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2.3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2.3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9-11 11:52:31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2.3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7八上·乐清月考)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实验,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橡皮塞跳起
B.筷子提米
C.覆杯实验
D.向两球之间吹气
2.(2017八上·乐清月考)假如没有大气压,则下列现象仍能发生的是(  )
A.吸管吸起饮料
B.挂钩吸在墙上
C.纸托住杯中水
D.注入水后橡皮膜凸出
3.(2017八上·乐清月考)下列生活或生产用具不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工作的是(  )
A.离心式水泵 B.真空压缩保存袋
C.吸尘器 D.电冰箱
4.(2017八上·乐清月考)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投入运营的高原列车有完善的供氧系统和完备的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是因为(  )
A.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小 B.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大
C.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小 D.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大
5.(2017八上·乐清月考)高压锅煮牛肉时,牛肉容易烂,其原因是(  )
A.高压锅内压力较大,牛肉被压烂
B.高压锅内水温较高,牛肉在高温下易煮烂
C.高压锅内压强较大,牛肉易膨胀变烂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6.(2017八上·海宁月考)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制的乘车头部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它实际是一个双面橡皮碗。下面关于这个保护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被玻璃“吸”住后,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B.挤出的空气越少,皮碗贴在玻璃上就越紧
C.皮碗与玻璃的摩擦阻止乘客头部前后移动
D.头部与玻璃撞击时皮碗起缓冲作用
7.(2017八上·乐清期中)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实例是(  )
A.吸式挂衣钩能贴在光滑的墙上挂衣物
B.吸尘器能吸灰尘
C.用吸管能吸敞口瓶内的饮料
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入肌肉里
8.(2017八上·鄞州月考)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由于玻璃管中混入了少量空气,使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略低于正常值,如果他把玻璃管向上提(管口不离开槽内的水银面),产生的结果是(  )
A.管内水银柱高度增大 B.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
C.管内水银柱高度减小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9.(2017八上·乐清月考)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为了使糖在沸腾的时候不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下列方法中可以采用的(  )
A.用减少压强的方法除水 B.用增大压强的方法除水
C.添加催化剂 D.让太阳晒干
10.(2016八下·瑞安期中)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是(  )
A.玻璃管的粗细,越粗,测得的结果越小
B.玻璃管的长短,越长,测得的结果越大
C.稍倾斜,倾斜时不准确,只有竖直时才准确
D.在山上和山下做,在山上测得的值小,在山下测得的值大
11.(2018八上·鄞州期末)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水,当活塞上升到S管口后继续上升,则发现的现象有(  )
A.水从S管口流出
B.管内水随活塞继续上升
C.管内水面开始下落
D.水不能从S管口流出,水保持在管口附近不动,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二、填空题
12.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   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1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撑住   厘米高的水银柱,1标准大气压值等于   帕。
13.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    的存在,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采用的方法是    (选填“升高”或“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14.(2017八上·乐清期中)十一长假小开随着父母前往西藏旅游,从温州机场登机前往拉萨,在高空飞行过程中飞机大部分处于   层。 到了西藏之后小开父母租了一辆车子,在当地海拔大约在4000米,为了行车安全小开爸爸将车胎的气放掉了些,这样做的原因是   。
