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1.2 直角三角形 课时2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1.2 直角三角形 课时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3-08 13:07:35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1.2 直角三角形 课时2
一、填空题
1.如图,∠ACB=90°,AC=BC,BE⊥CE于点E,AD⊥CE于点D,下面四个结论:①∠ABE=∠BAD;②△CEB≌△ADC;③AB=CE;④AD-BE=DE.其中正确的是    (将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写上).
2.如图,MN∥PQ,AB⊥PQ,点A,D在直线MN上,点B,C在直线PQ上,点E在AB上,AD+BC=7,AD=EB,DE=EC,则AB=   
3.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4种,分别是   ,   ,   ,    ;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5种,分别是   ,    ,    ,    ,    。
二、选择题
4.如图,∠B=∠D=90°,AB=AD,则能够说明△ABC≌△ADC的理由是(  )
A.ASA B.AAS C.SAS D.HL
5.如图,∠C=∠D=90°,添加一个条件,可使用“HL”判定Rt△ABC与Rt△ABD全等.以下给出的条件适合的是(  )
A.AC=AD B.AB=AB C.∠ABC=∠ABD D.∠BAC=∠BAD
6.如图,OP为∠AOB的角平分线,PC⊥OA,PD⊥OB,垂足分别是C,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PC=PD B.∠CPO=∠DOP C.∠CPO=∠DPO D.OC=OD
7.如图,在△ABC中,∠C=90°,ED⊥AB于点D,BD=BC,若AC=6 cm,则AE+DE等于(  )
A.4 cm B.5 cm C.6 cm D.7 cm
8.如图,在△ABC中,AD⊥BC,D为BC的中点,以下结论:①△ABD≌△ACD;②AB=AC;③∠B=∠C;④AD是△ABC的角平分线.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如图,H是△ABC的高AD,BE的交点,且DH=DC,则下列结论:①BD=AD;②BC=AC;③BH=AC;④CE=CD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如图,下列条件不能证明△ABD≌△ACD的是(  )
A.BD=DC,AB=AC B.∠ADB=∠ADC,BD=DC
C.∠B=∠C,∠BAD=∠CAD D.∠B=∠C,BD=DC
11.在Rt△ABC和Rt△A'B'C'中,∠C=∠C'=90°,下列条件中,能判定Rt△ABC≌Rt△A'B'C'的个数为(  )
①AC=A'B',∠A=∠A';②AC=A'C',AB=A'B';
③AC=A'C',BC=B'C'; ④AB=A'B',∠A=∠A'.
A.1 B.2 C.3 D.4
12.如图,已知∠E=∠F=90°,∠B=∠C,AE=AF,下列结论:①EM=FN;
②CD=DN;③∠FAN=∠EAM;④△ACN≌△ABM.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3.如图,AB∥DE,AC∥DF,AC=DF,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DEF的是(  )
A.AB=DE B.∠B=∠E C.EF=BC D.EF∥BC
三、解答题
14.如图,D是△ABC的边BC的中点,DE⊥AC,DF⊥AB,垂足分别为E,F,且BF=CE.求证:∠B=∠C.
15.如图,在△ABC中,∠BAC=∠ABC,点P在AB上,如果AD⊥CP,BE⊥CP的延长线,垂足分别为D,E,且BE=CD.
(1)试探求这个图形中还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并给出证明;
(2)试确定△ABC的形状.
16.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B,BC上,AF=DE,AF和DE相交于点G.
(1)观察图形,写出图中所有与∠AED相等的角;
(2)选择图中与∠AED相等的任意一个角,并加以证明.
