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学课件(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学课件(4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1 18:4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
历史课要求
1、课前准备好历史教科书、学练案
2、平时分30%(作业15%+课堂表现15%)+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
*
*
*
*
英国欲将大机器生产出的商品打入中国市场,当面对着新奇的洋货,很多中国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咱一文钱都不用花。
中国
英国
呢绒、布匹、钢琴、礼帽
(很难卖出去)
茶叶、生丝、瓷器
(畅销)
*
中英正常贸易
中国顺差(出超)
英国逆差(入超)
*
美丽的罂粟花
*
从美丽的罂粟到毒品鸦片
鸦片是用罂粟果的汁烘干制成的。
*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
*
英国殖民全盛时期的版图
*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一七九九年
一八二○年
一八二四年
一八二五年
一八二九年
一八三○年
一八三四年
一八三五年
一八三八年
一八三九年
4000多箱
7889箱
12576箱
20331箱
35445箱
40200箱
*
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
*
富家子弟在烟馆吸食鸦片
普通百姓聚集在烟馆
*
【材料】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思考: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严重的危害?
白银外流
身心摧残
财政困难,人民负担加重
政治更加腐败
军队废弛,战斗力下降
*
“……流毒于天下,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有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虽无可充饷之银。”
——林则徐
林则徐 (1785 年 -1850 年 ) ,福建侯官 ( 今福州 ) 人。 1838 年底,受命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
在广州禁烟期间,组织人员翻译外文书报,了解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二、虎门销烟
中国近代史就是在这首先开始了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到了虎门就能知道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罗瑞卿大将
时间:1839年6月3日
地点:广州虎门海滩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中英之间就不会发生战争,我国的主权就不会被践踏,这一切都要归咎于林则徐。这个说法科学吗?
根本原因:为了拓展海外市场、掠夺
生产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导火索):林则徐虎门销烟
*
纽约·林则徐广场
一个多世纪后的1987年6月,联合国在奥地利首都召开部长级禁毒会议,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将国际禁毒先驱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结束日——6月26日这一天,定为国际禁毒日。
*
1840年6月---1841年5月
第一阶段
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陷定海
逼天津
攻广州
三、鸦片战争
*
1841年6月---1842年8月
第二阶段
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占香港岛
进吴淞
到南京
*
瞠目结舌的数字
  中国军队总人数80万人,英国远征军18000人。
  鸦片战争,清军伤亡4600人(死3300人);英军伤亡401人(死59人)。清军牺牲高级将领11人,正一品到正三品。英军无一高级将领死亡。
——摘编自田秉锷《大国无兵》
为什么会失败?(从经济、政治、军事、政策角度思考)
*
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四、《南京条约》
*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
香港岛
2100万银元
协定关税
破坏领土主权的完整
加重人民负担激化矛盾
便利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破坏关税主权,便利倾销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意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关税主权等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的权利,中国丧失了完全的独立地位。
半封建: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外国商品在华倾销,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分离,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成分。
*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政治)
至高无上的中国皇帝
17世纪英国议会
中国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英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
英 国
中 国
机器生产
先进
人力劳动
落后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经济)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军事)
中国士兵
英国军舰
中国军队装备陈旧,军备废弛; 英军装备先进,船坚炮利。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对外政策)
殖民扩张,虎视眈眈
中国闭关自守,虚骄自大
*
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英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实力雄厚,武器先进,并且蓄谋已久。
鸦片战争的启示
*
广州
澳门(萄占)
九龙司
香港(英占)
琼州
淡水
台湾
厦门
福州
定海
上海
镇江
南京
九江
汉口
烟台
北京
营口
黄 海








汕头
天津
宁波




广
返回
*
返回
*
返回
*
思考题: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社会性质变化
(2)社会矛盾变化
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3)革命任务变化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习近平2014年4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
中国近代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中国近代史
一个主题:民族独立、国家富强
两对主要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
三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
*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
教学过程
6 板书设计
板 书 设 计