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老子》四章
统编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习目标】
1.学习《老子》的相关文化常识,积累“毂”“埏埴”“牖”“物”“泮”六个实词。
2.通过朗读,默读,圈点勾画,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等方式,翻译这四章并归纳探究《老子》四章的思想观点。
3.品读老子的思辨之美,领悟《老子》的人生哲理和论说风格,结合现实,阐释你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引疑设问明老子
(一)导入1
白岩松说:“中国人不做无用的事。然而什么是无用的事?什么是有用的事?”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老子〉四章》,了解老子是如何论述“有”与“无”的。
导入2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呈现出许多不同以往的新特点,新情况,对于各种问题,要防患于未然,化解于无形。即便形势很好,我们仍要保持清醒头脑,能敏锐发现问题的苗头。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2014年4月1日)《老子》(第六十三章节选)
(处理困难要从容易处入手,实现远大(目标)要从细微处入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的做起。所以圣人始终不自以为伟大,因此才能成就大的事情。)
老子的思想不仅是治国的良策,还可以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子》四章,品读老子的思辨之美。
(二)老子简介
老子(前571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吏(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相传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
老子的思想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谈宇宙问题。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是怎么构成的?
第二个层次谈政治问题,谈社会问题。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的?理想的政治是什么样子的?人类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生活?人类应该以什么样的秩序来生活?
第三个层次:谈人生智慧。谈为人处世,人生哲学。
趣问1:关于“老子”的名字:老子姓李,为什么不叫李子,而叫老子?
相传老子生而皓首。“老子,隐君子也。”老子出生在历史悠久的民族中。他一生下来就必须面对漫长历史的种种文化上的负担。所以他的思想才那么深刻,富有伟大的智慧。
趣问2:相传老子出关为什么骑的是“青牛”?
牛是一种性情温和、柔顺服从的动物,且有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特点。《易传》(《易传》是一部古代哲学伦理著作,是诠释《易经》的经典著作)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乾、坤两卦所体现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汉代人以马来比喻干卦,以牛来比喻坤卦,他们以马和牛的品格来表达干健、坤顺的特点。马所代表的干卦所生发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合乎孜孜不倦地入世进取的儒家的特点。牛所代表的坤卦所生发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则合乎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主旨。
传统文化中的“五色”指青、赤、黄、白、黑,五色“青”,主春,木德,代表了东方。老子自周入秦,向西而行,来自东方,后世人称“东方圣人”,用青色正可取其象征东方之意。这样一来,“青牛”象征着一位来自东方文明地区的文化使者,带着他的崇尚阴柔之德的智慧,隐向尚未开化的西方。
(三)《道德经》简介
关令尹见老子出关,强留之著书。(“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您要隐居了,但是在您走这前,请勉强委屈一下,把您的思想留下来。)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使词句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意思就是:“人要依照大地的法则来生存;大地要依照上天的法则来运行;上天也要遵从道的法则来运行”,“道法自然”指天、地、人、物、之间皆有其自然法则,“道”也不要去干涉他们的自然规律,“道”也要遵从自然法则。
4.《道德经》举例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二章)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三章)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四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五十八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章)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三十九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六十三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心妨(十二章)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四十一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八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
二、字正腔圆诵文本
1.自由诵读。
2.听范读。注意字音、语气、语调、重音、停顿、节奏等。
3.指名读。
三、字斟句酌解文意
(一)第十一章
1.字词解释
三十辐共一毂(gǔ)(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当其无(指车毂的中空处),有车之用。埏(shān)埴(zhí)(和泥)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门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2.难点释义:
①毂
古代车轮:轮、辐、毂、轴
“轮”最外面部分。
“轴”最里面部分,即轴心。
“毂”套在车轴上的部分。
“辐”链接轮毂的木条。
②牖,会意字。从片,其形像木片,表示窗户用木制成;从户,其形像单扇的门,表示窗开在房屋高处;从甫,甫是男子的美称,有高俊意,表示窗户开在高处,通风明亮。本义是窗户。古时将通光透气的洞口开在墙上的称为牖,开在屋顶的称为窗。