17.如图,AC⊥BC,AD⊥BD,AD=BC,CE⊥AB,DF⊥AB,垂足分别是E,F.求证:CE=DF.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①②④
【知识点】余角、补角及其性质;垂线;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
∵BE⊥CE于点E,AD⊥CE于点D ,
∴ ∠BEF=∠ADF=90°,
又∵∠BFE=∠AFD
∴∠ABE=∠BAD ;故 ① 正确
∵∠1+∠2=90° ,∠2+∠CAD=90°
∴∠1=∠CAD ,
又∠E=∠ADC=90°,AC=BC
∴△CEB≌△ADC (AAS), 故 ②正确
∴CE=AD,BE=CD
∴AD-BE=DE , 故 ④ 正确;
而③不能证明,
故答案为 :①、②、④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BEF=∠ADF=90° ,根据等顶角相等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ABE=∠BAD ;故 ① 正确 ;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出∠1=∠CAD ,从而利用AQAS判断出△CEB≌△ADC ,故 ②正确;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CE=AD,BE=CD ,根据等式的性质得出AD-BE=DE , 故 ④ 正确; 从而得出答案。
2.【答案】7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 :∵,MN∥PQ,AB⊥PQ ,
∴AB⊥MN ,
∴ ∠DAE=EBC=90° ,
在Rt△DAE与Rt△EBC中,
∵ ,
∴ Rt△DAE≌Rt△EBC (HL)
∴ BC=AE ,
∵AD+BC=7 ,
∴AE+BE=7 ,即AB=7 .
故答案为 :7 .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垂直的定义得出∠DAE=EBC=90° , 然后由HL判断出Rt△DAE≌Rt△EBC,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得出BC=AE ,根据线段的和差及等量代换得出AE+BE=7 ,即AB=7 .
3.【答案】SSS;SAS;ASA;AAS;HL;SSS;SAS;ASA;AAS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解析】【解答】解 :(1)SSS ,SAS, ASA ,AAS, (2)HL ,SSS ,SAS, ASA ,AAS .
故答案为 :(1)SSS ,SAS, ASA ,AAS, (2)HL ,SSS ,SAS, ASA ,AAS .
【分析】(1)根据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得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得两个三角形全等;
(2)根据一条直角边及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根据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得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得两个三角形全等 。
4.【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B=∠D=90°,AB=AD,AC=AC,
∴△ABC≌△ADC的理由是“HL”.
故应选:D 。
【分析】根据这两个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得出全等的理由。
5.【答案】A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解析】【解答】解 :Rt△ABC与Rt△ABD中,斜边AB=AB,要使用HL判定它们全等的话,只需要添加AC=AD,或BC=BD,从而得出只有A符合题意;
故应选 :A .
【分析】Rt△ABC与Rt△ABD中,斜边是公共边,要使用HL判定它们全等的话,只需要添加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即可。
6.【答案】B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PC⊥OA,PD⊥OB ,
∴ ∠OCP=∠ODP ,
∵ OP为∠AOB的角平分线 ,
∴ ∠AOP=∠BOP ,
又∵OP=OP ,
∴ △OCP≌△OCP (AAS) ,
∴∠CPO=∠DPO,OC=OD, PC=PD ;
不能得出∠CPD=∠DOP, 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OCP=∠ODP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 ∠AOP=∠BOP,然后利用AAS判断出△OCP≌△OCP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得出∠CPO=∠DPO,OC=OD, PC=PD ;不能得出∠CPD=∠DOP ,从而得出答案。
7.【答案】C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ED⊥AB,
∴ ∠ECB=∠EDB=90°,
又∵ EB=EB,BD=BC ,
∴Rt△ECB≌Rt△EDB (HL),
∴EC=ED,
∴AE+DE=AE+EC=AC=6.
故应选:C 。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ECB=∠EDB=90°,然后利用HL判断出Rt△ECB≌Rt△EDB ,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EC=ED ,利用线段的和差得出AE+DE=AE+EC=AC=6.
8.【答案】D
【知识点】垂线;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AD⊥BC ,
∴∠ADB=∠ADC=90°,
∵D为BC的中点 ,
∴ BD=CD ,
又∵AD=AD
∴△ABD≌△ACD (SAS)
∴AB=AC ,∠B=∠C, ∠BAD=∠CAD ,
∴AD是△ABC的角平分线.
故应选:D 。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ADB=∠ADC=90°,根据中点的定义得出BD=CD ,从而利用SAS判断出△ABD≌△ACD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从而得出AB=AC ,∠B=∠C, ∠BAD=∠CAD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D是△ABC的角平分线.