15.小明自制了一个“蜡烛抽水机”的实验装置。他将一支塑料软管弯成型, 一端插入左边杯中,另一端插入右杯水中。点燃左杯中的蜡烛后,用硬纸片封住左杯口(纸片与杯口涂有凡士林),过一会,左杯内气体压强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右杯中的水在   作用下流入左杯。
16.(2017八上·杭州期末)央视“大风车”栏目常介绍科普知识,其中介绍了“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
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在冬天时,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这是因为此时的大气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明家住33楼,他将此装置带回家中,在电梯上升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玻璃球内的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做功能产生热量;(2)提米实验体现了摩擦力的存在;(3)大气压存在且很大;(4)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解答】A.橡皮塞跳起 ,摩擦产生热量对橡皮塞做功,不能用来说明大气压存在,A错误;
B.筷子提米 ,体现了摩擦力的存在,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B错误;
C.覆杯实验 ,利用大气产生的压力将纸片和水托住,体现了大气压存在,C正确;
D.向两球之间吹气,看到现象气球靠拢,说明气体流速越大气压越小,体现的是流速与压强的关系,D错误。
故答案为:C
2.【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气压存在于地球表面,我们的周围,可以说无处不在。通常情况下物体周围由于气压相等而抵消,我们感觉不到大气压,而当物体的一侧气压小于大气压压时大气压就会表现出来。马德堡半球告诉我们大气压存在且很大。
【解答】A.吸管吸起饮料 ,利用的是大气压将饮料压入,没有大气压将无法吸起饮料,A错误;
B.挂钩吸在墙上 ,将挂钩内气体挤出,利用大气压将挂钩压在墙上,没有大气压将无法吸在墙上,B错误;
C.纸托住杯中水 ,杯中的水不流下来是因为大气压将纸托住,纸再托住水,没有大气压纸不能托住水,C错误;
D.注入水后橡皮膜凸出,这里体现了水有压强,大气压在橡皮膜处气压是向上的,橡皮膜凸出与大气压无关,大气压没有只要存在重力仍能出现此现象,D正确。
故答案为:D
3.【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离心式水泵原理:起动前应先往泵里灌满水,起动后旋转的叶轮带动泵里的水高速旋转,水作离心运动,向外甩出并被压入出水管.水被甩出后,叶轮附近的压强减小,在转轴附近就形成一个低压区.这里的压强比大气压低得多,外面的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冲开底阀从进水管进入泵内.冲进来的水在随叶轮高速旋转中又被甩出,并压入出水管.叶轮在动力机带动下不断高速旋转,水就源源不断地从低处被抽到高处;(2)真空压缩保存袋是用抽气机将袋内空气抽出,受大气压作用将物体压缩保存;(3)吸尘器原理:吸尘器是利用风机叶轮在电动机的高速驱动下,叶轮中的叶片不断对空气做功,使叶轮中的空气得到能量,并以极高的速度排出风机.同时风机前端吸尘部的空气不断地补充叶轮中的空气,致使吸尘部内形成瞬时真空,即在吸尘部内与外界大气压形成一个相当高的负压差,在此负压差作用下,吸嘴近处的垃圾与灰尘随气流进入吸尘器,在吸尘器内部经过过滤器,垃圾与灰尘留在储灰箱内,而空气经过滤后再排出吸尘器进入室内,至此完成了整个吸尘全过程.(4)电冰箱原理:压缩机不断地抽吸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汽,并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高温蒸汽发至冷凝器.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中放出热量,而被冷凝成液体.液体制冷剂通过干燥过滤器进行过滤干燥,清除制冷剂中的杂质和水份.制冷剂在节流元件毛细管中从高压变为低压,并出现少量液化的制冷剂.制冷剂离开节流元件毛细管时,变为液、气两相混合状态,继而进入蒸发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沸腾蒸发,从被冷却物体中吸取热量由液态转换为气态.然后低压、高温制冷剂蒸汽再由压缩机抽吸、压缩、进入下一次循环.
【解答】A.离心式水泵,由离心式水泵原理可知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A错误;
B.真空压缩保存袋,抽出袋内空气由大气压压缩物体,利用了大气压,B错误;
C.吸尘器,由吸尘器原理知,灰尘是大气压压进去的,利用了大气压,C错误;
D.电冰箱,电冰箱致冷利用了致冷剂对热量的搬运,不是利用大气压,D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青藏高原是海拔最高的高原,空气极其希薄;(2)大气压与与海拔高度有关,高度越大气压越小.
【解答】A.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小,青藏高原海拔高,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A正确;
B.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大,大气压应该是小,B错误;
C.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小,高原的空气应该是稀薄,B错误;
D.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大,由A知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5.【答案】B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1)肉类食物在温度较高时容易煮烂;(2)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反之越低.(3)题中的牛肉容易烂是指牛肉容易煮熟,煮烂的意思.
