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与学习要素
1.了解文中“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内涵,理解作者关于构建个体精神世界的观点。
2.把握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1.喻体构成物的关联:喻体特征的共同点或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2.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容易理解和浅显的事物,来说明不易理解和较深的事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来证明观点。运用时,要注意所用的比喻必须恰当。
二、教学建议
1.本文是一篇说理性散文,通篇运用了隐喻。要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本文,重点在于如何解读这些寓意深刻的句子。解读这类文章先要把握喻体的特点、一组喻体构成物的特点以及构成物之间的关联。
例如:作者一开篇就将人的心比作一个空间,可以是大地、海洋、天空,自然也可以是小屋,做不到心灵的空间广阔无边,至少要有一个够活动的三居间。作者用的是一种暗喻,一下子将一个无比巨大的话题从上天落地,拉到了生活的日常,议论的范围也一下子缩小,使下文的议论就集中了。
诸如此类的喻体、喻体群在本文中是比较多见的,可以让学生自己梳理一下,把握喻体特点,厘清相互的关系,对本文的解读到位是非常重要的。
2.明确三间小屋的关系也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帮助学生梳理三间小屋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忽略的环节。
本文没有用明显的词语来区分三间精神小屋的关系,因此读者可能会有阅读上的疏忽,会将三者理解成并列关系。但是将三间小屋的布置当作三组隐喻的构成物,就能够比较好地梳理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间小屋,盛放爱和恨,作者强调的是容量,容量固定的情况下,要让小屋保有祥和,就要剔除掉一些恨来容纳更多的爱;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强调的是规划职业生涯,可以让自己的小屋坚固优雅;第三间小屋,盛放我们自己,作者强调的是归属感,小屋的主人是自己,只有如此才能使精神有停驻的地方。从本体的角度看,三者(爱恨感情、自己的事业、自己)很难整理关系,但是从喻体构成物(小屋的容量、小屋的坚固优雅、小屋只有归属于自己才可永久)显然构成了层次的推进性,从而也告知读者三个分论点之间也是构成了递进的关系,由此得出本文的论点--我们应该要有爱,要规划事业,要有独立的自己。
三、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议论性的散文,这篇散文与我们以往学习的散文有所不同,与我们学习的议论文也有区别,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有所收获。
▲活动设计一:绘制精神藏宝图
1.绘制三间精神小屋。
2.分别给三间小屋起个好听的名字。
3.一句话解释小屋名字。
为完成这项活动,可以先梳理文章内容:自该课文,讨论精神的三间小屋指的居里什么。分别有什么用处,意义何在,三者之间什么关系。
明确:
喻体 本体 三间小屋 用处 意义 达成方法
精神的三间小屋 一颗大心 第一间 盛放我们的爱和恨 光明温暧祥和 给爱足够容量
第二间 盛放我们的事业 坚固优雅 规划职业生涯
第三间 盛放我们的自身 永不崩塌 成为独立的自己
起名字要抓住精神小屋的特点。
建议同学们尝试用“只要…… 就”的关联词将每一行的内容勾连起来,以清哳地了解起名的原因。
例如:只要在我们的心上给爱留出足够的盛放空间,我们就能够变得光明温暖而祥和。
只要我们好好规划职业生涯,就能让我们的心变得坚固优雅。活动设计二:比比才知道--暗喻美颜秀
1.与《敬业与乐业》相似内容比较。
文章第二间小屋盛放的是事业,与本单元的第一课《敬业与乐业》内容上有相似之处,我们将这一部分与《敬业和乐业》尝试比较一下,找找两者的异同。
明确:
2.找找暗喻句,体会暗喻的作用。
(1)可以让学生关注第11节最后一句“每一天都如同穿着淋湿的衬衣,针芒在身“,第13节最后一句”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等句子。作者将不喜欢的工作比作身穿湿衬衣,让人难受,又将不适合的事业比喻成鸠占鹊巢、李代桃僵,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不适合的事业带来的后果。通过赏析上述的句子来明确隐藏在背后的作者的情感,不仅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美感,又能清晰地认识到作者的态度。暗喻起到了“美颜”的作用,散文语言的优美性就凸显出来了。
(2)请同学们圈划文章中还有哪些语句也运用了暗喻和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句群并且能够通篇考虑问题。
例如:第8节中“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这一段文字有多个暗喻,有“鲤鱼”的“金色池塘”,“凄风苦雨”的空间,有“天窗”的“天花板”,这一组暗喻,虽然同样是属于某个空间,但是空间的具体内涵不同,呈现的画面也不同:有爱就有阳光,有丰富明媚的色调(金色、红色),有优雅美好的环境(焚着香洒扫过的庭院、圣洁的阳光);恨多于爱,环境阴暗,精神压抑。在对比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于爱和恨的态度,进而读出了作者的看法:精神世界中要多一点爱。
又例:详见教学建议2。
议论性散文虽说也和议论文一样有作者的观点,但是更主要的是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作者运用比喻为抽象的精神层面的内涵赋予了生动的形象,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态度和情感。
如果给你三间精神小屋,你会和作者盛放一样的内容吗?如果有所不同,你会盛放什么?请简述理由。
作业设计理由:将学生的学习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同时也能够将论据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