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皇帝的新装 课件 (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9.皇帝的新装 课件 (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1 15:0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1805-1875), 丹麦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被翻译成150多种语言,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童话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以及家具、玩具等都可被赋予生命,注入人的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当时,丹麦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封建统治阶级,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人听闻

随声附


chèn
chǔn
qīn


hài
xián
jué

xūn




人物:
中心人物:
皇帝 骗子 老大臣 官员 侍从 百姓 小孩子
皇帝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
从前有一位皇帝最爱穿新衣服。一天,王国里来了两位自称能做出世界上最美丽的衣服的织工,而且任何不称职或者是太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过了一阵子,皇帝接连派大臣去看衣服的进展,可是无论他们怎么瞪大双眼都看不见这衣服,于是便向皇帝撒了谎。当皇帝自己去看的时候,也看不见衣服,他不愿意让人觉得自己愚蠢,便在镜子面前,假装欣赏着这件“美丽的衣服”。在游行那天,被小孩子揭穿真相,他颜面尽失,却还是坚持走完了游行。
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加上一个动词来概括文章情节,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
新装
新装
新装
新装
新装
第二部分(2—4)
第三部分(5—23)
第四部分(24—33)
第五部分(34—37)



穿

分角色读课文,注意不同人物的性格、语气。思考骗子为什么能够成功,反映了各个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 的人,
因为 。
示例:我认为皇帝是一个愚蠢的人,因为课文中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衣服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做做样子而已,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己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皇帝却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人。
诚实的老大臣
诚实的官员
骗子
百姓
孩子
大家说了真话后,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甚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这场骗局为什么是由一个小孩子来说出真相的?
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说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说明了小孩子既天真又大胆、率真,从侧面反衬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虚伪。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童话想象奇特,语言特点鲜明。在文中找找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品味其表达效果。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