9.【答案】B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①∵BE⊥AC,AD⊥BC
∴∠AEH=∠ADB=90°
∵∠HBD+∠BHD=90°,∠EAH+∠AHE=90°,∠BHD=∠AHE
∴∠HBD=∠EAH
又∵DH=DC
∴△BDH≌△ADC(AAS)
∴BD=AD,BH=AC ;从而得出①③符合题意;
②:∵BC=AC
∴∠BAC=∠ABC
∵由①知,在Rt△ABD中,BD=AD
∴∠ABC=45°
∴∠BAC=45°
∴∠ACB=90°
∵∠ACB+∠DAC=90°,∠ACB<90°
②不符合题意;
解④:∵CE=CD ,∠ACB=∠ACB,∠ADC=∠BEC=90°,
∴△BEC≌△ADC
由于缺乏条件,无法证得△BEC≌△ADC
④不符合题意;
故应选:B.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AEH=∠ADB=90°,根据等顶角相等及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出∠HBD=∠EAH,又DH=DC,从而利用AAS判断出△BDH≌△ADC,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BD=AD,BH=AC ;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出∠BAC=∠ABC,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C=45°,根据等量代换得出∠BAC=45°,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ACB=90°,又∠ACB+∠DAC=90°,∠ACB<90°,从而得出②不符合题意;由于缺乏条件,无法证得△BEC≌△ADC,而要得出CE=CD,必须△BEC≌△ADC,故④不符合题意。
10.【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在△ABD和△ACD中
∴△ABD≌△ACD(SSS),A不符合题意;
B、∵在△ABD和△ACD中
∴△ABD≌△ACD(SAS),B不符合题意;
C、∵在△ABD和△ACD中
∴△ABD≌△ACD(AAS),C不符合题意;
D、由∠B=∠C,AD=AD,BD=CD不能推出△ABD≌△ACD,D符合题意;
故应选:D 。
【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条件,①三边对应相等;②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③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④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一一判断即可。
11.【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解析】【解答】解 :①在Rt△ABC和Rt△A'B'C'中,∠C=∠C'=90°,则AB与A'B'是两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要想使两三角形全等的话,它们应该是对应边,而AC=A'B',不是对应边相等,故不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①不符合题意;②给出了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故可以利用HL判断Rt△ABC≌Rt△A'B'C' ;②符合题意 ;③给出了两直角边对应相等可以利用SAS判断Rt△ABC≌Rt△A'B'C ,③符合题意; ④ 给出了斜边对应相等且一个锐角对应相等,'可以用AAS判断Rt△ABC≌Rt△A'B'C, ④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有3个。
故应选 :C 。
【分析】在Rt△ABC和Rt△A'B'C'中,∠C=∠C'=90°,则AB与A'B'是两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要想使他们全等的话,它们应该是对应边,①中AC=A'B',是Rt△ABC与Rt△A'B'C'的直角边与斜边相等,显然两个三角形不是一样的大小,故不可能全等;②中AC=A'C',AB=A'B';,可以利用HL判断Rt△ABC≌Rt△A'B'C' ;③中AC=A'C',BC=B'C,可以利用SAS判断Rt△ABC≌Rt△A'B'C ; ④ 中AB=A'B',∠A=∠A'可以用AAS判断Rt△ABC≌Rt△A'B'C;从而得出答案。
12.【答案】C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ABE和△ACF中

∴△ABE≌△ACF(AAS)
∴BE=CF CA=BA ∠BAE=∠CAF
∴∠EAM=∠FAN
在△CAN和△BAM中

∴△CAN全等于△BAM(ASA) ,
在△EAM,与△FAN中, ,
∴ △EAM≌△FAN(ASA) ,
∴EM=FN .
①③④是对的 .