【解答】A.高压锅内压力较大,牛肉被压烂,题中容易烂不是指牛肉被大气压压烂,A错误;
B.高压锅内水温较高,牛肉在高温下易煮烂,高压锅内气压可以到2个气压,水沸腾时的温度可以到120℃,故牛肉易煮烂,B正确;
C.高压锅内压强较大,牛肉易膨胀变烂,牛肉易烂主要是水温高,压强只是影响了水的沸点,C错误;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由B正确可知D错误
故答案为:B
6.【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充满大气,处于其中的物体都要受到大气压的作用。当物体的两气压出现气压差时,大气压就会表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强大的大气压力,气压差越大这种力越大。
【解答】A、被玻璃“吸”住后,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挤气小皮碗内的气体,使皮碗内气压减小后,大气压就能将皮碗压在墙上,说法正确,A错误;
B、挤出的空气越少,皮碗贴在玻璃上就越紧,挤出的空气越少,内外气压差越小,皮碗受到大气压力作用就小,贴在玻璃上就不紧,说法错误,B正确;
C、皮碗与玻璃的摩擦阻止乘客头部前后移动,头通过自制保护器靠在侧面玻璃上,皮碗与玻璃间的摩擦阻止乘客头部前后移动,说法正确,C错误;
D、头部与玻璃撞击时皮碗起缓冲作用,皮碗弹性较好,在头部与玻璃撞击时,避免了头部与玻璃直接接触,又能起缓冲作用,说法正确,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实例很多,吸盘、拔火罐、用注射器抽药、吸管、吃螺蛳要割去尾部、茶壶盖上要留出小孔。在历史上首次证明大气压的实验时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得大气压大小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课本上的覆杯实验也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典型实验。
【解答】A、吸盘内部挤掉空气后,外面压强大于内部压强,大气压把吸盘压在墙上。
B、吸尘器工作时内部气体不断被抽到外面,使得内部压强减小,外面压强大把灰尘、垃圾压入吸尘器。
C、吸管使用时,嘴巴吸出吸管内的空气使得吸管内部压强减小,外面压强大把水压入吸管。
D、用注射器把药抽入注射器是利用大气压,而把药注射到肌肉里是手推活塞是力的作用,而不是大气压的作用。
故答案为:D
8.【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中的水银柱是有大气压托起的,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玻璃管上方是真空段,如果存在空气会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解答】根据连通器原理相等液面处的压强相等,所以与玻璃管外的等液面处有压强相等。当玻璃管中混入少量空气后,可得到关系式,P0=P水银+P内,P0是外界大气压,P水银是玻璃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P内是混入空气产生的气压。由于玻璃管向上提,上方空气质量不变体积增大,所以气压P内减小,由关系式P0=P水银+P内,由于P0不变,P内减小要使等式成立,P水银增大,所以管内水银柱高度增大,A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
9.【答案】A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1)由题中信息可知糖在除去水分时温度要低于100℃,1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温度为100℃;(2)水的沸点受大气压影响,气压升高沸点升高,气压降低沸点也降低,为使水沸腾的温度低于100℃,可以降低气压。
【解答】A、用减少压强的方法除水,减少压强可以降低水的沸点,使水在低于100℃的温度下沸腾,使糖除水时不变质,A正确;
B、用增大压强的方法除水,增大压强会使水的沸点升高,使水沸腾时的温度高于100℃,糖除水时容易变质,B错误;
C、添加催化剂,催化剂是化学变化中改变反应速度的物质,不能改变沸点,C错误;
D、让太阳晒干,题目中要求用沸腾的方法除去水,太阳晒不符合要求,D错误。
故答案为:A
10.【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托里拆利实验能测出大气压的值,是利用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即p大气=p水银=ρ水银gh.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仅与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有关,而与玻璃管的粗细、是否倾斜、插入水银槽的深度无关.(2)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解答】解:(1)若外界大气压一定,能支持的水银柱高不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玻璃管的粗细、长短、是否倾斜、插入水银槽的深度等无关,故A、B、C都错.(2)外界大气压变化,大气压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变化,因为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在山上和山下做,在山上测得的值小,在山下测得的值大,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如图装置的抽水原理是:当活塞向上运动时,内部空间增大,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内部气压,将水压入抽水装置,水会从S管流出。
【解答】如图装置的抽水原理是:当活塞向上运动时,内部空间增大,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内部气压,将水压入抽水装置,水会从S管流出。当活塞上升到S管口后继续上升,空气从S进入内部气压增大,管内水面开始下落。C选项正确。
故选C
12.【答案】托里拆利;76;1.0×105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首先测出大气压值的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是管内水银柱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即P大气=P水银=ρ水银gh.本题考查了大气压值的测定、大气压值,考查的是基础知识,这些内容都要牢牢的记住.
