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寓言四则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常以散文或韵文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用意在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来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目录
1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2
蚊子和狮子
3
穿井得一人
4
杞人忧天
1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作家。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
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人间?
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
“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2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是怎么战胜狮子的?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战胜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蚊子是怎么败给蜘蛛的?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3
穿井得一人
是秦国丞相、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就命食客各自记录所见所闻,综合成为12纪、8览、6论,共26篇,称《 》,又称《 》。他还把书的内容写在布匹上,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但是最后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闻:有闻而传之者曰 闻之于宋君 求闻之若此
之:宋之丁氏 有闻而传之者曰
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得一人之使 求闻之若此
久之,目似瞑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而:有闻而传之者曰 家无井而出溉汲
后狼止而前狼又止 温故而知新
其:及其家穿井
于: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于我如浮云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笑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笑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笑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吕不韦,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人。先为阳翟大商人,后被秦襄公任为秦相。秦王政幼年即位,继任相国,号为“促父”,掌秦国实权。秦王政亲理务后,被免职,贬迁蜀郡,忧惧自杀。
吕不韦掌权时,有门客三千、家童万人。他曾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26卷,内计12纪、8鉴、6论,共160篇,为先秦时杂家代表作。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乃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政治理国家提理供论依据。
《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弟子规》
4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