故应选 :C 。
【分析】首先根据AAS判断出△ABE≌△ACF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E=CF CA=BA ∠BAE=∠CAF ,进而得出∠EAM=∠FAN ,然后根据ASA判断出△CAN全等于△BAM ;再根据ASA判断出 △EAM≌△FAN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M=FN .从而得出结论。
13.【答案】C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B∥DE,AC∥DF,∴∠A=∠D,
( 1 )AB=DE,则在△ABC和△DEF中, ,∴△ABC≌△DEF,A不符合题意;
( 2 )∠B=∠E,则△ABC和△DEF中, ,∴△ABC≌△DEF,B不符合题意;
( 3 )EF=BC,无法证明△ABC≌△DEF(ASS);C不符合题意;
( 4 )∵EF∥BC,AB∥DE,∴∠C=∠F,则△ABC和△DEF中, ,∴△ABC≌△DEF,D不符合题意;
故应选 :C .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出∠A=∠D,又已知条件中给出了AC=DF,已经具有一边一角,要判断两三角形全等,只需要再给出一个角,或者是夹着个角的另一条边即可,A,答案给出了AB=DE,能由SAS判断出△ABC≌△DEF ;B,答案给出了∠B=∠E,能由AAS判断出△ABC≌△DEF ;C,答案给出了EF=BC,无法判断出△ABC≌△DEF ;D,答案给出了EF∥BC,加上AB∥DE,能得出∠C=∠F ,能由AAS判断出△ABC≌△DEF ;从而得出答案。
14.【答案】证明:∵DE⊥AC,DF⊥AB,∴∠DFB=∠DEC=90°.∵点D是BC的中点,∴BD=CD.在Rt△BDF和Rt△CDE中,∴Rt△BDF≌Rt△CDE(HL).∴∠B=∠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解析】【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DFB=∠DEC=90°,根据中点的定义得出BD=CD,根据HL判断出Rt△BDF≌Rt△CDE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出∠B=∠C 。
15.【答案】(1)解:图中相等的线段还有AC=BC,CE=AD.证明:∵∠BAC=∠ABC,∴AC=BC.∵AD⊥CP,BE⊥CP,
∴∠ADC=∠BEC=90°.
又∵BE=CD,
∴Rt△BCE≌Rt△CAD(HL).
∴CE=AD 。
(2)解:△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BCE≌△CAD,
∴∠EBC=∠ACD.
∵∠EBC+∠BCE=90°,
∴∠ACD+∠BCE=90°,即∠ACB=90°.又AC=BC ,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 (1)图中相等的线段还有AC=BC,CE=AD. 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出AC=BC,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ADC=∠BEC=90°,然后利用HL判断出Rt△BCE≌Rt△CAD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CE=AD ;
(2)△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出∠EBC=∠ACD ,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得出∠EBC+∠BCE=90°,根据等量代换得出∠ACD+∠BCE=90°,即∠ACB=90°,又AC=BC ,从而得出结论△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16.【答案】(1)解:由题图可知,∠DAG,∠AFB,∠CDE与∠AED相等 .
(2)解:(答案不唯一)选择∠DAG=∠AED,证明如下:由正方形ABCD得∠DAB=∠B=90°,AD=AB.
在Rt△DAE与Rt△ABF中,
∴Rt△DAE≌Rt△ABF(HL).
∴∠ADE=∠BAF.
∵∠DAG+∠BAF=90°,∠ADE+∠AED=90°,
∴∠DAG=∠AED
【知识点】余角、补角及其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以得出∠DAB=∠B=90°,AD=AB,然后利用HL判断出Rt△DAE≌Rt△ABF,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出∠ADE=∠BAF ,∠DEA=∠AFB ,然后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出∠DAG=∠AED ,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出∠CDG=∠DAG,从而利用等量代换得出∠CDG=∠AED ;
(2)此题是一道开放性的命题,一般选择自己十拿九稳的结论进行证明: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以得出∠DAB=∠B=90°,AD=AB,然后利用HL判断出Rt△DAE≌Rt△ABF,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出∠ADE=∠BAF ,然后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出∠DAG=∠AED 。
17.【答案】证明:∵AC⊥BC,AD⊥BD,∴∠ACB=∠ADB=90°.在Rt△ABC和Rt△BAD中,∴Rt△ABC≌Rt△BAD(HL).∴∠CBA=∠DAB.∵CE⊥AB,DF⊥AB,∴∠CEB=∠DFA=90°.在△BCE和△ADF中,∴△BCE≌△ADF(AAS).∴CE=DF
【知识点】垂线;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ACB=∠ADB=90°,∠CEB=∠DFA=90° ,然后利用HL判断出Rt△ABC≌Rt△BAD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出∠CBA=∠DAB,然后根据AAS判断出△BCE≌△ADF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CE=DF 。
1 / 1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1.2 直角三角形 课时2
一、填空题
1.如图,∠ACB=90°,AC=BC,BE⊥CE于点E,AD⊥CE于点D,下面四个结论:①∠ABE=∠BAD;②△CEB≌△ADC;③AB=CE;④AD-BE=DE.其中正确的是    (将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写上).