3.翻译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4.赏析
①花了很多心力建房子,建成后你是骑在墙上、住在屋顶上呢,还是住在屋子里呢?哈哈,这算什么问题呀?是啊,这在生活中不是什么问题,但这却是个经典的哲学问题。房子的墙壁和屋顶是有形的,可我们所使用的却是房子里面的空间。这有形的只能被利用作为工具,而无形的才真正是有用的。在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中,老子却发现了哲学的秘密。
②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留出陶土中空的地方才会成为一个可以盛东西的器具,才可以当成器皿来使用。建造房屋时,一定要留出门窗,有了门窗和四壁内的空间部分,才能成为一间有用的房屋。所以,你就明白了,那些有形的只是一个用来完成某种功能的工具与载体,也就是给人一点便利,而真正有用的恰恰是那个中间留出的空间——“无”,也就是中空部分,才真正是物件发挥作用的地方。
③本章论述“有”与“无”的辩证关系,以车轮、器皿、房屋等为例来说明“有”与“无”是互相依存的。当然,不能片面夸大无的作用,车轮、陶器、房室这些有形物体的存在,中空的无才随之存在。常人眼睛只盯着“有”和“实”,无视“虚”“空”“无”。老子用具体的器物告诉人,“有”和“实”是事物的条件和凭借,能用则需要“空”和“虚”。现实生活中,持有一定的虚无态度,做到有功不居,有才不傲,有力不乱,能在有无相生的境界里自由徜徉。
④“有无”有三种不同含义:其一,指个体事物的不同部分,实有的部分为“有”,空虚的部分为“无”;其二,指个体事物在生成、存在、消亡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或状态,既有之后、未消亡之前的状态为“有”,未有之前与既终之后的状态为“无”;其三,有形、有名的具体事物或其总和为“有”,超越一切个体事物的无形、无名的本体或本原为“无”。
典例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
于无画处观景,于无字处看书,于无心处参禅。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只有处于空杯状态,才能注入活水。
5.概括本章的内容要点,并说明启发了我们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①要点:通过列举分析典型的日常生活用品,阐明了“物质以为用”的道理。
②启示:任何事物内部都有相关和相对的因素,而那些对立的因素也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要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事物。
(二)第二十四章
1.字词解释
企(踮起脚)者(……的人/事/物)不立,跨(跨大步)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夸耀)者无功,自矜(夸耀)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赘瘤)行(同“形”),物(人们)或恶(wù)(厌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2.翻译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3.赏析
此章主要讲自然之道,揭示了人们不取法自然,其表现与结果往往是矛盾对立的。企立,用脚尖直立身体,违背人体自然规律;跨行,迈大步行走,不是行走的最自然的状态。企、跨,都是焦躁冒进所致,而急于求成是办不成事的。妄为妄作表现为过度,不仅多余反而起反效果,这里包含着辩证的观点。企、跨的动作本身没错,关键在于目标的长远否。由是产生的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本质是追逐显相,看重我“有”,偏离自然大道了,这些急躁、轻浮、功利的行为,当然是有道者所不屑的。做人行事不可冒进于一时之功,妄自尊大更不可取。自然状态才是最适合根源。顺乎自然而行,不自是不自夸,不妄为不妄作。当顺乎自然,进而对整个世界有所敬畏。
典例
“不自见”,方晓百姓之心。“不自见,故明”,指的是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时,不要仅从自己的角度为出发点去分析判断,不要一味地固执己见,而应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保持明智,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
“不自是”,方有兼听则明。“不自是,故彰”,指的是不自以为是,就能让是非昭彰,知晓事物的内在关联,旨在提醒人们要博采众长,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不自伐”,方可进退有度。“不自伐,故有功”,指的是不自我夸耀,才能更好地成就功业,旨在劝告人们不要居功自傲,自我炫耀,而要脚踏实地,务实低调。
“不自矜”,方能行稳致远。“不自矜,故长”,指的是不能自高自大,骄傲自满,否则会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旨在警示人们要谦虚谨慎,志存高远。
——刘建明《有感于老子的“四不”》
4.概括本章的内容要点,并说明启发了我们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①要点:通过列举一系列的社会人生现象,剖析了“自见”“自是”“自矜”“自伐”的危害,从反面证明了“无我”的重要性。阐明了无为立身的主张。
②启示:为人处世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我夸耀。
(三)第三十三章
1.字词解释
知人(能认识到别人的优点和缺点)者智,自知者明(句式:宾语前置句)。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刚强,果决)(句式:宾语前置句)。(句式:判断句,“……者……”表判断)知足(安于自得,心生满足)者富,强(qiǎng)行(勤勉而行)者有志。不失其所(立身行事的基础)者久,死而不亡(朽坏,消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2.翻译
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3.赏析
区分“知人者”“自知者”“胜人者”“自胜者”“知足者”知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是一般之智。自知者:知人更知己,了解内心,是心灵之明。通过外事外物来反省自身,把握自己。内外皆明的自知者,比知人者境界更高。胜人者:凭借外在力量战胜别人,只是有力量。自胜者:凭借内在意志战胜自我,克制欲望,摒除杂念。能把控自己的人,才能达到无所不容、物我两忘的境界,才称得上强者。知足者富:对自知、自胜的程度达到一定境界而感到满足,这才算富有。知足者不失“自知”“自胜”的立身之本,才可以长久立身。如果对已经达到得境界(自知、自胜的程度)感到知足,可称得上富有,但精益求精、强劲奋进才称得上有(求道)的意志。知足者“不失其所”,可以立身长久,但强行者求道不息,身死道存,与道同在,才称得上不朽。
典例
