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ule 10 Unit 2 What are you going to study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的六年级下册第十模块,单元主题是 Embrace new middle life,该主题属于“人与自我”范畴,涉及“乐学善学”,通过介绍新的中学生活,感受与小学生活的异同。同时对新的中学生活充满向往。本课时是本模块的第二单元,具体分析如下:
What:本课语篇为小学生日常对话,是第一单元的延伸和补充,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了第一单元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运用将来时描述将要来临的初中生活。通过 Amy 和 Lingling 的对话了解她们中学即将去往的学校和学习的科目。
Why:通过询问 Ling Ling、Amy去哪所中学以及学习什么科目,感知小学和初中生活的不同,体会同学间友谊的可贵,珍惜友谊。同时对美好的初中生活充满向往。
3. How:该对话是比较典型的学生日常生活对话,涉及询问学科的词汇,如:Science,Chemistry,French, Physics;询问对方学习科目的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study I’m going to study......介绍他人的学习科目:He/ She is going to study......
课时教学目标
学习理解类目标:学生能理解对话的信息,知道 Amy和 Lingling要去往的学校和学习的科目。
应用实践类目标:
学生能够根据思维导图复述课文。
迁移创新类目标:
学生能在老师搭建的语言支架下完成中学生活计划表的制定。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科目单词及目标语句 be going to的应用。
教学难点:
制定中学生活计划表
教学辅助 PPT、视频、单词卡片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根据图片和标题推测对话的主要信息;借助核心语句了解初中生活的科目,引导学生自主表达;搭建语言支架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完成初中生活计划表的制定。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Step 1:
Warm up
about 5 minutes 1. Listen to a chant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
承接上一节课的 be going to
2. 这周日是母亲节,询问学生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Mother’s Day
I’m going to ..... 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复习 be going to,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Step 2:
Lead in
about 5 minutes 1.学生观看图片回答问题
T: Which middle school is Sam going to
Which middle school is Daming going to
2. 学生观看
Activity 1 动画,回答问题。Question: What is Sam going to study
Answer: Sam is going to study History, Science, Chemistry, Maths and Geography.(学习:Chemistry)图片展示
Activity 2情境T: Lingling and Amy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middle schools. 创设情境, 引入本课主题。
Step 3: Presentation
About 10 minutes 1.自读预习课文回答问题Which middle school is Amy going to?Which middle school is Lingling going to?
2. Activity 2,watch and tick
What is Amy/Lingling going to study
She is going to study...(学习:Physics)
3. 听读课文
4.跟随老师学习本课思维导图 以已知已学为基础构建新知。教师提出问题,并为学生搭建语言支架,促进知识建构。跟随老师,依据思维导图复习本课课文,进一步复习本课的重点单词和目标语句
Step 4: Practice(about 12 minutes) 1. 同桌两人角色扮演,并根据思维导图复述课文。
2. 找出小学和初中课程表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 学生表达自己最喜欢的中学并说出原因。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lass schedules?(课程表之间有什么不同?)
Same subjects: We are going to keep on studying__________.道法politics
Different subjects: We are going to study___________.
生物biology 通过思维导图复述课文,调动学生思维,增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小学和初中课程表的不同,为初中生活计划表的制定做好铺垫。
Step 5: Extension (about 8 minutes) 4. 小组合作,依据中学时刻表制定合理的中学计划,并记录下来。通过小练笔的方式,让学生内化本单元的知识点,并对本课内容进行整体的复习和巩固,完成描述自己中学生活的笔头输出。
任务描述:
①.小组合作,投票选出最喜欢的中学。 ②. 一人记录,其他同学讨论原因;然后根据初中时刻表为中学生活做好规划。
③. 组长展示分享讨论成果
5.观看学生小学珍贵记忆的视频,体会友谊的珍贵。
Let’s write
My Middle School
Time:I’m going to start middle school in_________. Where:I’m going to____________________.
Why: Because it’s____________
How:I’m going to school ____________.
When:Our class will start at _________So I’m going to school at____________.
Subjects:I’m going to stud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m also going to study____________________.
When & What:
I’m going to ________at_________. I’m going to _______at________. What about your middle school 本课内容进行整体的复习和巩固,完成描述自己中学生活的笔头输出。
Classroom Assessment Language Encouragement Games 通过不同的奖励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想说、敢说
家庭作业 1.基础类:认读学科类单词,流利朗读课文(必做)(作业难度: )
2.巩固类: 用 be going to 将来时写五句话(必做)(作业难度: )3.提升类: 写一写本周日母亲节的计划。(选做)(作业难度: )
What are you going to study 课后反思
今天讲课的内容是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第十模块第二单元:What are you going to study 本节课主要是复习用 be going to结构来描述将要到来的中学生活,下面是我对本节课作课后的反思:一、首先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真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对教材进行挖掘和拓展,以任务型教学为主线、情景教学为副线来进行本次教学设计。其次、这节课的设计比较形势多样,有 Chant、小诗,等环节,配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依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设计问题时有一定层次,让学生能够每走一步都能有所收获。二、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1、课前的歌谣和自由谈话,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通过本周即将到来的母亲节询问学生的计划,不仅注重学生的感恩教育也有效的复习了以前所学的内容,并为新授内容做了有效地铺垫。2、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对话。用英语组织教学,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3、在教授新单词时,我采用了分音节式和通过已知单词带新学单词,把每个单词按音节分开,来教读发音,这样不但降低了学生对长单词的恐惧感,而且有利于 学 生 对 单 词 发 音 和 拼 写 的 识 记 。 比 如 :Chemistry(Che-mis -try);Geography(phy)Physics.同时,在教授单词的时候及时引出了本课的目标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study I’m going to stury...,并采用了师生问答,生生问答的形式进行了操练,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重点。4、在拓展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写作,写作的内容涵盖了三至六年级的许多话题。六年级学生已经堂握了一些英语知识,也有了初步的写作能力,但是学生的回生现象较严重,根据这一特点,我给学生提供了相应的语言支架。既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又复习了相关的知识点。三、这节课的不足之处:1、由于紧张,在教学中有个别词语的发音出现了错误,还是基本功不够扎实,今后要加强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2、时间把握的不好,课堂整体时长比正常上课要多一点。四、我今后的教学应向如下几方面努力: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仍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不断求真求新,争取更大的进步。2.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3.“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要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进步,逐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