【答案】①②④
【知识点】余角、补角及其性质;垂线;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
∵BE⊥CE于点E,AD⊥CE于点D ,
∴ ∠BEF=∠ADF=90°,
又∵∠BFE=∠AFD
∴∠ABE=∠BAD ;故 ① 正确
∵∠1+∠2=90° ,∠2+∠CAD=90°
∴∠1=∠CAD ,
又∠E=∠ADC=90°,AC=BC
∴△CEB≌△ADC (AAS), 故 ②正确
∴CE=AD,BE=CD
∴AD-BE=DE , 故 ④ 正确;
而③不能证明,
故答案为 :①、②、④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BEF=∠ADF=90° ,根据等顶角相等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ABE=∠BAD ;故 ① 正确 ;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出∠1=∠CAD ,从而利用AQAS判断出△CEB≌△ADC ,故 ②正确;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CE=AD,BE=CD ,根据等式的性质得出AD-BE=DE , 故 ④ 正确; 从而得出答案。
2.如图,MN∥PQ,AB⊥PQ,点A,D在直线MN上,点B,C在直线PQ上,点E在AB上,AD+BC=7,AD=EB,DE=EC,则AB=   
【答案】7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 :∵,MN∥PQ,AB⊥PQ ,
∴AB⊥MN ,
∴ ∠DAE=EBC=90° ,
在Rt△DAE与Rt△EBC中,
∵ ,
∴ Rt△DAE≌Rt△EBC (HL)
∴ BC=AE ,
∵AD+BC=7 ,
∴AE+BE=7 ,即AB=7 .
故答案为 :7 .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垂直的定义得出∠DAE=EBC=90° , 然后由HL判断出Rt△DAE≌Rt△EBC,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得出BC=AE ,根据线段的和差及等量代换得出AE+BE=7 ,即AB=7 .
3.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4种,分别是   ,   ,   ,    ;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5种,分别是   ,    ,    ,    ,    。
【答案】SSS;SAS;ASA;AAS;HL;SSS;SAS;ASA;AAS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解析】【解答】解 :(1)SSS ,SAS, ASA ,AAS, (2)HL ,SSS ,SAS, ASA ,AAS .
故答案为 :(1)SSS ,SAS, ASA ,AAS, (2)HL ,SSS ,SAS, ASA ,AAS .
【分析】(1)根据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得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得两个三角形全等;
(2)根据一条直角边及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根据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得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得两个三角形全等 。
二、选择题
4.如图,∠B=∠D=90°,AB=AD,则能够说明△ABC≌△ADC的理由是(  )
A.ASA B.AAS C.SAS D.HL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B=∠D=90°,AB=AD,AC=AC,
∴△ABC≌△ADC的理由是“HL”.
故应选:D 。
【分析】根据这两个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得出全等的理由。
5.如图,∠C=∠D=90°,添加一个条件,可使用“HL”判定Rt△ABC与Rt△ABD全等.以下给出的条件适合的是(  )
A.AC=AD B.AB=AB C.∠ABC=∠ABD D.∠BAC=∠BAD
【答案】A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解析】【解答】解 :Rt△ABC与Rt△ABD中,斜边AB=AB,要使用HL判定它们全等的话,只需要添加AC=AD,或BC=BD,从而得出只有A符合题意;
故应选 :A .