【解答】解: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0.76m水银柱,故p大气=p水银=ρ水银gh=13.6×103×9.8×0.76Pa≈1.0×105Pa.
故答案为:托里拆利;76;1.0×105.
13.【答案】大气压强 ;降低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解:①历史上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是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②降低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也会降低,低于80℃.
故答案为:大气压强;降低.
【分析】①著名马德堡半球实验是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著名托里折利实验是测得大气压值的实验.
②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那么既要水沸腾,同时又不能超过80℃,根据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应该降低容器内的气压,沸点也会随之降低.
14.【答案】平流;随着海拔升高大气压减小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从低到高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散逸层。其中成云致雨是在对流层,平流层中含有臭氧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大气压强随着海拔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高海拔地球的大气压比较低,液体的沸点较低,食物很难煮熟。
【解答】1、平流层气流平稳,飞机行驶在平流层。
2、到达海拔4000米的高度,外面大气压强降低,从而增大了内外压强差,增大了胎压。故为安全起见要放掉一些气。
故答案为:1 、平流层 2、随着海拔升高大气压减小
15.【答案】减小;大气压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点燃左杯中的蜡烛后,使左右两杯内的气压不同,右杯中的水在大气压作用下流入左杯.本题考查了大气压的应用,能分析得出左杯内的气压减小(用掉氧气生成水,水变成液态)是本题的关键.
【解答】解:点燃左杯中的蜡烛后,蜡烛燃烧用去了左边杯中的氧气,用硬纸片封住左杯口,杯内气压减小;而右杯水面的大气压不变,右杯中的水在大气压作用下流入左杯.
故答案为:减小,大气压.
16.【答案】减小;下降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装置的结构和特点,结合大气压的大小受天气的变化影响的关系来判断,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低;
【解答】(1)A液面上升说明,B中的气压高于外界的气压,说明外界的大气压降低;
(2)小明家住在21层楼,在电梯上升的过程中,由于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外界的气压越来越小,瓶内的气压大于瓶外的气压,所以在瓶内起因的作用下,使得玻璃球内液面下降
1 / 12018-2019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2.3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7八上·乐清月考)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实验,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橡皮塞跳起
B.筷子提米
C.覆杯实验
D.向两球之间吹气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做功能产生热量;(2)提米实验体现了摩擦力的存在;(3)大气压存在且很大;(4)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解答】A.橡皮塞跳起 ,摩擦产生热量对橡皮塞做功,不能用来说明大气压存在,A错误;
B.筷子提米 ,体现了摩擦力的存在,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B错误;
C.覆杯实验 ,利用大气产生的压力将纸片和水托住,体现了大气压存在,C正确;
D.向两球之间吹气,看到现象气球靠拢,说明气体流速越大气压越小,体现的是流速与压强的关系,D错误。
故答案为:C
2.(2017八上·乐清月考)假如没有大气压,则下列现象仍能发生的是(  )
A.吸管吸起饮料
B.挂钩吸在墙上
C.纸托住杯中水
D.注入水后橡皮膜凸出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气压存在于地球表面,我们的周围,可以说无处不在。通常情况下物体周围由于气压相等而抵消,我们感觉不到大气压,而当物体的一侧气压小于大气压压时大气压就会表现出来。马德堡半球告诉我们大气压存在且很大。
【解答】A.吸管吸起饮料 ,利用的是大气压将饮料压入,没有大气压将无法吸起饮料,A错误;
B.挂钩吸在墙上 ,将挂钩内气体挤出,利用大气压将挂钩压在墙上,没有大气压将无法吸在墙上,B错误;
