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1 15:4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14课《诗三首:水调歌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宋词和词牌子的特点。
2、体会作者的感情基调,熟读成诵。
3、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色。
二、教学重点:
了解宋词和词牌子的特点。
2、体会作者的感情基调,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
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色。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ppt,多媒体视频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欲把西湖比西子”“为报倾城随太守”“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大江东去,浪淘尽。”……苏轼一生仕途蹉跎,贬谪左迁,几乎是一种常态,这样一个几乎每天都奔波在路上的诗人,他会想些什么呢?
了解词牌子的特点。
“水调歌头”词调来源于《水调》曲。
《水调》曲,为隋炀帝所制。到了唐代,《水调》成为传唱不衰的名曲。直到五代北宋,《水调》仍在传唱。《水调》,在唐代有大曲、小曲之分,又指音调名,即一部乐的总名(非一曲之专名)。“水调歌头”,则是截取大曲《水调》的首章另倚新声而成。
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
苏轼,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他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文中子由是作者的弟弟,名为苏辙,他和苏轼及他们的父亲苏洵并称文坛“三苏”。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积累字词,流利朗读,熟读成诵。
①胜(shèng)②绮(qǐ)③长(cháng)④婵(chán)⑤娟(juān.)
积累词语,了解内容:
(1)【达旦】至早晨;到清晨 
(2)【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3)【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4)【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5)【归去】回到天上去。
(6)【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7)【不胜】胜:承担、承受。经受不住。【弄清影】弄:玩弄。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8)【何似】哪里比得上。
(9)【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绮户:彩绘雕花的门户。
(10)【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1)【此事】指人的“悲欢离合” 和月的“阴晴圆缺”。
(12)【但愿】但:只。只愿。
(13)【千里共婵娟】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同一个美好的月光。
(14)【何】几。
全文翻译: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我。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为什么偏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品词赏情
老师:“中秋”“大醉”“兼怀子由”,中秋是我们的传统佳节,因月圆而寓意团圆。但是在这样的日子里,苏轼却说:写的这首词啊,同时怀念弟弟子由。也就是表示,在怀念子由之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让他难以释怀。
是什么事情呢?我们在上片中一探究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端着酒杯问明月,你是什么时候来的?这是以什么身份来提出疑问的呢?
学生:朋友、亲人、熟悉的人。问的随意,很自然。
老师:苏轼果然大气,直接把明月看做朋友,视作知己。其实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月色入户”苏轼就认为月亮是朋友了。还有王维,也觉得月亮是知己——“独坐幽篁里,明月来相伴”。既然是朋友,那么,接下来的这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就更好理解了。
还记得《桃花源记》中,那句“问今是何世?”这表现出桃源人怎样的心理呢?
学生:好奇。
老师:苏轼对明亮的月也很好奇。于是,就有了“我欲乘风归去。”
这个“归”字,大家怎么理解?(可以参考苏轼的处境。)
学生: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
老师:但最终,苏轼还是没有离去啊!“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恐”“寒”有何言外之意呢?
学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就是不想卷入无谓的政治斗争。
老师:所以,不回去也挺好。就在这“人间”。“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
这样说,有根据吗?
学生:《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就表示过,自己愿意做一个“闲人”。这是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老师:所以,上片苏轼大醉的原因清楚了——对于自己的处境,他想做出一些改变,想谋求仕途上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考虑到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复杂,于是决定不去参与的好,还是继续过“人间”“闲人”的生活好。
既然是在人间,就要考虑人的情感——亲情。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有何作用呢?
学生:使用拟人,赋予月人的动作,通过月的变化,侧面表现出作者“无眠”的状态,表达对弟弟自由的怀念。引出对月的不满。
老师: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苏轼也觉得自己的不满有些过分了,于是站在月亮的角度,来解释一番。
“月有阴晴圆缺”——月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也有遗憾啊。这样一来,人和月亮似乎是同病相怜啊。那么大家从这两句当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了吗?
学生: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从悲到欢,从阴到晴,都是在发展,在变化。
②痛苦和快乐的东西都是相辅相成,在转化中才能够看到人生的意义也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
③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人有悲就有欢,月有晴就有阴,悲欢和晴阴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
老师:苏轼也会这样想的。所以最后,发出了对天下离人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课堂小结: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
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先写景后抒情。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表面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
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
作业布置
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为观点,写一篇500字的议论文。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