分。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也就是说人类的本性是相似的,差别在于后天的习染。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也就是说人性本无善恶之分,生即是性,性即是生。事实也是如此,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不同的个体,不论其本性是善是恶,都受到后天的教化的影响。一个人如果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接触的都是讲究仁义礼智的仁人,看到的都是美好的事物,试问他要如何去行恶 相反,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在很糟糕的环境中,周围都是一些鸡鸣狗盗之辈,他又如何知道善 人的本能和天性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善恶,但这种天性和本能并不起决定作用,更重要的是其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这也正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3.本文中体现的孟子的思想有什么现实意义?
孟子性善论、仁义论在现实生活中把人性向善的方面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接受教化与环境的培育与熏陶,将社会道德作为人的行为的自觉规范,促进人们道德责任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