C.纸托住杯中水 ,杯中的水不流下来是因为大气压将纸托住,纸再托住水,没有大气压纸不能托住水,C错误;
D.注入水后橡皮膜凸出,这里体现了水有压强,大气压在橡皮膜处气压是向上的,橡皮膜凸出与大气压无关,大气压没有只要存在重力仍能出现此现象,D正确。
故答案为:D
3.(2017八上·乐清月考)下列生活或生产用具不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工作的是(  )
A.离心式水泵 B.真空压缩保存袋
C.吸尘器 D.电冰箱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离心式水泵原理:起动前应先往泵里灌满水,起动后旋转的叶轮带动泵里的水高速旋转,水作离心运动,向外甩出并被压入出水管.水被甩出后,叶轮附近的压强减小,在转轴附近就形成一个低压区.这里的压强比大气压低得多,外面的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冲开底阀从进水管进入泵内.冲进来的水在随叶轮高速旋转中又被甩出,并压入出水管.叶轮在动力机带动下不断高速旋转,水就源源不断地从低处被抽到高处;(2)真空压缩保存袋是用抽气机将袋内空气抽出,受大气压作用将物体压缩保存;(3)吸尘器原理:吸尘器是利用风机叶轮在电动机的高速驱动下,叶轮中的叶片不断对空气做功,使叶轮中的空气得到能量,并以极高的速度排出风机.同时风机前端吸尘部的空气不断地补充叶轮中的空气,致使吸尘部内形成瞬时真空,即在吸尘部内与外界大气压形成一个相当高的负压差,在此负压差作用下,吸嘴近处的垃圾与灰尘随气流进入吸尘器,在吸尘器内部经过过滤器,垃圾与灰尘留在储灰箱内,而空气经过滤后再排出吸尘器进入室内,至此完成了整个吸尘全过程.(4)电冰箱原理:压缩机不断地抽吸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汽,并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高温蒸汽发至冷凝器.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中放出热量,而被冷凝成液体.液体制冷剂通过干燥过滤器进行过滤干燥,清除制冷剂中的杂质和水份.制冷剂在节流元件毛细管中从高压变为低压,并出现少量液化的制冷剂.制冷剂离开节流元件毛细管时,变为液、气两相混合状态,继而进入蒸发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沸腾蒸发,从被冷却物体中吸取热量由液态转换为气态.然后低压、高温制冷剂蒸汽再由压缩机抽吸、压缩、进入下一次循环.
【解答】A.离心式水泵,由离心式水泵原理可知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A错误;
B.真空压缩保存袋,抽出袋内空气由大气压压缩物体,利用了大气压,B错误;
C.吸尘器,由吸尘器原理知,灰尘是大气压压进去的,利用了大气压,C错误;
D.电冰箱,电冰箱致冷利用了致冷剂对热量的搬运,不是利用大气压,D正确.
故答案为:D
4.(2017八上·乐清月考)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投入运营的高原列车有完善的供氧系统和完备的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是因为(  )
A.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小 B.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大
C.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小 D.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大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青藏高原是海拔最高的高原,空气极其希薄;(2)大气压与与海拔高度有关,高度越大气压越小.
【解答】A.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小,青藏高原海拔高,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A正确;
B.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大,大气压应该是小,B错误;
C.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小,高原的空气应该是稀薄,B错误;
D.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大,由A知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5.(2017八上·乐清月考)高压锅煮牛肉时,牛肉容易烂,其原因是(  )
A.高压锅内压力较大,牛肉被压烂
B.高压锅内水温较高,牛肉在高温下易煮烂
C.高压锅内压强较大,牛肉易膨胀变烂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答案】B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1)肉类食物在温度较高时容易煮烂;(2)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反之越低.(3)题中的牛肉容易烂是指牛肉容易煮熟,煮烂的意思.