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之上也;胜人者,有力而已矣,未若自胜者,无物以损其力。相较知人和胜人,自知和自胜则更为重要。老子从顺应道的立场,成对地阐释智与明、有力与强、富与有志、久与寿的概念,故此章讲个人修养而具思辨色彩。在老子看来,观人察己,最能体现人对大道顺应的是自知、自胜,如果人能反省自我,才算是有了大智慧。俗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而最早表述这个意思的,就是老子,这里他早就说了“自知者明”。文中“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与上文似有隔离之感。其实,做到了自明、自胜、自觉富足、自觉践行,当然就看清了人在天地之间的定位,也就顺应了自然法则。当然,无论怎样自觉于造物,人都没有超越生死的能力,生死既然不能掌控,那就直面生死,而道、精神、思想不会消亡。
——王弼《道德经注》
4.概括本章的内容要点,并说明启发了我们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①要点:强调了加强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人要有自知之明,要经常反省自己,要不断地挑战自己的弱点,要抑制贪欲,坚守本心,一心一意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应该追求的东西。
②启示:要正确地了解别人和认识自我,战胜自我。
(四)第六十四章
1.字词解释
其安易持(持守),其未兆(名词活用为动词,显露迹象)易谋(谋划,解决),其脆易泮(同“判”,分离),其微易散。为(wéi)之于未有(未发生,未形成),治之于未乱。(句式:状语后置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九层之台,起于累(léi)(同“蔂”,土筐)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句式:状语后置句)为者败之,执(把持)者失之。是以(因此)圣人无为(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jī)(接近)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动词活用为名词,想要的东西),不贵(动词意动用法,把……当做珍贵的、珍视)难得之货,学不学(动词活用为名词,所学的事物),复(弥补、补救)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本来的状态)而不敢为(干预)。(第六十四章)
2.翻译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3.赏析
①关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例子
示例1: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在我国肆虐,由于人们对新病毒完全没有了解,缺乏防范意识,预防措施不到位,所以疫情开始呈现出快速爆发的趋势,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伤害。但是,随着我们对病毒的认识逐渐深入,全国人民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决心,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护措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条,真正做到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示例2:扁鹊见蔡桓公
示例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示例4:唐朝宰相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倡必须努力积聚德义,具体提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十条建议。
②此章重点讨论物理与人事的关系:事情都是由小到大、从易到难、从细到巨发展而来;圣人在事情刚出现或萌芽时就把它化解掉了;圣人表面上做小事、细事、易事,最后结果却成就大事、难事。人类于自然应该具有未雨绸缪的能力,但很多时候我们正在丧失这种能力。人类或者过于关爱人类社会本身而疏远了大自然界,于自然灾难也就无可逃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实在是一种大智慧。事物发展变化充满大与小、多与少、成与始的辩证思考,老子“大生于小”的思想对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产生影响。在《劝学》中,荀子提出“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观点。但与老子不同的是,荀子据此提出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积极进取的主张,与老子顺应自然的“无为”“无执”思想大异其趣。相同的前提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反映了儒道之间既相互取益又相互抵牾(dǐ wǔ矛盾)的复杂关系。
4.概括本章的内容要点,并说明启发了我们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①要点:老子告诉我们做事要有预见性,要见微知著,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要把握大小、高下、远近等一系列对立项之间的逻辑关系,重视“小”“下”“近”,注重积累;要始终如一,坚持到底。
②启示:凡事都要改有敏锐的预见力;要想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做事慎终如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探骊得珠赏技法
本文的说理方法:以喻说理,富有哲理。
①善于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具体事物中概括出抽象的哲理;善用辩证对应的双方来说理。如作者连举生活中的三个例子,用车毂、陶器和房屋说明世间万物无不存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②善用逆向思维,具有意想不到的开创性。这一特点是指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领悟的效果。如老子所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就是其逆向思维的体现。
③行文简洁凝练,句句警言,如歌如诗,显出独特的魅力。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寥寥数语,即从平凡的现象中反映出深刻的哲理。
五、你言我语谈收获
《老子》的魅力就在于,它充满了卓绝的智慧,关注和思考现实社会和人生中的种种问题,并对于这种问题,提出了深刻地认识,并为解决问题开出了自己的方子,学习的目的是古为今用,学习传统文化,更在于理解与运用。我们开一个读书分享会,从这四章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话,结合实际生活,阐述你的理解。
示例: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