【分析】Rt△ABC与Rt△ABD中,斜边是公共边,要使用HL判定它们全等的话,只需要添加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即可。
6.如图,OP为∠AOB的角平分线,PC⊥OA,PD⊥OB,垂足分别是C,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PC=PD B.∠CPO=∠DOP C.∠CPO=∠DPO D.OC=OD
【答案】B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PC⊥OA,PD⊥OB ,
∴ ∠OCP=∠ODP ,
∵ OP为∠AOB的角平分线 ,
∴ ∠AOP=∠BOP ,
又∵OP=OP ,
∴ △OCP≌△OCP (AAS) ,
∴∠CPO=∠DPO,OC=OD, PC=PD ;
不能得出∠CPD=∠DOP, 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OCP=∠ODP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 ∠AOP=∠BOP,然后利用AAS判断出△OCP≌△OCP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得出∠CPO=∠DPO,OC=OD, PC=PD ;不能得出∠CPD=∠DOP ,从而得出答案。
7.如图,在△ABC中,∠C=90°,ED⊥AB于点D,BD=BC,若AC=6 cm,则AE+DE等于(  )
A.4 cm B.5 cm C.6 cm D.7 cm
【答案】C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ED⊥AB,
∴ ∠ECB=∠EDB=90°,
又∵ EB=EB,BD=BC ,
∴Rt△ECB≌Rt△EDB (HL),
∴EC=ED,
∴AE+DE=AE+EC=AC=6.
故应选:C 。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ECB=∠EDB=90°,然后利用HL判断出Rt△ECB≌Rt△EDB ,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EC=ED ,利用线段的和差得出AE+DE=AE+EC=AC=6.
8.如图,在△ABC中,AD⊥BC,D为BC的中点,以下结论:①△ABD≌△ACD;②AB=AC;③∠B=∠C;④AD是△ABC的角平分线.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知识点】垂线;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AD⊥BC ,
∴∠ADB=∠ADC=90°,
∵D为BC的中点 ,
∴ BD=CD ,
又∵AD=AD
∴△ABD≌△ACD (SAS)
∴AB=AC ,∠B=∠C, ∠BAD=∠CAD ,
∴AD是△ABC的角平分线.
故应选:D 。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ADB=∠ADC=90°,根据中点的定义得出BD=CD ,从而利用SAS判断出△ABD≌△ACD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从而得出AB=AC ,∠B=∠C, ∠BAD=∠CAD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D是△ABC的角平分线.
9.如图,H是△ABC的高AD,BE的交点,且DH=DC,则下列结论:①BD=AD;②BC=AC;③BH=AC;④CE=CD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①∵BE⊥AC,AD⊥BC
∴∠AEH=∠ADB=90°
∵∠HBD+∠BHD=90°,∠EAH+∠AHE=90°,∠BHD=∠AHE
∴∠HBD=∠EAH
又∵DH=DC
∴△BDH≌△ADC(AAS)
∴BD=AD,BH=AC ;从而得出①③符合题意;
②:∵BC=AC
∴∠BAC=∠ABC
∵由①知,在Rt△ABD中,BD=AD
∴∠ABC=45°
∴∠BAC=45°
∴∠ACB=90°
∵∠ACB+∠DAC=90°,∠ACB<90°
②不符合题意;
解④:∵CE=CD ,∠ACB=∠ACB,∠ADC=∠BEC=90°,
∴△BEC≌△ADC
由于缺乏条件,无法证得△BEC≌△ADC
④不符合题意;
故应选:B.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AEH=∠ADB=90°,根据等顶角相等及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出∠HBD=∠EAH,又DH=DC,从而利用AAS判断出△BDH≌△ADC,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BD=AD,BH=AC ;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出∠BAC=∠ABC,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C=45°,根据等量代换得出∠BAC=45°,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ACB=90°,又∠ACB+∠DAC=90°,∠ACB<90°,从而得出②不符合题意;由于缺乏条件,无法证得△BEC≌△ADC,而要得出CE=CD,必须△BEC≌△ADC,故④不符合题意。
10.如图,下列条件不能证明△ABD≌△ACD的是(  )
A.BD=DC,AB=AC B.∠ADB=∠ADC,BD=DC
C.∠B=∠C,∠BAD=∠CAD D.∠B=∠C,BD=DC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在△ABD和△ACD中
∴△ABD≌△ACD(SSS),A不符合题意;
B、∵在△ABD和△ACD中
∴△ABD≌△ACD(SAS),B不符合题意;
C、∵在△ABD和△ACD中
∴△ABD≌△ACD(AAS),C不符合题意;
D、由∠B=∠C,AD=AD,BD=CD不能推出△ABD≌△ACD,D符合题意;
故应选:D 。
【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条件,①三边对应相等;②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③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④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一一判断即可。
11.在Rt△ABC和Rt△A'B'C'中,∠C=∠C'=90°,下列条件中,能判定Rt△ABC≌Rt△A'B'C'的个数为(  )
①AC=A'B',∠A=∠A';②AC=A'C',AB=A'B';
③AC=A'C',BC=B'C'; ④AB=A'B',∠A=∠A'.