【解答】A.高压锅内压力较大,牛肉被压烂,题中容易烂不是指牛肉被大气压压烂,A错误;
B.高压锅内水温较高,牛肉在高温下易煮烂,高压锅内气压可以到2个气压,水沸腾时的温度可以到120℃,故牛肉易煮烂,B正确;
C.高压锅内压强较大,牛肉易膨胀变烂,牛肉易烂主要是水温高,压强只是影响了水的沸点,C错误;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由B正确可知D错误
故答案为:B
6.(2017八上·海宁月考)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制的乘车头部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它实际是一个双面橡皮碗。下面关于这个保护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被玻璃“吸”住后,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B.挤出的空气越少,皮碗贴在玻璃上就越紧
C.皮碗与玻璃的摩擦阻止乘客头部前后移动
D.头部与玻璃撞击时皮碗起缓冲作用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充满大气,处于其中的物体都要受到大气压的作用。当物体的两气压出现气压差时,大气压就会表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强大的大气压力,气压差越大这种力越大。
【解答】A、被玻璃“吸”住后,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挤气小皮碗内的气体,使皮碗内气压减小后,大气压就能将皮碗压在墙上,说法正确,A错误;
B、挤出的空气越少,皮碗贴在玻璃上就越紧,挤出的空气越少,内外气压差越小,皮碗受到大气压力作用就小,贴在玻璃上就不紧,说法错误,B正确;
C、皮碗与玻璃的摩擦阻止乘客头部前后移动,头通过自制保护器靠在侧面玻璃上,皮碗与玻璃间的摩擦阻止乘客头部前后移动,说法正确,C错误;
D、头部与玻璃撞击时皮碗起缓冲作用,皮碗弹性较好,在头部与玻璃撞击时,避免了头部与玻璃直接接触,又能起缓冲作用,说法正确,D错误。
故选B
7.(2017八上·乐清期中)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实例是(  )
A.吸式挂衣钩能贴在光滑的墙上挂衣物
B.吸尘器能吸灰尘
C.用吸管能吸敞口瓶内的饮料
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入肌肉里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实例很多,吸盘、拔火罐、用注射器抽药、吸管、吃螺蛳要割去尾部、茶壶盖上要留出小孔。在历史上首次证明大气压的实验时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得大气压大小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课本上的覆杯实验也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典型实验。
【解答】A、吸盘内部挤掉空气后,外面压强大于内部压强,大气压把吸盘压在墙上。
B、吸尘器工作时内部气体不断被抽到外面,使得内部压强减小,外面压强大把灰尘、垃圾压入吸尘器。
C、吸管使用时,嘴巴吸出吸管内的空气使得吸管内部压强减小,外面压强大把水压入吸管。
D、用注射器把药抽入注射器是利用大气压,而把药注射到肌肉里是手推活塞是力的作用,而不是大气压的作用。
故答案为:D
8.(2017八上·鄞州月考)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由于玻璃管中混入了少量空气,使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略低于正常值,如果他把玻璃管向上提(管口不离开槽内的水银面),产生的结果是(  )
A.管内水银柱高度增大 B.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
C.管内水银柱高度减小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中的水银柱是有大气压托起的,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玻璃管上方是真空段,如果存在空气会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解答】根据连通器原理相等液面处的压强相等,所以与玻璃管外的等液面处有压强相等。当玻璃管中混入少量空气后,可得到关系式,P0=P水银+P内,P0是外界大气压,P水银是玻璃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P内是混入空气产生的气压。由于玻璃管向上提,上方空气质量不变体积增大,所以气压P内减小,由关系式P0=P水银+P内,由于P0不变,P内减小要使等式成立,P水银增大,所以管内水银柱高度增大,A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
9.(2017八上·乐清月考)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为了使糖在沸腾的时候不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下列方法中可以采用的(  )
A.用减少压强的方法除水 B.用增大压强的方法除水
C.添加催化剂 D.让太阳晒干
【答案】A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1)由题中信息可知糖在除去水分时温度要低于100℃,1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温度为100℃;(2)水的沸点受大气压影响,气压升高沸点升高,气压降低沸点也降低,为使水沸腾的温度低于100℃,可以降低气压。
【解答】A、用减少压强的方法除水,减少压强可以降低水的沸点,使水在低于100℃的温度下沸腾,使糖除水时不变质,A正确;
B、用增大压强的方法除水,增大压强会使水的沸点升高,使水沸腾时的温度高于100℃,糖除水时容易变质,B错误;
C、添加催化剂,催化剂是化学变化中改变反应速度的物质,不能改变沸点,C错误;
D、让太阳晒干,题目中要求用沸腾的方法除去水,太阳晒不符合要求,D错误。
故答案为:A
10.(2016八下·瑞安期中)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是(  )
A.玻璃管的粗细,越粗,测得的结果越小
B.玻璃管的长短,越长,测得的结果越大
C.稍倾斜,倾斜时不准确,只有竖直时才准确
D.在山上和山下做,在山上测得的值小,在山下测得的值大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托里拆利实验能测出大气压的值,是利用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即p大气=p水银=ρ水银gh.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仅与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有关,而与玻璃管的粗细、是否倾斜、插入水银槽的深度无关.(2)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解答】解:(1)若外界大气压一定,能支持的水银柱高不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玻璃管的粗细、长短、是否倾斜、插入水银槽的深度等无关,故A、B、C都错.(2)外界大气压变化,大气压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变化,因为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在山上和山下做,在山上测得的值小,在山下测得的值大,故D正确;
故选D.
