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知背景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本诗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④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伴读] ④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一大重要转折。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这两大使命结合起来,给新文化运动赋予了新的任务。
五四运动 (1919年青年学生组织的爱国运动)
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1919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他的笔名沫若取自他家乡的两条河“沫水”和“若水”。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思想家.
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还在考古学和甲骨文的研究上有很大贡献。他少年时代接触了大量古典文学,喜欢屈原、李白、苏轼等人的诗,受到浪漫主义影响。
文体知识
新诗
“新诗”又称“现代诗”,是相对于旧体诗而言的,一般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新体诗歌,包括现代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等。
主要特点是突破旧体诗的格律限制,押韵自由,语言接近口语,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
代表诗人:郭沫若、徐志摩、艾青、戴望舒、卞之琳等。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1919年10月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怎么读,怎么理解
放号(hào)。
“立”是一个动词,“在地球边上”点明地点,“放号”的意思是“吹响号角”。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字面意思是站在地球的边上吹响号角,直接发出呼唤。
放号的内容是什么?
号角声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与壮丽的北冰洋晴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在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排山倒海般的洪涛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要看人们是否能掌握它、驾驭它。
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
开篇写自然景色,有什么特征?有何作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诗中的自然形象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面积、体积、威力,它们引起读者惊异、赞叹,以狂暴的激情荡涤心胸,从而使人由这种自然形象产生对社会生活的崇高和伟大的联想。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意思是作者站在地球边上,俯瞰地球,吹响了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更深层的是对于力的赞歌,是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层次结构
前三节,描绘了一幅海涛汹涌、海天之上自云怒涌的宏伟而壮丽的画面。
第四节,过渡,由景入情,进一步突出了海涛汹涌的壮丽景象,又引发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第五至第七节,对“力”的高度赞美。
意象,顾名思义就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请思考下列问题。
诗歌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描写了白云、天空、北冰洋、太平洋、地球、洪涛、力等意象,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写赞美大自然,展现了大自然宏伟壮丽的图景。诗中展现的空中云海,描绘的北冰洋、太平洋的滚滚洪涛,充分表现出大自然的雄奇、壮阔、瑰丽、博大,气势磅礴。
诗人描写大自然,是把整个大自然当作“自我表现的全宇宙的本体”,当作生命的化身,所以诗中对大自然的描绘、歌颂,渗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自然景观与诗人的主观世界达到交融一体的境界。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最突出的一个字是什么?请加以赏析。
①“提”字,表现了“太平洋”汪洋浩瀚的万顷波涛横扫旧宇宙的力量。
②“推”字,表现了“太平洋”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发起的猛烈冲击。
诗句充溢着对力的崇高美的歌颂,表达了诗人内心摧毁旧事物、创造新世界的激情。
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前边写景,这句话出现了人物“我”,引来了“我”对这景色的感受。
所以这句话起由景到情的过渡作用。也可以从“啊啊!”中看出作者此时的心情澎湃、慷慨激昂。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洪涛哟!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洪涛”的象征意义
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五四运动爆发不久,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迅速席卷全国,就像洪涛在太平洋上滚滚而来,直接震动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诗人郭沫若。所以诗中所描绘的滚滚洪涛,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也是大工业生产的世界潮流的具体象征。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 ? “毁坏”“创造”“努力” ?
前者:太平洋推倒地球产生的洪涛,象征以青年学生为主,由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组成的爱国人士。
后者:毁坏一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罗网;创造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并为之努力。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明确: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
修辞手法的的运用好在哪里?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约!
“怒涌”生动的表现出白云在天空翻滚的场景,使原本安静而柔和的白云变得力量巨大,仿佛一场变革就要来临。
太平洋要提起全身的力量将地球“推倒”,也是要拼尽全力改变世界。
这里运用了反复和比喻的手法,感情丰沛地极言“力”的丰富、巨大、美好、富于青春活力。
反复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都含有相同的词语,形式上相似,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其表达的侧重点不同。
反复强调词语或句子字面的重复上,排比的侧重点在于要符合句式的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反复着眼于强调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排比着眼于增强气势。
诗歌的结尾为什么要唱出力的赞歌?
这是对“力”的美化,赋予“力”以人们常见的艺术美的形象;同时又是对力的艺术的歌颂,对充益着力的崇高美的歌颂。郭沫若的诗歌,无论是从表现反抗破坏和自由创造的精神内容上看,从特别发展的想象和激情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丰富多彩的浪漫主义手法上看,或是从他不拘一格、发挥艺术独创性并实现诗体大解放者,都是这种力的艺术的大胆的和富有成效的实践。从这里,也可以看到郭沫若对自己诗歌的崇高美风格的自信和肯定。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号角。他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情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各个方向的洪涛,这洪涛既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含着巨大的创造力,是“五四时期奋起直追、高扬个性、改变弱国愚民”现状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我”是怎样的形象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在句式运用上有何特点
这首诗很少用陈述句,大多用感叹句。陈述句也是像“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这样笔力千钧的句子。感叹句则多有排比的短语,短促有力。全诗诗行尽管参差不一,各行顿数不等,又不押韵,然而却乱中有法,具有一种内在的节奏和韵律。这表明这首诗在形式上也是与崇高美的特征相适应的。
作者的情感浓烈吗?怎样做到的?
修辞方面、句式方面、标点:(1)运用排比的句式,热烈歌颂了“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的力量,反映了“五四”时期人民那种奋起直追、高扬个性、改变国家现状的强烈愿望,具有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2)运用叠词“啊啊”,运用“力哟!力哟!"这一反复手法,直抒胸臆,抒写对“力”的赞叹,增强艺术感染力。
主旨归纳
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板书设计
自然景观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时代精神
白云
创造
北冰洋
毁坏
努力
壮丽
创造力
太平洋
学习写作技法
借物抒怀
借物抒怀,是一种以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诗中,诗人从眼前北冰洋的晴景、太平洋的伟力抒写开去,唱出了对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雄伟之力的赞歌;
结合写作背景谈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当时“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的“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动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年轻气盛的郭沫若,使他的如椽之笔,得到了纵横挥写的创作契机。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五四”运动对于中国,正如滚滚而来的洪涛一般,它正以巨大的破坏力,冲决一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罗网,同时以伟大的创造力铸建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诗中歌唱那把地球推倒的雄奇之力,更有力地表现了奋发自信的乐观主义情绪,洋溢着“五四”时代蓬勃进取的精神和诗人飞扬凌厉的朝气。
归纳概括郭沫若早期诗歌的特点。
明确:诗境想象的奇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诗中的自然形象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面积、体积、威力,它们引起读者惊异、赞叹,一种狂暴的激情荡涤心胸从而使人由这种自然形象产生对社会生活的某种关于崇高和伟大的联想,表现出一种正面的崇高,一种富于乐观进取精神的壮美。
阅读郭沫若的作品《太阳礼赞》、《晨安》、《天狗》,并试着分析诗歌特点。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