A.1 B.2 C.3 D.4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解析】【解答】解 :①在Rt△ABC和Rt△A'B'C'中,∠C=∠C'=90°,则AB与A'B'是两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要想使两三角形全等的话,它们应该是对应边,而AC=A'B',不是对应边相等,故不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①不符合题意;②给出了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故可以利用HL判断Rt△ABC≌Rt△A'B'C' ;②符合题意 ;③给出了两直角边对应相等可以利用SAS判断Rt△ABC≌Rt△A'B'C ,③符合题意; ④ 给出了斜边对应相等且一个锐角对应相等,'可以用AAS判断Rt△ABC≌Rt△A'B'C, ④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有3个。
故应选 :C 。
【分析】在Rt△ABC和Rt△A'B'C'中,∠C=∠C'=90°,则AB与A'B'是两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要想使他们全等的话,它们应该是对应边,①中AC=A'B',是Rt△ABC与Rt△A'B'C'的直角边与斜边相等,显然两个三角形不是一样的大小,故不可能全等;②中AC=A'C',AB=A'B';,可以利用HL判断Rt△ABC≌Rt△A'B'C' ;③中AC=A'C',BC=B'C,可以利用SAS判断Rt△ABC≌Rt△A'B'C ; ④ 中AB=A'B',∠A=∠A'可以用AAS判断Rt△ABC≌Rt△A'B'C;从而得出答案。
12.如图,已知∠E=∠F=90°,∠B=∠C,AE=AF,下列结论:①EM=FN;
②CD=DN;③∠FAN=∠EAM;④△ACN≌△ABM.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ABE和△ACF中

∴△ABE≌△ACF(AAS)
∴BE=CF CA=BA ∠BAE=∠CAF
∴∠EAM=∠FAN
在△CAN和△BAM中

∴△CAN全等于△BAM(ASA) ,
在△EAM,与△FAN中, ,
∴ △EAM≌△FAN(ASA) ,
∴EM=FN .
①③④是对的 .
故应选 :C 。
【分析】首先根据AAS判断出△ABE≌△ACF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E=CF CA=BA ∠BAE=∠CAF ,进而得出∠EAM=∠FAN ,然后根据ASA判断出△CAN全等于△BAM ;再根据ASA判断出 △EAM≌△FAN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M=FN .从而得出结论。
13.如图,AB∥DE,AC∥DF,AC=DF,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DEF的是(  )
A.AB=DE B.∠B=∠E C.EF=BC D.EF∥BC
【答案】C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B∥DE,AC∥DF,∴∠A=∠D,
( 1 )AB=DE,则在△ABC和△DEF中, ,∴△ABC≌△DEF,A不符合题意;
( 2 )∠B=∠E,则△ABC和△DEF中, ,∴△ABC≌△DEF,B不符合题意;
( 3 )EF=BC,无法证明△ABC≌△DEF(ASS);C不符合题意;
( 4 )∵EF∥BC,AB∥DE,∴∠C=∠F,则△ABC和△DEF中, ,∴△ABC≌△DEF,D不符合题意;
故应选 :C .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出∠A=∠D,又已知条件中给出了AC=DF,已经具有一边一角,要判断两三角形全等,只需要再给出一个角,或者是夹着个角的另一条边即可,A,答案给出了AB=DE,能由SAS判断出△ABC≌△DEF ;B,答案给出了∠B=∠E,能由AAS判断出△ABC≌△DEF ;C,答案给出了EF=BC,无法判断出△ABC≌△DEF ;D,答案给出了EF∥BC,加上AB∥DE,能得出∠C=∠F ,能由AAS判断出△ABC≌△DEF ;从而得出答案。
三、解答题
14.如图,D是△ABC的边BC的中点,DE⊥AC,DF⊥AB,垂足分别为E,F,且BF=CE.求证:∠B=∠C.