11.(2018八上·鄞州期末)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水,当活塞上升到S管口后继续上升,则发现的现象有(  )
A.水从S管口流出
B.管内水随活塞继续上升
C.管内水面开始下落
D.水不能从S管口流出,水保持在管口附近不动,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如图装置的抽水原理是:当活塞向上运动时,内部空间增大,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内部气压,将水压入抽水装置,水会从S管流出。
【解答】如图装置的抽水原理是:当活塞向上运动时,内部空间增大,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内部气压,将水压入抽水装置,水会从S管流出。当活塞上升到S管口后继续上升,空气从S进入内部气压增大,管内水面开始下落。C选项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
12.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   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1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撑住   厘米高的水银柱,1标准大气压值等于   帕。
【答案】托里拆利;76;1.0×105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首先测出大气压值的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是管内水银柱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即P大气=P水银=ρ水银gh.本题考查了大气压值的测定、大气压值,考查的是基础知识,这些内容都要牢牢的记住.
【解答】解: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0.76m水银柱,故p大气=p水银=ρ水银gh=13.6×103×9.8×0.76Pa≈1.0×105Pa.
故答案为:托里拆利;76;1.0×105.
13.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    的存在,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采用的方法是    (选填“升高”或“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答案】大气压强 ;降低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解:①历史上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是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②降低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也会降低,低于80℃.
故答案为:大气压强;降低.
【分析】①著名马德堡半球实验是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著名托里折利实验是测得大气压值的实验.
②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那么既要水沸腾,同时又不能超过80℃,根据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应该降低容器内的气压,沸点也会随之降低.
14.(2017八上·乐清期中)十一长假小开随着父母前往西藏旅游,从温州机场登机前往拉萨,在高空飞行过程中飞机大部分处于   层。 到了西藏之后小开父母租了一辆车子,在当地海拔大约在4000米,为了行车安全小开爸爸将车胎的气放掉了些,这样做的原因是   。
【答案】平流;随着海拔升高大气压减小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从低到高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散逸层。其中成云致雨是在对流层,平流层中含有臭氧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大气压强随着海拔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高海拔地球的大气压比较低,液体的沸点较低,食物很难煮熟。
【解答】1、平流层气流平稳,飞机行驶在平流层。
2、到达海拔4000米的高度,外面大气压强降低,从而增大了内外压强差,增大了胎压。故为安全起见要放掉一些气。
故答案为:1 、平流层 2、随着海拔升高大气压减小
15.小明自制了一个“蜡烛抽水机”的实验装置。他将一支塑料软管弯成型, 一端插入左边杯中,另一端插入右杯水中。点燃左杯中的蜡烛后,用硬纸片封住左杯口(纸片与杯口涂有凡士林),过一会,左杯内气体压强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右杯中的水在   作用下流入左杯。
【答案】减小;大气压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点燃左杯中的蜡烛后,使左右两杯内的气压不同,右杯中的水在大气压作用下流入左杯.本题考查了大气压的应用,能分析得出左杯内的气压减小(用掉氧气生成水,水变成液态)是本题的关键.
【解答】解:点燃左杯中的蜡烛后,蜡烛燃烧用去了左边杯中的氧气,用硬纸片封住左杯口,杯内气压减小;而右杯水面的大气压不变,右杯中的水在大气压作用下流入左杯.
故答案为:减小,大气压.
16.(2017八上·杭州期末)央视“大风车”栏目常介绍科普知识,其中介绍了“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
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在冬天时,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这是因为此时的大气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明家住33楼,他将此装置带回家中,在电梯上升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玻璃球内的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答案】减小;下降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装置的结构和特点,结合大气压的大小受天气的变化影响的关系来判断,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低;
【解答】(1)A液面上升说明,B中的气压高于外界的气压,说明外界的大气压降低;
(2)小明家住在21层楼,在电梯上升的过程中,由于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外界的气压越来越小,瓶内的气压大于瓶外的气压,所以在瓶内起因的作用下,使得玻璃球内液面下降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