【答案】证明:∵DE⊥AC,DF⊥AB,∴∠DFB=∠DEC=90°.∵点D是BC的中点,∴BD=CD.在Rt△BDF和Rt△CDE中,∴Rt△BDF≌Rt△CDE(HL).∴∠B=∠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解析】【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DFB=∠DEC=90°,根据中点的定义得出BD=CD,根据HL判断出Rt△BDF≌Rt△CDE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出∠B=∠C 。
15.如图,在△ABC中,∠BAC=∠ABC,点P在AB上,如果AD⊥CP,BE⊥CP的延长线,垂足分别为D,E,且BE=CD.
(1)试探求这个图形中还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并给出证明;
(2)试确定△ABC的形状.
【答案】(1)解:图中相等的线段还有AC=BC,CE=AD.证明:∵∠BAC=∠ABC,∴AC=BC.∵AD⊥CP,BE⊥CP,
∴∠ADC=∠BEC=90°.
又∵BE=CD,
∴Rt△BCE≌Rt△CAD(HL).
∴CE=AD 。
(2)解:△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BCE≌△CAD,
∴∠EBC=∠ACD.
∵∠EBC+∠BCE=90°,
∴∠ACD+∠BCE=90°,即∠ACB=90°.又AC=BC ,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 (1)图中相等的线段还有AC=BC,CE=AD. 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出AC=BC,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ADC=∠BEC=90°,然后利用HL判断出Rt△BCE≌Rt△CAD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CE=AD ;
(2)△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出∠EBC=∠ACD ,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得出∠EBC+∠BCE=90°,根据等量代换得出∠ACD+∠BCE=90°,即∠ACB=90°,又AC=BC ,从而得出结论△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16.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B,BC上,AF=DE,AF和DE相交于点G.
(1)观察图形,写出图中所有与∠AED相等的角;
(2)选择图中与∠AED相等的任意一个角,并加以证明.
【答案】(1)解:由题图可知,∠DAG,∠AFB,∠CDE与∠AED相等 .
(2)解:(答案不唯一)选择∠DAG=∠AED,证明如下:由正方形ABCD得∠DAB=∠B=90°,AD=AB.
在Rt△DAE与Rt△ABF中,
∴Rt△DAE≌Rt△ABF(HL).
∴∠ADE=∠BAF.
∵∠DAG+∠BAF=90°,∠ADE+∠AED=90°,
∴∠DAG=∠AED
【知识点】余角、补角及其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以得出∠DAB=∠B=90°,AD=AB,然后利用HL判断出Rt△DAE≌Rt△ABF,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出∠ADE=∠BAF ,∠DEA=∠AFB ,然后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出∠DAG=∠AED ,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出∠CDG=∠DAG,从而利用等量代换得出∠CDG=∠AED ;
(2)此题是一道开放性的命题,一般选择自己十拿九稳的结论进行证明: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以得出∠DAB=∠B=90°,AD=AB,然后利用HL判断出Rt△DAE≌Rt△ABF,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出∠ADE=∠BAF ,然后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出∠DAG=∠AED 。
17.如图,AC⊥BC,AD⊥BD,AD=BC,CE⊥AB,DF⊥AB,垂足分别是E,F.求证:CE=DF.
【答案】证明:∵AC⊥BC,AD⊥BD,∴∠ACB=∠ADB=90°.在Rt△ABC和Rt△BAD中,∴Rt△ABC≌Rt△BAD(HL).∴∠CBA=∠DAB.∵CE⊥AB,DF⊥AB,∴∠CEB=∠DFA=90°.在△BCE和△ADF中,∴△BCE≌△ADF(AAS).∴CE=DF
【知识点】垂线;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ACB=∠ADB=90°,∠CEB=∠DFA=90° ,然后利用HL判断出Rt△ABC≌Rt△BAD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出∠CBA=∠DAB,然后根据AAS判断出△BCE≌△ADF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CE=DF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